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贴式皮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1122发布日期:2020-04-14 13: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敷贴式皮下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敷贴式皮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通常包括静脉留置针和皮下留置针。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其需要定期皮下注射胰岛素,留置针的使用更为需要。现有糖尿病患者使用的留置针,通常只具有软针,使用时还需要配合胰岛素注射器的钢针,对钢针的大小、长度有严格限制;患者进针穿刺操作的难度较大、便捷性较差;钢针为一次性使用,使用成本较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留置针使用不便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至少包括留置机构,所述留置机构至少包括留置座,所述留置座的上端设有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的中心设有留置钢针,所述留置座下端面为粘结部,所述留置座下端还设有突出于粘结部的留置软针,所述留置软针与留置钢针同轴设置,所述留置钢针与留置软针之间设有单向液流装置。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留置钢针相对留置座固定设置,所述单向液流装置为单向阀。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留置钢针固定设置于钢针座上,所述钢针座相对于留置座活动设置,所述钢针座可沿留置钢针的轴向移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单向液流装置为可被留置钢针刺穿的密封塞,所述钢针座与密封塞之间设有压缩复位部件。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主壳体和设于主壳体内的穿刺机构,所述穿刺机构至少包括穿刺座与设于穿刺座中心的穿刺针,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留置钢针与留置软针。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穿刺机构在主壳体内相对主壳体轴向活动连接,所述穿刺机构与主壳体之间设有弹性发射机构,所述留置机构与穿刺机构之间连接结构,所述穿刺机构在主壳体内至少包括两个极限位置:穿刺位置和待发射位置。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弹性发射机构为环状弹性绳,所述主壳体内侧设有一对弹性绳限位部,所述穿刺座上设有一对弹性绳限位槽,所述弹性绳通过弹性绳限位部和弹性绳限位槽将穿刺机构和主壳体连接在一起。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穿刺座与主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两组导向限位机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具有穿刺位置限位部和待发射位置限位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向限位机构至少包括设于主壳体内壁上的卡件一和设于穿刺座外壁上的卡件二,所述卡件二具有弹性;所述卡件一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卡边,所述卡边之间形成与卡件二相适应的导向槽,所述卡件二的两侧设有与卡边相适应的导槽。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件一的上端具有限位台阶一,所述卡件二的上端设有与限位台阶一相适配的限位台阶二,所述穿刺机构位于待发射位置状态下,所述限位台阶一与限位台阶二相配合。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卡边的下端设有限位台阶三,所述穿刺座的内部靠近卡件二上端的位置设有与限位台阶三相适配的限位台阶四,所述穿刺机构位于穿刺状态下,所述所述限位台阶三与限位台阶四相配合。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留置座的上端设于留置腔,所述输液接头位于所述留置腔内,所述留置腔上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部。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输液接头的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缺口。

本实施例的敷贴式皮下留置针,其中留置机构中同时具有留置钢针和留置软针,其中留置软针的部分位于皮下,留置钢针位于输液接头内,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注射时无需再使用注射器的钢针,只需要将不带针头的注射器的连接端或胰岛素输液泵与输液接头连接即可,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技术优势。此外,穿刺机构与主壳体之间设置了弹性发射机构,通过弹性发射机构实现穿刺,具有使用方便、穿刺迅速以及患者痛感较小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未启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主壳体俯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主壳体仰视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穿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穿刺机构的仰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穿刺机构位于穿刺状态下与主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穿刺机构位于待发射状态下与主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状态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留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留置机构的剖视图;

图12b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第二种实施例的留置机构剖视图;

图13为图12a所示敷贴式皮下留置针在注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钢针座与留置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留置机构与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留置座的仰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敷贴式皮下留置针中与留置座配合连接的留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敷贴式皮下留置针,至少包括主壳体10、穿刺机构40和留置机构50。其中主壳体10的两端均为敞口结构,在未启用状态下,主壳体10的上端敞口处由封闭贴30封闭,该封闭贴30的边沿具有便于用手撕下封闭贴的凸缘31;主壳体10的下端敞口设有封盖20,该封盖20的边沿同样设有便于操作封盖与主壳体分离的凸部21。

如图11-13所示,本实施例的留置机构50,该留置机构50未启用状态下通过穿刺机构连接于主壳体10内,启用后,该留置机构的粘接部5204与患者皮肤粘贴在一起,主壳体10和穿刺机构40则废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例方式的留置机构50,如图11、图12a所示,包括留置座51和与留置座51配合连接的留置底座52。其中留置座51的上部设有留置腔52,该留置腔52的中心设有向上延伸的输液接头53,该输液接头53的中心设有留置钢针54。留置座51远离留置腔52的一侧设有与留置钢针54连通的留置软针55,该留置软针在使用时,部分埋入患者的皮下。

如图14所示,该留置钢针54固定设置于钢针座511上。其中留置钢针54具有靠近留置软针侧的下端542和远离留置软针侧的上端541。钢针座511上设有环状凸台514,该环状凸台514具有上台阶面516和下台阶面515。

该种实施方式中,钢针座511相对于留置座51活动设置,钢针座511可沿留置钢针54的轴向移动。具体而言,如图12a所示,留置座51的中心设有容纳钢针座的活动腔510,其中钢针座511位于该活动腔510内,留置软针55通过软针座5205连接于留置底座52上,留置底座52的下端面为粘接部5204,为启用状态下,该粘接部5204表面覆盖有一层离型纸。

其中,钢针座511的环状凸台514上台阶面516用于限制钢针座511在活动腔内的上极限位置,环状凸台514下侧的钢针座511上套设有压缩复位部件512,该压缩复位部件512作用于环状凸台514的下台阶面515。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压缩复位部件512采用压缩弹簧,当然,压缩复位部件也可采用其他具有压缩复位功能的结构,例如橡胶材质的套筒等。

其中,软针座5205的上端设有作为单向液流装置的密封塞56。如图12a所示,非注射状态下,在压缩复位部件的作用下,留置钢针54的下端542与密封塞56分离,密封塞56下侧为与留置软针55连通的液流腔59。如图13所示,当不含针头的注射器(例如胰岛素笔)与输液接头连接,此状态下,留置钢针54的上端541与注射器内的注射液连通,注射器压缩钢针座511下行至留置钢针54的下端542穿刺通过密封塞56与液流腔59连通,完成注射。注射完成后,钢针座511在压缩复位部件的作用下恢复至图12a所示的状态,密封塞56可以防止注射液回流或回血。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如图11所示,输液接头53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同时输液接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缺口57。其中内螺纹用于与胰岛素注射器或胰岛素泵的端部螺纹连接。设置多个缺口57的目的在于,由于构成输液接头的材料一般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设置多个缺口以后,在输液时,胰岛素注射器或胰岛素泵的端部只需稍微用力塞一下即可实现螺纹连接,无需旋接,好处在于,由于留置座是与患者皮肤粘结在一起的,旋接的过程会造成对皮肤的拉扯,会有不适感产生,同时,是否旋接到位也无法准确判断,在旋接到位后如果继续旋转用力过大的话,则可能造成留置座与皮肤分离。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留置座50上还设有与留置腔58相适配的防护盖70,该防护盖70与留置座51之间还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勾71和卡槽517。防护盖70的作用在于保护留置腔不被污染,需要注射时,可将防护盖打开,注射完成后,防护盖与留置座配合连接以覆盖留置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未启用状态下,防护盖就与留置座处于连接状态。那么就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必然要通过该防护盖。一种实施方式,在防护盖的中心设有容纳穿刺针通过的通孔;另一种实施方式,防护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部72,该结构的好处在于,穿刺针拔出后,穿孔会自动收缩,密封防尘性能更好。

如图16、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优选的留置座51与留置底座52的连接结构,其中留置座的下侧设有连接柱5101,该连接柱5101的内腔则为活动腔510,该连接柱5101下端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卡扣5102。相应的,留置底座52的上侧设有与连接柱5101匹配的连接套筒5201,该连接套筒5201具有筒底5202,在该筒底5202上设有数量和结构与径向卡扣5102一一对应连接的卡接槽5203。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穿刺机构40,包括穿刺座41与设于穿刺座中心的穿刺针44,其中穿刺针44的外径小于留置钢针和留置软针的孔径,在图1、图7-图10状态下,穿刺针44贯穿留置钢针和留置软针。其中,穿刺座41的上端设有提拉部42,该提拉部42的上沿设有凸沿43,便于患者手指提拉操作。

如图2、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穿刺机构40在主壳体10内相对主壳体轴向活动连接。并且,该穿刺机构40与主壳体10之间设有弹性发射机构60。其中穿刺机构40在主壳体10内至少包括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图7、图8所示的穿刺位置和图9、图10所示的待发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敷贴式皮下留置针,在图1所示的未启用状态下,穿刺机构40位于穿刺位置。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中穿刺座41与主壳体10之间设有两组导向限位机构,该导向限位机构具有穿刺位置限位部和待发射位置限位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导向限位机构包括设于主壳体内壁上的卡件一12和设于穿刺座外壁上的卡件二46。

其中,卡件一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卡边17,该卡边17之间形成与卡件二46相适应的导向槽16。其中,卡件二46的两侧设有与卡边12相适应的导槽48,并且,卡件二46具有弹性。卡件二46与导向槽16配合以及卡边12与导槽48配合形成导向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卡件一12的上端具有限位台阶一15,其中卡件二46的上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并与限位台阶一15相适配的限位台阶二47。在穿刺机构位于待发射位置状态下,上述限位台阶一15与限位台阶二47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卡边12的下端设有限位台阶三13,其中穿刺座41的内部靠近卡件二46上端的位置设有与限位台阶三13相适配的限位台阶四49。当穿刺机构位于穿刺状态下,上述限位台阶三13与限位台阶四49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设于主壳体10与穿刺座41之间的弹性发射机构60为环状弹性绳。如图3、图4所示,其中主壳体内侧靠近限位台阶三13的位置设有一对弹性绳限位部14,相应的,如图5所示,穿刺座41上设有一对弹性绳限位槽45,上述弹性绳通过弹性绳限位部14和弹性绳限位槽45将穿刺机构和主壳体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留置机构50与穿刺机构40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如图6、图8、图10、图11所示,包括设于留置座外侧的凸缘513和设于穿刺座上卡件二46下端内侧的卡接部410,该卡接部410与凸缘513配合将留置机构50与穿刺机构40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敷贴式皮下留置针的未启用状态如图1所示,其使用方式如下:

步骤1,撕开主壳体10上端的封闭贴30;

步骤2,将主壳体10下端的封盖20分离;

步骤3,撕去粘接部5204表面的离型纸;

步骤4,提拉穿刺机构至图9、图10状态,此时,留置机构与穿刺机构位于待发射状态;

步骤5,由于主壳体为塑料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挤压主壳体上相对设置的挤压部11,挤压至限位台阶一15与限位台阶二47脱离配合,穿刺机构和留置机构被发射,至图7、图8所示状态,此时,留置软针的下端进入患者的皮肤,粘接部5204与患者的皮肤粘接在一起;

步骤6,去除主壳体和穿刺机构,留置机构通过粘接留置于患者皮肤;

步骤7,如图13所示,注射时,将不含钢针的注射器前端与留置机构的输液接头连接,以完成注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留置机构50的结构不同。如图12b所示,本实施例中,留置钢针54与留置座51直接固定连接,留置钢针与留置软针之间通过作为单向液流装置的单向阀518连通。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