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350发布日期:2018-11-20 19:15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治疗脊椎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

背景技术

脊椎病就是脊椎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目前有两种疗法,一种是手术治疗法,一种是药物治疗;手术失败会导致瘫痪,治疗风险较大;目前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治愈率低,反复发作等状况。因此急需一种治疗脊椎骨骼的中药组合,能有效的提交治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能够有效的脊椎病。

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由下列各中草药重量组份组成:骨碎补12-16、白芥子10-15、大黄8-12、川芎10-12、威灵仙10-15、白芷8-12、祖师麻10-12、红花5-10、地龙3-5、山海棠3-5、攀枝花树皮3-5、三七3-5、元胡3-5、透骨草3-4、细辛2-3、鸡血藤2-3、羌活2-3、防风1-3、草乌1-2、当归1-2、马钱子1-1.5、白花蛇1-2、断肠草5-8、制川乌1-2、制桂枝1-2、制草乌1-2、曼陀罗0.5-1.5、伸筋草2-5、白术0.6-1.2、炙黄芪0.3-0.5、附子0.5-0.6、冰片0.5~0.7、杜仲0.4-0.5。

进一步,由下列各中草药重量组份组成:骨碎补13、白芥子12、大黄10、川芎11、威灵仙12、白芷10、祖师麻11、红花7、地龙4、山海棠4、攀枝花树皮4、三七4、元胡4、透骨草3、细辛3、鸡血藤3、羌活3、防风2、草乌2、当归1-2、马钱子1-1.5、白花蛇1-2、断肠草6、制川乌2、制桂枝1、制草乌1、曼陀罗1.5、伸筋草4、白术1、炙黄芪0.4、附子0.6、冰片0.5、杜仲0.5。

进一步,其用法为: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后治愈率。

本发明中:骨碎补与续断可以治腰痛脚弱;制川乌、制草乌、鸡血藤、鱼子兰、威灵仙、马钱子、当归、川芎、祖师麻、红花、攀枝花树皮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通络、散瘀止痛;钩藤、三七、元胡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增强免疫的功效;上述药物组合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伸筋草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肢体疼痛、麻痹均可应用,但伸筋草其性走而不守,擅长舒筋活血而通络,肢体拘急伸展不利等状态。

双向调节作用是指某一中药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可使机体从机能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也就是让它趋于正常,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山海棠具有抗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双向调节作用,与防风配合能够有效的促进肌体的功能性恢复。

曼陀罗叶可刺激大脑细胞发生强烈的骚动,刺激脊髓神经反射系统,可促进局部兴奋和触动,但是具有毒性,量大容易中毒;结合曼陀罗叶的特性,与大黄和附子配合能够有效的中和其毒性,并且用白花蛇(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和地龙(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为药引,与曼陀罗叶、大黄和附子相互中和,药物毒性相互抵消,治疗效果好;其中地龙能够有效的吸收曼陀罗和白花蛇的毒性,减少曼陀罗叶和白花蛇对皮肤带来的刺激性影响,如皮肤过敏等症状;减少曼陀罗和白花蛇对使用者身体的毒性作用。

白芥子散结消肿;透骨草辛温,能通达四肢阳气,偏用于风寒痹痛;桑枝苦平,能利四肢关节,祛风气,偏用于风邪化热的四肢痹痛及中风半身不遂。

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能够对上述中药组合进行降温,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影响药效。

杜仲用于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肌体恢复后增强效果。

上述中药组合,从治疗的前中后期对肌体损伤带来消肿止痛、功能修复以及恢复后的增强等治疗效果,而且有效的避免药物的毒性损伤以及高温(药物相互接触发热)损伤,治疗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配方可以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除水肿、软化骨刺、达到椎间盘自行还纳复位的目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脊椎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疗效快且显著,服用方便,价格便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由下列各中草药重量组份组成:骨碎补12、白芥子10、大黄8、川芎10、威灵仙10、白芷8、祖师麻10、红花5、地龙3、山海棠3、攀枝花树皮3、三七3、元胡3、透骨草3、细辛2、鸡血藤2、羌活2、防风1、草乌1、当归1、马钱子1、白花蛇1、断肠草5、制川乌1、制桂枝1、制草乌1、曼陀罗0.5、伸筋草2、白术0.6、炙黄芪0.3、附子0.5、冰片0.5、杜仲0.4。其用法为: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后治愈率90%以上。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由下列各中草药重量组份组成:骨碎补16、白芥子15、大黄12、川芎12、威灵仙15、白芷12、祖师麻12、红花10、地龙5、山海棠5、攀枝花树皮5、三七5、元胡5、透骨草4、细辛3、鸡血藤3、羌活3、防风3、草乌2、当归2、马钱子1.5、白花蛇2、断肠草8、制川乌2、制桂枝2、制草乌2、曼陀罗1.5、伸筋草5、白术1.2、炙黄芪0.5、附子0.6、冰片0.7、杜仲0.5。其用法为: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后治愈率90%以上。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脊椎病的中药组合,由下列各中草药重量组份组成:骨碎补14、白芥子13、大黄10、川芎11、威灵仙13、白芷10、祖师麻11、红花8、地龙4、山海棠4、攀枝花树皮4、三七4、元胡4、透骨草3.5、细辛2.5、鸡血藤2.5、羌活2.5、防风2、草乌1.5、当归1.5、马钱子1.2、白花蛇1.5、断肠草7、制川乌1.5、制桂枝1.5、制草乌1.5、曼陀罗1、伸筋草3、白术0.9、炙黄芪0.4、附子0.5、冰片0.5、杜仲0.4。其用法为: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三到四个疗程后治愈率90%以上。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脊椎病治疗疗效标准: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年以上未复发。

有效:主要症状显著减轻,肢体功能明显好转。

无效:主要症状没有改变或加重。

本发明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三到四个疗程。

本发明方多年来应用于临床,共治疗52例患者,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54岁。其中女25人(白领),男27人。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着5年。

二、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颈椎部x光拍片或ct片一般都可作出诊断。

三、服药方法和疗效:本发明用骨碎补16、白芥子15、大黄12、川芎12、威灵仙15、白芷12、祖师麻12、红花10、地龙5、山海棠5、攀枝花树皮5、三七5、元胡5、透骨草4、细辛3、鸡血藤3、羌活3、防风3、草乌2、当归2、马钱子1.5、白花蛇2、断肠草8、制川乌2、制桂枝2、制草乌2、曼陀罗1.5、伸筋草5、白术1.2、炙黄芪0.5、附子0.6、冰片0.7、杜仲0.5。其用法为:按配方重量将上述中草药物粉碎拌匀,制成粉剂包,加3-5倍水喷洒,用护颈带固定在患处,保持6-8个小时,每包药重复使用三天,7天为一个疗程,用药三个疗程有效。

四、治疗效果:本发明方多年来应用于临床,共治疗52例患者,治愈3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五、典型病例:

病例1:秦××,男,30岁,2013年10月就诊,颈项疼痛两年多。经中心医院做ct片后确诊为颈椎病。中西药服了许多,疗效不理想。改用本发明方,一个疗程后小效,3个疗程后明显见效。共用4个疗程,临床治愈。随访3年,未复发。

病例2:袁××,女,45岁。2014年8月初诊。腰痛两年多,下肢麻木。去年经中心医院检查血压、血脂都正常,后经ct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服用多种中西药辅助颈部牵引,疗效不理想。经病友介绍用本发明方,先用一疗程感觉良好,后继续用药,共用3个疗程病愈。随访3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