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6566发布日期:2019-01-28 13: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常用的插入式医疗器械,主要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受体气管内,是急救或围术期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由于其需要插入到受体体内,因此需要对受体实施麻醉措施,现有技术中普遍在气管插管外部涂抹麻醉剂,但该方式增加插管难度、操作繁琐且不易涂抹均匀,同时在置管过程中会使受体产生异物感甚至疼痛;如果置管时间超过麻醉效期,拔管时受体会受到疼痛伤害。此外,涂抹式麻醉方式不能精准控制麻醉剂的使用量,剂量过小时会导致受体疼痛,剂量过大时会造成受体产生恶心、呕吐、出汗、头晕或心悸等副作用。

综上,气管插管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以减轻受体痛苦,降低插管手术难度,精准控制麻醉剂剂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均匀、精确及随时释放麻醉剂的气管插管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包括导管和充气套囊,所述导管的一端形成插入端,所述充气套囊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所述插入端的管体外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麻醉套囊、输药通道和输药管;所述麻醉套囊包括第一麻醉套囊和第二麻醉套囊,所述第一麻醉套囊与所述充气套囊相邻设置并密封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麻醉套囊与所述导管外壁形成第一储药腔,所述第二麻醉套囊包围所述充气套囊的囊壁,所述第二麻醉套囊与所述充气套囊的囊壁形成第二储药腔,所述第一储药腔与所述第二储药腔连通;所述输药通道设置于所述导管的管壁内,所述输药通道一端的外壁开设有输药口,所述第一储药腔与所述输药通道通过所述输药口连通,所述输药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输药管的一端连通。

具体地,所述麻醉套囊的囊壁开设有若干渗透微孔或为半透膜,所述第一储药腔和第二储药腔中的压力达到阈值时,麻醉剂能够渗出所述麻醉套囊的囊壁。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输药接头和微量注射泵,所述输药管的另一端、输药接头和微量注射泵顺序连接并连通,所述微量注射泵用于提供麻醉剂输入或输出所述麻醉套囊的动力。

优选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液压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与所述输药管连通,用于获取麻醉套囊内的压力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理器根据液压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信号调节微量注射泵的流速和流量。

具体地,所述充气套囊与所述导管外壁形成充气腔,所述充气腔与所述第二储药腔相互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管和开设在所述导管管壁内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形成进气口,所述充气套囊与进气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充气管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输药通道相互隔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接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充气接头与所述充气管远离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充气管通过所述充气接头与充气设备连通。

可选地,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充气管连通或设置在所述充气接头上,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充气腔内的压力信号。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充气腔内的压力信号调节所述充气套囊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半透膜的材质包括pp,tpu或ptef。

本发明的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导管外部设有具有渗液功能的麻醉套囊,该麻醉套囊能够均匀向受体释放麻醉剂,起到麻醉作用,避免在导管外麻醉剂引起的异物感和涂抹不均匀导致的麻醉不充分。

2.本发明的麻醉套囊外接麻醉剂输入设备,便于控制麻醉剂输入量和输入速度,置管时间较长时,能够及时补充麻醉剂,减轻受体在插管、置管及拔管过程中的痛苦。

3.本发明采用液压传感器获取麻醉套囊内的压力信号,并采用控制器根据该压力信号和预设值精确控制麻醉剂的剂量和流速,避免因麻醉剂过少引起受体痛苦或过量导致的药物副作用。

4.本发明的气压传感器能够准确测定充气套囊内的压力,通过控制器调节充气套囊的体积,在确保导管输入的气体不反流的同时避免对受体造成不必要的挤压,造成病患痛苦及气管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框的放大图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充气管和充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输药管和输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充气套囊,3-麻醉套囊,4-输药管,5-输药接头,6-充气管,7-充气接头,11-插入端,12-输药通道,13-进气通道,14-进气口,21-充气腔,31-第一麻醉套囊,32-第二麻醉套囊,33-第一储药腔,34-第二储药腔,120-输药口,130-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1-5,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包括导管1和充气套囊2,所述导管1的一端形成插入端11,所述充气套囊2包围并密封设置在所述插入端11的管体外部,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麻醉套囊3、输药通道12和输药管4;

所述麻醉套囊3包括第一麻醉套囊31和第二麻醉套囊32,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与所述充气套囊2相邻设置并密封设置在所述导管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与所述导管1外壁形成第一储药腔33,所述第二麻醉套囊32包围所述充气套囊2的囊壁,所述第二麻醉套囊32与所述充气套囊2的囊壁形成第二储药腔34,所述第一储药腔33与所述第二储药腔34连通;

所述输药通道12设置于所述导管1的管壁内,所述输药通道12一端的外壁开设有输药口120,所述第一储药腔33与所述输药通道12通过所述输药口120连通,所述输药通道12的另一端与所述输药管4的一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充气套囊2轴向上的两端与与导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轴向上远离所述充气套囊2的一端与所述导管1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麻醉套囊31轴向上远离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的一端与所述导管1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与所述第二麻醉套囊34相互靠近的端部均与导管1的管壁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处内部开设有若干通道,所诉第一储药腔33和第二储药腔34通过所述通道连通。

所述导管1的插入端形成气体入口,所述充气套囊2靠近气体入口设置,所述第一麻醉套囊31远离所述气体入口并与所述充气套囊2邻接。

导管1的插入端11具有斜面,即插入端11的径向长度从端头开始、沿导管1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在插入端11的端头上还设有墨菲孔。

可选地,所述麻醉套囊3的囊壁开设有若干渗透微孔或由半透膜制成,所述第一储药腔33和第二储药腔34中的压力达到阈值时,麻醉剂能够渗出所述麻醉套囊3的囊壁。即当第一储药腔33和第二储药腔34的压力达到渗透压时,麻醉剂能够通过渗透微孔或者通过半透膜到达受体的喉腔和气管等部位。优选地,若干渗透微孔均匀布置在所述麻醉套囊3的囊壁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输药接头5和微量注射泵,所述输药管4的另一端、所述输药接头5和所述微量注射泵顺序连接并连通,所述微量注射泵用于提供麻醉剂输入或输出所述麻醉套囊3的动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液压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与所述输药管4连通,用于获取麻醉套囊3内的压力信号。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理器根据液压传感器获取的压力信号调节微量注射泵的流速和流量。

所述充气套囊2与所述导管1外壁形成充气腔21,所述充气腔21与所述第二储药腔34相互隔离。

所述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管6和开设在所述导管1管壁内的进气通道13,所述进气通道13的一端形成进气口130,所述充气套囊2与进气通道13通过所述进气口130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的另一端与充气管6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3与所述输药通道12相互隔离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插管装置还包括充气接头7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充气接头7与所述充气管6远离所述进气通道13的一端连通,所述充气管6通过所述充气接头7与充气设备连通;

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充气管6连通或设置在所述充气接头7上,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充气腔21内的压力信号。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充气腔21内的压力信号调节所述充气套囊2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半透膜的材质包括pp,tpu或ptef。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