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设备及其穿戴装置,以及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4119发布日期:2019-03-19 23:4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头戴设备及其穿戴装置,以及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设备、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以及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vr(virtualreality)和ar(augmentedreality)技术逐渐被用户和市场接受,成为了驱动科技创新和显示技术革新的又一引擎。在现有的技术中,vr和ar技术主要依托于头戴设备来实现。

通常,头戴设备往往都需要通过绑带将设备本体紧密地贴合在用户的头上使用。而绑带的松紧都是通过手动调节的,因此形成了松紧带式、带扣式、魔术贴式等等多种结构方式。由于这些结构方式通过人手动调节,操作较为不便。少数采用电动方式来调节的绑带由于难以判断调节的时机,容易过度调节导致舒适度不高,乃至导致电机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信号;

在监测到使用者的心率信号之后,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基于上述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包括:

连接部件,用于连接头戴设备的设备本体;

绑带,连接在连接部件上,绑带用于将连接部件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

电动驱动机构,用于调节绑带的松紧;

心率传感器,设置在连接部件或绑带上,与电动驱动机构通信连接,用于感应使用者的心率。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上述的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以及连接在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上的设备本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借助于心率感应器,通过感应使用者的心率,能够迅速且合理地判断出收紧头戴设备的时机,进而收紧绑带,显著地提高了头戴设备调节的便利性。

而且,本申请通过心率感应来确定头戴设备的绑带是否需要收紧,防止了头戴设备的开关被误触碰时,从而防止在错误的时机收紧头戴,在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的同时还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用于示意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中未提及的技术特征、连接关系乃至方法步骤。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的总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的去除部分外壳后,电动驱动机构的所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的去除部分外壳后,设置有支撑部件时的电动驱动机构的所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的在需判断心率信号是否持续第一时间时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的初始化绑带位置的步骤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部件;11-前头戴部;12-后头戴部;

2-绑带;

3-电动驱动机构;31-电机轴;32-齿轮;33-齿条;

4-心率传感器;

5-按键;

6-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方式一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参见图1所示,包括:

连接部件1,用于连接头戴设备的设备本体(图中未示意);

绑带2,连接在连接部件1上,绑带2用于将连接部件1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

电动驱动机构3,用于调节绑带2的松紧;

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连接部件1或绑带2上,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用于感应使用者的心率。

本申请所指的设备本体,可以是作为头戴设备的各种用电器。例如,对传统的常规头戴设备而言,设备本体可以是头灯的灯泡,也可以是摄像机。对于vr等虚拟显示设备而言,则可以是显示器、视网膜投影仪以及相应的一些传感器,例如用于监测眼球运动的传感器。

本申请所指的连接部件1可以是包覆至少部分设备本体的壳体,也可以是独立的连接体,在本申请中,设备本体可以固定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也可以通过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的各种连接接口,例如螺孔、卡扣、挂钩等等与连接部件1可拆卸地连接。

本申请所指的绑带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种带状、条状的结构,其材料不限于织物,也可以是塑料件或包含金属骨架的复合件。

本申请所指的心率传感器4,可以是各种能够用于测量心率的器件,其中以接触式的心率测量器件为优选。

本申请所指的电动驱动机构3,与绑带2连接后,借助于电机或其他动力源,如气缸、活塞等的动力输出来实现绑带2的松紧调节。例如,可以借助与电机连接的皮带轮的旋转运动,将绑带2连接在皮带轮上来收紧或释放绑带2。或者,也可以借助电机驱动滚筒运动,而将绑带2绕在滚筒上来收紧或释放绑带2。在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时,头戴设备更易于小型化。而对于批量且固定式的使用场景,例如医院的康复训练机构,监狱的罪犯娱乐中心等等,也可以通过空压机气缸对多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提供动力输出,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节约成本。

可选地,本申请的头戴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的按键5;

按键5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用于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和/或微调信号。

基于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参见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信号;

在监测到使用者的心率信号之后,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2,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本申请揭示了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

1、用户拾起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用户将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时,往往会使连接部件1或绑带2的一部分与用户的头部紧密接触。

2、此时,设置在这些部位的心率传感器4监测到了用户的心率并产生心率信号,电动驱动机构3自动化地开始收紧绑带2,同时监测停止信号。

3、用户触发按键5,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在监测到停止信号后,电动驱动机构3停止收紧绑带2。其中,停止信号可以通过多种按键指令的形式发送,例如,用户可以借助按压停止开关来下达停止命令,此时绑带2将达到舒适的松紧度。

4、若尚未达到足够舒适的松紧度,用户还可以通过上述按键5对绑带2的收放程度进行适度的微调。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按键5不仅仅可以是狭义上的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或其他多种形式的触发开关,例如还可以是用于调节电动驱动机构3收放绑带2速度的滚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借助于心率感应器,通过感应使用者的心率,能够迅速且合理地判断出收紧头戴设备的时机,进而收紧绑带2,显著地提高了头戴设备调节的便利性。

而且,本申请通过心率感应来确定头戴设备的绑带2是否需要收紧,防止了头戴设备的开关被误触碰时,在错误的时机收紧头戴,在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的同时还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参见图1所示,连接部件1包括前头戴部11,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时,前头戴部11至少部分贴在使用者的面颅部上;

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前头戴部11上,且对应贴于使用者的太阳穴上。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在佩戴头戴设备时,通常会先对准面颅部,特别时额头及其周边的部位的位置,然后再对其他部位的对应位置进行调节。

据此,本申请中将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前头戴部11上,符合用户通常情况下的下意识动作习惯,使得用户使用时更加自然,具有人体工学效果。

另外,可选地,在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信号的步骤中,至少对使用者头部的两个部位进行监测;

在同时监测到使用者的至少两个部位的心率信号之后,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其中,这两个部位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较远的间隔,优选为用户的头部两侧,而进一步优选为用户的太阳穴附近的位置。

本申请采用心率传感器4,相比于其他种类的传感器具有巨大的优势。具体说来,在采用红外传感器,或类似的近距离传感器时,当用户的手部,或者身体的一些其他部位移动至头戴设备的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时,由于传感器不具备判断是否为用户的头部靠近的能力,因此容易产生误判并导致绑带错误地被收紧。

而本申请所采用的心率传感器4确保了用户需要接触并至少短暂地驻留在与传感器相接触的状态,相对提高了判断条件,降低了误触发的几率。

而且,可以将心率传感器4对应于使用者的太阳穴附近的位置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相对更加清晰的太阳穴的脉搏来监测心率信号,提高了监测精度,降低了误监测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心率传感器4可以设置成至少两个,且有两个心率传感器4分别对应于使用者头部两侧的太阳穴的位置设置。

当对应使用者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各自设置心率传感器4时,基本上只有在用户佩戴头戴设备时才能满足同时监测到使用者的至少两个部位的心率信号的条件。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误触发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可穿戴设备的两侧都设置心率传感器4,可以防止使用者仅对准一侧的心率传感器4时,头戴设备就开始收缩而导致的误触发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时,可选地,连接部件1还可以包括后头戴部12,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时,后头戴部12至少部分贴在使用者的头部后侧上;

电动驱动机构3设置在后头戴部12上,绑带2通过电动驱动机构3连接后头戴部12和前头戴部11。

设置有后头戴部12时,后头戴部12可以更均匀地分配头戴设备的重量,避免了将电动驱动机构3安装在前头戴部11时导致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重量不均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来说,还可以将头戴设备的电池也设置于后头戴部12内,使得头戴设备的重量分配更加均匀,佩戴更加舒适。

另外,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后头戴部12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并用于监测后头戴部12与使用者头部之间的压力。

当设置有上述优选结构时,本申请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的又一种应用场景如下:

1、用户拾起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位于前头戴部11的心率传感器4与用户的太阳穴紧密接触。

2、心率传感器4迅速地监测到了用户的心率并发出心率信号,电动驱动机构3自动化地开始收紧绑带2,同时压力传感器开始后头戴部12与用户头部之间的压力。

3、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后头戴部12与用户的头部之间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

4、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电动驱动机构3停止收紧绑带2。

可以看出,在借助了压力传感器时,用户无需手动关闭电动驱动机构3的工作进程,整个穿戴过程都无需人工介入,在安全、舒适的同时还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实施方式二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揭示了一种优选的电动驱动机构3的结构。

具体来说,电动驱动机构3包括:

电机,设置有电机轴31;

齿轮32,套接在电机轴31上;

齿条33,与齿轮32传动接触,齿条33与绑带2连接;

电机通过齿轮32带动齿条33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进而调节绑带2的松紧。

在电动驱动机构3需要收紧绑带2时,电机驱动电机轴31旋转,使得齿轮32随之转动。齿轮32驱动齿条33,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33在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得连接在齿条33上的绑带2得以沿长度方向运动。通过上述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可以十分容易,且精确地控制绑带2的运动行程。

相比于皮带或滚筒结构而言,齿条33结构占用空间较少,而且相互啮合的齿结构可以防止打滑,显著提高稳定性,行程精度的可控性。

值得一提的是,参见图3所示,可以将齿条33设置为两条,并彼此对应地设置在齿轮32的两侧。如此一来,当齿轮22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两条齿条33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显著地增加绑带的行程,增加等尺寸的电动驱动机构3对应的绑带2的可调节范围,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来说,在电动驱动机构3中,还可以包括:支撑部件6,用于对齿条33的空间位置形成支撑。支撑部件6上可以形成有导轨,而齿条33则沿着这一导轨设置。支撑部件6上所形成的导轨能够更好地约束齿条33的运动方向,进一步地提高稳定性。

实施方式三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第三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细化了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2的时机。

具体来说,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在监测到使用者的心率信号后,判断心率信号的持续时间;

若心率信号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一时间,则开始持续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2,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通过判断心率信号的持续时间,可以避免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心率传感器4时,错误地触发绑带2的收紧程序。另外,在用户准备戴上头戴设备时,有较高几率因一些突发的原因改变主意,中途停止甚至取下头戴设备。此时,通过监测心率信号的持续时间,也可以避免在此类情形下触发绑带2的收紧。因此,预留第一时间作为收紧绑带2的缓冲时间,可以减少电动驱动机构3的磨损,延长部件寿命。

其中,第一时间可以是1至2秒,较短的第一时间可以及时地对用户的动作产生正向的反馈,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方式四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第四实施方式是第一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细化了释放头戴设备的绑带2的时机。

具体来说,参见图6所示,在开始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2后,若心率信号中断,则放松头戴设备的绑带2至初始位置。

当心率信号中断时,表明用户需要取下头戴设备并已经松动了心率传感器4与用户身体的接触部位。此时松开绑带2,可以帮助用户更轻松地取下头戴设备。而通过监测心率信号的持续状态,无需额外地设置松开开关,使得头戴设备的穿戴动作更加简练,操作步骤更加简单。

实施方式五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包括用于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以及连接在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上的设备本体。

其中,设备本体可以是作为头戴设备的各种用电器。例如,对传统的常规头戴设备而言,设备本体可以是头灯的灯泡,也可以是摄像机。对于vr等虚拟显示设备而言,则可以是显示器、视网膜投影仪以及相应的一些传感器,例如用于监测眼球运动的传感器。

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则参见图1所示,包括:

连接部件1,用于连接头戴设备的设备本体(图中未示意);

绑带2,连接在连接部件1上,绑带2用于将连接部件1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

电动驱动机构3,用于调节绑带2的松紧;

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连接部件1或绑带2上,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用于感应使用者的心率。

本申请所指的连接部件1可以是包覆至少部分设备本体的壳体,也可以是独立的连接体,在本申请中,设备本体可以固定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也可以通过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的各种连接接口,例如螺孔、卡扣、挂钩等等与连接部件1可拆卸地连接。

本申请所指的绑带2,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种带状、条状的结构,其材料不限于织物,也可以是塑料件或包含金属骨架的复合件。

本申请所指的心率传感器4,可以是各种能够用于测量心率的器件,其中以接触式的心率测量器件为优选。

本申请所指的电动驱动机构3,与绑带2连接后,借助于电机或其他动力源,如气缸、活塞等的动力输出来实现绑带2的松紧调节。例如,可以借助与电机连接的皮带轮的旋转运动,将绑带2连接在皮带轮上来收紧或释放绑带2。或者,也可以借助电机驱动滚筒运动,而将绑带2绕在滚筒上来收紧或释放绑带2。在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时,头戴设备更易于小型化。而对于批量且固定式的使用场景,例如医院的康复训练机构,监狱的罪犯娱乐中心等等,也可以通过空压机气缸对多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提供动力输出,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节约成本。

可选地,本申请的头戴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部件1上的按键5;

按键5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用于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和/或微调信号。

基于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的调节方法,参见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信号;

在监测到使用者的心率信号之后,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2,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本申请揭示了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如下:

1、用户拾起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用户将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时,往往会使连接部件1或绑带2的一部分与用户的头部紧密接触。

2、此时,设置在这些部位的心率传感器4监测到了用户的心率并产生心率信号,电动驱动机构3自动化地开始收紧绑带2,同时监测停止信号。

3、用户触发按键5,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在监测到停止信号后,电动驱动机构3停止收紧绑带2。其中,停止信号可以通过多种按键指令的形式发送,例如,用户可以借助按压停止开关来下达停止命令,此时绑带2将达到舒适的松紧度。

4、若尚未达到足够舒适的松紧度,用户还可以通过上述按键5对绑带2的收放程度进行适度的微调。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按键5不仅仅可以是狭义上的物理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或其他多种形式的触发开关,例如还可以是用于调节电动驱动机构3收放绑带2速度的滚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借助于心率感应器,通过感应使用者的心率,能够迅速且合理地判断出收紧头戴设备的时机,进而收紧绑带2,显著地提高了头戴设备调节的便利性。

而且,本申请通过心率感应来确定头戴设备的绑带2是否需要收紧,防止了头戴设备的开关被误触碰时,在错误的时机收紧头戴,在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的同时还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参见图1所示,连接部件1包括前头戴部11,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时,前头戴部11至少部分贴在使用者的面颅部上;

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前头戴部11上,且对应贴于使用者的太阳穴上。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在佩戴头戴设备时,通常会先对准面颅部,特别时额头及其周边的部位的位置,然后再对其他部位的对应位置进行调节。

据此,本申请中将心率传感器4设置在前头戴部11上,符合用户通常情况下的下意识动作习惯,使得用户使用时更加自然,具有人体工学效果。

另外,可选地,在监测使用者的心率信号的步骤中,至少对使用者头部的两个部位进行监测;

在同时监测到使用者的至少两个部位的心率信号之后,收紧头戴设备的绑带,直至监测到停止信号。

其中,这两个部位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较远的间隔,优选为用户的头部两侧,而进一步优选为用户的太阳穴附近的位置。

本申请采用心率传感器4,相比于其他种类的传感器具有巨大的优势。具体说来,在采用红外传感器,或类似的近距离传感器时,当用户的手部,或者身体的一些其他部位移动至头戴设备的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时,由于传感器不具备判断是否为用户的头部靠近的能力,因此容易产生误判并导致绑带错误地被收紧。

而本申请所采用的心率传感器4确保了用户需要接触并至少短暂地驻留在与传感器相接触的状态,相对提高了判断条件,降低了误触发的几率。

而且,可以将心率传感器4对应于使用者的太阳穴附近的位置设置,从而能够通过相对更加清晰的太阳穴的脉搏来监测心率信号,提高了监测精度,降低了误监测率,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心率传感器4可以设置成至少两个,且有两个心率传感器4分别对应于使用者头部两侧的太阳穴的位置设置。

当对应使用者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各自设置心率传感器4时,基本上只有在用户佩戴头戴设备时才能满足同时监测到使用者的至少两个部位的心率信号的条件。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误触发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可穿戴设备的两侧都设置心率传感器4,可以防止使用者仅对准一侧的心率传感器4时,头戴设备就开始收缩而导致的误触发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同时,可选地,连接部件1还可以包括后头戴部12,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时,后头戴部12至少部分贴在使用者的头部后侧上;

电动驱动机构3设置在后头戴部12上,绑带2通过电动驱动机构3连接后头戴部12和前头戴部11。

设置有后头戴部12时,后头戴部12可以更均匀地分配头戴设备的重量,避免了将电动驱动机构3安装在前头戴部11时导致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重量不均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来说,还可以将头戴设备的电池也设置于后头戴部12内,使得头戴设备的重量分配更加均匀,佩戴更加舒适。

另外,作为进一步的可选方案,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后头戴部12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动驱动机构3通信连接,并用于监测后头戴部12与使用者头部之间的压力。

当设置有上述优选结构时,本申请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头戴设备的穿戴装置及其调节方法的又一种应用场景如下:

1、用户拾起头戴设备,套在头顶上。位于前头戴部11的心率传感器4与用户的太阳穴紧密接触。

2、心率传感器4迅速地监测到了用户的心率并发出心率信号,电动驱动机构3自动化地开始收紧绑带2,同时压力传感器开始后头戴部12与用户头部之间的压力。

3、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后头戴部12与用户的头部之间的压力超过预设阈值时,向电动驱动机构3发送停止信号。

4、在接收到停止信号后,电动驱动机构3停止收紧绑带2。

可以看出,在借助了压力传感器时,用户无需手动关闭电动驱动机构3的工作进程,整个穿戴过程都无需人工介入,在安全、舒适的同时还显著地提高了便利性。

可选地,参见图3所示,电动驱动机构3包括:

电机,设置有电机轴31;

齿轮32,套接在电机轴31上;

齿条33,与齿轮32传动接触,齿条33与绑带2连接;

电机通过齿轮32带动齿条33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进而调节绑带2的松紧。

在电动驱动机构3需要收紧绑带2时,电机驱动电机轴31旋转,使得齿轮32随之转动。齿轮32驱动齿条33,将自身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33在长度方向上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得连接在齿条33上的绑带2得以沿长度方向运动。通过上述结构,电动驱动结构可以十分容易,且精确地控制绑带2的运动行程。

相比于皮带或滚筒结构而言,齿条33结构占用空间较少,而且相互啮合的齿结构可以防止打滑,显著提高稳定性,行程精度的可控性。

值得一提的是,参见图3所示,可以将齿条33设置为两条,并彼此对应地设置在齿轮32的两侧。如此一来,当齿轮22转动时,可以同时带动两条齿条33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显著地增加绑带2的行程,增加等尺寸的电动驱动机构3对应的绑带2的可调节范围,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来说,在电动驱动机构3中,还可以包括:支撑部件6,用于对齿条33的空间位置形成支撑。支撑部件6上可以形成有导轨,而齿条33则沿着这一导轨设置。支撑部件6上所形成的导轨能够更好地约束齿条33的运动方向,进一步地提高稳定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