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7668发布日期:2019-03-20 00:12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除臭剂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呈臭物质是一类挥发性极强的物质,其具有多种化学特性,如酸性、碱性、极性和非极性,主要存在于垃圾场、下水道、厕所、屠宰场和停尸房等场所。呈臭物质的主要成分包括硫化氢、低分子量有机酸、氨和胺类物质、吲哚和醛类物质、丙醇和丁醇等,其中硫化氢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属于酸性呈臭物质;氨和胺类物质属于碱性呈臭物质;吲哚和醛类物质属于非极性呈臭物质;丙醇和丁醇属于极性呈臭物质。目前,通常使用的除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感觉除臭法,感觉除臭法也称为掩盖法,即通过使用具有较为强烈芳香气味的物质掩盖抵消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这类物质也称为呈臭物质遮掩剂;第二种是物理吸附法,即利用多孔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吸附臭味分子,将其转移至不易接触刺激到鼻腔的地方,从而达到消臭的目的,但是吸附吸收了呈臭物质的雾滴不能消除呈臭物质,后者会重新挥发进入空气中,除臭效果较差;第三种是化学中和法,中和除臭剂利用其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分别与碱性和酸性呈臭物质反应,从而达到消除臭味的目的,但是它们对于极性和非极性的呈臭物质则不具有中和作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0551446c公开了一种除臭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臭喷雾剂以碳酸氢钠与碳酸氢钾与硫酸锌、植物表面活性剂、淀粉衍生物、植物呈香物质和水为主要成分,其中所述的淀粉衍生物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中的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的混合,植物表面活性剂为月桂酰硫酸钠、聚氧乙烯山梨聚糖棕榈酸脂、可可两性醋酸盐和聚氧乙烯月桂醚中的任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该除臭剂使用方便,成本低,除臭效果全面,对人体安全无害。中国专利文献cn103800928b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剂,该除臭剂以弱酸调节剂、磷酸氢二钾、增溶剂、金属螯合盐、环糊精、活性成分和香精为主要成分,其中的活性成分为白叶藤碱、新白叶藤碱中的一种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在消除布制品中异味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去除布制品中滋生或者附着在布制品中的细菌和病毒,给使用者带来一个良好的清洁环境。目前市场上的除臭剂通常使用感觉除臭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中和法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除臭,消臭效率低下,应用范围窄,并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恶臭分子的再生成,而且配方中的某些原料由于本身的性质而造成使用功能上的局限,因此,需要克服目前市面上除臭剂普遍存在消臭效果不佳或无法有效应用于不同异味环境等不足,以此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的从多个方面消除臭味并且同时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繁殖,防止恶臭分子的再生成,从根本上解决臭味来源的液体除臭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液体除臭剂采用有效的物理吸附以及化学中和多种消臭手段,有效减少空气或物品上的恶臭分子,同时辅以消毒杀菌成分,防止恶臭分子的再生成,从根本上解决臭味来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体除臭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β-环糊精0.5~2.5%、苹果酸1~4%、柠檬酸1~4%、水杨酸0.1~2%、碳酸氢钠0.5~4%、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5~2%、香精0.5~2%和水80~95%。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除臭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β-环糊精1%、苹果酸2%、柠檬酸2%、水杨酸0.6%、碳酸氢钠2%、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6%、香精1.2%和水85~91%。进一步地,所述液体除臭剂,还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异丙基苯磺酸钠1~3%。进一步地,所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或聚氧乙烯月桂醚。上述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6.0,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还加入了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异丙基苯磺酸钠1~3%。进一步地,所述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或聚氧乙烯月桂醚。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β-环糊精作为恶臭分子的物理吸附主体,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苹果酸和柠檬酸作为恶臭分子的化学中和剂,对于碱性呈臭物质氨气和三甲胺等具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并添加碳酸氢钠形成缓冲体系,物理吸附和化学中和两者结合对于空气中的硫化物和含氮化合物有良好的除臭效果;水杨酸作为消毒杀菌剂,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繁殖,防止恶臭分子的再生成,从根本解决臭味来源;香精赋予了令人愉悦的香味,达到消臭增香的目的。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作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毒无刺激性并且绿色环保,一方面能够显著的降低喷雾液的表面张力,促进极性和非极性的呈臭物质溶入雾滴,使其形成的雾滴更小,并且增大了与呈臭物质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喷雾剂的除臭效果;另外一方面,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作为一种乳化剂,对于香精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溶作用,使香精更好的发挥散发香味的效果,最终得到一种能够有效消臭并且带来愉悦香氛体验感的液体除臭剂。但是,β-环糊精和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发挥吸附恶臭分子和杀菌作用的功能,并且也导致了本发明液体除臭剂的稳定性下降。异丙基苯磺酸钠又名枯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常用于制备各种洗涤剂,并且其在碱性条件下可作为增溶剂,可提高一些水不溶物质的溶解度及保持体系的稳定性。而本发明液体除臭剂为弱酸性体系(ph值4.5~6.0),但是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在配方中添加异丙基苯磺酸钠,能够很好地促进β-环糊精和水杨酸的溶解,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液体除臭剂的除臭杀菌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液体除臭剂采用多种除臭手段,既使用物理吸附和化学中和的方式消除原已存在环境中的臭味分子,又在基体中加入杀菌消毒成份,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和产生刺激气味的细菌继续分解污染源中的有机物,从根本上防止臭味分子的再次产生。(2)本发明液体除臭剂添加了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的降低喷雾液的表面张力,促进极性和非极性的呈臭物质溶入雾滴并且增大了与呈臭物质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喷雾剂的除臭效果,同时对于香精有一定的增溶作用,使香精更好的发挥散发香味的效果。(3)本发明液体除臭剂添加了异丙基苯磺酸钠,在弱酸性体系中(ph值4.5~6.0)发挥了良好的助溶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液体除臭剂的稳定性和除臭杀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1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0.5kg、苹果酸2kg、柠檬酸1kg、水杨酸0.1kg、碳酸氢钠0.5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0.5kg、香精0.5kg和蒸馏水94.9kg。本发明实施例1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2、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2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1.5kg、苹果酸3kg、柠檬酸3kg、水杨酸1kg、碳酸氢钠4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kg、香精2kg和蒸馏水84.5kg。本发明实施例2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5,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3、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3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1kg、苹果酸2kg、柠檬酸2kg、水杨酸0.6kg、碳酸氢钠2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0.6kg、香精1.2kg和蒸馏水90.6kg。本发明实施例3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7,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4、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4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1kg、苹果酸2kg、柠檬酸2kg、水杨酸0.6kg、碳酸氢钠2kg、聚氧乙烯月桂醚0.6kg、香精1.2kg和蒸馏水90.6kg。本发明实施例4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8,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月桂醚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5、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5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0.5kg、苹果酸2kg、柠檬酸1kg、异丙基苯磺酸钠1kg、水杨酸0.1kg、碳酸氢钠0.5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0.5kg、香精0.5kg和蒸馏水93.9kg。本发明实施例5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异丙基苯磺酸钠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6、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6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1.5kg、苹果酸3kg、柠檬酸3kg、异丙基苯磺酸钠3kg、水杨酸1kg、碳酸氢钠4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1kg、香精2kg和蒸馏水81.5kg。本发明实施例6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异丙基苯磺酸钠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5.0,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实施例7、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实施例7液体除臭剂,由以下质量的成分组成:β-环糊精1kg、苹果酸2kg、柠檬酸2kg、异丙基苯磺酸钠2.6kg、水杨酸0.6kg、碳酸氢钠2kg、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0.6kg、香精1.2kg和蒸馏水88kg。本发明实施例7液体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配方量的β-环糊精、苹果酸、柠檬酸、异丙基苯磺酸钠和水杨酸溶于配方量的蒸馏水中,然后用配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的ph值至4.7,制得混合液a;s2、按照配方量,使用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将香精预溶,然后将预溶好的香精加入到所述混合液a中,制得混合液b;s3、将所述混合液b装于喷雾塑料瓶中,制得液体除臭剂。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β-环糊精。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苹果酸和柠檬酸。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水杨酸。对比例4与实施例3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对比例5与实施例7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使用烷基糖苷替换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对比例6与实施例7相比,本对比例的区别仅在于: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替换异丙基苯磺酸钠。试验例一、本发明液体除臭剂除臭性能测试按照qb/t2761《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7和对比例1~6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环境中的大部分臭气进行检测,包括氨气、硫化氢、三甲胺和甲硫醇,进而评估本发明液体除臭剂对臭气的去除能力。表1本发明液体除臭剂除臭性能测试结果项目氨气去除率(%)硫化氢去除率(%)三甲胺去除率(%)甲硫醇去除率(%)实施例185.476.884.875.7实施例285.976.285.574.3实施例386.878.286.576.8实施例486.376.585.275.1实施例598.986.295.584.3实施例699.888.296.586.8实施例799.989.397.287.6对比例170.262.371.463.5对比例271.675.472.475.7对比例385.877.586.175.9对比例475.668.276.869.2对比例588.279.388.378.2对比例686.379.587.277.5由表1可知:(1)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5~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呈臭物质氨气、硫化氢、三甲胺和甲硫醇都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其中以实施例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除臭效果最好,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2)与实施例5~7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液体除臭剂没有添加异丙基苯磺酸钠,对于β-环糊精没有起到很好的助溶效果,发挥吸附恶臭分子的功能受限,导致制备的液体除臭剂的除臭效果有所下降。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不添加β-环糊精,其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呈臭物质氨气、硫化氢、三甲胺和甲硫醇的除臭效果明显下降;对比例2不添加苹果酸和柠檬酸,其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碱性呈臭物质氨气和三甲胺的除臭效果明显下降,这是由于苹果酸和柠檬酸作为酸性化学中和剂对于氨气和三甲胺等碱性呈臭物质有良好的除臭效果,对于硫化氢和甲硫醇等酸性物质则无明显作用;对比例4不添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其制备的液体除臭剂的喷雾液的表面张力显著升高,与呈臭物质的接触面积显著减小,除臭效果明显下降。(3)与实施例7相比,对比例5采用烷基糖苷替换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除臭效果有所下降;对比例6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替换异丙基苯磺酸钠,除臭效果相对于实施例3制备的液体除臭剂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异丙基苯磺酸钠在酸性体系中(ph值4.5~6.0)很好地发挥了助溶效果,增加了液体除臭剂的稳定性以及除臭效果。试验例二、本发明液体除臭剂抑菌性能测试按照2017版《消毒技术规范》中抑菌效果的测试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1~7和对比例3~6制备的液体除臭剂进行抑菌性能测试,试验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大肠杆菌8099,作用时间为1min。表2本发明液体除臭剂抑菌性能测试结果由表2可知:(1)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高达95%以上,其中以实施例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最高,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2)与实施例5~7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液体除臭剂没有添加异丙基苯磺酸钠,对于水杨酸没有起到很好的助溶效果,导致制备的液体除臭剂的杀菌性能有所下降;与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3不添加水杨酸,其制备的液体除臭剂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大大降低;对比例4不添加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其制备的液体除臭剂的喷雾液的表面张力显著升高,与空气中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显著减小,杀菌效果明显下降;对比例5采用烷基糖苷替换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杀菌效果有所下降;对比例6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替换异丙基苯磺酸钠,杀菌效果相对于实施例3制备的液体除臭剂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发明异丙基苯磺酸钠在酸性体系中(ph值4.5~6.0)很好地发挥了助溶效果,增加了液体除臭剂的杀菌效果。试验例三、本发明液体除臭剂皮肤刺激性测试分别对实施例3和实施例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进行皮肤刺激性测试,由hetvam测试测定皮肤反应分级(相对刺激值分级),强烈刺激>2.0,刺激1.2~2.0,中等刺激0.8~1.2,轻微刺激0.0~0.8。表3本发明液体除臭剂皮肤刺激性测试结果项目相对刺激值(%)实施例30.07实施例70.09由表可知,本发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7制备的液体除臭剂性质温和,对于皮肤的刺激性较低。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