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7514发布日期:2019-02-15 22:4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临床上可对多种引流术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腔、腹腔内都有少量液体,对腔室内的脏器起润滑作用,如在病理状态下导致腔室内液体量增加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时,将成为一种病症,如胸水和腹水。造成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很多,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病症,虽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但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腹腔积液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不利于病因的治疗,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具有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胸腔积液病征的病例,在临床治疗时必须先进行积液引流。

在临床对大量积液引流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病例的病情状况而对日引流次数、每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等临床参数具有特定要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参数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来人为主观控制而实现的,目前的这种人为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往往由于在医嘱的口头传达中产生误解或是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引流过程未能按医生预期方式进行,因引流不当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及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实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通常都是通过人为观察来判断的,误差较大,也使得引流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控制方式显然会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负担。

引流袋是比较低廉的医疗用品,是临床积液引流中作为末端容器的最佳选择,但其只能适用于常压下的常规胸水引流操作,而无法适用于负压引流之中,如进行负压引流时通常需借助价格较引流袋高的水封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智能化设计,能够与现有引流袋和引流管配合使用而实现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并可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单次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来对每次引流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其包括:

支座组件,其由底座、由底座支撑而竖直延伸的立柱、由立柱支撑而位于底座上方并位于立柱前侧的安置板构成;

计重式悬撑组件,其由安置板提供支撑,内置称重传感器,下端设有悬挂部;其用于为引流袋提供唯一支撑且使引流袋悬垂于安置板下方,其可调节引流袋的高度,称重传感器输出能够反映引流袋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

引流调节组件,其包括挤压机构、驱动电机以及开设在安置板前侧的凹座、引入槽、引出槽、连通槽;挤压机构限定在凹座内,其与凹座的上侧壁、下侧壁之间分别各形成一条用于容置引流管的置管间隙,两置管间隙位于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引入槽和引出槽相通,两置管间隙位于另一侧的端部经连通槽连通,由此引流管在引入槽、连通槽和引出槽的引导下可依次从两置管间隙中延伸穿过;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纵向压块、两个位于纵向压块同一侧的横向压块;纵向压块可上下移动,其安设有可伸缩并可自动复位至伸展状态的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以及用于将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锁定于收缩状态的锁止机构;在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处于可伸缩状态下,当纵向压块位于初始位置时,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分别将引流管的引入端和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纵向压块位于行程上端时下伸缩部不对引流管的引出端构成挤压,纵向压块位于行程下端时上伸缩部不对引流管的引入端构成挤压;在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处于锁止状态下,当纵向压块位于初始位置时,上伸缩部与下伸缩部均不对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构成挤压,纵向压块位于行程上端时上伸缩部将引流管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两横向压块上下分布且可进行靠近与远离,当两横向压块处于初始位置时不对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构成挤压,当两横向压块进行远离可达到分离状态而同时将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挤压至阻断状态;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与挤压机构配合,可驱使纵向压块上下移动并可驱使两横向压块进行远离与靠近;当驱动电机正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移动至行程上端,而后传动机构将驱使两横向压块进行远离,直至两横向压块处于分离状态,在两横向压块分别对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实施挤压的过程中,置管间隙内引流管中的流体将从引出端流出,即完成一次流体输出;当驱动电机反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移动至行程下端,而后传动机构将驱使两横向压块进行靠近,直至两横向压块复位至初始位置,在两置管间隙中被压扁的引流管恢复原形的过程中,引入端前侧的积液将进入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中,即完成一次流体吸入;

控制器,其固定于安置板上,前侧设有设置键与显示屏;设置键用于向控制器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可获取称重传感器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可基于对驱动电机工作状态的调控来调节纵向压块和两横向压块的位置;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驱动电机交替的进行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驱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实现负压引流,同时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使驱动电机低速运行,在两横向压块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前提下,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调节纵向压块位置,即调节上伸缩部对引入端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纵向压块、两横向压块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数据信息;

电源组件,其安设在安置板上,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计重式悬撑组件、引流调节组件及控制器中的元件提供工作电流。

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将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放置在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上端固定在悬挂部上,使引流袋悬垂于底座的上方,如进行常压引流需保证引流袋低于引流源;将引流管的中下段经引入槽引入对应的置管间隙中,而后引流管经连通槽进入另一置管间隙中,最后引流管经引出槽引出,由此使得引流管先后从两置管间隙中穿过,将引流管的下端与引流袋进行连接,经悬挂部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引流管位于引出槽与引流袋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将智能积液引流装置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如进行负压引流,手动将上伸缩部、下伸缩部调节至可伸缩状态,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对引流调节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使纵向压块与两横向压块按预定的规律改变工位,促使引流管交替的进行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使引流管中积液持续向后流动,积液被迫由人体流入引流袋中,即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由此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即可实现引流,手动借助锁止机构将上伸缩部、下伸缩部调节至锁止状态,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纵向压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即调节上伸缩部对引流管引入端的挤压程度,由此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上与现有常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配合即可使用,可兼容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对每次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每次的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预设后,便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整个引流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定速自动智能引流,由于在引流过程中无需人为干涉,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因疏忽或操作不当而造成引流不能按预期方式进行这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液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充分保证引流效果;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对引流量、引流速度的控制基于传感装置、控制器、电动系统的协调配合,相较现有技术中人工观察操控更为精准,使得引流效果进一步的得以保证;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对于引流速度的调节、引流负压的产生是基于引流调节组件中的部件对引流管进行不同方式的挤压而实现,保证了积液引流管路的密封性,且保证了积液与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绝对隔离,安全卫生,基于此,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部件均适于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与此同时,引流调节组件采用了科学巧妙的结构设计,将部件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使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更加趋于紧凑,实施成本更加低廉,同时,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采用一个驱动电机来提供工作所需动力,运行能耗非常低;综上所述,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使用非常便捷,应用十分灵活,操作非常简单,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可往复循环使用,计量精确,制作成本及使用成本较低,极其适合在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与引流管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吸入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纵向压块由下向上移动过程中防止流体回流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在常压引流中引流调节组件控制引流状态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工作时的控制原理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临床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11为实施例1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临床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2为实施例1中计重式悬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中上伸缩部、下伸缩部及纵向压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优先驱动纵向压块移动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1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两横向压块移动且使纵向压块保持恒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中计重式悬撑组件与安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摆动座、安置板及计重式悬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3中安置板经组合座可与卡固件和立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3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由输液杆提供支撑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3中卡固件进一步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中卡固件进一步改进后与输液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4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盖板与安置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4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未工作状态下盖板与安置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4中锁定机构、盖板及安置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5中安置板、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及挤压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5中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及挤压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5中第一螺杆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5中传动机构在流体输出过程中的工作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5中传动机构在流体吸入过程中的工作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5中传动机构在常压引流控制过程中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悬挂部,4、计重式悬撑组件,5、引出槽,6、下伸缩部,7、锁止机构,8、纵向压块,9、上伸缩部,10、引入槽,11、凹座,12、横向压块,13、连通槽,14、设置键,15、安置板,16、显示屏,17、驱动电机,18、电源组件,19、称重传感器,20、引流管,21、引流袋,22、锁紧机构,23、滑套,24、称重杆,25、挂钩,26、定位销,27、导向孔,28、推顶弹簧,29、定位孔,30、柱腔,31、导向柱,32、顶压部,33、第二转轴,34、摆动座,35、第一转轴,36、角度限位机构,37、阻尼垫,38、卡固件,39、t形筋,40、t形槽,41、组合座,42、输液杆,43、限位座,44、浮动抱块,45、防滑胶垫,46、滑槽,47、滑块,48、弧形端,49、卡持口,50、复位弹簧,51、压持块,52、铰轴,53、锁定机构,54、盖板,55、锁定磁片,56、弹片,57、强磁块,58、舌片,59、第一螺杆,60、第二螺杆,61、导块,62、第一螺母,63、轴套,64、前传动轮,65、后传动轮,66、第二螺母,67、防滑部,68、阻尼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其由支座组件、计重式悬撑组件4、引流调节组件、控制器及电源组件18五大部分构成;

其中,参看图1、2所示,所述的支座组件由底座1、立柱2及安置板15构成,立柱2由底座1支撑而竖直延伸,安置板15由立柱2支撑而位于底座1上方,同时位于立柱2的前侧;安置板15用于为其他部件提供支撑及安装空间;

其中,参看图1、9、10、11所示,所述的计重式悬撑组件4由安置板15提供支撑,其内置称重传感器19,下端设有悬挂部3;计重式悬撑组件4用于为引流袋21提供唯一支撑且使引流袋21悬垂于安置板15下方,其可调节引流袋21的高度,称重传感器19输出能够反映引流袋21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

其中,参看图1、2、3、4所示,所述的引流调节组件包括挤压机构、驱动电机17、凹座11、引入槽10、引出槽5以及连通槽13,凹座11、引入槽10、引出槽5及连通槽13均开设在安置板15的前侧壁上,挤压机构限定在凹座11内;挤压机构与凹座11的上侧壁之间形成一条可容置引流管20的置管间隙,挤压机构与凹座11的下侧壁之间形成另一条可容置引流管20的置管间隙,两置管间隙平行且位于一侧的端部分别与引入槽10和引出槽5相通,两置管间隙位于另一侧的端部经连通槽13连通,引流管20可在引入槽10、连通槽13和引出槽5的引导下依次从两置管间隙中呈u形延伸穿过;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一个纵向压块8和两个横向压块12,两横向压块12位于纵向压块8的同一侧;纵向压块8限定在凹座内可上下移动,纵向滑块上安设有可伸缩并可自动复位至伸展状态的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以及用于将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锁定于收缩状态的锁止机构7;在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处于可伸缩状态下,当纵向压块8位于初始位置时,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分别将引流管的引入端和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如图7所示,在纵向压块8向上移动过程中,上伸缩部9将被动收缩而持续将引流管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下伸缩部6对引流管引出端的挤压作用将逐渐降低,如图5所示,待纵向压块8到达行程上端时,下伸缩部6不对引流管的引出端构成挤压,如图6所示,在纵向压块8向下移动过程中,下伸缩部6将被动收缩而持续将引流管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上伸缩部9对引流管引入端的挤压作用将逐渐降低,待纵向压块8到达行程下端时,上伸缩部9不对引流管的引入端构成挤压;如图4所示,在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处于锁止状态下,当纵向压块8位于初始位置时,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均不对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构成挤压,纵向压块8向上移动过程中,上伸缩部9对引流管引入端的挤压作用将逐渐增强,待纵向压块8达到行程上端时,上伸缩部9将引流管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两横向压块12限定在凹座内,上下分布且可进行靠近与远离,当两横向压块12处于初始位置时,均不对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构成挤压,当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可达到分离状态,此时将同时将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挤压至阻断状态;驱动电机经传动机构与挤压机构配合,可驱使纵向压块8上下移动并可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与靠近;参看图5、7所示,当驱动电机正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上端,而后传动机构将驱使两横向压块进行远离,直至两横向压块12处于分离状态,在两横向压块12分别对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实施挤压的过程中,置管间隙内引流管中的流体将从引出端流出,即完成一次流体输出;参看图6所示,当驱动电机反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下端,而后传动机构将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进行靠近,直至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在两置管间隙中被压扁的引流管恢复原形的过程中,引入端前侧的积液将进入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中,即完成一次流体吸入;前述引流管20的引入端与引出端分别指位于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靠近引入槽10与引出槽5的管段;

其中,参看图2、3、9所示,所述的控制器固定于安置板15上,其前侧设有设置键14与显示屏16;设置键14用于向控制器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可获取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可对驱动电机17的启停、输出方向、旋转速度、旋转角度等工作状态进行调控,从而可调节纵向压块8和两横向压块12的位置;参看图5、6、9所示,如进行负压引流,手动将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调节至可伸缩状态,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交替的进行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驱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实现负压引流,同时控制器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的控制目的;参看图8、9所示,如进行常压引流,借助锁止机构7将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调节至锁止状态,此后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无法进行伸缩,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即可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低速运行,在两横向压块12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前提下,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以此调节上伸缩部9对引流管20的引入端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的控制目的;前述的流体为引流管20中的积液或空气;如图4所示,控制器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纵向压块8与两横向压块12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由此保证引流操作结束后,引流管20可顺利的与置管间隙进行分离,也保证了在下次使用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时,可顺利的向置管间隙中安置引流管20;显示屏16用于显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数据信息,包括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设定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显示基于上述信息间接获得的引流状态,如引流进行中、引流暂停、引流结束等工作状态,以便操作者可及时的了解引流情况;

其中,参看图2所示,所述的电源组件18安设在安置板15上,其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计重式悬撑组件4、引流调节组件及控制器中的元件提供工作电流;由于电源组件18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采用现有技术可轻易实现,故未做详细描述。

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参看图10、11所示,将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放置在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21上端固定在悬挂部3上,使引流袋21悬垂于底座1的上方,如进行常压引流需保证引流袋21低于引流源;利用锁止机构7将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锁定在收缩状态,将引流管20的中下段经引入槽10安入对应的置管间隙中,而后引流管20经连通槽13安入另一置管间隙中,最后引流管20经引出槽5引出,由此使得引流管20先后从两置管间隙中穿过,将引流管20的下端与引流袋21进行连接,经悬挂部3调节引流袋21的高度,使引流管20位于引出槽5与引流袋21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解除锁止机构7对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的锁定作用,即使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处于可伸缩状态,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20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14将智能积液引流装置调节至开机状态,根据临床需要利用设置键14将引流模式、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引流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对引流调节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具体调控方式为:

(1)、如图5、6、8、9所示,在常压引流模式中:

a、进行初次引流时,首先控制器对驱动电机17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引流管20中的流体将向后流动,待称重传感器19感应到重量变化时,说明引流袋21中已经有部分积液进入,此后手动将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调节至锁止状态,控制器使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并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使置管间隙中引流管20的引入端与引出端均保持导通状态,此时初次引流便开始,依靠虹吸效应便可使常压引流正常进行;在此后的每次引流中,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每次引流起始时间,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使引流管20处于导通状态,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低速运行,在两横向压块12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前提下,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即调节上伸缩部9对置管间隙中引流管20引入端的挤压程度,使引流管20中的积液速度增大或减小,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时,控制器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使上伸缩部9将置管间隙中引流管20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此时此次引流结束,即实现定量引流;

(2)参看图5、6、9所示,在负压引流模式中:

a、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控制器对驱动电机17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促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引流管20中的流体将持续向后流动,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根据实时引流速度来调节驱动电机17的工作状态,即调节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运行状态,最终使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运行状态包括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启停、持续时间、工作频率;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后,控制器将使驱动电机17反向输出,直至下伸缩部6将引流管20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且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后停止运行,此时此次引流结束且此时引流管20被下伸缩部6挤压而保持截止状态,即实现定量引流。

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每次引流结束后,控制器将使驱动电机17反向输出,直至下伸缩部6将引流管20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且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后停止运行;该技术特征的用意在于,负压引流暂停或结束时,依靠下伸缩部6将引流管20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而避免引流管20中的积液流动,而两横向压块12均处于初始位置而不对引流管20构成挤压,使得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可自动恢复至原状即圆筒状,避免长期处于压扁状态而弹性大幅降低,保证后续负压引流能够稳定进行。

参看图2、5、6所示,在上述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驱动电机17具有“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两种动力输出形式,两种动力输出形式能够促使挤压机构对引流管20完成两种不同的作用效果;上述所谓的“正向”与“反向”只是相对而言,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设定的一种动力输出方向参照,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驱动电机17、传动机构、挤压机构以及引流管20的配合方式并非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在上述部件不同的配合实施方式中,进行流体输出过程中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实际转向未必相同,与此同时,在上述部件不同的配合实施方式中,进行流体吸入过程中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转向也未必相同;因此,在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是将驱动电机17促使进行流体输出时的输出状态定义为“正向输出”,反之则为“反向输出”。

参看图5、6、9所示,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进行负压引流过程中,驱动电机17在控制器的调控下,使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和两横向压块12按特定的规律对引流管20实施相应的挤压作用,实现负压引流并可对负压引流状态进行调控;在负压引流过程中,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两横向压块12及位于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所构成的结构可视为一个容积泵,工作原理与隔膜泵十分类似,基于此,引流调节组件在控制器的调控下能够实现负压引流并可对负压引流状态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流体输出:

当一次流体吸入完成后,纵向压块8位于行程下端,两横向压块12则位于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进行正向输出时,传动机构将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上端,此时上伸缩部9将引流管20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下伸缩部6不对引流管的引出端构成挤压,而后传动机构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直至达到分离状态,两横向压块12分别对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实施挤压,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容积逐渐变小,内部积液经引出端向引流袋21方向流动,由此实现流体输出;如图7所示,在纵向压块8由下向上的移动过程中,在上伸缩部9将引流管20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之前的阶段,引流管18的引出端一直被下伸缩部6挤压而保持阻断状态,即在纵向压块8由下向上的移动过程中引流管18的引入端与引出端不会同时达到导通状态,由此可避免引流管18内的流体回流,实现流体单向输出;

流体吸入:

当一次流体输出完成后,纵向压块8位于行程上端,两横向压块12则处于分离状态,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20处于压扁状态;如图6所示,当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反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下端,此时下伸缩部6将引流管20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上伸缩部9不对引流管的引入端构成挤压,而后传动机构驱使两横向压块12靠近并最终复位至初始位置,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20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弹性而逐渐的恢复为圆筒状,随着容积的逐渐增大,积液由引入端进入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内,即实现流体吸入;与此同时,人体内的积液也随着流体吸入的进行而进入引流管20内;

负压引流的实现:

如图5、6所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时,即可保证引流管20中的流体始终向后流动,由此实现负压引流;

负压引流状态的调节:

当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按前述方式进行工作时,即实现负压引流的进行;当使驱动电机17停止工作并借助下伸缩部6将引流管20的引出端挤压至阻断状态后,负压引流即暂停或结束;当提高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进行频率,并缩短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持续时间,即可提高引流速度,反之则降低引流速度。

参看图9、11所示,在上述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计重式悬撑组件4主要兼具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计重式悬撑组件4为引流袋21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引流袋21呈悬垂状而具备引流过程中容纳引流积液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计重式悬撑组件4中的称重传感器19可输出反映引流袋21中积液重量变化状态的重量信号,为控制器的数据处理提基础数据;与此同时,计重式悬撑组件4还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引流袋21的高度,以便将引流袋21、引流管20与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组合后,可将引流管20位于引出槽5与引流袋21之间的部分调节至自然伸展状;就现有技术而言,计重式悬撑组件4可在现有电子秤结构基础之上进行稍微改进而获得,且具体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但为了使计重式悬撑组件4满足前述要求的情况下,使其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计重式悬撑组件4优先采用下述结构进行实施:

如图12所示,所述的计重式悬撑组件4包括滑套23、称重杆24、称重传感器19及悬挂部3;滑套23固定在安置板15上,其设有下端开放而上端为盲端的内腔,称重杆24的中上部位于滑套23中且两者仅可上下相对滑动,称重传感器19固定于滑套23中而为称重杆24提供向上的支撑;所述的悬挂部3上端与称重杆24下端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用于锁定两者相对位置的锁紧机构22;当引流袋21与悬挂部3固定连接后,称重传感器19可拾取引流袋21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并输出对应的重量信号;

另外,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袋21大都在顶部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挂环,由此悬挂部3下端可设置用于与引流袋21挂环配合的挂钩25,为了防止引流袋21与悬挂部3发生相对旋转,挂钩25可采用板条状材料弯曲制成;与此同时,悬挂部3下端也可为可对引流袋21上端实施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

在上述计重式悬撑组件4的结构中,悬挂部3不会与安置板15相对旋转,可为引流袋21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袋21旋转或晃动而造成计重不精确;悬挂部3、称重杆24可将引流袋21中积液的重量变化传递给称重传感器19;悬挂部3可在竖直方向调节位置进而可调节引流袋21的高度;即上述结构满足了计重式悬撑组件4的基本功能所需,且结构简单,计量精确,小巧紧凑,易于实施。

参看图5、6所示,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是通过引流管20自身的弹性能力进行形变来为负压引流提供必要的压力,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20都具有较好的弹性,在负压引流的初始阶段,引流管20的弹性性能最佳,可满足前述负压要求,但随着被挤压次数的增多,位于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20的弹性性能会减弱,依靠其自身弹性能力所能提供的最大负压将变小;但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使用过程中,其可放置于低于患者的位置,加之挤压机构作用于引流管20的中下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0内积液的重力势能会缓解所需要的负压要求,这种情况下所需要额外提供的负压较小,即使位于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20弹性减弱,也仍可为负压引流提供足够的负压。

参看图9、10、11所示,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流袋21及其内部积液的重量几乎全由悬挂部3承担,即引流袋21及其内部积液的近乎全部重量最终经悬挂部3传递至称重传感器19上,悬挂部3及安置后的引流袋21这些部件的重量在引流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由此称重传感器19所感应到的重量变化全部是由引流袋21中积液的增加而引起的,故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根据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是能够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实际引流的积液重量的,即实时引流速度,是能够计算出在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这段期间引流袋21中积液累计增加重量的,即单次实时引流量,因此,控制器可基于称重传感器19连续实时反馈的重量信号来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的这一技术要求采用现有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基于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所采用的工作原理,引流过程中相邻的两次积液输出是存在一定时间间隔的,即积液是呈脉冲式流动的,故控制器在计算获取实时引流速度这一数据时,所基于的单位时间不宜过短,以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至少能够产生两次流体输出为佳;另外,虽然引流过程中,积液是呈脉冲式流动的,一般并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也可通过在引流管20上增设缓冲容器的方式来降低引流过程中产生的脉冲感。

参看图9、10、11所示,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引流过程中引流袋21与引流管20尾端固定连接,引流管20不可避免的会对引流袋21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且随着引流袋21的变形前述的作用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上述力及力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被称重传感器19拾取并反馈至控制器,从而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在临床引流实施前,可通过计重式悬撑组件4来调节引流袋21的高度,使引流管20位于引出槽5与引流袋21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由此可减小引流管20下端对引流袋21产生的作用力,并使引流管20与引流袋21之间的作用力趋于恒定,由此最大限度的降低前述因素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所带来的影响。

参看图9、10、11所示,在上述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称重传感器19可拾取引流袋21中积液重量的变化状态,并以此输出重量信号,为控制器计算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等参数提供数据基础,由此来看,称重传感器19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是影响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能否对引流过程实现精确控制的关键因素;计重式悬撑组件4中的重量计量功能部分可视为一个常规的计重机构,众所周知,这类计重机构只有在特定的方向下才可稳定精准的工作,即只有当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水平放置时,才可保证称重传感器19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反之则会造成引流袋21中积液所产生的重力被分解,而使得称重传感器19输出的重量信号不精确;一般而言,随着医疗单位病房条件的逐步改善,病房内的地面较为平整且趋于水平,因此将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放置在病房地面使用时,可满足其水平放置的技术要求,可保证称重传感器19所输出的重量信号较为精确;

退一步而言,即使病房内的地面未能达到趋于水平的要求,但可通过在底座1下方垫设物品的方式来调整,使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呈水平放置,保证临床引流过程中重传感器输出的重量信号的精确性。

参看图3所示,在上述智能引流控制装置中,纵向压块8上安设有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及锁止机构7,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可伸缩并可自动复位至伸展状态,锁止机构7可将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锁定于收缩状态;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及锁止机构7的设置用意为:一方面,如图5、6所示,在进行负压引流时,将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调节至可伸缩状态,在对置管间隙内引流管的引入端、引出端的通断状态进行切换时,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基于可伸缩的特性,使引入端与引出端不会同时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避免引流管内的流体回流;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在进行常压引流时,借助锁止机构7将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调节至收缩状态,由此可使上伸缩部9对置管间隙内引流管的引入端实施不同程度的挤压,而下伸缩部6不会对引流管的引出端构成挤压,以此实现常压引流状态的调节与控制;就现有技术而言,纵向压块8、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以及锁止机构7的具体结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可与纵向压块8采用滑动伸缩方式配合,且在纵向压块8内安设驱使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向伸展状态复位的弹性部件,锁止机构7可采用锁紧螺栓的结构进行实施;但为了使纵向压块8、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及锁止机构7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优先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实施: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纵向压块8的上端与下端各开设一个上下延伸且呈盲孔状的导向孔27,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各由固定连接的导向柱31与顶压部32构成,两顶压部32分别用于对两置管间隙内的引流管实施挤压,两导向柱31分别与两导向孔27滑动配合,导向柱31与对应的导向孔27仅可轴向相对移动且不会脱离,两导向柱31里端均开有一盲孔状的柱腔30,柱腔30底部与对应的导向孔27底部之间设有一推顶弹簧28,使得上伸缩部9、下伸缩部6可相对于纵向压块8进行伸缩并均可自动复位至伸展状态;当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处于收缩状态时,两导向柱31分别与两导向孔27的底部抵顶,同时两顶压部32分别与纵向压块8的上端和下端进行抵顶;纵向压块8上安设有两个可手动调节轴向位置的定位销26,两导向柱31上各设有一定位孔29;手动调节定位销26的轴向位置,可使定位销26不对导向柱31与导向孔27的相对移动构成阻碍;当上伸缩部9与下伸缩部6处于收缩状态时,手动调节定位销26的轴向位置,可使定位销26与对应的定位孔29配合,而将导向柱31与导向孔27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

在上述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当驱动电机17正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上端,而后再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远离至分离状态;当驱动电机17反向输出时,传动机构首先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至行程下端,而后再驱使两横向压块12靠近至初始位置;就现有技术而言,上述技术特征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的,参看图14、15所示,比如传动机构可由传动组件a、传动组件b构成,传动组件a用于驱动纵向压块8移动,传动组件b来驱动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与靠近,传动组件a经扭矩限制器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传动组件b经一离合机构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当扭矩限制器处于过载保护状态时离合机构将自动切换为闭合状态;如图14所示,当驱动电机17进行输出时,动力优先传递给传动组件a,传动组件a将驱使纵向压块8移动,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而使得传动组件b未有动力输入,两横向滑块9不会移动;如图15所示,待纵向压块8到达行程上端或行程下端后,因纵向压块8无法继续移动而使得传动组件a无法继续正常运转,此后扭矩限制器将为传动组件a提供恒定的扭力,使纵向压块8保持恒定位置,而与此同时,在扭矩限制器处于过载保护状态后,离合机构将切换为闭合状态,传动组件b将受驱动电机17的驱使而驱动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与靠近;由此即可实现前述的技术目的;

上述的传动组件a、传动组件b是具有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功能的传动机构,扭矩限制器与离合机构是机电领域常用的常规传动机构,离合机构的工作状态由扭矩限制器工作状态来决定采用现有技术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参看图5、6、9所示,在上述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控制器可使驱动电机17交替的进行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使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交替进行,由此实现负压引流;就现有机电控制技术而言,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不难度,比如驱动电机17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器可对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输出转角及输出方向进行控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按预定的转角进行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保证每次流体输出完成后,即两横向压块12达到分离状态后,驱动电机17不再继续正向输出,而是切换为反向输出;保证每次流体吸入完成后,即两横向压块12均复位至初始位置后,驱动电机17不再继续反向输出,而是切换为正向输出;由此即可实现流体输出与流体吸入的交替进行;前述所涉及的“预定的转角”对应的具体角度值,经过计算和调试是很容易明确的。

参看图8、9所示,在上述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在进行常压引流时,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低速运行,在两横向压块12保持在初始位置的前提下,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即调节上伸缩部9对引流管的引入端的挤压程度;就现有机电控制技术而言,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不难度,比如驱动电机17采用伺服电机,控制器可对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输出转角、输出方向及转速进行控制,在常压引流过程中,控制器使驱动电机17在预定的转角范围内进行正向输出与反向输出,保证纵向压块8可在初始位置与行程上端之间移动,当纵向压块8将引流管的引入端挤压至阻断状态后,驱动电机17无法继续进行正向输出;由此即可保证在常压引流状态的调节过程中,两横向压块12保持在初始位置而不对引流管20构成挤压;前述所涉及的转角范围所对应的角度值,经过计算和调试是很容易明确的。

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等功能,达到全自动引流控制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负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精准性;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与现有常规的引流袋、引流管配合使用,而无需对引流袋与引流管的现有结构进行改变,使得其更加容易推广使用;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具有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可满足胸腔积液引流、腹腔积液引流等不同引流操作需求,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同时,本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体积小巧,移动方便,携带方便,占用的空间小,灵活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参看图11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称重传感器19所输出称重信号的精确性受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是否水平放置影响较大已被阐明;如遇地面水平度较差时虽然可通过在底座1下方垫设物品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操作起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结构基础之上,还具有如下改进:

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安置板15后侧固定有一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一转轴35,一摆动座34经第一转轴35固定而可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摆动;计重式悬撑组件4的上端与摆动座34经第二转轴33连接而使计重式悬撑组件4可进行小幅度的前后摆动;所述的第一转轴35与第二转轴33相互垂直;当引流袋21经悬挂部3固定后,计重式悬撑组件4受重力驱使而始终维持一特定方向,在该特定方向下称重传感器19可精准的拾取引流袋21中积液的重量变化状态;称重传感器19与控制器可采用导线来传输数据,同时亦可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当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经采用结构改进后,计重式悬撑组件4将具有一个方向自动调节机制,即使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并非水平放置,计重式悬撑组件4可通过左右摆动与前后摆动,自动调整至并维持在特定方向,使称重传感器19稳定精准的工作;

在上述改进结构中,摆动座34可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摆动,计重式悬撑组件4可进行小幅度的前后摆动,所述的前后摆动与左右摆动均是“小幅度”,该用意是将安置板15与计重式悬撑组件4相对位置的变化限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避免安置板15与计重式悬撑组件4相对位置不稳定而给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安置、携带等操作带来不便;而“小幅度”的具体摆动角度范围并无精确要求,旨在保证智能积液引流装置能够在大部分的地面条件下稳定精准工作即可;

与此同时,计重式悬撑组件4与摆动座34分别仅能在“小幅度”范围内进行前后摆动与左右摆动的技术要求,通过在计重式悬撑组件4与摆动座34之间、摆动座34与安置板15之间设置对应的角度限位机构36即可轻易实现;

对于计重式悬撑组件4受重力驱使可自动调整至并维持在特定方向这一技术要求而言,在制作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时,通过对计重式悬撑组件4的具体结构形式进行调试,并将悬挂部3与引流袋21的连接方式设置一标准的操作方式,实现前述技术要求是并无难度的;所述的特定方向是指计重式悬撑组件4在该方向下,引流袋21中积液所产生的重力趋于全部的反馈至称重传感器19中,使称重传感器19可精确的拾取引流袋21中积液重量变化状态。

实施例3

引流术是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医疗手段,而临床引流过程大都在病房中进行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需要经常的在病房与病房、病房与器械室之间来回的搬动;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如图1、2所示,整个装置可谓是由底座1来提供稳定支撑,底座1势必较大较笨重,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整体移动较为费力,且受底座1影响,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整体体积较大,使用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大,灵活性差;

通常而言,输液架是病房中必备的医用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如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可去除笨重的底座1部分而可配合输液架进行使用,势必会给临床引流操作带来诸多便捷;基于上述因由,本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参看图18、19所示,所述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还包括一可卡持固定在输液架的输液杆42上的卡固件38;所述的安置板15后侧设有一组合座41,组合座41与立柱2上端采用可拆组的方式连接;所述的卡固件38与组合座41两者之间设有组接机构,当卡固件38与组合座41进行连接后,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可由输液杆42提供支撑而进行工作;组合座41与立柱2可采用插接结构来实现可拆组的技术目的,且拆组操作也较为便捷;

由此一来,在临床使用中,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可不依赖底座1来提供支撑,而可配合病房通常都具备的输液架来进行工作,使得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使用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便捷。

在前述改进结构中,卡固件38与组合座41可借助组接机构实现连接,旨在确保卡固件38可为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提供足够与稳定的支撑,就现有技术而言,组接机构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但为了确保卡固件38与组合座41组合后的稳定性及拆组的便捷性,组接机构优先采用下述设计,具体结构为:

如图18所示,所述的组接机构由设置在组合座41一侧的t形槽40和设置在卡固件38上的t形筋39构成,所述的t形槽40上下延伸且上端为盲端、下端为开放端,所述的t形筋39与t形槽40可进行组合且t形筋39的下端安设有用于卡紧t形槽40的阻尼垫37;

参看图18、19所示,基于组接机构所采用的上述结构,将卡固件38的t形筋39由下向上插入组合座41的t形槽40内,即完成了组合座41与卡固件38的组接,反之则可将组合座41与卡固件38进行分离;当t形筋39与t形槽40进行完全组合后,阻尼垫37将卡紧t形槽40而使t形筋39与t形槽40相对位置得以锁定,避免卡固件38与组合座41自行脱离。

参看图19所示,在前述改进结构中,卡固件38用于与输液杆42卡持配合而为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就现有技术而言,卡固件38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在卡固件38上设置一用于夹持输液杆42的夹持机构,或是在卡固件38上设置一c形卡,同时在夹持机构和c形卡上增设紧固螺丝、在与输液杆42的接触面上增设防滑衬垫等手段来提高卡固件38与输液杆42组合后的稳定性;卡固件38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实施虽可满足为智能积液引流装置提供支撑的基本技术需求,但存在结构不够简洁,外形不够美观,使用较为麻烦等不足;同时,一般而言,同一医疗单位所使用的输液架型号大都一致,即输液杆42的直径是相同的,但也不乏有例外情况,而前述卡固件38所采用的实施结构难以兼容不同尺寸输液杆42使用,在临床使用中势必会构成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实施例还针对卡固件38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实施方式,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0、21所示,所述的卡固件38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输液杆42的卡持口49,所述的卡持口49相对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限位座43,限位座43内各设置有一浮动抱块44,两浮动抱块44相对的端部均为弧形端48,两弧形端48的端面均呈弧形且分别固定有防滑胶垫45,两弧形端48分别用于抱持输液杆42的两侧;浮动抱块44与限位座43经由滑槽46与滑块47构成的导向机构配合而使浮动抱块44具有一个斜向的浮动行程,当两浮动抱块44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上移动时,两弧形端48将逐渐的靠近而均进入卡持口49内部,当两浮动抱块44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下移动时,两弧形端48将逐渐的远离并最终均回缩至对应的限位座43内部;两限位座43内各设置有驱使对应浮动抱块44复位至浮动行程最上端的复位弹簧50;

如图21所示,当卡固件38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卡固件38的卡持口49卡在输液杆42外部后,两浮动抱块44可从输液杆42相对的两侧将输液杆42夹持抱紧,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的重量会对卡固件38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两浮动抱块44将分别会受到水平的分力而使两者进一步抱紧输液杆42,简而言之,卡固件38承担的重量越大,两浮动抱块44将输液杆42抱持的将越牢固,可避免卡固件38与输液杆42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提高卡固件38与输液杆42组合后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由于两浮动抱块44均具有一定的浮动行程,使得两者的间距可根据输液杆42的直径不同而自行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卡固件38的适用性,使其可与直径不同的多种输液杆42配合使用。

实施例4

参看图5、6、8所示,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临床引流过程中,通过纵向压块8、两横向压块12对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施以不同方式的挤压来实现引流状态的调节与控制,因此置管间隙中的引流管20与引流调节组件能够稳定配合是保证智能积液引流装置稳定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为了便于引流管20与引流调节组件进行组合与分离,引入槽10、引出槽5及置管间隙前侧都是开放的,在引流过程中存在引流管20从置管间隙前侧滑脱的风险,从而降低了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对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具有进一步的改进:

如图22、23所示,安置板15的前侧设有一盖板54,盖板54里端经铰轴52与安置板15转动连接,盖板54的一侧壁上设有两个压持块51,盖板54具有两个工位状态且可通过翻转在两个工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盖板54翻转至一工位状态时,其覆盖在置管间隙、纵向压块8、两横向压块12的前侧,且两个压持块51分别将压入引入槽10与引出槽5中而将引流管20牢牢卡固;当盖板54翻转至另一工位状态时,其覆盖在显示屏16与设置键14的前侧;盖板54与安置板15之间设有可将盖板54分别锁定在两工位状态的锁定机构53;

由此一来,在引流过程中,如图22所示,可借助盖板54将置管间隙的前侧口封堵,并借助两压持块51分别将引入槽10与引出槽5中的引流管20压紧,从而可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0从置管间隙中滑脱,提高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引流过程中盖板54还可防止外界异物进入置管间隙中,提高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工作的精准性;当未进行引流时,如图23所示,可借助盖板54为显示屏16、设置键14来提供较好的防护作用,避免智能积液引流装置在移动、闲置过程中显示屏16、设置键14等易损电子元件遭受破坏。

参看图22、23所示,在上述改进结构中,盖板54与安置板15之间设有锁定机构53,该锁定机构53用于将盖板54分别锁定维持在两工位状态,即当盖板54处于一工位状态时,借助锁定机构53可将盖板54与安置板15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使盖板54维持在该工位状态,发挥对应的功能;基于此,就现有技术而言,锁定机构53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来满足对其所预期的基本功能,但如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实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或是操作不够便捷,需要手动进行锁定及解除锁定,或是容易出现卡死故障,或是配合件较为复杂,使用寿命较短等等,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锁定机构53,其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如图24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53包括一限定在盖板54上而可活动的舌片58及两个安设在安置板15上的锁定磁片55,舌片58上安设有一强磁块57,当舌片58在复位状态下其外端暴露在盖板54外端的外侧,安置板15内设有驱使舌片58自动复位的弹片56;舌片58在复位状态下,当盖板54处于一工位状态时,强磁块57将位于对应的锁定磁片55的正上方,此时强磁块57与该锁定磁片55通过吸附力而将盖板54与安置板15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当盖板54处于一工位状态时,手动推动舌片58向里移动,可使强磁块57将与对应的锁定磁片55错开,由此解除锁定作用,而后盖板54可进行翻转;

当锁定机构53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盖板54调节至一工位状态后,强磁块57与对应的锁定磁片55将通过较大的吸附力来对盖板54进行锁定,使盖板54发挥预期的功能,虽然强磁块57与锁定磁片55保持正对方向时具有较大的吸附力,但抗剪切的能力较差,由此在需要调节盖板54工位时,可轻松的推动舌片58向里移动,此后强磁块57与对应的锁定磁片55将错开,两者之间的吸附力将大大减小,由此可轻松的翻转盖板54来调节其工位状态;该锁定机构53结构设计巧妙,工作稳定,易于实施,不会发生卡死故障,克服了以往同类技术的不足。

实施例5

参看图5、6、9所示,在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智能积液引流装置中,传动机构能够根据驱动电机17的输出状态而对纵向压块8和两横向压块12施以相应的驱动作用,在实施例1中已描述了其具体实施方案,在前述的传动机构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技术要求,但存在涉及部件较多,精密性要求高,结构不够紧凑,稳定性差等缺陷,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更为科学、稳定、紧凑的传动机构,其具体实施方式为:

如图25、26、27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且均由安置板15提供支撑的第一螺杆59和第二螺杆60;第一螺杆59与第一螺母62构成一丝杠副,第一螺杆59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第一螺母62外设有一轴套63且两者中心轴重合、轴向位置相对固定,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之间设有为两者提供旋转阻力的阻尼机构68,轴套63经一导块61提供导向作用而仅可沿第一螺杆59轴向移动,轴套63与纵向压块8固定连接,第一螺母62的两侧各设有一前传动轮64,两前传动轮64套置在第一螺杆59外且三者中心轴重合,两前传动轮64与第一螺杆59可相对转动但三者的轴向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螺母62与两前传动轮64三者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防滑部67;第二螺杆60为双向丝杆,即杆体上设有一左旋螺纹段和一右旋螺纹段,左旋螺纹段与一第二螺母66构成一丝杠副,右旋螺纹与另一第二螺母66构成一丝杠副,两个第二螺母66分别经导块61提供导向作用而仅可沿第二螺杆60轴向移动,两个第二螺母66分别与两横向压块12固定连接,第二螺杆60上固定有两个与其同轴的后传动轮65,两后传动轮65各与一前传动轮64传动连接,后传动轮65与对应的前传动轮64可采用皮带、齿轮等现有方式实现传动;如图28所示,当驱动电机17通过正向输出驱动第一螺杆59旋转时,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在阻尼机构68的作用下将同步轴向移动,从而驱使纵向压块8向行程上端移动,当第一螺母62与对应前传动轮64经防滑部67抵持配合时,纵向压块8恰好达到行程上端,此后第一螺母62无法继续按当前方向移动,第一螺母62将克服阻尼机构68提供的阻力而驱使对应的前传动轮64随第一螺杆59同步旋转,同时后传动轮65由前传动轮64驱使而带动第二螺杆60进行旋转,两个第二螺母66将分别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进行远离,最终可使两横向压块12达到分离状态,前述过程中挤压机构可促使引流管20完成一次流体输出;如图29所示,当驱动电机17通过反向输出驱动第一螺杆59旋转时,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在阻尼机构68的作用下将同步轴向移动,从而驱使纵向压块8向行程下端移动,当第一螺母62与对应的另一前传动轮64经防滑部67抵持配合时,纵向压块8恰好到达行程下端,此后第一螺母62无法继续按当前方向移动,第一螺母62将克服阻尼机构68提供的阻力而驱使对应的前传动轮64随第一螺杆59同步旋转,同时另一后传动轮65由前传动轮64驱使而带动第二螺杆60进行旋转,两个第二螺母66将分别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进行靠近,最终可使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前述过程中挤压机构可促使引流管20完成一次流体吸入;如图30所示,在第一螺母62不与前传动轮64抵持配合的情况下,第一螺母62沿第一螺杆59移动,即可在两横向压块12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单独调节纵向压块8的位置,由此可实现常压引流中引流状态的控制与调节。

参看图27-29所示,在上述传动机构中,阻尼机构68用于为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提供得当的旋转阻力,该旋转阻力可保证第一螺母62在与前传动轮64抵顶之前不会与轴套63相对转动,从可驱使纵向压块8到达行程上端与行程下端;当第一螺母62与对应前传动轮64抵顶而无法继续移动时,前述的旋转阻力将被克服,从而使第一螺母62随第一螺杆59同步旋转而轴套63保持在恒定位置;基于阻尼机构68的上述设置用意,采用现有技术实施并无难度,比如阻尼件可为设置在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之间可将两者轴向位置进行锁定的弹簧柱塞机构,亦可为设置在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之间来提高两者旋转阻力的防滑垫;当上述传动机构正常工作时,所需阻尼机构68为第一螺母62与轴套63提供的旋转阻力的大小,经过调试是可以轻易明确的,经对阻尼机构68的具体参数进行调控即可轻易实现。

参看图28-29所示,在上述传动机构中,当第一螺母62与对应的前传动轮64经防滑部67抵持配合时,纵向压块8恰好到达行程上端或行程下端;第二螺杆60与两第二螺母66驱使两横向压块12远离时,可使两横向压块12达到分离状态;第二螺杆60与两第二螺母66驱使两横向压块12靠近时,可使两横向压块12复位至初始位置;对于前述的这些技术特征,只要针对第一螺杆59、第一螺母62、两前传动轮64、纵向压块8、两第二螺母66、两横向压块12等关联部件的配合关系,对各部件的尺寸参数、相对位置等进行精确控制,同时实现并非难事。

参看图27-29所示,在上述传动机构中,第一螺母62与两前传动轮64三者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防滑部67;防滑部67的作用在于提高第一螺母62与前传动轮64抵持配合后的剪切力,由此使得第一螺杆59驱使第一螺母62与一前传动轮64抵持配合后,第一螺杆59如按当前方向继续转动,第一螺母62可驱使对应的前传动轮64同步旋转;基于防滑部67的设置用意,其采用现有技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防滑部67可为设置在第一螺母62与两前传动轮64三者相对的端面上摩擦片,再比如防滑部67可为设置在第一螺母62与两前传动轮64三者相对的端面上凹凸抵持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