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6167发布日期:2018-11-14 02:2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小儿食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的喂给生冷油腻之食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的腐熟水谷,停滞不化,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属于小儿食积的一种证型,表现为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而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性强,成本低,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专门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15-30重量份数的山药,9-15重量份数的山楂,9-15重量份数的黄精,9-15重量份数的黄芪,9-15重量份数的大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1重量份数的山药,12重量份数的山楂,12重量份数的黄精,12重量份数的黄芪,12重量份数的大枣。

本发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山药、黄精、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大枣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去核,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20-3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需服1-7天。

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化滞瘀。

黄精:甘,平;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

黄芪:甘,温;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大枣:甘,温;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

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中山药体现了本方以健脾和胃为主攻方向的主要治则,为君药;山楂消食化滞,为臣药;黄精、黄芪二者合用补中益气,为佐药;大枣不仅调和诸药本方的使药,还可以加强组方补脾和胃的功效。

诸药协同后共奏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之功效。本方各药物虽共同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的作用,但是又各有侧重,诸药合用后才能起到上述功效。如在本方中,虽然黄精、黄芪都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但是单独加入黄精或黄芪时虽然组方有一定补中益气的功效,但是对患者的病症无明显作用,而两者合用时补中益气的功效远大于单独加入黄精、黄芪时的功效相加,对患者的病症有明显的改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本方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为治疗原则,对于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患者,针对其脾胃虚弱,中气不运,不能化生精微变为气血,濡养机体的病因,先以健脾和胃为主,补中益气为辅治其根,最后消食化滞,整方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5克的山药,9克的山楂,9克的黄精,9克的黄芪,9克的大枣。

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山药、黄精、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大枣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去核,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20-3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需服1-7天。

实施例2: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30克的山药,15克的山楂,15克的黄精,15克的黄芪,15克的大枣。

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山药、黄精、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大枣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去核,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20-3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需服1-7天。

实施例3: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1克的山药,12克的山楂,12克的黄精,12克的黄芪,12克的大枣。

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山药、黄精、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大枣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去核,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20-3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需服1-7天。

实施例4: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克数的药物制备而成:20克的山药,10克的山楂,10克的黄精,10克的黄芪,10克的大枣。

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山药、黄精、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备用;

步骤二:将山楂、大枣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去核,备用;

步骤三: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备用药物加适量水置砂锅内,煎沸后改小火煎20-30分钟后停火,捞出药渣即为成药。

使用方法:每天一付药,需服1-7天。

本发明临床观察的结果如下:

本发明的中药的有效治愈率统计,疗效标准如下: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有效:症状、体征消失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本发明治疗参与统计的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患者共38例,其中:痊愈3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7%以上。

典型病例:

李某,男,2岁半,神色疲倦,呕吐,吃不下东西,后经我处药物治疗,三天后痊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5‑30重量份数的山药,9‑15重量份数的山楂,9‑15重量份数的黄精,9‑15重量份数的黄芪,9‑15重量份数的大枣。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方科学合理,配置简单,无毒副作用,疗效短,见效快。本方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为治疗原则,对于脾虚夹积型小儿食积的患者,针对其脾胃虚弱,中气不运,不能化生精微变为气血,濡养机体的病因,先以健脾和胃为主,补中益气为辅治其根,最后消食化滞,整方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消食化滞之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顶山市新华区佑康保健按摩店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