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1960发布日期:2019-01-02 23:11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属于人体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特别是上班族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生态环境、食品卫生安全等的影响,导致许多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出现体内毒素毒垢增多,血管堵塞等情况,而如果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可能进一步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因此,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身体的保健和养护,比如采用桑拿浴,在高温蒸汽的湿热作用下,使人体皮肤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全身的汗毛孔扩张,汗液冒出,以排出体内废物,但桑拿浴通常是在桑拿房进行,需要特定的场所,而目前出现了一些保健舱,其具有类似桑拿浴的功能,但大都采用单一的远红外线加热板升温,从而促使人们排汗,保健功能欠佳,且人们长时间处于保健舱内,会感觉乏味无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以实现量子能量波、石墨烯远红外线与磁场共同作用到人体,提升人体的保健效果,避免人们在舱内进行保健时的乏味与无聊。

为了解决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其结构包括:基体、舱盖、量子调控、石墨烯远红外发生装置和磁场发生装置,所述舱盖能敞开或闭合地连接于所述基体的上端部,且所述舱盖与所述基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舱盖的内表面上设有多媒体组件,所述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和所述磁场发生模块分别设于所述基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远红外线发生模块包括外壳、量子调控、石墨烯远红外芯片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石墨烯量子远红外芯片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石墨烯量子远红外芯片发射出量子能量波和石墨烯远红外线,且所述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磁场发生模块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部的u型铁芯、电磁线圈和磁场检测仪,所述磁场检测仪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电磁线圈饶设在所述铁芯的外壁上,且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连接到电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基体的上端面与所述舱盖的内表面之间,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舱盖打开或闭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舱盖的内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体的前端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上设有音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舱盖的内表面设有抗磁性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媒体组件包括显示屏和usb接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量子远红外芯片为陶瓷电热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进步: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人体石墨烯量子共振保健舱,其舱盖能敞开或闭合地连接于基体的上端部,使得人能平躺于舱盖与基体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采用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散发热量并发射出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量子能量波能够谐振人体细胞内质和间质,结合远红外线与人体中的细胞分子和水分子的运动频率一致而产生的共振效应,达到振散、振脱落人体内部的毒垢,并通过大量排汗将毒素毒垢排出体外,从而能够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同时采用磁场发生模块发射出不同脉冲频率的量子磁场,能够将人体内的原子、分子磁矩矫正归位并平衡,有利于改善生命体质量;

在舱盖内表面还设置多媒体组件,使人躺在舱中时,可以观看视频或倾听音乐,能够进一步放松精神,增加休闲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量子共振保健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场发生模块示意图。

其中,1、基体;2、舱盖;21、多媒体组件;22、抗磁性层;

3、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1、外壳;311、通孔;32、量子远红外芯片;33、温度传感器;4、磁场发生模块;41、壳体;42、u型铁芯;43、电磁线圈;44、磁场检测仪;5、伸缩杆;6、遮挡部;61、音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量子共振保健舱,其包括基体1、舱盖2、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磁场发生模块4,其中所述舱盖2能敞开或闭合地连接于基体1的上端部,且舱盖2与基体1之间形成容纳腔,使用时,人可以平躺于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和磁场发生模块4分别设于基体1的内部,使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能够散发出热量并发射出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因量子能量波能够谐振人体细胞内质和间质,结合远红外线与人体中的细胞分子和水分子的运动频率一致而产生的共振效应,达到振散、脱落人体内部的毒垢,并通过大量排汗将毒素毒垢排出体外,从而能够降人体低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所述磁场发生模块4可以发射出不同脉冲频率的量子磁场,能够将人体内的原子、分子磁矩矫正归位并平衡,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舱盖2的内表面上还设有多媒体组件21,使得当人平躺于舱中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组件21观看视频或倾听音乐,能够进一步放松精神,增加休闲性。

所述石墨烯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包括外壳31、量子远红外芯片32和温度传感器33、量子远红外芯片32设于外壳31的内部,外壳31的侧壁上设有通孔311,在使用过程中,量子远红外芯片32发射出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且穿过通孔311,温度传感器33设于外壳的侧壁上,通过温度传感器33可以检测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3的周围环境的温度,而且,温度传感器33与保健舱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将检测到的温度转变为电信号反馈到控制单元,并通过控制单元调整量子远红外芯片32的功率参数,优选的,量子远红外芯片32为陶瓷电热芯片,陶瓷电热芯片的温度越高,产生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越多,与人体的谐振和共振效应也越强烈,同时,容纳腔内的温度也越高,从而产生从内到外的高热,使人大量排汗,以便排出体内的毒素毒垢。

所述磁场发生模块4包括壳体41及位于壳体内部的u型铁芯42、电磁线圈43和磁场检测仪44,磁场检测仪44设于壳体41的内侧壁上,电磁线圈43饶设在铁芯42的外壁上,且电磁线圈43的两端连接到电源,通过磁场检测仪44可以检测磁场发生模块4产生的磁场强度,而且,磁场检测仪44与保健舱的控制单元电连接,并通过控制单元调整电源的输出功率和频率,使得磁场发生模块4能够发射出相应强度和频率的量子磁场,产生的磁场能够与人体发生共振效应,能够将人体内的原子、分子磁矩矫正归位并平衡,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同时,为了避免磁场散发到保健舱外部以及使舱内不受外界电磁波及其他辐射的干扰影响,在舱盖2的内表面设有抗磁性层22。

为了方便地将舱盖2打开,量子共振保健舱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于基体1的上端面与舱盖2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将舱盖2从基体1上打开,或者将舱盖2闭合到基体1上,具体的,升降机构为伸缩杆5,伸缩杆5的一端连接到基体1的上端面,伸缩杆5的另一端连接到舱盖2的内表面,当伸缩杆5伸长时,将舱盖2打开,当伸缩杆5缩短时,将舱盖2闭合,而且,伸缩杆5的数量为2根,分别对称地设于基体1的侧边,使得舱盖2受力平衡,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在使用过程中,人平躺于基体1上时,头部位于容纳腔外部,为了避免受凉,在基体1的前端设有遮挡部6,具体的,遮挡部6为圆弧状,使用时,人的头部位于圆弧状的内凹侧,在遮挡部6上设有音响61,使得当人在保健舱内观看视频或倾听音乐时,具有更佳的声音效果,具体的,音响61分别设在遮挡部的两侧,提高了立体声音环绕效果;所述多媒体组件21包括显示屏和usb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制成的石墨烯量子舱,经检测其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

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电源电压:ac220v~240v,

量子舱配置的石墨烯热源板所产生的能量主要分布在8μm-12μm波长范围内;

石墨烯热源板的表面温度在40℃~75℃范围之内,表面温度均匀度优于9.25%,

热响应时间:从室温升至热源板表面温度恒定值时间<10分;

定时器:电子定时器0~90分钟,准确度误差不超过±10%;

国标使用寿命:在额定功率下使用>4000h(小时),

石墨烯量子舱热源板及控制板符合gb18871-2002的有关规定,无对人体有害射线产生,

产品安全:已通过ce认证、cnas认证和国械注(国)2018330186。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量子共振保健舱,采用量子远红外发生模块散发热量并发射出量子能量波和远红外线,量子能量波能够谐振人体细胞内质和间质,结合远红外线与人体中的细胞分子和水分子的运动频率一致而产生的共振效应,达到振散、脱落人体内部的毒垢,并通过大量排汗将毒垢排出体外,从而能够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微循环;采用磁场发生模块发射出不同脉冲频率的量子能量磁场,能够将人体内的原子、分子磁矩矫正归位并平衡,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在舱盖内表面设置多媒体组件,使人们躺在舱中时,可以观看视频或倾听音乐,能够进一步放松精神,增加休闲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