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8228发布日期:2018-12-11 23:4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临床以关节肿胀、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有摩擦声为特征,属中医痹证(骨痹)范畴。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的发病率高达.36%。类风湿性关节炎虽不像肿瘤那样威胁病人生命,但关节严重疼痛,肿胀与功能障碍,使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手术干预,二是保守治疗。前者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和假体置换等。后者包括药物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激素、止痛、消炎药合用为主;或者先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将关节肿胀处的水湿、痰饮、瘀血、沫等积液去掉,再服用药物,其目的是消除肿胀、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破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等。但口服药需要通过消化系统、肝、肾代谢后再对骨质增生部位产生作用,其副作用大,药物的利用率低,疗效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该种艾灸条与“针刺拔罐发泡疗法”配合使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病人的顺从性高。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800~1200份、黄芪800~1100份、干生姜700~900份、菟丝子700~900份、防风20~30份、秦艽20~30份、羌活20~30份、独活20~30份、玄胡24~36份、红花24~36份、鸡血藤24~36份、雄黄32~48份、麝香8~12份、川牛膝23~36份、当归24~36份、白芷16~24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原料药的优选质量配比为:

艾绒900~1100份、黄芪900~1050份、干生姜750~850份、菟丝子750~850份、防风23~28份、秦艽23~28份、羌活23~28份、独活23~28份、玄胡25~35份、红花25~35份、鸡血藤25~35份、雄黄35~45份、麝香9~11份、川牛膝25~35份、当归25~35份、白芷18~22份。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原料药的最优选的质量配比为:

艾绒1000份、黄芪1000份、干生姜800份、菟丝子800份、防风25份、秦艽25份、羌活25份、独活25份、玄胡30份、红花30份、鸡血藤30份、雄黄40份、麝香10份、川牛膝30份、当归30份、白芷20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该种制备方法的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

本发明实现其另一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质量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得到共研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质量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粉末,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使用方法是:

a、先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将关节肿胀处的水湿、痰饮、瘀血、沫等积液去掉。

b、将0.5厘米厚的姜片贴于选定的穴位;再将艾灸条的一端点燃,隔姜片的距离约3-5厘米,并随时调近或调远距离以病人感觉热而不烫为宜,进行灸穴位治疗。每次灸穴位治疗的时间10分钟左右,灸2个穴位后需要换姜片;灸穴位治疗的次数和频率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病程时间长者,可每日灸2次,灸10次为1个疗程。

本发明的艾灸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是:

本发明艾灸条的药物组成及配比是根据中医理论,以临床多年实践的经验方为基础,进行适当筛选而成。药物组分中以艾绒、防风、秦艽、羌活、独活、川断、木瓜、苍术、鸡血藤为君药;诸药辛温健脾,燥湿除浊,主治湿盛困脾:艾绒苦辛性温,理气血,逐寒湿温经,配苍术苦温燥湿;且以川断配木瓜和鸡血藤,温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通利筋脉,引药下行兼能强壮腰膝,可加强舒筋通络止痛,实现治膝先治腰之功效。独活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防风祛风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雄黄为臣药,帮助君药祛风胜湿,消痰化湿。麝香为佐药:辛温,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中恶烦闷,心腹暴痛。川牛膝、当归、白芷为使药:补血活血,血行风自灭。加强祛风,利湿通经和活血作用,达到治疗腰膝疼痛,脚痿筋挛,助诸药消肿止痛,舒筋通络。

以上君、臣、佐、使药物的配伍,其组方合理,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且药味精简,配伍精当,无人参等名贵药材,治疗成本低。

艾灸条中的防风、秦艽、羌活、独活、红花、川牛膝、麝香为君药:它们皆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此外,防风具有发表、止痛的作用,秦艽具备和血舒筋的作用,羌活具有散表寒、利关节的作用,独活具有止痛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抗炎的作用;川牛膝具有利湿通经,活血的功效;麝香具有通络,散瘀,治痰厥的功效。玄胡、鸡血藤、雄黄、当归、白芷为臣药,它们均具有止痛的作用;此外,玄胡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鸡血藤可以活血、舒筋;雄黄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当归起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白芷具有白芷具有祛风,燥润,消肿的功效。艾灸条中的干姜、黄芪为佐药: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黄芪具有利水退肿和补气生血的功效。菟丝子为使药,具有遗尿尿频,药膝酸软的作用。

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去除关节中已有积液的基础上,艾灸条中的药物成分在点燃灸治过程中直接渗透进入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在的穴位,这些药物的祛风、除湿,化瘀、止痛、凉血、消肿、行水、舒筋等功效相互促进、协同作用,能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织、机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破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艾灸条条中的药物相互促进、协同作用,产生祛风、除湿,化瘀、止痛、凉血、消肿、行水、舒筋等功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部位通过“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已去除积液的基础上,使类风湿性关节炎部位的组织、机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从而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破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好。临床试验表明其有效率达90%。

二、本发明的艾灸条条点燃后,药物成分通过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在穴位处的姜片直接渗透进类风湿性关节对应的穴位,通过穴位产生祛风,利湿通经和活血作用,达到治疗腰膝疼痛,脚痿筋挛,助诸药消肿止痛,舒筋通络的效果。较之通过消化道吸收、转化的内服用药,本发明的药物既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和疗效;同时,也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本发明只需将艾绒、麝香和其他药物的共研细末按特定位置包裹成条形,密封即得,其制备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1000份、黄芪1000份、干生姜800份、菟丝子800份、防风25份、秦艽25份、羌活25份、独活25份、玄胡30份、红花30份、鸡血藤30份、雄黄40份、麝香10份、川牛膝30份、当归30份、白芷20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质量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得到共研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质量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粉末,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800份、黄芪800份、干生姜700份、菟丝子700份、防风20份、秦艽20份、羌活20份、独活20份、玄胡24份、红花36份、鸡血藤36份、雄黄48份、麝香12份、川牛膝36份、当归36份、白芷24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质量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得到共研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质量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粉末,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1200份、黄芪1100份、干生姜900份、菟丝子900份、防风30份、秦艽30份、羌活30份、独活30份、玄胡36份、红花24份、鸡血藤24份、雄黄32份、麝香8份、川牛膝23份、当归24份、白芷16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质量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得到共研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质量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粉末,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900份、黄芪900份、干生姜750份、菟丝子750份、防风23份、秦艽23份、羌活23份、独活23份、玄胡25份、红花35份、鸡血藤35份、雄黄45份、麝香11份、川牛膝35份、当归35份、白芷22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配比的艾绒晒干,去掉硬茎及叶柄,并碾碎成细粉,再筛去灰屑,得到艾绒药粉;

b、将所述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细末;并将除艾绒和麝香外的所述配比的原料药共研成细末;

c、将牛皮纸又称皮纸裁剪成长35cm、宽15cm,再将草纸裁剪成长32cm、宽10cm,并将草纸放在皮纸上面的中间位置;

d、先将艾绒放在c步准备好的草纸上,再将除艾绒和麝香外的共研成细末的原料药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单独研成细末的麝香;

e、用艾绒和共研成细末的原料药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再连同外面的草纸和牛皮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晒干后,即得。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其原料药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

艾绒1100份、黄芪1050份、干生姜850份、菟丝子850份、防风28份、秦艽28份、羌活28份、独活28份、玄胡35份、红花25份、鸡血藤25份、雄黄35份、麝香9份、川牛膝25份、当归25份、白芷18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艾灸条的方法,其步骤为:

a、将所述质量配比的麝香单独研成粉末,将除麝香、艾绒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药共研得到共研粉末;

b、在长0.9-1.1尺、宽3-5寸的牛皮纸中部放置草纸,草纸的宽较牛皮窄0.5-1寸,长度较牛皮纸短0.8-1.2寸;

c、将所述质量配比的艾绒铺放在b步骤备好的草纸上,再将a步得到的共研粉末铺放在艾绒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绒和共研粉末,先将麝香包裹在中间并捏成条形,然后再同外面的两层纸裹紧卷成条形,两端用胶水粘贴密封,最后晒干得成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