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4995发布日期:2019-02-15 22:3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颊面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口腔正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颊面管。



背景技术:

颊面管是正畸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器件。颊面管由底板、主体与牵引钩组成,底板用于粘接牙齿牙冠表面,主体用于容纳牙弓丝,牵引钩用于悬挂带环等辅助器械。颊面管通常粘接于磨牙区,用于防止正畸矫正过程中使用的牙弓丝的末端直接暴露于口腔中,划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疾病。

现有的颊面管的外表面棱角分明,当口腔黏膜触碰到颊面管的棱角之后,极易划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损伤。现有的颊面管的主体、底板与牵引钩为分开制造,之后通过焊接等方法进行组装,工艺复杂,制造的效率的低下;同时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底板的脱落。现有的底板均为冲压成型,在底板上制造与牙冠表面曲率相符合的底板曲率与防滑花纹,但是由于底板的过于微小,使得机器冲压的力度不能很好的控制,造成了底板的曲率与牙齿牙冠表面的曲率不相符合,同时底板的防滑花纹粗糙,不利于粘接剂的附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光滑,无凸起与凹陷,面与面之间圆滑过渡的颊面管。本颊面管的生产工艺简单,能稳固的粘接于牙齿表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颊面管,所述颊面管包括主体与底板,所述主体与底板一体成型;

所述主体呈梭形,所述主体的任意两个面之间圆滑过渡,

所述主体设有贯穿的弓丝槽,所述弓丝槽包括左端口与右端口,所述左端口大于所述右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表面为光滑的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顶面,所述顶面为圆弧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沿弓丝槽方向设有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为圆弧曲面或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表面无凹陷与/或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圆滑过渡的方式为倒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呈角度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左端口为广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为曲面,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中部设有若干粘接凸,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外侧设有阻挡部,所述粘接凸规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还设有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右端。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颊面管具有光滑的表面,表面无凸起与凹陷,且颊面管的面与面之间圆滑的过渡,从而使得颊面管无棱角,使得颊面管表面极为的顺滑。当颊面管的与口腔黏膜相接触时,颊面管的光滑的表面与口腔黏膜顺滑的接触,能减少因摩擦而造成的损伤;同时颊面管的面与面之间圆滑的过渡,无棱角,不会如普通的颊面管一样,因为棱角而造成与口腔粘膜接触时,划伤口腔黏膜,从而造成口腔疾病的产生。同时,也不会如其它普通颊面管因为表面粗糙且具有棱角而划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疾病的产生。

2、本发明的颊面管的主体呈梭形,梭形的主体能分散来自口腔各个方面的作用力,保护颊面管结构的稳定性,使得颊面管能稳定的粘接与牙齿上,同时也避免口腔黏膜与颊面管的作用而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

3、本发明的颊面管的主体的顶部的底面为圆弧曲面,圆弧曲面的设置,使得颊面管的顶部圆滑,顶部能圆滑的与口腔黏膜相接触,同时圆弧曲面的设置能分散口腔中组织对主体的顶部的作用力,避免口腔组织的损伤。

4、本发明的颊面管的主体的外侧面为圆弧曲面,圆弧曲面的设置,使得颊面管的外侧面圆滑,外侧面能圆滑的与口腔黏膜相接触,同时圆弧曲面的设置能分散口腔中组织对主体的外侧面的作用力,避免口腔组织的损伤。

5、本发明的颊面管的主体的外侧面为平面,该外侧面与呈圆弧曲面状的顶面相连接,外侧面为平面能支撑圆弧曲面状的顶面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得颊面管能有稳固的结构。

6、本发明的颊面管的弓丝槽的左端口大于右端口,左端口为牙弓丝穿入的端口,而右端口为牙弓丝穿出的端口,左端口较大能便于牙弓丝的穿入,方便正畸医生的操作;右端口较小能使得穿出的牙弓丝能在较小的范围内活动,避免因右端口较大,而导致牙弓丝有较大的移动空间,使得牙弓丝能任意的活动,不利正畸矫正的治疗。

7、本发明的颊面管的弓丝槽的左端口为广口状,广口状的左端口能方便正畸医生穿入弓丝,提高正畸医生操作的效率,避免因弓丝槽的端口过小而不利于穿入弓丝的窘境的产生。

8、本发明的颊面管的表面无凸起与凹陷,若颊面管的表面具有凸起与凹陷则容易因为在进食过程因颊面管的表面有凸起与凹陷导致的食物残渣的存留,从而导致的口腔卫生环境的变差,最终影响口腔的健康。

9、本发明的颊面管由主体与底板组成,主体与底板一体成型,使得颊面管的结构稳定,不会如同普通的颊面管的底板与主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而造成底板容易脱落的问题的产生。

10、本发明的颊面管由主体与底板组成,主体与底板一体成型,而普通的颊面管的底板与主体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由此本发明的颊面管制造工艺简单,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11、本发明的颊面管的底板的下表面的曲率与人类牙冠表面的曲率相等,使得颊面管能紧密的贴合于牙冠的表面,不会脱落,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颊面管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颊面管的底板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颊面管的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颊面管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颊面管;20、主体;21、顶面;22、外侧面;23、牵引钩;24,、右端口;25、弓丝槽;30、底板;31、轴倾标志;32、粘接凸;34、阻挡部;35、拆卸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颊面管10,颊面管10由主体20和底板30组成,主体20位于底板30之上,主体20与底板30一体成型制造。

主体20,主体20呈梭形,主体20的表面为为光滑的面,且主体20的表面无凸起与凹陷,主体20呈一定角度的倾斜,主体20的设有贯穿的弓丝槽25。

主体20呈梭形,梭形具有流线型的特点,因而梭形的主体20能分散来自口腔中的组织的各方向的作用力,使得颊面管10保持稳定,同时也减少因口腔组织与颊面管10相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减少口腔组织的损伤。

主体20的面与面之间为圆滑连接,即使得主体20表面的棱角圆滑化,使得主体20的表面无棱角等能刺破或划伤口腔黏膜的结构,使得主体20能与口腔粘膜圆滑的接触,不会因为有棱角而划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的损伤。圆滑连接主要通过倒圆角的方式进行,为主体20的棱角进行倒圆角,使得主体20表面圆润光滑。

主体20的顶部设有顶面21,顶面21为圆弧曲面,顶面21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端的边为相互平行的圆弧边,同时顶面21也为向上拱起的圆弧面,由此向上拱起的圆弧曲面状的顶面21能分散来自口腔各组织带来的作用力,减少口腔中组织与颊面管10的相互摩擦,避免口腔组织的损伤,同时也使得颊面管10能稳固的粘接与牙冠上,不会因为口腔组织与颊面管10的冲击,而使得颊面管10从牙冠上脱落,造成治疗进程的中断,影响治疗的效果。

主体20的沿弓丝槽25的方向的两外侧各设有外侧面22,外侧面22的上端与顶面21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端部(即顶面21沿弓丝槽25方向的圆弧边)相连接,下端与底板30相连接,外侧面22为平面,主体20的弓丝槽25方向的两侧的外侧面22相互平行,且因为外侧面22为平面,使得外侧面22能稳固的支撑顶面21,使得主体20结构稳定,不会被破坏。

主体20设有贯穿的主体20的弓丝槽25,弓丝槽25有左右两端口,其中左端口大于右端口24,且左端口呈广口状,从而使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医生能轻易的弓丝槽25的左端口将牙弓丝穿入,减少正畸治疗中操作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感。

主体20的表面无凸起与/或凹陷,若主体20上有凸起/或凹陷则使得颊面管10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影响口腔的环境卫生。主体20上如有凸起,则容易钩挂食物,而主体20上有凹陷则容易容纳食物残渣,均使得患者口腔卫生条件变差,同时若想清理因凸起而钩挂的和因凹陷容纳的食物食物残渣则需清洁工具进行清理,但是清理工具不可避免的会与颊面管10的表面相摩擦,容易损伤主体20的表面,使得颊面管10的表面留有伤痕,而颊面管10表面的伤痕容易滋生细菌,使得口腔环境更为之差;同时清洁工具与颊面管10的相互摩擦叶容易造成粘接与牙冠表面的颊面管10不稳,颊面管10容易从牙冠上脱落,使得患者必须重新粘接颊面管10,提高了治疗的不适感与造成了经济上的压力。

主体20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主体20的左端与右端,主体20的左端高于主体20的右端,主体20呈角度倾斜。主体20倾斜的角度为主体20与牙冠的表面相切所成的角度,使得主体20能与符合牙冠的曲率,进而符合牙弓的曲率,使得颊面管10能符合生物力学,良好的保持口腔中,使受到的作用力的作用变小。

主体20的右端的外侧面22上还设有牵引钩23,牵引钩23的设置,使得颊面管10能捆绑结扎丝等正畸治疗的器具。

颊面管10的底板30位于主体20之下,底板30的上表面的中部与主体20相连接,底板30的上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底板30的上表面上设有轴倾标志31,轴倾标志31的设置使得正畸医生能准确的分辨出颊面管10的粘接位置,提高了正畸治疗的效率。

底板30的下表面为曲面,为曲面的下表面的曲率符合人类牙冠的曲率,使得颊面管10能准确的与牙冠面相配合,而不留空隙,使得颊面管10能稳固的粘接于牙冠之上。底板30的下表面的中部还设有若干的粘接凸32,粘接凸32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等等结构,使得粘接凸32有最大的表面积暴露,同时粘接凸32规则的排列,使得粘接凸32能最大面积的与粘接剂相接触,从而有最大的有效粘接剂与牙冠面相接触,从而连接牙冠与底板30,使得颊面管10能稳固的粘接于牙冠上。底板30的下表面的外侧还设有阻挡部34,该阻挡部34能与牙冠面紧密的接触,使得口腔中的液体不能通过阻挡部34渗透至位于底板30下表面中部的粘接凸32处,从而腐蚀粘接剂,进而影响颊面管10能否稳固的粘接与牙冠上。阻挡部34的外侧还设有相对于阻挡部34向上凹陷的拆卸部35,拆卸部35设置于底板30下表面的四角,拆卸部35主要用于颊面管10的拆卸,当正畸治疗完成后,使用拆卸工具伸入拆卸部35之中,施加作用力,即可从牙冠上拆卸颊面管10,简单方便。

颊面管10的主体20与底板30一体成型,得颊面管10的结构稳定,不会如同普通的颊面管10的底板30与主体20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而造成底板30容易脱落的问题的产生。同时制造工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例二。

颊面管10的主体20的顶部的顶面21为圆弧曲面,顶面21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端的边为相互向外凸出的圆弧边,同时顶面21也为向上突起的圆弧面。同时由于主体20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外侧各设有外侧面22,外侧面22的上端与顶面21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端部(即圆弧边)相连接。由于顶面21的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端的边为相互向外凸出的圆弧边,所以与圆弧边相连接的外侧面22也为向外凸出的圆弧曲面,主体20沿弓丝槽25方向的两外侧的两外侧面22为相互凸出的圆弧曲面,从而使得主体20为类椭圆的梭形的主体20。

本实施例与曲面颊面管10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