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种植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9588发布日期:2019-04-12 23:4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牙种植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颚骨的骨缺损部位的骨再生的牙种植体系统,其包括:将要锚固在颚骨中的种植体;用于覆盖骨缺损部位和种植体的膜;在牙种植体系统的配合位置中将布置在种植体和膜之间的间隔件元件;和基牙,其中,处于配合位置中的膜将被夹在间隔件元件和基牙之间。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牙种植体系统和冲孔装置的套件。该套件还可包括反转矩扳手或手柄。



背景技术:

已知牙种植体系统使用薄膜(membrane)技术促进骨缺损部位的骨再生。这种牙种植体系统包括:锚固在颚骨中的骨缺损部位的区域中的种植体;允许骨再生的膜(film)或薄膜,其在骨缺损部位上伸展并因此也在种植体上伸展而且固定到颚骨。这在膜和骨缺损部位的表面之间提供了腔,在该腔中骨材料并且在天然牙齿的情况下牙周组织也可以随后生长。为了有利的骨再生,腔还可以包含骨替换材料、药物载体、生长因子或其他保护和促进愈合和骨形成的物质。

已知的牙种植体系统还包括可以布置在种植体和膜之间的间隔件元件。在其中牙种植体系统的部件被布置并固定在颚骨的骨缺损部位处的合适位置中的牙种植体系统的配合位置中,依赖于骨缺损部位的构造,在种植体和将放置在骨缺损部位上的膜之间提供间隔件元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补偿种植体的面端处的种植体头的第一高度与骨缺损部位的边缘的第二高度之间的不希望的高度差异。换句话说,间隔件元件或间隔件元件的布置在种植体的端面和膜之间的部分允许对种植体的端面或顶部与围绕骨缺损部位的骨边缘之间的不同高度进行调平。间隔件元件的布置在种植体的端面和膜之间的部分可以例如具有介于0.1mm-6mm之间的高度。借助于间隔件元件,可以通过灵活地适应种植体头和骨缺损部位的边缘之间的给定高度差异来避免膜形成不希望的凹坑。间隔件元件还可用于将膜支撑在周围骨的高度之上,以便利用竖向骨生长获得新形成的竖向骨高度。

在将牙种植体系统锚固且布置在骨缺损部位处之前,必须打开患者的牙龈,以便暴露出骨缺损部位。在将牙种植体系统锚固且布置在骨缺损部位处之后,将牙龈放置在骨缺损部位上以及牙种植体系统周围并实施缝合。已知的牙种植体系统包括基牙或愈合柱,以便能够提供穿过患者的牙龈的通道,使得诸如牙冠的牙修复体可以锚固在种植体处(例如,通过将牙修复体粘合或拧紧到牙种植体系统上)。这种基牙具有不同的外径、形状和高度,以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软组织或牙龈。例如,基牙可以沿其纵向延伸部是直的或成角度的,并且在其基部处可以具有肩部,所述肩部的高度介于0.1mm-6mm的范围内,其中,肩部可以对应于将布置在基牙的牙冠处的相应显露轮廓。还有简单套筒或平垫圈形式的基牙。牙种植体系统完全或部分地可以由金属、氧化锆氧化物或来自任何金属或树脂类似的材料的氧化物制成。

取决于骨缺损部位的相应构造,当使用已知的牙种植体系统时,在施加膜或薄膜时可能发生不希望的折叠或形成凹坑,这进而可导致关于再生颚骨的不希望的表面结构或基牙的松开,这是因为它不能正确地并且足够牢固地附接到间隔件,从而产生炎症反应,这对生长部位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颚骨的骨缺损部位的骨再生的改进的牙种植体系统,其特别有助于在骨缺损部位处施加膜并且允许再生骨材料的改善的表面结构。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牙种植体系统和套件来实现。本发明还叙述了有利构造。

根据本发明,因此规定,在配合位置中,间隔件元件和基牙通过形状锁定连接来进行连接。通过提供用于使得基牙和间隔件元件相连的形状锁定连接以及膜将被夹在间隔件元件和基牙之间的事实可以避免膜的不希望的折叠、转动或起皱,这是因为膜在被固定在其稳定位置时没有转动或起皱。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形状锁定连接是旋转锁定的。当间隔件元件布置在相对于种植体的固定位置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基牙将不能相对于间隔件元件旋转,并且夹在间隔件元件和基牙之间的膜将不会折叠、转动或起皱。

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规定,形状锁定连接构造成使得间隔件元件具有从间隔件元件的间隔件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所述间隔件表面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其中,基牙具有位于基牙的基牙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基牙表面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和/或,所述基牙具有从所述基牙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其中,所述间隔件元件具有位于所述间隔件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其中,在配合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凹部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突起,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突起突出穿过膜并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凹部。优选地,在配合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的至少一个突起表面抵靠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的内壁上。这样的构造使得能够实现间隔件元件和基牙之间的形状锁定以及旋转锁定的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突起具有至少一个尖锐边缘或末端,以便于所述至少一个突起穿透膜。

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突起是销或凸耳(ledge)的形式。

还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突起具有圆锥形(conical)、锥形(tapered)、矩形或三角形外形。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多个突起。这允许更可靠的连接。

为了简化连接基牙与间隔件元件,可以规定,设置比突起更多的凹部。通过这种方式,基牙与间隔件元件相连不仅可以在基牙相对于间隔件元件的沿着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方向的单个限定的取向上,而且还存在可能进行连接的基牙相对于间隔件元件的若干可能取向。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在配合位置中,种植体和间隔件元件通过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进行连接。优选地,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是旋转锁定的。因此,间隔件元件可以以旋转锁定的关系布置在种植体上。间隔件元件在种植体上的旋转锁定布置确保了间隔件元件不能相对于种植体旋转。

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同的牙种植体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牙种植体系统的元件可以连接到种植体的方式。例如,一些牙种植体系统具有带有多边形凹部的种植体,具有对应多边形突起的元件(例如,基牙)可以配合到所述多边形凹部中。类似地,存在具有多边形突起的种植体,具有对应多边形凹部的元件可以配合到所述多边形突起上。

在间隔件连接的一个示例中,间隔件连接可包括从间隔件元件朝向种植体突出的间隔件突起,其中,间隔件突起可插入种植体的对应种植体凹部中。通常,间隔件元件可以构造成具有与相应的种植体相对应的突起或凹部,间隔件元件将配合到所述相应的种植体上,以便实现形状锁定以及优选地也旋转锁定的间隔件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基牙具有至少一个工具接收部和/或工具凹部,其中优选地,牙种植体系统还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具有与工具凹部对应的外壳。工具接收部用于接收工具,如例如转矩扳手(反转矩扳手),当基牙被拧紧或锚固到种植体时,利用该工具可抵抗转矩保持基牙。工具接收部可以是基牙的外壳表面中的凹部的形式。工具接收部也可以是基牙的端面中的狭缝形或多边形凹部的形式。换句话说,通过工具凹部或工具接收部,工具可以与基牙接合,以便在固定牙种植体系统期间将基牙保持就位。在牙种植体系统包括具有对应于工具凹部的外壳的固定套筒的情况下,固定套筒可以接合到工具凹部中,以便在通过将固定螺钉拧入种植体中固定牙种植体系统期间保持基牙就位。通常,工具凹部可具有各种形状以与对应的固定装置接合,如例如,反转矩装置或反转矩扳手或螺丝刀。例如,工具凹部可以具有内六角形套口(socket)的形状,具有对应的外六角形形状的反转矩装置可以接合到该内六角形套口中。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是其中牙种植体系统还包括固定螺钉,其用于相对于种植体在定位上稳定地固定膜,其中在配合位置中,固定螺钉的螺栓突伸穿过基牙、膜和间隔件元件,其中,螺栓将拧入种植体的螺纹孔中。这样,牙种植体系统的元件被夹在固定螺钉的螺钉头和种植体之间。优选地,可以规定,在在配合位置中朝向基牙的螺钉头表面处,螺钉头设有减摩涂层,优选地设有特氟龙或镀金。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用于使螺栓穿过其中的间隔件元件具有孔径大于螺栓的外径的通孔。还可以规定,用于使螺栓穿过其中的基牙具有孔径大于螺栓的外径的通孔。以这种方式,螺栓突伸穿过间隔件元件和基牙而不与其接触,并且在拧入种植体中的螺纹孔期间不与间隔件元件或基牙接合。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螺栓螺纹(例如,以阳螺纹形式)的螺栓突伸穿过基牙、膜和间隔件元件(其中,膜将被夹在基牙和间隔件元件之间)并且可以拧紧到种植体的螺纹孔中的对应螺纹(例如,以阴螺纹的形式)。由于螺栓突伸穿过基牙和间隔件元件而没有与其接合,因此在在定位上稳定地固定膜期间,基牙或间隔件元件都不会随固定螺钉一起旋转,从而膜也不会转动或起皱。通过将固定螺钉拧入种植体中的螺纹孔中,将基牙、膜和间隔件元件沿轴向方向(相对于螺栓或螺纹孔)夹在螺钉头和种植体之间。但是,这些元件都不会因拧紧固定螺钉而旋转。因此,在膜的其中螺栓穿过膜的区域中可以避免膜的不希望的折叠,原因在于膜在被固定在其稳定位置时没有转动或起皱。

此外,间隔件元件在种植体上的旋转锁定布置以及基牙在间隔件上的旋转锁定布置确保了在相对于种植体固定膜期间,也就是说,在将固定螺钉拧到种植体上时,基牙和间隔件元件也不会随固定螺钉一起旋转。这种旋转锁定连接提供了防止旋转装置,用于在固定牙种植体系统和膜时防止出现不希望的折叠。

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是其中间隔件元件具有基本上中空的圆柱形状,优选地为基本上管状套筒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间隔件元件可以是特别易于制造的间隔件套筒的形式。

还可以规定,间隔件元件基本上是圆锥形或截头圆锥形。以这种方式,特别地,可以形成用于间隔件元件上的膜的扩大的接触表面,并且可以模拟天然牙根的解剖学形状。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在间隔件元件的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的间隔件表面和/或在基牙的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的基牙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优选地基本上是刺状构造。这种至少一个延伸部(其在牙种植体系统的配合位置突出到膜中)用于相对于间隔件元件和/或基牙在定位上固定膜。这可以防止膜转动或起皱。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规定,膜基本上完全可再吸收或不可再吸收。如果膜或薄膜整体通过例如在体内水解而在体内完全可再吸收,则在骨再生后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操作以除去膜。

通常,膜可以是标准的单层膜。

特别有利的实施例是其中膜是优选预粘合的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包括用于将膜成形到骨缺损部位的成形层和用于覆盖骨缺损部位的至少一个覆盖层,其中,成形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基本上完全可再吸收。在这种情况下,膜包括成形层,所述成形层用于将膜成形到骨缺损部位,并且通过该成形层可以在骨缺损部位和膜之间形成腔,使得可以在该腔中发生骨生长。由形成空间和保持空间的成形层保持腔,直到通过生长骨材料填充腔为止。此外,该实施例的膜包括用于覆盖骨缺损部位的至少一个覆盖层。例如可以是薄膜形式的该覆盖层用于覆盖并且封闭骨缺损部位,以防止软组织进入骨缺损部位。为了进一步改善膜的配合和骨缺损部位的密封,也可以使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粘附到骨缺损部位周围的牙龈。这种预粘合膜的各个层(成形层和至少一个覆盖层)可以机械和/或化学结合在一起。

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成形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基本上完全可再吸收。例如,成形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的设计使得可以使成形层比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更快地再吸收。通常,成形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的不同程度的可再吸收性在膜的设计方面提供了与可再吸收性相关的很大程度的自由度。

可以规定,膜可以在约3个月至12个月之间,优选地约4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时间内基本上完全再吸收。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发生骨再生的时间段。

为了良好地成形到骨缺损部位并在膜和骨缺损部位之间形成稳定的腔,可以规定,成形层比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更刚性。成形层的更高程度的刚度用于形成用于骨构造的腔,而且还用于在骨再生所需的时间段内保持该腔。再次,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与成形层相比具有较小的刚度可以实现骨缺损部位的良好覆盖和密封。

优选地,可以规定,成形层(可能地与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一起)适于可机械和/或热和/或化学变形。因此,特别地,成形层可以是层的形式,其形状基本上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在机械、热或化学影响下变形,并且在这种变形之后再次在形状方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保持将为骨生长所形成的腔以所需的时间段。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可以是柔性的并且优选地具有弹性,以允许骨缺损部位的良好覆盖和密封。

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变形可以例如通过用钳子弯曲来实现。这是一种适当的成形方法,特别是对于相对薄的成形层(例如介于约0.10mm和约0.3mm之间的范围内)。对于更厚的成形层(例如厚于约0.3mm),层的热变形适合于成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借助于具有热的末端或表面的热棒、通过加热的预制模型或在具有无菌盐水溶液的热水浴中可以实现适当的热变形。薄膜的工业预成型和成形是另一种选择。

为了所提出的膜的良好可再吸收性,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基本上完全包括生物可吸收的胶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规定,生物可吸收的胶原材料包括i型胶原和/或iii型胶原。胶原材料可以例如源自牛跟腱或来自心包。

为了所提出的膜的良好可再吸收性,还可以规定,成形层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地基本上完全包括生物可吸收的聚合物材料。生物可吸收的聚合物材料也可以是共聚物材料。

特定变型规定,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包括乳酸,优选l-乳酸和/或其衍生物。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中乳酸的比例为至少70%,优选地介于约80%和95%之间,特别优选地基本为约82%。

此外,可以规定,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包括乙醇酸。在这方面有利的是,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材料中乙醇酸的比例为至多30%,优选地介于约15%和20%之间,特别优选地基本为约18%。取决于成形层的相应组成,可以规定,成形层在形状方面基本上是稳定的并且仍然是基本上完全可再吸收的。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规定,成形层和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具有不同的表面面积。在这方面,可以规定,成形层具有比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更小的表面面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凭借其较小的表面面积覆盖在成形层上,则可以实现特别好的覆盖并因此也可以实现骨缺损部位的密封。

优选地,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和/或成形层始终是基本平坦的构造。可以例如通过适当地切割膜来实现膜的轮廓,所述轮廓有利于成形到骨缺损部位。

然而,特别有利的是,用于成形到骨缺损部位的成形层具有形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规定,形状结构具有至少分部分(portion-wise)凸出和/或凹入弯曲的边缘和/或至少分部分凸出和/或凹入弯曲的形状。换句话说,形状结构可以具有例如分区的(areal)凸出和/或凹入弯曲的突起,并且因此具有凸出和/或凹入弯曲的边缘。作为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形状结构整体也可具有对应的凸出和/或凹入弯曲的形状。

如果形状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支柱形状的成形元件,则这是特别有利的。支柱形状或突片形状的成形元件可以在骨缺损部位上成形为环状构造并允许产生任何腔形状。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是其中形状结构具有基本上网格形状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网格形状的结构形成加强网格,所述加强网格允许形成多个任何所需的腔形状。

还可以规定,形状结构由成形层的至少一个加强部形成。特别是如果成形层以硬化液体或硬化凝胶的形式施加到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则希望的是仅通过在形状结构的区域中施加更多液体或凝胶来实现形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形状结构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

特定变型规定,膜具有用于至少一种物质的载体层,所述至少一种物质布置或将布置在所述载体层上。布置或将布置在载体层上的物质可以是药物、生长因子或用于保护和促进愈合和骨形成的其他物质。载体层可以优选地布置在膜的将面朝骨缺损部位的侧部,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且优选地基本上完全包括生物可吸收的胶原材料。

还可以规定,将适当的物质直接施加到成形层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层上。还可以规定,膜的将面朝骨缺损部位的侧部或表面本身用作上述物质的载体,例如通过膜的该侧部或表面具有合适的粗糙度来实现。

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况,也可以以预切割和/或预成形的方式提供膜或薄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根据数据处理辅助计划实现膜的所需切割构造和/或所需3d变形。

通常,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况,所提出的牙种植体系统的各个部件可以在数据处理辅助程序中单独地计划和制造,例如铣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套件,其中,所述套件包括所提出的牙种植体系统和冲孔装置,所述冲孔装置用于为所述膜冲孔并所述膜将压到所述间隔件元件上,以便于将所述膜布置在所述间隔件元件上。

优选地,冲孔装置具有从冲孔装置突出的冲孔刺,以便当冲孔装置布置并且压靠在间隔件元件上时为膜冲孔。另一种选择是螺栓,利用该螺栓可将冲孔装置拧到间隔件上或到种植体上,从而使膜穿孔。因此,螺栓的螺纹可以啮合种植体的内孔螺纹。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用于连接间隔件元件和基牙的形状锁定连接包括将被接合到对应凹部中的至少一个突起,优选地可以规定,冲孔装置具有环形冲孔槽或圆柱形孔形式的冲孔空间,其中,当冲孔装置布置在间隔件元件的顶部上并压靠在间隔件元件上时,所述至少一个突起可以被引入环形冲孔槽或冲孔空间中。由此,可以促进所述至少一个突起穿透膜。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具体描述来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布置在颚骨的骨缺损部位处的牙种植体系统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牙种植体系统处于其配合位置中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牙种植体系统的部件;

图4以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图4的间隔件元件;

图6示出了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突起的外形的示例;

图8以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9以透视图示出了图8的间隔件元件;

图10示出了凸耳形式的突起的横截面的外形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凸耳形式的突起的外边缘的示例;

图12示出了基牙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13示出了间隔件元件的俯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14示出了突起的外边缘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基牙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剖视图和仰视图;

图16示出了基牙的另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

图17示出了凹部的外边缘的其他示例;

图18示出了基牙的另外三个示例的仰视图;

图19示出了固定螺钉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0示出了固定螺钉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1示出了固定螺钉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2示出了基牙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和俯视图;

图23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出了图22的基牙,其中,固定套筒与基牙接合;

图24示出了基牙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25示出了基牙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26示出了基牙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27示出了基牙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的另一个示例;

图28示出了冲孔装置的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以及间隔件元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9示出了冲孔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以及间隔件元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0示出了冲孔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1示出了冲孔装置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2示出了基牙的另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

图33示出了图32的基牙,其中,牙修复体布置在基牙上;

图34示出了多层膜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35示出了图34的多层膜的侧视图;

图36-40示出了多层膜的各种实施例的平面图;和

图41-48示出了多层膜的多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布置在颚骨3的骨缺损部位2处的牙种植体系统1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处于其配合位置中的牙种植体系统1的剖视图,所述配合位置表示这样的位置,在所述位置中,牙种植体系统1的部件布置并固定在颚骨3的骨缺损部位2处的合适位置中。

牙种植体系统1包括种植体4,该种植体将在颚骨3中锚固在骨缺损部位2的区域中。为了允许骨缺损部位2的区域中的骨再生,将薄膜或膜5放置在骨缺损部位2上方并且因此也放置在种植体4上方并且固定到颚骨3以在骨缺损部位2和膜5之间形成腔,在所述腔中颚骨3可以再生。然而,取决于骨缺损部位2的相应构造和种植体4的锚固,种植体4的种植体头32的第一高度与骨缺损部位2的边缘50的第二高度之间可能存在高度差异。为了尽管存在这种高度差异也实现再生颚骨3的均匀骨生长和期望表面,提供了间隔件元件6,所述间隔件元件布置在种植体4和膜5之间以精确地补偿该高度差。

种植体4包括种植体适配器30,并且间隔件元件6包括对应于种植体适配器30的间隔件适配器31。当间隔件元件6布置在种植体4上时,种植体适配器30和间隔件适配器31构成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15。间隔件适配器31接合到对应的种植体适配器30中,使得间隔件元件6和种植体4以形状锁定的方式连接。优选地,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15还是旋转锁定的。以这种方式,当间隔件元件6通过间隔件连接15与种植体4连接时,间隔件元件6将不能相对于种植体4旋转。这允许更稳定且可靠的牙种植体系统1。

利用间隔件元件6,可以实现用膜5均匀地覆盖骨缺损部位2,而同时例如又不会在膜5中发生不希望的折叠或凹坑。间隔件元件6的布置在种植体4的种植体头32和膜5之间的部分可以具有圆锥形或截头圆锥形的外周表面,其为膜5提供了扩大的接触表面并且可以模拟解剖学的牙根形状。

在所示的示例中,膜5通过合适的固定装置56锚固到颚骨3。固定装置56可以涉及例如金属或可再吸收的钉子、销钉或螺钉,所述钉子、销钉或螺钉穿过膜5固定到颚骨3。替代地,膜5也可以胶合到颚骨3。

牙种植体系统1还包括基牙7,该基牙保持打开通过患者的牙龈55至口腔的通道。在将牙种植体系统1布置在骨缺损部位2处的其配合位置之后,将牙龈55布置在基牙7周围。此外,基牙7可以形成牙修复体57(例如人造牙齿)固定(粘接或拧紧)在基牙7上的基础。

在配合位置,膜5被夹在间隔件元件6和基牙7之间,并且通过形状锁定连接8连接间隔件元件6和基牙7。

在所示的示例中,形状锁定连接8构造成使得间隔件元件6具有从间隔件元件6的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突起9,该间隔件表面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5,并且基牙7具有位于基牙7的基牙表面12中的凹部11,该凹部在配合位置中面朝膜5,其中在配合位置中,凹部11对应于突起9,使得突起9突出穿过膜5并进入凹部11中。为了便于突起9穿透膜5,突起9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尖锐末端14。

所示示例的基牙7还具有工具凹部54和工具接收部16。借助于工具凹部54或工具接收部16,工具可以与基牙7接合,以便在通过将固定螺钉17拧入种植体4中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期间保持基牙7就位。在凹部54用于将基牙7保持就位的情况下,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小于凹部54或基牙7的顶部入口,以便能够介入。如果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15也是旋转锁定的并且形状锁定连接8也是旋转锁定的,则在通过拧紧固定螺钉17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期间,种植体4不会由于与基牙7接合的工具(例如反转矩装置)而脱离锚固或进一步拧入颚骨。这种工具例如可以是转矩扳手,其提供了在不旋转种植体的情况下限定最大转矩值的可能性。

为了将牙种植体系统1固定在其配合位置,示例中所示的牙种植体系统1还包括固定螺钉17,其用于相对于种植体4在定位上稳定地固定膜5,其中在配合位置中,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突伸穿过基牙7、膜5和间隔件元件6,其中,螺栓18将拧入种植体4中的螺纹孔19中。优选地使用转矩螺丝刀或转矩扳手旋拧固定螺钉17,使得可以限定最大转矩。通常,使用10-60ncm(牛顿厘米)的转矩。限定最大转矩很重要,这是因为由于颚骨的结构,有时种植体只能在颚骨中被固定到高达最大转矩值30ncm(有时甚至仅高达10ncm)。通过在如上所述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期间另外使工具(例如反转矩扳手)与基牙7的工具凹部54或工具接收部16接合,可以抵消通过拧紧固定螺钉17产生的转矩并因此防止种植体4在骨床中不希望的旋转。如果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15和形状锁定连接8也是旋转锁定的,则尤其如此。

在所示的示例中,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具有螺钉螺纹29(例如,阳螺纹的形式),而种植体4的螺纹孔19具有孔螺纹28(例如,阴螺纹的形式),所述孔螺纹对应于螺钉螺纹29。螺栓18具有外径22。基牙7具有孔径24大于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的外径22的通孔23,并且间隔件元件6具有孔径21大于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的外径22的通孔20。

为了在定位上稳定地固定膜5,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穿过基牙7中的通孔23,穿过膜5或膜5中的对应孔并穿过间隔件元件6中的通孔20而且通过工具接合到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中的头部凹部53中而拧到种植体4中的螺纹孔19。因为基牙7中的通孔23的孔径24和间隔件元件6中的通孔20的孔径21大于螺栓18的外径22,所以在拧紧固定螺钉17期间,螺栓18的阳螺纹不与基牙7接合,由此基牙7也不会随着固定螺钉17一起旋转。类似地,在拧紧固定螺钉17期间,螺栓18的阳螺纹也不与间隔件元件6啮合,由此间隔件元件6也不会随着固定螺钉17一起旋转。以这种方式,在通过将膜夹在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之间而被固定在稳定位置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膜5转动,从而进一步防止膜5在夹持区域中发生不希望的折叠。为了减小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之间的摩擦,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的面朝基牙7的螺钉头表面可以设有减摩的涂层,例如设有特氟龙或镀金。

用于布置所提出的牙种植体系统1的部件并用于使牙种植体系统1进入其配合位置的一般程序如下,其中,关于根据图1的牙种植体系统1及根据图2的其配合位置描述以下步骤:

·将种植体4锚固在颚骨的骨缺损部位2中;

·将间隔件元件6布置在种植体4上,其中,间隔件元件6和种植体4通过形状锁定的间隔件连接15以形状锁定且优选地也旋转锁定的方式连接;

·将成形的膜5固定在颚骨3的其牙槽骨基底处;

·用骨和/或骨替代物填充骨缺损部位2;

·将膜5布置在间隔件元件6上并且布置在骨缺损部位2周围的颚骨3上而且将膜5压靠在间隔件元件6上(可选地通过使用如例如图24或25所示的冲孔装置40),其中,突起9穿透膜5,其中,实现膜5相对于种植体4的稳定定位;

·可选地用另外的固定装置56将膜5固定在骨缺损部位2周围的颚骨3上;

·将基牙7布置在膜5上,其中,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通过形状锁定连接8(在所示示例中,通过突起9提供形状锁定连接8,所述突起从间隔件元件6突出穿过膜5并且接合到基牙7中的凹部11中)以形状锁定并且优选地还旋转锁定的方式连接;

·使用反转矩装置以避免种植体4发生不希望的旋转;

·使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穿过基牙7、膜5和间隔件元件6,并将螺栓18拧到种植体4中的螺纹孔19,其中,基牙7、膜5和间隔件元件6被夹在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和种植体4之间,其中,膜5被夹在间隔件元件6和基牙7之间;

·闭合伤口;

·如果根据即时装载的规定可行,则固定临时牙冠。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牙种植体系统1的彼此分开的部件:膜5、基牙7、间隔件元件6、种植体4和固定螺钉17。膜5以俯视图示出,并且基牙7、间隔件元件6、种植体4和固定螺钉17以侧视图示出。

图4以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4的间隔件元件6。与根据图3的间隔件元件6相比,图4的间隔件元件6具有更小孔径21的通孔20。在间隔件表面10上,间隔件元件6具有四个突起9,每个突起均配备有尖锐末端14,以便于突起9穿透膜5。

图6示出了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所示的间隔件元件6具有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八个突起9。

图7示出了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突起9的外形的示例。示出了突起9的三角形外形和矩形外形。三角形突起9配备有尖锐末端14,矩形突起9配合有两个锋利的边缘13。

图8以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图9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图8的间隔件元件6。在该示例中,间隔件元件6具有呈弯曲凸耳形式的三个突起9。突起9从通孔20周围的区域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突起9中的每一个均配备有锋利的边缘13。

图10示出了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凸耳形式的突起9的横截面的外形的示例。所示的突起9中的每一个均配备有锋利的边缘13。

图11示出了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凸耳形式的突起9的外边缘的示例。示出了:三角形外边缘,其具有朝向间隔件表面10的外边缘的下降边缘;矩形外边缘;和三角形外边缘,其具有朝向通孔20的下降边缘。

图12示出了具有带有多边形外边缘的凹部11的基牙7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和仰视图,图13示出了具有对应于根据图12的基牙7的多边形凹部11的多边形突起9的间隔件元件6的俯视图、侧视图和透视图。突起9具有六边形形状,凹部11也具有六边形形状并略大于突起9。因此,突起9可以以形状锁定且旋转锁定的方式接合到凹部11中。六边形突起9在顶部上设有锋利的切割边缘13。

图14以俯视图示出了突起9的外边缘的示例。显示为矩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和椭圆形外形。

图15示出了基牙7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剖视图和仰视图,其中,侧剖视图示出了基牙7沿仰视图中所示的截面a-a的横截面。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的是,工具凹部54具有六边形形状,从而允许具有对应的六边形外形(例如六边形艾伦内六角扳手)的工具与工具凹部54接合。基牙表面12具有八个凹部11,以与间隔件元件6的突起9接合,以便形成形状锁定连接8,以以形状锁定的方式使得基牙7与间隔件元件6相连。例如,如果所示的基牙7将连接到根据图4的仅具有四个突起9的间隔件元件6,则基牙7由于具有八个凹部11而可以以相对于间隔件元件6的八个不同的位置放置到间隔件元件6上。这有利于将基牙7定位在间隔件元件6上,特别是如果基牙7成角度的话。

图16示出了基牙7的另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其中,侧剖视图示出了基牙7沿仰视图中所示的截面b-b的横截面。在该示例中,基牙7具有四个槽形凹部11,所述凹部从通孔23径向向外延伸。在侧剖视图所示的横截面中,凹部11具有三角形外形,所述三角形外形具有朝向基牙表面12的外边缘的下降边缘。凹部11将与间隔件元件6上的对应的凸耳状突起9接合。

图17以根据图16的侧剖视图的侧剖视图示出了凹部11的外边缘的其它示例。示出了:三角形外边缘,所述三角形外边缘具有朝向通孔23的下降边缘;和矩形外边缘。

图18示出了具有两个、三个和八个槽形凹部11的基牙7的另外三个示例的仰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图1、2和3的固定螺钉17的俯视图和侧视图。螺钉头52具有用于与如例如螺丝刀的工具接合槽形头部凹部53。头部凹部53的其他常用形状例如是方形孔(用于与具有方形连接器的艾伦扳手接合)、六角形孔(用于与具有方形连接器的艾伦内六角扳手接合)或十字形凹部(用于与十字头或飞利浦式末端的螺丝刀接合)。为了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通常使用10-60ncm(牛顿厘米)的转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转矩螺丝刀或转矩扳手限定所使用的最大转矩。限定最大转矩很重要,这是因为由于颚骨的结构,有时种植体只能在颚骨中固定到高达最大转矩值30ncm(有时甚至仅高达10ncm)。

图20示出了固定螺钉17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在该示例中,螺钉头52具有用于与如例如扳手的工具接合的六边形形状。另外,螺钉头52具有中央螺纹头部孔58,头部螺钉59可以拧入该中央螺纹头部孔中,以便固定牙修复体,如例如牙种植体系统1处的牙冠。

图21示出了固定螺钉17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在该示例中,螺钉头52具有用于与工具(如例如对应的六边形艾伦内六角扳手)接合的六角形头部凹部53。此外,螺钉头52具有中央螺纹头部孔58,头部螺钉59可以拧入该中央螺纹头部孔中。

图22示出了基牙7的另一个示例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图23以侧视图和俯视图示出了图22的基牙7,其中,固定套筒61接合到基牙7。在该示例中,工具凹部54呈具有侧向切口60的圆柱形腔的形式。根据图23,具有与工具凹部54对应的外壳的固定套筒61接合到工具凹部54中,以便在通过将固定螺钉17拧入种植体4中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期间将基牙7保持就位。通常,工具凹部54可具有各种形状以与对应的固定装置接合,如例如,反转矩装置或反转矩扳手或螺丝刀。例如,工具凹部54可以具有内六角形套口(大于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的形状,具有对应的外六角形形状的反转矩装置可以接合到该内六角形套口中。

图24示出了基牙7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基牙7具有从基牙表面12突出的突起9,并且间隔件元件6具有形成在间隔件表面10中的对应凹部11。基牙7的突起9和间隔件元件6的对应凹部11一起形成形状锁定连接8,用于以形状锁定的方式连接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此外,在间隔件元件6的间隔件表面10上布置有刺状延伸部25,所述刺状延伸部在配合位置中被压入膜5中并且因此代表用于膜5的另一防旋转装置。

图25示出了基牙7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基牙7具有从基牙表面12突出的突起9,并且还具有形成在基牙表面12中的凹部11。类似地,间隔件元件6具有形成在间隔件表面10中的对应凹部11,而且还具有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对应突起9。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的突起9以及间隔件元件6和基牙7的对应凹部11一起形成形状锁定连接8,用于以形状锁定的方式连接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此外,在基牙7的抵接表面12上布置有刺状延伸部25,所述刺状延伸部在配合位置中被压入膜5中并且因此代表用于膜5的另一防旋转装置。

图26示出了基牙7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基牙7具有从基牙表面12突出的突起9,并且间隔件元件6具有形成在间隔件表面10中的对应凹部11。基牙7的突起9和间隔件元件6的对应凹部11一起形成形状锁定连接8,用于以形状锁定的方式连接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在该示例中,突起9呈从基牙表面12突出的凸耳的形式,所述凸耳具有三角形外边缘,所述三角形外边缘具有朝向基牙表面12的外边缘的下降边缘。

图27示出了基牙7和对应的间隔件元件6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基牙7具有从基牙表面12突出的两个突起9,而且还具有形成在基牙表面12中的两个凹部11。类似地,间隔件元件6具有形成在间隔件表面10中的两个对应凹部11,并且还具有从间隔件表面10突出的两个对应突起9。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的突起9以及间隔件元件6和基牙7的对应凹部11一起形成形状锁定连接8,用于以形状锁定的方式连接基牙7和间隔件元件6。在该示例中,突起9呈具有矩形外边缘的凸耳的形式。

图28示出了冲孔装置40的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其中,侧剖视图示出了冲孔装置40沿仰视图中所示的截面c-c的横截面,以及示出了间隔件元件6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所述间隔件元件是如图4所示的间隔件元件6。冲孔装置40可用于为膜5冲孔并将所述膜压到间隔件元件6上,以便于膜5布置在间隔件元件6上并且便于间隔件元件6的间隔件表面10上的突起9穿透膜5。在该示例中,冲孔装置40具有环形冲孔槽42,当冲孔装置40布置在间隔件元件6的顶部上并且压靠在间隔件元件6上时,间隔件元件6的突起9能够被引入到所述环形冲孔槽中。此外,冲孔装置40具有从冲孔装置40突出的冲孔刺41,当冲孔装置40布置并且压靠在间隔件元件6上时,所述冲孔刺对应于间隔件元件6的通孔20,以便在通孔20的区域中为膜5冲孔。由此,辅助随后将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插入通过膜5和间隔件元件6的通孔20。冲孔装置40还具有冲孔装置凹部44,以便能够使工具与冲孔装置40接合,如例如扳手或手柄。

图29示出了冲孔装置40的另一个示例的侧剖视图和仰视图,其中,侧剖视图示出了冲孔装置40沿仰视图中所示的截面d-d的横截面,以及示出了间隔件元件6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所述间隔件元件是如图8所示的间隔件元件6。在该示例中,冲孔装置40具有圆柱形孔形式的冲孔空间43,当冲孔装置40布置在间隔件元件6的顶部上并且压靠在间隔件元件6上时,可以将例如呈弯曲凸耳形式的间隔件元件6的突起9引入到所述冲孔空间中。此外,该示例中所示的冲孔装置40配备有手柄45,以便于冲孔装置40的操作或在使用螺钉时用作反转矩。

图30示出了冲孔装置40的另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在该示例中,膜5通过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冲孔,并且通过将固定螺钉17拧入种植体4(该图中未示出)将冲孔装置40压靠在间隔件元件6上。这样,间隔件元件6上的突起9对膜5穿孔。在该示例中,冲孔装置40具有圆柱形腔形式的冲孔装置凹部62,所述圆柱形腔带有侧向切口60。带有对应于凹部的外壳的固定套筒61接合到冲孔装置40的冲孔装置凹部62中,以便在通过将固定螺钉17拧入种植体4中而为膜5冲孔期间将冲孔装置40保持就位。这样的冲孔装置40在非常耐抗的膜5的情况下可以是有利的。通常,冲孔装置40中的冲孔装置凹部6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以与对应的固定装置接合,如例如反转矩装置或反转矩扳手或螺丝刀。例如,冲孔装置40中的冲孔装置凹部62可以具有内六角形套口(大于固定螺钉17的螺钉头52)的形状,具有对应的外六角形形状的反转矩装置可以接合到该内六角形套口中。

图31示出了具有对应的固定套筒61的冲孔装置40的另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冲孔装置凹部62进一步朝向间隔件元件6延伸。特别地,冲孔装置凹部62可以具有这样的深度,使得固定螺钉17能够被引入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在冲孔装置40的面朝间隔件元件6的端面与螺钉头52之间存在限定的距离,其中,该限定的距离可以与当固定螺钉17被引入到基牙7并且拧到种植体4的螺纹孔19中时的距离相同。

图32示出了基牙7的另一个示例,其类似于图17中所示的基牙7中的一个。在图32的示例中,当与图17相比时,工具凹部54进一步朝向基牙表面12延伸。特别地,工具凹部54可以具有这样的深度,使得固定螺钉17可以被引入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基牙表面12和螺钉头52之间存在限定的距离,其中,该限定的距离可以与冲孔装置40的面端和螺钉头52之间的距离相同(参见例如图31中所示的冲孔装置40)。这样,固定螺钉17的螺栓18的长度仅需要适应所使用的间隔件元件6的高度,而不必适应所使用的特定基牙7,并且同一个固定螺钉17可用于用冲孔装置40对膜5进行穿孔,然后用于固定牙种植体系统1。

图33示出了图32的基牙,其中,牙修复体57布置在基牙7上。在所示的示例中,牙修复体57通过螺纹头部螺钉59拧到基牙7上,所述螺纹头部螺钉拧入基牙7的螺纹工具凹部54中。

图34示出了所提出的预粘合多层膜5的分解透视图。膜5包括成形层33和两个覆盖层34a和34b。成形层33比覆盖层34a和34b更刚性并且具有形状结构35。形状结构35包括多个支柱形状的成形元件37,其用于将膜5成形在骨缺损部位2上(在此未示出),其中,膜5可以通过成形元件37良好成形到仍然存在于骨缺损部位2处的颚骨3。形状结构35总体上具有基本网格形状的构造,因此允许为膜5提供任何表面形状,使得与骨缺损部位2结合可以在膜5和骨缺损部位2之间形成任何所需的腔形状。

成形层33和覆盖层34a和34b分别包括可生物再吸收的材料,使得膜5作为整体基本上完全可在体内再吸收。通过设置两个覆盖层34a和34b,可以特别地控制成形层33的再吸收速度和机械强度,成形层33嵌置在所述两个覆盖层之间。

覆盖层34a和34b可以是例如生物可吸收的胶原薄膜,其一方面由于它们的柔软性可以很好地覆盖骨缺损部位2而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胶合到围绕骨缺损部位2的牙龈55,以便为骨缺损部位2提供良好的密封。

成形层33可以例如包括可生物再吸收的聚合物材料或共聚物材料。特别地,成形层33可包括例如约82%的l-乳酸和约18%的乙醇酸。这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成形层33,其形状基本上稳定并且适于可机械、热和/或化学变形以成形到骨缺损部位2,其中,在这种变形之后,成形层33的形状再次基本稳定。由于成形层33的形状的刚度和稳定性,因此可以在膜5和骨缺损部位2之间产生用于骨再生的腔,并且该腔还可以在骨再生的时间段内保持。

图35示出了如图34所示的预粘合多层膜5的侧视图。

图36示出了所提出的膜5的另一变型的平面图,该膜在该示例中具有双层性质并且包括成形层33和覆盖层34。成形层33和覆盖层34都基本是平坦的。根据相应的使用情况,可以根据需要依次将膜5按需切割成适当尺寸,以允许良好成形到骨缺损部位2。

图37和38示出了所提出的双层膜5的另外两个实施例,其具有关于覆盖层34的不同外部轮廓和成形层33的不同形状结构35。

图39和40示出了所提出的膜5的另一个示例,其中,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形层33分别以凝胶的形式施加到覆盖层34并随后硬化。这里示出的成形层33各自包括形状结构35,例如通过在结构35的区域中施加更多的凝胶来实现所述形状结构,使得成形层33具有不同的层厚度。在成形结构35的区域中,成形层33的层厚度分别大于成形层33的其他区域中的层厚度。

图41至48各自示出了所提出的膜5的另外各个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膜5的在相应图中面朝下的侧部39在这种情况下是膜5的面朝骨缺损部位2的侧部39。

图41和图42的示例是双层结构,并且分别包括成形层33和覆盖层34,该成形层占据比覆盖层34更小的表面面积。图43和图44中的示例是三层结构,并且除了成形层33和覆盖层34之外,还分别包括载体层38,如例如药物、生长因子和/或用于保护和促进愈合和骨形成的其他物质的物质可以施加到所述载体层。

图45至图48的示例各自均具有成形层33和两个覆盖层34a和34b,该成形层占据比覆盖层34a和34b更小的表面面积。图46至48的示例各自另外具有载体层38,载体层可以提供有合适的物质(如上文关于图43和图44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