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88708发布日期:2019-02-15 22:5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情可以在人们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网络问诊、远程问诊等新的看病方式开始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线。随诊电子诊疗系统的推广与应用,患者去医院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减少,在给与患者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出了新的问题;患者在通过电子诊疗系统完成诊断后,对拿到的处方应该去何处拿药的问题,给患者造成了颇多的不便;由于考虑到处方涉及的患者隐私及处方药的管理等问题,目前患者往往只能凭证电子处方去医院排队拿药,对患者而言还是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及系统,患者在拿到处方后,可以指定附近有相应资质的药房作为拿药地点,系统会自动将处方分配给相应的药房,同时尽可能的保障患者的隐私。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包括:

获取医生发送的第一诊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包括处方信息、医生终端信息及患者终端信息;

将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患者;

获取患者发送的确认信息及指定药房信息;

获取预设密钥表,其中,所述预设密钥表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药房信息,及与所述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根据所接收到的指定药房信息,从所述预设密钥表中获取匹配的预设药房信息,记为分发药房信息;

获取与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生成随机公钥,记为分发公钥;

根据所获取到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

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的患者发送的处方不宜信息时,其中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包括不宜事项信息及所述第一诊断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医生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医生终端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医生;

获取医生发送的处方更改信息;

向所述分发药房发送处方撤回请求;

根据所述处方更改信息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处方信息进行修改,记为第二诊断信息;

根据所述分发药房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二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二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

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装置,包括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可执行代码、及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代码、预设主症数据库、预设中医症候数据库;

所述处理器,耦接至所述存储器,且经配置以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以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系统,包括诊断信息获取模块、通信模块、密钥获取模块、公钥生成模块、加密模块、公钥发送模块、医生终端、患者终端及分发药房终端;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所述取医生发送的第一诊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包括处方信息、医生终端信息及患者终端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患者终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获取患者发送的确认信息及指定药房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密钥表,其中,所述预设密钥表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药房信息,及与所述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指定药房信息,从所述预设密钥表中获取匹配的预设药房信息,记为分发药房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所述公钥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随机公钥,记为分发公钥;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到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

所述公钥发送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系统,还包括解析模块,处方修改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到的患者终端发送的处方不宜信息,其中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包括不宜事项信息及所述第一诊断信息;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医生终端信息;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医生终端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医生;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医生终端发送的处方更改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分发药房终端发送处方撤回请求;

所述处方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方更改信息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处方信息进行修改,记为第二诊断信息;

所述加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二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二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及系统,可以将处方发送到患者指定的药房,以便患者可以就近拿药,同时对发送的处方信息进行加密,保证除了指定的要药房终端外,他人无法解析处方的具体内容;同时,当患者发现处方有不宜的药物时,还可以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修改,并且对将发送到药房的原处方进行撤回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包括:

s100:获取医生发送的第一诊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包括处方信息、医生终端信息及患者终端信息;

s200:将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患者;

s300:获取患者发送的确认信息及指定药房信息;

s400:获取预设密钥表,其中,所述预设密钥表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药房信息,及与所述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s500:根据所接收到的指定药房信息,从所述预设密钥表中获取匹配的预设药房信息,记为分发药房信息;

s600:获取与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s700:生成随机公钥,记为分发公钥;

s800:根据所获取到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s900: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s1000: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的患者发送的处方不宜信息时,其中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包括不宜事项信息及所述第一诊断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医生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医生终端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医生;

获取医生发送的处方更改信息;

向所述分发药房发送处方撤回请求;

根据所述处方更改信息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处方信息进行修改,记为第二诊断信息;

根据所述分发药房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二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二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

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

在本发明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由医院的后台服务器执行;

当医生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后,将诊断信息通过医生终端发送给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诊断信息中的患者终端信息从通信记录中获取相应的患者终端的通信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个相应的患者终端,患者对接收到的诊断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患者终端向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及选取的药房;

后台服务器根据患者选取的药房,从预设密钥表中获取该药房的私钥及通信地址,同时后台服务器随机生成公钥,并根据生成的公钥及获取的药房私钥对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台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药房的通信地址将加密后的诊断信息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同时后台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如1个小时,未获取到医生或者患者发送的处方更改请求时,将加密处方的公钥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

药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公钥及存储的私钥对接收到的诊断信息进行解密,获取其中的处方信息,药房的工作人员根据获取的处方信息进行抓药;待患者到达相应的药房后,可以凭借患者终端中记录的诊断信息获取相应的药物。

进一步的,沿用上例,当患者确认处方后,发现处方中有不宜的药物时,如含有过敏药物,则向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发送处方不宜信息,将处方中的过敏药物信息及原诊断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接受到的处方不宜信息中的原诊断信息,获取开具该诊断的医生终端的通信地址,并将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医生终端;

医生通过医生终端获取到患者发送的过敏药物信息后,对原处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处方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修改处方信息根据原诊断信息相应的公钥及私钥进行加密处理;同时,后台服务器获取原诊断信息发送的药房终端的通信地址,向相应的药房终端发送原诊断信息撤回请求,同时将加密后的修改处方信息再次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完成处方的修改。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装置,包括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可执行代码、及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执行代码、预设主症数据库、预设中医症候数据库;

所述处理器,耦接至所述存储器,且经配置以执行所述可执行代码,以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方法。

第三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装置,包括诊断信息获取模块100、通信模块200、密钥获取模块300、公钥生成模块400、加密模块500、公钥发送模块600、医生终端700、患者终端800及分发药房终端900;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100,用于获所述取医生发送的第一诊断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包括处方信息、医生终端信息及患者终端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200,用于将所述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患者终端800;

所述通信模块200,还用于获取患者发送的确认信息及指定药房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预设密钥表,其中,所述预设密钥表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药房信息,及与所述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300,还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指定药房信息,从所述预设密钥表中获取匹配的预设药房信息,记为分发药房信息;

所述密钥获取模块300,还用于获取与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匹配的私钥信息;

所述公钥生成模块400,用于生成随机公钥,记为分发公钥;

所述加密模块500,用于根据所获取到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通信模块200,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一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900;

所述公钥发送模块600,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处方更改信息时,将所述分发公钥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90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处方分发系统,还包括解析模块,处方修改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200,还用于接收到的患者终端800发送的处方不宜信息,其中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包括不宜事项信息及所述第一诊断信息;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医生终端信息;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100,还用于根据所述医生终端信息将所接收到的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医生;

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100,还用于获取医生终端700发送的处方更改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200,还用于向所述分发药房终端900发送处方撤回请求;

所述处方修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方更改信息对所述第一诊断信息中的处方信息进行修改,记为第二诊断信息;

所述加密模块500,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的私钥信息及所述分发公钥对所述第二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通信模块200,还用于根据所述分发药房信息将加密后的第二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分发药房终端900。

在本发明一具体应用场景中,所述诊断信息获取模块100、通信模块200、密钥获取模块300、公钥生成模块400、加密模块500、公钥发送模块600集成在医院的后台服务器中;

当医生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后,将诊断信息通过医生终端发送给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诊断信息中的患者终端信息从通信记录中获取相应的患者终端的通信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个相应的患者终端,患者对接收到的诊断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患者终端向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及选取的药房;

后台服务器根据患者选取的药房,从预设密钥表中获取该药房的私钥及通信地址,同时后台服务器随机生成公钥,并根据生成的公钥及获取的药房私钥对诊断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台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药房的通信地址将加密后的诊断信息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同时后台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如1个小时,未获取到医生或者患者发送的处方更改请求时,将加密处方的公钥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

药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公钥及存储的私钥对接收到的诊断信息进行解密,获取其中的处方信息,药房的工作人员根据获取的处方信息进行抓药;待患者到达相应的药房后,可以凭借患者终端中记录的诊断信息获取相应的药物。

进一步的,沿用上例,当患者确认处方后,发现处方中有不宜的药物时,如含有过敏药物,则向医院的后台服务器发送处方不宜信息,将处方中的过敏药物信息及原诊断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接受到的处方不宜信息中的原诊断信息,获取开具该诊断的医生终端的通信地址,并将所述处方不宜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医生终端;

医生通过医生终端获取到患者发送的过敏药物信息后,对原处方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处方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修改处方信息根据原诊断信息相应的公钥及私钥进行加密处理;同时,后台服务器获取原诊断信息发送的药房终端的通信地址,向相应的药房终端发送原诊断信息撤回请求,同时将加密后的修改处方信息再次发送给相应的药房终端,完成处方的修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