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9761发布日期:2019-01-22 18:4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腔种植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



背景技术:

当上颌后牙缺失后,种植修复常常需要行上颌窦底提升以解决牙槽骨萎缩和/或上颌窦气腔化导致的剩余骨高度不足。

在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手术过程中,上颌窦粘膜的剥离至关重要,为了使粘膜剥离工具头端能够顺利通过种植窝进入到上颌窦底对粘膜进行剥离,粘膜剥离工具的头端通常设计的较小,而上颌窦底粘膜剥离范围相对粘膜剥离工具头端较大,导致粘膜难以快速充分地剥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该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快速充分地剥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包括有供手握持的握柄、用于剥离粘膜的剥离头以及用于连接握柄与剥离头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一滑移孔贯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滑移孔内设置有用于扩大剥离范围的辅助剥离组件,所述辅助剥离组件包括有与第一滑移孔滑移连接的第一滑移块以及若干与第一滑移块联动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均成“l”字形设置,所述第一滑移块的外径与第一滑移孔的内径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滑移块位于连接管靠近剥离头的一端,所述第一滑移块面向玻璃头的一端凹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供滑移杆滑移的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均由锥形孔的中心向锥形孔的边缘延伸,且若干第一滑移槽均沿锥形孔的中心轴线成环状均匀分布,所述连接管与剥离头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供滑移杆滑移的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均导通第一滑移孔与连接管外侧面,若干第二滑移槽沿连接管的中心轴线成环状均匀分布,所述滑移杆均一端与第一滑移槽滑移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移槽伸出到连接管外,所述滑移杆与第一滑移槽的滑移连接处成燕尾槽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滑移块滑移状态下带动若干滑移杆于若干第一滑移槽内滑移,若干滑移杆同步于第二滑移槽内滑移使得若干滑移杆向连接管内或连接管外移动,任意相邻两个滑移杆之间均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滑移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握柄与连接管相连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滑移孔相导通的第二滑移孔,所述第二滑移孔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滑移的手动驱动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驱动组件包括有能够于第二滑移孔内滑移的第二滑移块、填充于第一滑移块与第二滑移块之间的若干滚珠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滑移块滑移的拨杆,所述滚珠的外径与第一滑移孔以及第二滑移孔的内径相适配且任意相邻两个滚珠相互抵接,所述第二滑移块面向连接管一侧滑移状态下通过滚珠带动第一滑移块面向剥离头滑移,所述第一滑移块与剥离头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背向剥离头一侧滑移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握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与第二滑移孔相导通且第三滑移槽的长度方向与握柄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三滑移槽的槽宽与拨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拨杆一端与第二滑移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第三滑移槽外,所述拨杆于第三滑移槽内滑移状态下带动第二滑移块于第二滑移孔内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柄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滑移槽,所述第四滑移槽的长度方向均为握柄的圆周方向且第四滑移槽的槽宽均与拨杆的外径相适配,若干第四滑移槽沿第三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均与第三滑移槽相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与剥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剥离头面向连接管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剥离头与连接管相连接时,所述连接柱均与第一滑移孔的内侧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柱能够与第一滑移孔相贴合的侧壁上均凸设有凸块,所述第一滑移孔的内侧面上凹设有若干供凸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均设置为“l”形,所述凸块从滑槽一端进入滑槽后,旋转剥离头使得凸块滑移至滑槽另一端,此时剥离头能够与连接管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包括有能够相互拆接的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一端与连接滑杆相连接,另一端凹设有第三滑移孔,所述外杆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滑杆相连接,另一端凸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第三滑移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三滑移孔内设置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一端能够与定位孔的孔底相抵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弹簧与第三滑移槽的槽底相连接,所述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滑移柱于第三滑移孔内滑移状态下,所述伸缩杆伸长或缩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易于对第一滑移孔清洗消毒的孔,若干孔沿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医务人员握持握柄,将剥离头通过种植窝进入到上颌窦底,再通过手动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移块背离剥离头滑移,此时各个滑移杆均一端于第一滑移槽内滑移,另一端不断远离连接管,各个伸缩杆不断伸长,此时各个滑移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以及伸缩杆共同围成用于剥离粘膜的剥离圈,此时该剥离工具的有效剥离直径增大,医务人员只需将剥离头贴着上颌窦底部部滑动即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快速充分的剥离,且剥离范围广;剥离完成后,医务人员再通过手动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移块面向剥离头滑移,此时各个滑移杆均一端于第一滑移槽内滑移,另一端不断向连接管内滑移,各个伸缩杆不断缩短,至滑移杆收缩完成后通过种植窝将剥离头从上颌窦内移除。通过握柄、剥离头、连接管、辅助剥离组件以及手动驱动组件的设置,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该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快速充分的剥离,剥离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金属条传动的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辅助剥离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滑移杆与伸缩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握柄上第三滑移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剥离头与连接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握柄;11、第二滑移孔;12、第三滑移槽;13、第四滑移槽;2、剥离头;21、连接柱;211、凸块;3、连接管;31、第一滑移孔;311、滑槽;32、第二滑移槽;33、孔4、辅助剥离组件;41、第一滑移块;411、锥形孔;412、第一滑移槽;42、滑移杆;43、伸缩杆;431、内杆;4311、第三滑移孔;4312、连接滑杆;4313、连接弹簧;432、外杆;4321、定位孔;5、手动驱动组件;51、第二滑移块;52、滚珠;53、拨杆;5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穿牙槽嵴技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时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包括有供手握持的握柄1、用于剥离粘膜的剥离头2以及用于连接握柄1与剥离头2的连接管3,连接管3内设置有第一滑移孔31,第一滑移孔31贯穿连接管3的长度方向,第一滑移孔31内设置有用于扩大剥离范围的辅助剥离组件4,辅助剥离组件4包括有与第一滑移孔31滑移连接的第一滑移块41以及若干与第一滑移块41联动的滑移杆42,滑移杆42均成“l”字形设置,第一滑移块41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移孔31的内径,且第一滑移块41位于连接管3靠近剥离头2的一端,第一滑移块41面向玻璃头的一端凹设有锥形孔411,锥形孔411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供滑移杆42滑移的第一滑移槽412,第一滑移槽412均由锥形孔411的中心向锥形孔411的边缘延伸,且若干第一滑移槽412均沿锥形孔411的中心轴线成环状均匀分布,连接管3与剥离头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供滑移杆42滑移的第二滑移槽32,第二滑移槽32均导通第一滑移孔31与连接管3外侧面,若干第二滑移槽32沿连接管3的中心轴线成环状均匀分布,滑移杆42均一端与第一滑移槽412滑移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移槽32伸出到连接管3外,滑移杆42与第一滑移槽412的滑移连接处成燕尾槽结构设置,第一滑移块41滑移状态下带动若干滑移杆42于若干第一滑移槽412内滑移,若干滑移杆42同步于第二滑移槽32内滑移使得若干滑移杆42向连接管3内或连接管3外移动,任意相邻两个滑移杆42之间均设置有能够伸缩的伸缩杆43,伸缩杆4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滑移杆42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相连接,握柄1与连接管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滑移孔31相导通的第二滑移孔11,第二滑移孔11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41滑移的手动驱动组件5。

握柄1两端均可设置剥离头2以及连接管3,其中一端的连接管内设置第一滑移孔31和辅助剥离组件4,另一端为普通的剥离头2;滑移杆42与第一滑移槽412的滑移连接处成燕尾槽结构设置,使得滑移杆42既能够于第一滑移槽412内滑移,又不会与第一滑移槽412相互脱离,使得滑移块背离剥离头2移动时,各个滑移杆42不会与各个第一滑移槽412相脱离。医务人员操作步骤如下:医务人员握持握柄1,将剥离头2通过种植窝进入到上颌窦底,再通过手动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滑移块41背离剥离头2滑移,此时各个滑移杆42均一端于第一滑移槽412内滑移,另一端不断远离连接管3,各个伸缩杆43不断伸长,此时各个滑移杆42远离连接管3的一端以及伸缩杆43共同围成用于剥离粘膜的剥离圈,此时该剥离工具的有效剥离直径增大,医务人员只需将剥离头2贴着上颌窦底部滑动即可通过滑移杆42以及伸缩杆43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快速充分的剥离;剥离完成后,医务人员再通过手动驱动组件5带动第一滑移块41面向剥离头2滑移,此时各个滑移杆42均一端于第一滑移槽412内滑移,另一端不断向连接管3内滑移,各个伸缩杆43不断缩短,至滑移杆42收缩完成,医务人员在通过种植窝将剥离头2从上颌窦内移除。通过握柄1、剥离头2、连接管3、辅助剥离组件4以及手动驱动组件5的设置,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该上颌窦粘膜剥离工具对上颌窦粘膜进行快速充分的剥离,剥离范围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手动驱动组件5包括有能够于第二滑移孔11内滑移的第二滑移块51、填充于第一滑移块41与第二滑移块51之间的若干滚珠52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滑移块51滑移的拨杆53,滚珠52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移孔31以及第二滑移孔11的内径,且任意相邻两个滚珠52相互抵接,第二滑移块51面向连接管3一侧滑移状态下通过滚珠52带动第一滑移块41面向剥离头2滑移,第一滑移块41与剥离头2之间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滑移块41背向剥离头2一侧滑移的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处于压缩状态,握柄1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三滑移槽12,第三滑移槽12与第二滑移孔11相导通且第三滑移槽12的长度方向与握柄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三滑移槽12的槽宽等于或略大于拨杆53的外径,拨杆53一端与第二滑移块51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出第三滑移槽12外,拨杆53于第三滑移槽12内滑移状态下带动第二滑移块51于第二滑移孔11内滑移。

连接管3可弯折设置,便于医务人员将剥离头2放入到上颌窦内;滚珠52可由可弯曲的金属条代替进行传动,金属条的两端分别能够与第一滑移块41以及第二滑移块51抵接,且金属条的外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一滑移孔31的内径,第二滑移块51面向第一滑移块41滑移时能够通过金属条带动第一滑移块41面向剥离头2滑移;由于复位弹簧5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医务人员不拨动拨杆53时,第一滑移块4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远离剥离头2,此时滑移杆42均向连接管3外张开。当医务人员使用该剥离工具时,可向连接管3一侧拨动拨杆53,拨杆53将带动第二滑移块51面向连接管3一侧滑移,由于第一滑移块41与第二滑移块51之间填充有滚珠52,因此第二滑移块51将面向剥离头2滑移,此时复位弹簧54被压缩,滑移杆42向连接管3内滑移;当需要扩大剥离范围时,放开拨杆53或背向连接管3拨动拨杆53,此时第二滑移块51背向连接管3运动,第一滑移块41在复位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背向剥离头2滑移,此时滑移杆42张开,剥离范围扩大,通过第二滑移块51、滚珠52、拨杆53以及复位弹簧54的设置,医务人员能够通过拨动拨杆53来带动第一滑移块41滑移以调节剥离范围,该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握柄1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滑移槽13,第四滑移槽13的长度方向均为握柄1的圆周方向且第四滑移槽13的槽宽均等于或略大于拨杆53的外径,若干第四滑移槽13沿第三滑移槽12的长度方向排布且均与第三滑移槽12相导通。

通过若干第四滑移槽13的设置,使得医务人员拨动拨杆53于第三滑移槽12内滑移以调节剥离范围时,能够将拨杆53滑入到各个第四滑移槽13内,使得各个滑移杆42能够定位于不同的滑移位置,该剥离工具能够适应不同人的上颌窦大小而调节到不同的剥离范围,适用性更强。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管3与剥离头2可拆卸连接,剥离头2面向连接管3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连接柱21,剥离头2与连接管3相连接时,连接柱21均与第一滑移孔31的内侧面相贴合,连接柱21能够与第一滑移孔31相贴合的侧壁上均凸设有凸块211,第一滑移孔31的内侧面上凹设有若干供凸块211滑移的滑槽311,滑槽311均设置为“l”形,凸块211从滑槽311一端进入滑槽311后,旋转剥离头2使得凸块211滑移至滑槽311另一端,此时剥离头2能够与连接管3相连接。

连接剥离头2与连接管3时,将各个凸块211正对滑槽311一端后按压剥离头2,使得剥离头2与连接管3抵接,此时各个凸块211滑入到滑槽311内,再旋转剥离头2,使得各个凸块211滑移到各个滑槽311的另一端,此时剥离头2与连接管3相连接;需要拆卸剥离头2与连接管3时,可直接旋转剥离头2,当凸块211滑移到滑槽311的转折位置时,由于复位弹簧54的弹力作用,凸块211将自动从滑槽311内滑出,此时剥离头2与连接管3相互分离。因此实现了剥离头2与连接管3的可拆卸连接,当医务人员使用该玻璃工具时,连接剥离头2与连接管3,当使用结束后,可拆卸剥离头2,使得剥离头2与连接管3能够分开消毒,消毒更彻底。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伸缩杆43包括有能够相互拆接的内杆431和外杆432,内杆431一端与连接滑杆4312相连接,另一端凹设有第三滑移孔4311,外杆432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滑杆4312相连接,另一端凸设有定位孔4321,定位孔4321与第三滑移孔4311正对设置,第三滑移孔4311内设置有连接滑杆4312,连接滑杆4312一端能够与定位孔4321的孔底相抵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弹簧4313与第三滑移槽12的槽底相连接,连接弹簧4313处于压缩状态,滑移柱于第三滑移孔4311内滑移状态下,伸缩杆43伸长或缩短。

通过内杆431、外杆432、第三滑移孔4311、定位孔4321、连接滑杆4312以及连接弹簧4313的设置,实现了伸缩杆43的伸缩,且当该粘膜剥离工具使用完进行消毒时,可向第三滑移孔4311一侧拨动连接滑杆4312,使得连接滑杆4312与定位孔4321相互脱离,此时内杆431与外杆432相互脱离,内杆431与外杆432能够分开消毒,且连接滑杆4312在连接弹簧4313的弹力作用下滑移出第三滑移孔4311外并通过连接弹簧4313挂在内杆431上,方便对第三滑移孔4311内部以及整个连接滑杆4312进行消毒。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易于对第一滑移孔31清洗消毒的孔33,若干孔33沿连接管3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

通过孔33的设置,当将连接管3放入到酒精等消毒液中进行消毒时.消毒液能够很容易的通过各个孔33进入到第一滑移孔31内,便于对第一滑移孔31以及位于孔内的滚珠52或金属条进行消毒。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