一种血运观察用压迫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6258发布日期:2018-11-07 09:0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血运观察用压迫棒。

背景技术

目前,手外科皮瓣移植或断指再植的患者,在相关手术后,术后要求观察血运,发现血管危象及时汇报。因此,血运观察是皮瓣移植及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需要观察相应部位的血运时,先观察局部颜色后,然后使用棉签或者试管等小型棒状物压迫该部位,数秒后移开,观察被压迫处在一定时间内的颜色变化,从而判断该部位的血运情况。但是这种操作方法极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因为操作者的不同,血运观察时,压迫的力度及压迫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由于缺乏对照,医护人员评价被压迫处的颜色变化时,也容易存在不同的判断。基于上述因素,不同的医护人员在进行血运观察时,往往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不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

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420596501.6,公开了一种血运观察棒,包括消毒管、管帽和观察棒;管帽内侧设有管帽环形凹槽,管帽环形凹槽内嵌有管帽密封圈;消毒管的管口内壁处设有管口环形凹槽,管口环形凹槽内嵌有管口密封圈;管帽的内圆周壁上设有管帽凸块,消毒管的外圆周壁上设有管口凸块;消毒管的管口嵌入管帽环形凹槽内;管帽的中心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插孔环形凹槽,插孔环形凹槽内嵌有插孔密封圈;观察棒的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设有球形按压头;手柄上设有防滑凸棱;观察棒带有球形按压头的一端插入消毒管内。该血运观察棒虽然接触面积小,便于观察毛细血管返流,但是该血运观察棒并未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另外其使用一次就要消毒一次,消毒液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额外工作,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血运观察用压迫棒,致力于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血运观察用压迫棒,包括可伸缩的棒体,棒体的底端可拆卸的连接有棒头,所述棒头包括连接部与压迫部,连接部大体呈底部封闭的中空筒状,压迫部大体呈顶部封闭的中空筒状,连接部的底部与压迫部的顶部连接为一体,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进行颜色比对的标准色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棒体包括上棒体、下棒体与中空的滑套,滑套固定在下棒体的顶端且与下棒体一体成型,上棒体的底端套接在滑套内,上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径向上向外凸出的外凸块,滑套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径向上向内突出的内凸块,滑套中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上棒体的底端和滑套内腔的底部,弹簧能够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使上棒体与下棒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锁定位置,上棒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轴向的刻度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棒体与连接部的内腔采用间隙配合,下棒体的底部侧壁上覆盖有弹性阻力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棒体的底端还设置有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下棒体中轴向设置的滑槽,滑槽贯穿下棒体的底端,滑槽内设置有可与滑槽相对滑动的抵推杆,下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的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与滑槽连通,抵推杆的侧部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抵推杆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条形通孔位于下棒体的外部,且连接有推动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拆卸机构还包括复位保持机构,复位保持机构设置在滑槽内,使抵推杆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能够完全缩入滑槽内且保持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复位保持机构包括一对磁极反向设置的永磁体,两个永磁体分别固定在滑槽的底部以及抵推杆的顶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复位保持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滑槽的底部以及抵推杆的顶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压迫部的内径,使一个棒头的压迫部能够套接在另一个棒头的连接部上,进而可以使多个棒头堆叠在一起并进行封装,形成一个棒头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若干个所述棒头堆叠并封装后形成的棒头组的高度大致等于棒体加握持部的高度和,可以使用包装盒或包装箱对一个棒体加上若干数量的棒头组进行二次封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棒体的顶端固定有握持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伸缩的棒体及棒体上的刻度线的设计,能够指引不同使用者施加同样大小的力,另外,棒体外壁上的标准色条能够帮助使用者根据同样的标准来判断血运,有利于得到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2、可拆卸的一次性的棒头的设计,能够方便的安装、使用及拆卸棒头,不需要使用者直接接触棒头,确保卫生;

3、多个棒头堆叠后形成棒头组的设计,能够方便棒头的运输、存储及取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详图;

图3为图1的b部详图;

图4为棒头封装为棒头组的示意图。

图中,1-握持部,2-上棒体,2a-外凸块,3-下棒体,3a-滑槽,3b-条形通孔,4-棒头,41-连接部,41a-内导向斜坡,42-压迫部,5-弹簧,6-标准色条,7-刻度线,8-弹性阻力层,9-抵推杆,9a-连杆,10-滑套,10a-内凸块,11-推动块,12-永磁体,13-包装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血运观察用压迫棒,包括可伸缩的棒体,棒体的顶端固定有握持部1,棒体的底端可拆卸的连接有棒头4,棒头4为一次性用品,棒体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进行颜色比对的标准色条6,具体的,标准色条6的颜色有暗红色、紫红色、紫黑色、灰白色及苍白色。

如图1和图2所示,棒体包括上棒体2、下棒体3与中空的滑套10,滑套10固定在下棒体3的顶端且与下棒体3一体成型,上棒体2的底端套接在滑套10内,上棒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径向上向外凸出的外凸块2a,对应的,滑套10的内壁上设置有径向上向内突出的内凸块10a,通过内凸块10a与外凸块2a的限位作用,能够防止上棒体2从滑套10中滑脱。滑套10中设置有弹簧5,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顶于上棒体2的底端和滑套10内腔的底部,弹簧5的作用是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使上棒体2与下棒体3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锁定位置。上棒体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轴向的刻度线7,刻度线7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参照物,指示使用者施力的相对大小。

如图3所示,棒头4包括连接部41与压迫部42,连接部41大体呈底部封闭的中空筒状,压迫部42大体呈顶部封闭的中空筒状,连接部41的底部与压迫部42的顶部连接为一体,且连接部41与压迫部42一体成型制造。下棒体3与连接部41的内腔采用间隙配合,下棒体3的底部侧壁上覆盖有弹性阻力层8,具体的,弹性阻力层8可以采用海绵、橡胶或者硅胶制作,当使用外力将下棒体3压入连接部41的内腔后,弹性阻力层8能够提供足够的阻力防止棒头4从下棒体3上脱落。进一步的,连接部41的顶端设置有倾斜的内导向斜坡41a,内导向斜坡41a能够使下棒体3可以更加方便的插入连接部41的内腔中。

该血运观察用压迫棒在使用时,考虑到棒头4直接与患者的患处接触,使用完后需要将一次性的棒头4从下棒体3上卸下,为了能够便捷的拆卸棒头4,且不需要使用者直接接触棒头4,下棒体3的底端还设置有拆卸机构,如图3所示。拆卸机构包括下棒体3中轴向设置的滑槽3a,滑槽3a贯穿下棒体3的底端,滑槽3a内设置有可与滑槽3a相对滑动的抵推杆9,下棒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的条形通孔3b,条形通孔3b与滑槽3a连通,抵推杆9的侧部设置有连杆9a,连杆9a的一端与抵推杆9固定连接,连杆9a的另一端贯穿条形通孔3b位于下棒体3的外部,且连接有推动块11。当需要将使用后的棒头4从下棒体3上拆卸下来时,使用者将手指抵靠在推动块11上,并且朝向棒头4所在方向施加一个足够的推力,抵推杆9受到推力的作用从滑槽3a中滑出且给棒头4施加一个远离下棒体3的推力,该推力能够使棒头4克服弹性阻力层8提供的摩擦力,进而将下棒体3从棒头4的连接部41的内腔中滑出,达到在不直接接触棒头4的情况下分离棒头4与下棒体3的目的。另外,为了使抵推杆9能够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能够完全缩入滑槽3a内,不会对棒头4的安装过程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拆卸机构还包括复位保持机构,复位保持机构设置在滑槽3a内,用于使抵推杆9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能够完全缩入滑槽3a内且保持稳定。

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复位保持机构包括一对磁极反向设置的永磁体12,两个永磁体12分别固定在滑槽3a的底部以及抵推杆9的顶端,抵推杆9使用完毕后,只需要使用者反向推动抵推杆9,当两个永磁体12距离足够近时,磁力能够将两个永磁体12吸附在一起,从而实现对抵推杆9的固定。需要申明的是,可以使用一块铁磁体替换其中一个永磁体12,同样能够实现本实施例所述的功能。

另一种实施例中,复位保持机构可以是一根复位拉簧(图中未示出),复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滑槽3a的底部以及抵推杆9的顶端,抵推杆9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只需要撤销对推动块11的推力,复位拉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即可将抵推杆9拉回滑槽3a内并保持稳定。

考虑到棒头4为一次性用品,一个棒体需要配备多个棒头4,为了便于棒头4的存储、运输、取用等,一个棒头4的压迫部42能够套接在另一个棒头4的连接部41上,即连接部41的外径小于压迫部42的内径,进而可以使多个棒头4堆叠在一起,然后使用包装膜13将堆叠在一起的棒头4封装,形成一个棒头4组,如图4所示,既能够减少棒头4的所占体积,也能够方便棒头4的运输与存储,需要取用时,只需将包装膜13的顶部打开,然后将下棒体3插入顶部的棒头4的连接部41的内腔中,即可便捷的将该棒头4取出,实现即取即用的目的。进一步的,若干个棒头4堆叠并封装后形成的棒头4组的高度大致等于棒体加握持部1的高度和,可以使用更大的包装盒或包装箱对一个棒体(包括握持部1)加上若干数量的棒头4组进行二次封装,便于进行配套销售与运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下棒体3的底端插接到棒头4的连接部41的内腔中,然后将棒头4抵顶于需要进行血运观察的部位,通过握持部1施加一个轴向的力,使棒头4的压迫部42压迫患处,通过刻度线7的指示用作能够获知施加力的大小,即可使不同使用者施加同样大小的力,施力达到一定时间后,撤销施加的推力,并移开棒头4,观察患处的血运反应,通过比较标准色条6,能够使不同的使用者根据同样的标准进行判断,有利于得到尽可能准确的判断。观察完成后,施加给推动块11一个轴向且朝向棒头4的推力,使抵推杆9推动棒头4,实现非接触式拆卸棒头4。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