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1251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为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由于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其包括烧烫伤皮损、糖尿病足皮损和各种慢性溃疡创面皮损。现有的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大多存在以下缺点:抗菌能力差、创面愈合速度较慢、疗程过长,通常需要和植皮手术配合后才可使患者痊愈,加重了病患的经济负担。

刘寄奴性苦味温,入心脾经,不仅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还可以起到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效。但是,刘寄奴中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有这种生物碱的中草药很稀少,只有3%的有花植物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致癌性,含有这种生物碱的中草药一般不能过量服用,即使是外用,也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如果将刘寄奴作为主药使用,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轻则损伤肝脏,使病人出现较为明显的打不起精神、体力容易透支的症状,对身体坏死组织的排出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从而不利于烧烫伤皮损、糖尿病足皮损和各种慢性溃疡创面皮损的治愈;严重一点的,还可能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症的并发症。因此,刘寄奴在现有的用于治疗皮损的药方中一般不作为主药使用,添加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该中药膏对于治疗烧烫伤皮损、糖尿病足皮损和各种慢性溃疡创面皮损效果较佳,且见效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包括中药复方和药贴辅基,按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复方的成分如下:刘寄奴18-22份、白芨10-14份、血竭8-12份、冰片7-9份、白芷7-9份、黄连4-6份、虎杖4-6份、大黄4-6份、紫草4-6份、穿心莲2-4份、玉竹3-5份,所述药贴辅基包括麻油和凡士林。

优选地,所述中药复方的成分如下:刘寄奴20份、白芨12份、血竭10份、冰片8份、白芷8份、黄连5份、虎杖5份、大黄5份、紫草5份、穿心莲3份、玉竹4份。

其中,所述麻油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复方总重量的8倍,所述凡士林的加入量为所述中药复方总重量的2.5倍。

制备上述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白芨、血竭、冰片、白芷、黄连、虎杖、大黄、紫草、玉竹和穿心莲粉碎成细末并混匀得到药粉混合物;

步骤二、将麻油、刘寄奴和步骤一得到的药粉混合物混匀,用文火熬制30-45min,然后将残渣捞出;

步骤三、加入凡士林,冷却后即得本发明中所述的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将刘寄奴、白芨、血竭、冰片、白芷、黄连、虎杖、大黄、紫草、玉竹、穿心莲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方,其中,作为君药的刘寄奴味温性苦,可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且抗菌能力较强;作为臣药的白芨、血竭、白芷、黄连、大黄和紫草可协同加强君药的疗效;作为佐助药的冰片,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的的功效,可协助本药方中的君药和臣药,很好地起到促进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作为佐制药的玉竹,可抑制体内细胞色素p450s酶的活性,从而减少了刘寄奴和紫草中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生一系列电子传递反应而产生毒性代谢物;作为使药的穿心莲,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以上组方相互配合,共奏清热解毒、镇痛止痒、活血化淤、祛腐收敛、生肌止血之功效。按照以上配方制成的药膏,对于烧烫伤皮损、糖尿病足皮损和各种慢性溃疡创面皮损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见效速度较快,同时基本不会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0重量份的白芨、8重量份的血竭、7重量份的冰片、7重量份的白芷、4重量份的黄连、4重量份的虎杖、4重量份的大黄、4重量份的紫草、3重量份的玉竹和2重量份的穿心莲粉碎成细末并混匀得到药粉混合物;

步骤二、将568重量份的麻油、18重量份的刘寄奴和步骤一得到的药粉混合物混匀,用文火熬制30min,然后将残渣捞出;

步骤三、加入177.5重量份的凡士林,冷却后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4重量份的白芨、12重量份的血竭、9重量份的冰片、9重量份的白芷、6重量份的黄连、6重量份的虎杖、6重量份的大黄、6重量份的紫草、5重量份的玉竹和4重量份的穿心莲粉碎成细末并混匀得到药粉混合物;

步骤二、将792重量份的麻油、22重量份的刘寄奴和步骤一得到的药粉混合物混匀,用文火熬制45min,然后将残渣捞出;

步骤三、加入247.5重量份的凡士林,冷却后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皮损的中药膏,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2重量份的白芨、10重量份的血竭、8重量份的冰片、8重量份的白芷、5重量份的黄连、5重量份的虎杖、5重量份的大黄、5重量份的紫草、4重量份的玉竹和3重量份的穿心莲粉碎成细末并混匀得到药粉混合物;

步骤二、将680重量份的麻油、20重量份的刘寄奴和步骤一得到的药粉混合物混匀,用文火熬制35min,然后将残渣捞出;

步骤三、加入212.5重量份的凡士林,冷却后即得。

试验组

将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中药膏制成无菌敷贴,用于治疗100例各类皮损患者,该100例病例均为衡阳市某医院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连续接诊的患者。其中,烧烫伤皮损患者35例,糖尿病足皮损患者25例,各类慢性溃疡创面皮损40例。

观察期20天(症状较轻的患者在康复后即停止使用,并不是每一个病例的治疗时间都为20天),在此时间段内,所有病例中无人反映自己出现明显的打不起精神、体力容易透支状况。20天后,对该100例患者的皮损康复情况进行复查,并由主治医师将治疗效果按照皮损位置的恢复情况分为三类:明显改善、改善和未见效,并计算得到见效率和明显改善率,将结果记录至下表1中。

50天后,对以上100例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只有两例病例被确诊为患有肝小静脉闭塞症,且该两例病例均表明其在皮损治疗前已存在该病的病史。

由表1可知,20天后对病例的康复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所有皮损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84%以上病例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对于烧烫伤皮损的治愈效果尤为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