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7934发布日期:2018-12-11 23:4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炎症,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膜、筋膜等的一组疾病,以关节、肌肉、软组织、神经等疼痛为主要症状,有风湿骨病、类风湿骨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症,以关节疼痛、酸困、麻木、活动受限、僵硬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卧床不起,疼痛难忍,生活不能自理。祖国医学认为此症属于“痹症”的范围。诱发本病的因素是因为人体肝、脾、肾精血不足,筋骨失养,自然界中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进入关节,使气血痹阻,引起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经络不通或痰浊瘀血。或劳逸外伤致使瘀血停滞、经脉不通,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屈身不利等症状。目前治疗风湿骨病、类风湿主要采用膏药和抗炎症类的西药,西药虽然有比较理想的抗炎止痛作用,但并不能改善基本病变,停药后症状又反复,甚至更加重,而且长期用药可产生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如类肾上腺皮质亢进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诱发加重溃疡、感染、精神症状、抑制生长发育、升高血脂、血糖、血压,特别是诱发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及萎缩等不良反应,远远大于药物治疗作用,给患者造成精神、肉体、经济上更大痛苦。现有的治疗风湿骨病类的疾病的药物的药效不明显,周期比较长,且容易反复,长期用药会带来身体机能的退化。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它具有活血化瘀,驱寒除痛的作用,对风湿骨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所述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附子10~20重量份,透骨草10~20重量份,制何首乌10~20重量份,穿山甲10~20重量份,红花10~20重量份,人参15~30重量份,骨碎补20~40重量份,地黄20~40重量份,乳香20~40重量份,川牛膝15~50重量份,羌活15~50重量份,天麻15~50重量份,川芎15~50重量份,乌梢蛇15~50重量份,桑枝15~50重量份,延胡索15~50重量份,当归15~50重量份,薄荷15~50重量份,冰片15~50重量份,三七50~70重量份,乙二醇100~300重量份,芝麻油3000~6000重量份,广丹1500~3000重量份。优选条件下,所述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附子15重量份,透骨草15重量份,制何首乌12重量份,穿山甲15重量份,红花18重量份,人参25重量份,骨碎补30重量份,地黄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川牛膝25重量份,羌活25重量份,天麻25重量份,川芎30重量份,乌梢蛇30重量份,桑枝25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当归25重量份,薄荷40重量份,冰片40重量份,三七60重量份,乙二醇200重量份,芝麻油5000重量份,广丹2000重量份。优选条件下,所述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附子12重量份,透骨草12重量份,制何首乌18重量份,穿山甲15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人参20重量份,骨碎补25重量份,地黄30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川牛膝36重量份,羌活36重量份,天麻36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乌梢蛇25重量份,桑枝30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当归36重量份,薄荷45重量份,冰片36重量份,三七60重量份,乙二醇150重量份,芝麻油6000重量份,广丹3000重量份。由于本发明的膏药在高于人体温度下的药效明显优于在低温下的药效,但是本发明的膏药的持续发热时间约为0.5h,而由于膏药的粘度高,其渗透能力有限,而在膏药中加入壳聚糖纤维能够降低膏药的压实度,从而提高药物在肌肤上的扩散速度和渗透速度,提高药物的药效。优选条件下,在所述药膏的制备过程中,在药膏中还加入壳聚糖纤维。通过对壳聚糖纤维进行改性,能够提高壳聚糖与膏药的相容性以及壳聚糖的纤维的柔性。优选条件下,本发明还对所述壳聚糖纤维进行改性,所述改性的方法为:将碱化壳聚糖纤维与咪唑杂环双季铵盐在异丙醇中,在50~75℃下搅拌反应2~5h,接着升温至80~100℃下保温4~6h,然后将产物用丙酮淋洗3次,60℃减压干燥10h,得到改性壳聚糖;所述壳聚糖与所述季铵盐的重量比为1:0.11。所述碱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壳聚糖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搅拌1h,所述壳聚糖与所述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20,然后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继续搅拌2h,过滤,得到碱化的壳聚糖。所述咪唑杂环双季铵盐的制备方法为:向反应器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至75~85℃,缓慢滴加长链烷基叔胺并搅拌0.5h,接着降温至55℃,并加入乙腈,然后分3次加入1-羟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保温反应8h,降温至室温,减压浓缩,得到季铵盐;所述环氧氯丙烷与所述长链烷基叔胺、所述1-羟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0.64:0.7;所述环氧氯丙烷与所述乙腈的重量比为1:6;所述长链烷基叔胺选自二甲基正辛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穿山甲、乳香、红花和冰片研磨成粉,然后过120目筛;将白附子、透骨草、制何首乌、人参、骨碎补、地黄、川牛膝、羌活、天麻、川芎、乌梢蛇、桑枝、延胡索、当归、穿山甲粉、三七切断后捣碎,然后用芝麻油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接着继续研磨3~8h,静置5~10天,并在80~120℃下密封熬制5~7天,去除药渣后得到药油;(2)在药油中加入广丹收膏,然后再加入乳香、红花、冰片和薄荷,搅拌均匀后得到药膏,将药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5~7天,每天换水一次。为了提高所述膏药的使用寿命以及药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料中还包括可选择的防腐剂、抗氧化剂、保湿剂、吸收促进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条件下,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及盐、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纳他霉素、过氧化氢、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及亚硝酸盐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条件下,所述抗氧化剂选自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生育酚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条件下,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吸收促进剂为月桂氮卓酮、edta、水杨酸、氨基酸乙胺衍生物、乙酰醋酸酯、β-二羧酸酯、芳香族酸性化合物、脂肪族酸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药膏的适用范围广,可用于:1、适用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脊背沉重、肩疼、胳膊疼,手麻,上肢肌肉萎缩等;椎动脉型:头痛、眩晕、恶心、梦多、健忘、心慌、心烦、耳鸣眼胀等;2、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劳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腿疼、腿麻、腿凉、活动受限、下肢肌肉萎缩等病状的人群;3、适用于由膝关节骨质增生、走路不便、关节积液、隆突变尖、间隙变窄,周围骨刺、走路不便,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人群;4、适用于肩周炎患者,上肢抬举不利,活动受损,肩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症;5、适用于风湿、类风湿骨病引起的疼痛、关节变形等6、适用于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等慢性疾病;7、亚健康人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多种中草药联合作用,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渗透病灶,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力,消除组织炎性水肿,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迅速恢复颈、肩、腰、膝关节的活动作用,膏药具有除风祛湿、散寒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能够将病患处的湿寒病灶逐出体外,对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炎、骨质增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对皮肤无毒副作用,避免出现皮肤瘙痒、溃烂的现象,既提高了药效,又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0.1mol环氧氯丙烷加入反应器中,升温至75℃,然后缓慢滴加0.064mol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滴加完毕后,搅拌0.5h,降温至55℃,加入0.6mol乙腈,然后分3次加入0.7mol1-羟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保温反应8h后降温至室温,减压浓缩得到季铵盐;(2)将100g壳聚糖纤维在2000g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搅拌1h,然后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ph为9,继续搅拌2h后得到碱化壳聚糖纤维;(3)将50g碱化壳聚糖纤维与5.5g咪唑杂环双季铵盐在异丙醇中,在60℃下搅拌反应3h,接着升温至90℃下保温5h,然后将产物用丙酮淋洗3次,60℃减压干燥10h,得到改性壳聚糖纤维。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所述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附子12重量份,透骨草12重量份,制何首乌18重量份,穿山甲15重量份,红花15重量份,人参20重量份,骨碎补25重量份,地黄30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川牛膝36重量份,羌活36重量份,天麻36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乌梢蛇25重量份,桑枝30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当归36重量份,薄荷45重量份,冰片36重量份,三七60重量份,乙二醇150重量份,芝麻油6000重量份,广丹3000重量份。所述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为:(1)将穿山甲、乳香、红花和冰片研磨成粉,然后过120目筛;将白附子、透骨草、制何首乌、人参、骨碎补、地黄、川牛膝、羌活、天麻、川芎、乌梢蛇、桑枝、延胡索、当归、穿山甲粉、三七切断后捣碎,然后用芝麻油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接着继续研磨5h,静置8天,并在100℃下密封熬制5天,去除药渣后得到药油;(2)在药油中加入广丹收膏,然后再加入乳香、红花、冰片、薄荷、改性壳聚糖纤维,搅拌均匀后得到药膏,将药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5天,每天换水一次。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所述膏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附子15重量份,透骨草15重量份,制何首乌12重量份,穿山甲15重量份,红花18重量份,人参25重量份,骨碎补30重量份,地黄30重量份,乳香25重量份,川牛膝25重量份,羌活25重量份,天麻25重量份,川芎30重量份,乌梢蛇30重量份,桑枝25重量份,延胡索25重量份,当归25重量份,薄荷40重量份,冰片40重量份,三七60重量份,乙二醇200重量份,芝麻油5000重量份,广丹2000重量份。所述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的制备方法为:(1)将穿山甲、乳香、红花和冰片研磨成粉,然后过120目筛;将白附子、透骨草、制何首乌、人参、骨碎补、地黄、川牛膝、羌活、天麻、川芎、乌梢蛇、桑枝、延胡索、当归、穿山甲粉、三七切断后捣碎,然后用芝麻油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接着继续研磨5h,静置8天,并在100℃下密封熬制5天,去除药渣后得到药油;(2)在药油中加入广丹收膏,然后再加入乳香、红花、冰片、薄荷、改性壳聚糖纤维,搅拌均匀后得到药膏,将药膏倒入清水中去火毒5天,每天换水一次。实施例3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不含有改性壳聚糖纤维。实施例1~3中膏药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根据患处面积摊制出大小厚度合适的膏药,接着将膏药放置在大理石板上降温,在短时间内使膏药的温度迅速降温至接近于肤温,接着清理患者患处的皮肤,把膏药迅速的贴于其上,半小时后,等温度下降到再次接近肤温时慢慢取下,并迅速擦去体表所拔出来的液态物质,最后再涂擦药酒,使之充分的被吸收。本发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为:通过膏药持续的温度,将体表的汗孔和毛细血管扩张开,为药物的深入构建通道,同时也为身体毒素、寒气排出铺设道路。药物的顺势进入,在身体内聚集,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的血药浓度,发挥最佳的药理作用,所蕴含的药物的协同作用下,身体的邪气被逼出体外,而随着膏体温度的下降,汗孔闭合,毛细血管挛缩,毒素便被遗留在了体外。《临床试验》1、选择病例的标准根据临证确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可使用本药。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和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骨痹、肢体僵硬、腰骶疼痛等,具有上述一般症状的病人均可诊断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具体病例选择:本组51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8.6岁。3、治疗方法将实施例1~3的治疗风湿骨病、跌打损伤的膏药贴敷与患处,每天换药1次,一疗程7天。4、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消失,活动障碍、关节畸形部分明显好转;(2)、有效: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减轻,活动障碍、关节畸形部分逐步好转;(3)、无效: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关节畸形无任何改善。5、治疗结果根据临床体征及x线拍片结果统计疗效。治疗人数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治疗周期总有效率/%实施例136830846142~3个疗程96.2实施例29983882~3个疗程91.9实施例348321333~5个疗程93.7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改进或修改,但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