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1307发布日期:2019-01-22 18:5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理疗仪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



背景技术:

微波理疗就是通过微波仪器将微波能量传输到微波理疗机构的工作头部,工作头部与人体保持一定距离,微波能量通过工作头部辐射到人体的关节、腰部、背部、胸腹等病变部位对病变组织理疗,针对不同的疾病部位,使用不同的微波理疗机构与微波仪器连接。微波理疗机构包括外导体和安置在外导体内腔中的电极,通过该电极直接接收微波仪器产生的微波能量并辐射出去,因而电极的辐射能力对理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微波的影响很大,会减弱微波能量,从而造成微波理疗效果不理想,因而在设计微波理疗机构时,必须解决微波传输路径上空气中的水蒸气的问题,同时保证微波发射器工作不过热及保护辐射到人体表面温度不能烫伤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可瞬间加热到指定温度的高压风以及蒸干微波传输路径上空气中的水蒸气。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包括有理疗机构壳体和微波发射器;所述理疗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微波发射器;所述理疗机构壳体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进风的涡轮风机;所述理疗机构壳体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理疗机构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漏斗状的聚风结构,所述聚风结构的喇叭口固定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上,所述聚风结构的出风管套设在理疗机构壳体的出风口处,且聚风结构出风管与理疗机构壳体出风口同轴设置;所述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所形成的路径与聚风结构出风管同轴设置;所述理疗机构壳体内壁、聚风结构和微波发射器之间的空间形成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丝;通过理疗机构顶部涡轮风机处压下来的风,经电热丝加热,瞬间加温从而排空微波理疗路径上空气中的水蒸气,从而达到增强微波理疗的康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风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风腔、空气加热腔和聚风腔;所述理疗机构壳体顶部呈凸弧面状设置,且在理疗机构壳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腔的腔体体积大于空气加热腔的腔体体积;所述进风腔与空气加热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聚拢倾斜的平滑倒角;所述加热丝环设在空气加热腔内;所述空气加热腔的腔体体积大于聚风腔的腔体体积;所述空气加热腔与聚风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平滑过渡倒角;所述聚风腔沿气流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向下聚风倾斜角度不会产生涡流,所述聚风腔设置在微波发射器的正下方;通过设置通风风道沿气流方向的体积逐渐减小,使通风风道内的空气的压强逐渐增大,流线型通畅吹出,从而使喷出的空气的速度加快,能够在瞬间排空微波治疗路径上的水蒸气。

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上方侧壁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支护在理疗机构壳体上,所述防护结构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柱支撑设置在聚风结构上;

或所述防护结构的上方侧壁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片支护在理疗机构壳体上,所述第一支撑片沿气流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防护结构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片支撑设置在聚风结构上,所述第二支撑片竖直设置,且第二支撑片沿气流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支撑片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二支撑片所在的竖直平面交错设置;通过将支撑柱改设成支撑片,减小了空气气流方向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有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设置在第二保护壳的上方,且第一保护壳的底部与第二保护壳的顶部平滑设置在一起;所述第一保护壳呈锥状设置,且较小底面设置在上方;所述第一保护壳上方支撑设置有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的进风口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涡轮风机的出风口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内部;所述第一保护壳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二保护壳内包覆设置有微波发射器,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聚风结构的出风管同轴设置,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发射部位设置在通孔内;通过设置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使为了保护其内的转动电机和微波发射器不会因为通风风道内的高温空气而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外侧壁上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长度方向沿气流方向设置,且隔热板垂直于第二保护壳的侧壁;所述隔热板的材质为云母片;若干所述隔热板最外端面沿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加热丝卡设在限位槽内;所述加热丝的横截面投影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加热丝的功率为1200w;云母片制成的隔热板能够避免加热丝与第二保护壳的直接接触,同时将加热丝支设在空气加热腔的中间部位,有利于通过空气加热腔的空气被充分加热到所需的高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底部壳体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聚风结构出风管的正上方,所述指示灯与微波发射器的通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为冷光源;所述指示灯发生光的颜色为蓝色或者紫色;因为微波为不可见波,通过设置有冷光源的指示灯,能够反映微波发射器的工作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理疗机构壳体与聚风结构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均匀设置有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感应端穿过理疗机构壳体底部设置在理疗机构下方,且非接触式传感器与理疗机构壳体底面倾斜设置。其中,一个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微波理疗机构的工作温度;一个为人体温度传感器,一个为距离传感器,两个传感器配合使用用于测量微波照射到人体表面温度,以保证治疗时机体工作正常及人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聚风结构由金属材质制成,增加风口导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云台;所述云台呈“u”型设置,所述云台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的上方,且理疗机构壳体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柱支撑设置在云台上;所述云台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摆动电机和呈齿轮状的摆动座;所述摆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摆动座与摆动电机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设置,且摆动座随摆动电机的转动轴一起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中部侧壁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在摆动座上,且支撑柱与摆动座同轴设置;所述摆动电机的转动轴转动,摆动座随之转动,从而与支撑柱设置在一起的理疗机构前后摆动;通过在云台上设置摆动电机可以控制理疗机构的前后摆动,从而提高了理疗机构的理疗范围。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其结构设计合理;理疗机构可瞬间加热到指定温度的高压风以及蒸干微波传输路径上空气中的水蒸气,从而提高了微波理疗的效果;通过设置理疗机构内通风风道沿气流方向的体积逐渐减小,使通风风道内的空气的压强逐渐增大,从而使喷出的空气的速度加快,能够在瞬间蒸干微波治疗路径上的水蒸气;通过设置楔形的支撑片来支撑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小空气阻力,有助于通风风道内热风高速排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5,一种理疗仪用的微波理疗机构:包括有理疗机构壳体1和微波发射器;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发射器为雪崩二极管;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进风的涡轮风机11;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漏斗状的聚风结构12,所述聚风结构12由隔热金属材质制成,隔热金属能够防止通过聚风结构12的热风将热量传递给聚风结构,从而避免了理疗机构喷出的热风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所述聚风结构12的喇叭口固定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1上,所述聚风结构12的出风管套设在理疗机构壳体1的出风口处,且聚风结构12出风管与理疗机构壳体1出风口同轴设置;所述微波发射器发射的微波所形成的路径与聚风结构12出风管同轴设置,漏斗状的聚风结构12将理疗机构内的空气聚集到理疗机构壳体1出风口处,使空气从理疗机构出去的风压大,风速快。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内壁、聚风结构12和微波发射器之间的空间形成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空气的加热丝13;通过从理疗机构的治疗口处喷出高压热风从而排空微波理疗路径上空气中的水蒸气,从而达到增强微波理疗的康复效果。

所述通风风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风腔131、空气加热腔132和聚风腔133;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顶部呈凸弧面状设置,且在理疗机构壳体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进风口,在空气从理疗机构壳体1进风口处进入后,空气碰撞凸弧面状的内壁后都会反弹向下运动,不会使空气在进风腔131内形成涡流;所述进风腔131的腔体体积大于空气加热腔132的腔体体积,增加了空气的压强,能够使空气的速度增快;所述进风腔131与空气加热腔132的连接处设置有向下聚拢倾斜的平滑倒角,使空气能够平滑流向型的从进风腔131进入到空气加热腔132中,防止进风腔131与空气加热腔132的连接处形成风阻,避免了空气在进风腔131与空气加热腔132的连接处回流的现象;所述加热丝13环设在空气加热腔132内;所述空气加热腔132的腔体体积大于聚风腔133的腔体体积,进一步地增加空气的速度;所述空气加热腔132与聚风腔133的连接处设置有平滑过渡倒角,使空气能够平滑流向型的从空气加热腔132进入到聚风腔133中,防止空气加热腔132与聚风腔133的连接处形成风阻,避免了空气在空气加热腔132与聚风腔133的连接处回流的现象,使空气能够一直沿理疗机构壳体1的进风口流向出风口;所述聚风腔133沿气流方向的孔径逐渐减小,所述聚风腔133设置在微波发射器的正下方,使高压空气在瞬间排空微波理疗路径上的水蒸气。

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的上方侧壁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柱1411支护在理疗机构壳体1,所述防护结构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柱1421在聚风结构12上;或所述防护结构的上方侧壁通过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片1412支护在理疗机构壳体1上,所述第一支撑片1412沿气流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设置第一支撑片1412沿气流方向呈楔形设置,使空气能够呈流线型通过第一支撑片1412,减弱了第一支撑片1412对空气的阻碍;所述防护结构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撑片1422支撑设置在聚风结构12上,所述第二支撑片1422竖直设置,且第二支撑片1422沿气流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大,设置第二支撑片1422沿气流方向呈楔形设置,使空气能够呈流线型通过第二支撑片1422,减弱了第二支撑片1422对空气的阻碍;所述第一支撑片1412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二支撑片1422所在的竖直平面交错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支撑片1411与第二支撑片1422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共同阻碍空气的流动,能够减弱应第一支撑片1411与第二支撑片1422所形成的风阻。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有第一保护壳141和第二保护壳142,第一保护壳141与第二保护壳142能够保护其内的转动电机和微波发射器不会因为通风风道内的高温空气而损坏;所述第一保护壳141设置在第二保护壳142的上方,且第一保护壳141的底部与第二保护壳142的顶部平滑设置在一起;所述第一保护壳141呈锥状设置,且较小底面设置在上方,能够避免刚进入进风腔131内的空气在第一保护壳141上形成风阻;所述第一保护壳141上方支撑设置有涡轮风机11,所述涡轮风机11的进风口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1的进风口处,所述涡轮风机11的出风口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1内部;所述第一保护壳141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涡轮风机11的叶轮与转动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转动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壳142内包覆设置有微波发射器,所述第二保护壳14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聚风结构12的出风管同轴设置,所述微波发射器的发射部位设置在通孔内。

所述第二保护壳142的外侧壁上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隔热板15,所述隔热板15的长度方向沿气流方向设置,且隔热板15垂直于第二保护壳142的侧壁;所述隔热板15的材质为云母片,云母片有绝缘及低损失的热阻功能,云母片制成的隔热板15能够避免加热丝13与第二保护壳142的直接接触,保护了第二保护壳142不会被加热丝13损坏;若干所述隔热板15最外端面沿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加热丝13卡设在限位槽内;所述加热丝13的横截面投影呈螺旋状设置,使加热丝13在单位空间上发热长度更长,使单位空间上的空气加热更加迅速;所述加热丝13的功率为1200w,有利于快速使空气加热到所需温度。

所述第二保护壳142的底部壳体上设置有指示灯16,因为微波为不可见波,通过设置有冷光源的指示灯,能够反映微波发射器的工作情况。所述指示灯16设置在聚风结构12出风管的正上方,所述指示灯16与微波发射器的通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16发出的光为冷光源,冷光源是几乎不含红外线光谱的发光光源,从而使指示灯发出的光不会影响到微波的传输;所述指示灯16发生光的颜色为蓝色或者紫色,蓝色或者紫色更易观察。

所述理疗机构壳体1与聚风结构12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均匀设置有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17,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17能感应理疗机构底部到患者的距离,能够有效地定位理疗机构与到患病部位的有效距离,所述非接触式传感器17的感应端穿过理疗机构壳体1底部设置在理疗机构下方,且非接触式传感器17的感应端与理疗机构壳体1底面倾斜设置;其中,一个为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微波理疗机构的工作温度;一个为人体温度传感器,一个为距离传感器,两个传感器配合使用用于测量微波照射到人体表面温度,以保证治疗时机体工作正常及人体的安全性。

还包括有云台2;所述云台2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1的上方,且理疗机构壳体1通过横向设置的支撑柱3支撑设置在云台2的两“u”型护端20上;云台2半包覆设置理疗机构壳体1;所述云台2呈“u”型设置,所述云台2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置有摆动电机21和呈齿轮状的摆动座22;所述摆动电机21为步进电机,所述摆动座22与摆动电机21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设置,且摆动座22随摆动电机21的转动轴一起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设置在理疗机构壳体1中部侧壁上,所述支撑柱3的另一端设置在摆动座22上,且支撑柱3与摆动座22同轴设置;所述摆动电机21的转动轴转动,摆动座22随之转动,从而与支撑柱3设置在一起的理疗机构前后摆动。通过在云台2上设置摆动电机21可以控制理疗机构的前后摆动,增大了微波的理疗范围,使理疗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