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1087发布日期:2019-01-05 10:4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多酚氧化酶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褐变,不仅严重影响了山药的外观,同时也影响了山药的有效成分与风味,从而大大降低了山药的销售与经济效益。山药入药多用干品,其传统的干制加工方法是将山药切块后用硫磺熏蒸,经1-2天的摈压去水后,然后将摈透的山药焙烤或是摆放在竹箔上晾晒(此间还需要收起堆闷2-3天)。该方法不但加工周期长、效率低,而且还引入了含硫物质,致使加工后的山药口感差,还极容易导致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为降低。此外,日本及欧美等国家对进口食品及药材中的so2残留量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限量标准,如果按照传统的山药加工方法,很难大量地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也对山药干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做出了限量要求。

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药药材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3107.5)”公开了一种山药的加工方法,包括:(1)先将山药放入水中泡1-2天,洗净泥土,取出后刮去外皮;(2)将去皮的山药放入熏炕中,用硫磺熏蒸,待水分散失,山药发软为止,然后取出;(3)将取出后的山药晾晒或烘烤,直至外皮稍干硬时,停止晾晒或烘烤,放入闷篓中堆放3~4天,再进行晾晒或烘烤,如此反复3-5次,即得。该发明能较好的保持山药的品质,但存在使山药引入含硫物质,造成药用价值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药药材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3107.5)”公开的基础上,如何优化工艺,提高山药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薄片,放入浓度为2-4%的食盐和浓度为3-5%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0.5-1h,再用清水浸泡1-2h;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800-1000mhz,功率为80-110kw,温度为50-60℃;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漂洗3-5次,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2-3倍;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50-60℃1.5-2.0h;

60-70℃1.5-2.0h;

70-80℃1.0-2.0h;

80-90℃0.5-1.0h;

90-100℃0.5-1.0h;

干燥至含水量为10%-12%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1-3):(1-5)。

优选地,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2:3。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山药切成薄片的厚度为4-6mm。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护色液为鼠尾草酸、生育酚、氯化钠、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鼠尾草酸用量为20-35份、生育酚10-30份、氯化钠40-50份、壳聚糖5-20份。

优选地,所述鼠尾草酸用量为22份、生育酚用量为20份、氯化钠用量为45份、壳聚糖用量为13份。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微波处理时间为5-1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漂洗时间为每次30-50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采用实施例1-3的方法进行山药加工,山药的粗蛋白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高于采用对比例6方法加工的山药的粗蛋白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山药的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对比例6方法加工的山药的灰分含;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数据可见,山药采用微波灭酶处理,可以提高山药品质,这是因为微波处理可以杀灭新鲜山药中酶的活性及其表面的细菌、霉菌等,延缓褐变、变色、霉变速度,从而提高山药的质量;

同时,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2-5的数据可见,鼠尾草酸、生育酚、壳聚糖在制备山药加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山药的品质;这是:鼠尾草酸为天然抗氧化剂,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至240℃高温,故具有更高效广谱的抗氧化优势,在本发明中可以防止山药被氧化,发生褐变的现象,同时鼠尾草酸中的羰基可与多酚氧化酶中的铜离子产生较好的螯合作用,对山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山药品质。生育酚为抗氧化剂,对热、酸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能防止因氧化引起的色变、劣变等。壳聚糖溶解后形成胶状的溶液,紧紧包裹在山药表面,达到隔绝空气的效果,防止山药发生氧化变质,从而提高山药质量。

此外,本发明工艺各方法步骤还具有以下效果:①将山药切成4-6mm的薄片,优选为5mm,其目的是,山药厚度较小时,会使山药在干燥过程中干硬、翘曲变形,山药厚度较大时,会因内外热应力过大使干燥后的山药片会出现崩裂现象,且耗时较长、能耗较高,因此最佳山药干燥厚度为4-6mm,优选为5mm。②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温度为50-100℃的干燥箱中干燥,其目的是,使用干燥介质温度较低时,山药干燥时间上会变长,且山药容易氧化变色,干燥介质温度较高时,则会出现山药缩水干枯现象,且介质温度太高容易使山药表面焦化。③山药放入食用盐和食用醋中浸泡,其目的是,食用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后,能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多酚氧化酶难与氧接触,从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山药氧化变质;食用醋显酸性,也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酸性溶液中氧气溶解度小且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进一步防止山药氧化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采用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以下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厚度为4-6mm的薄片,放入浓度为2-4%的食盐和浓度为3-5%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0.5-1h,再用清水浸泡1-2h,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1-3):(1-5);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800-1000mhz,功率为80-110kw,温度为50-60℃,微波处理时间为5-10min;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2-3倍,漂洗3-5次,每次30-50min,所述护色液为鼠尾草酸、生育酚、氯化钠、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鼠尾草酸用量为20-35份、生育酚10-30份、氯化钠40-50份、壳聚糖5-20份;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干燥至含水量为10%-12%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实施例1

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厚度为5mm的薄片,放入浓度为4%的食盐和浓度为5%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0.8h,再用清水浸泡1h,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1:1;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1000mhz,功率为110kw,温度为60℃,微波处理时间为8min;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2倍,漂洗3次,每次50min,所述护色液为鼠尾草酸、生育酚、氯化钠、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所述鼠尾草酸用量为22份、生育酚用量为20份、氯化钠用量为45份、壳聚糖用量为13份;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干燥至含水量为12%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实施例2

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厚度为4mm的薄片,放入浓度为3%的食盐和浓度为4%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0.5h,再用清水浸泡2h,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1:5;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900mhz,功率为100kw,温度为55℃,微波处理时间为5min;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3倍,漂洗5次,每次40min,所述护色液为鼠尾草酸、生育酚、氯化钠、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鼠尾草酸用量为35份、生育酚20份、氯化钠50份、壳聚糖15份;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干燥至含水量为10%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实施例3

提高山药质量的产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洗净去皮:取新鲜采摘的山药,用高压喷淋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再用刀片刮去表皮;

s2:抗氧化:将去除表皮的山药切成厚度为6mm的薄片,放入浓度为2%的食盐和浓度为3%的食醋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h,再用清水浸泡1.5h,所述食盐和食醋的比例为2:3;

s3:灭酶:将山药虑干水后,摊开,采用微波处理,微波频率为800mhz,功率为80kw,温度为50℃,微波处理时间为10min;

s4:护色;将微波处理过的山药迅速放入护色液中,护色液的用量为山药的2倍,漂洗4次,每次30min,所述护色液为鼠尾草酸、生育酚、氯化钠、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鼠尾草酸用量为25份、生育酚10份、氯化钠45份、壳聚糖5份;

s5:干燥: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干燥箱中干燥,按照程序控制升温的方式干燥,具体如下:

干燥至含水量为11%后迅速冷却至常温;

s6:包装:将山药包装、密封,常温避光保存。

对比例1

加工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药加工方法中缺少灭酶的步骤。

对比例2

加工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药加工方法中缺少鼠尾草酸、生育酚、壳聚糖。

对比例3

加工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药加工过程中护色液中缺少鼠尾草酸。

对比例4

加工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药加工过程中护色液中缺少生育酚。

对比例5

加工方法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山药加工过程中护色液中缺少壳聚糖。

对比例6

采用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山药药材的加工方法(专利号zl201510683107.5)”中实施例1的方法加工山药。

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所述的方法进行山药加工,对山药品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6的数据可见,采用实施例1-3的方法进行山药加工,山药的粗蛋白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高于采用对比例6方法加工的山药的粗蛋白含量、多糖含量、氨基酸含量,山药的灰分含量均显著低于采用对比例6方法加工的山药的灰分含;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数据可见,山药采用微波灭酶处理,可以提高山药品质,这是因为微波处理可以杀灭新鲜山药中酶的活性及其表面的细菌、霉菌等,延缓褐变、变色、霉变速度,从而提高山药的质量;

同时,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2-5的数据可见,鼠尾草酸、生育酚、壳聚糖在制备山药加工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山药的品质;这是:鼠尾草酸为天然抗氧化剂,其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可耐190℃至240℃高温,故具有更高效广谱的优势,在本发明中可以防止山药被氧化,发生褐变的现象,同时鼠尾草酸中的羰基可与多酚氧化酶中的铜离子产生较好的螯合作用,对山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山药品质。生育酚为抗氧化剂,对热、酸稳定,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能防止因氧化引起的色变、劣变等。壳聚糖溶解后形成胶状的溶液,紧紧包裹在山药表面,达到隔绝空气的效果,防止山药发生氧化变质,从而提高山药质量。

此外,本发明工艺各方法步骤还具有以下效果:①将山药切成4-6mm的薄片,优选为5mm,其目的是,山药厚度较小时,会使山药在干燥过程中干硬、翘曲变形,山药厚度较大时,会因内外热应力过大使干燥后的山药片会出现崩裂现象,且耗时较长、能耗较高,因此最佳山药干燥厚度为4-6mm,优选为5mm。②将灭酶后的山药置于温度为50-100℃的干燥箱中干燥,其目的是,使用干燥介质温度较低时,山药干燥时间上会变长,且山药容易氧化变色,干燥介质温度较高时,则会出现山药缩水干枯现象,且介质温度太高容易使山药表面焦化。③山药放入食用盐和食用醋中浸泡,其目的是,食用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钠溶于水后,能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多酚氧化酶难与氧接触,从而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山药氧化变质;食用醋显酸性,也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酸性溶液中氧气溶解度小且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进一步防止山药氧化变质。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