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修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8354发布日期:2018-12-19 06:4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修护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卫生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引起婴儿皮肤过敏的常见成分为香料、色素及防腐剂。目前,市场上许多用于婴幼儿的产品都添加了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容易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威胁的成分。

根据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健康肌肤表面呈弱酸性,皮肤屏障功能弱,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具有调节酸碱均衡的能力差,结构发育不完全等特点,容易使宝宝产生过敏、湿疹等皮肤病。因此对于婴幼儿的使用产品要求与标准越来越高。近年来,为解决外界环境及洗护用品对婴幼儿的伤害,采用的首先是预防,其次是在婴幼儿有轻微皮肤病的时候,采取温和的含有植物中草药成分的产品进行修护。

现有用于婴幼儿的皮肤修复产品难以避免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化学成分的添加,不能真正做到安全、天然、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修护膏,该产品采用自然温和的山茶籽油配合苦参、黄芩等中草药精华,舒缓修护宝宝娇嫩肌肤,专为宝宝研发的无添加防腐配方,令宝宝肌肤倍感水润柔滑。其是一款真正适用于婴儿使用的修护膏,避免了任何化学成分的添加,真正做到了安全、天然、干净。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婴儿修护膏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修护膏,所述婴儿修护膏包括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包括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粉和黄连根/柄粉。

进一步的,所述婴儿修护膏包括保湿剂、ph调节剂、吸收剂、润肤剂、皮肤调理剂和水,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尿囊素、红没药醇、薄荷醇以及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包括水、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透骨草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粉和黄连根/柄粉,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在所述婴儿修护膏中的含量为20%~25%。

欧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le)根粉由欧蒲公英的根中提取而成,据有消炎抗菌和调理肌肤的功效,高浓度时能够舒张血管,可用于护肤霜、爽肤水和收敛产品及头发的护理产品中。

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提取物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根的提取粉,含三萜类皂甙,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明目、消赘的作用,具有一定增白功效。

透骨草(phrymaleptostachya)提取物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干粉,具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的功效。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根粉为黄芩根经提取干燥制得的淡黄色粉末,具有抗炎、抗微生物、解热、镇静的作用。

苦参(sophoraflavescens)粉为苦参经提取干燥制得的粉末,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抗过敏、镇痛,治疗黄疸,水肿,湿痒。

黄连(coptischinensis)根/柄粉为黄连根/柄经提取干燥制得的粉末,含有小檗碱(黄连素)、黄连碱和药根碱等,对多型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多数革兰菌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的功效。

进一步的,所述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氢化聚异丁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深海两节荠(crambeabyssinica)籽油、鳄梨(perseagratissima)油和山茶(camelliajaponica)籽油。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剂包括氧化锌,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吸收剂在所述婴儿修护膏中的含量为4%-6%。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包括乳酸,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ph调节剂在所述婴儿修护膏中的含量为0.2%-0.4%。

进一步的,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和1,2-戊二醇。

进一步的,所述婴儿修护膏还包括抗氧化剂和乳化剂。例如,所述抗氧化剂可以为对羟基苯乙酮、生育酚乙酸酯等;所述乳化剂可以为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等。或者,所述抗氧化剂和乳化剂也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产品中相应的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婴儿修护膏还包括抗菌剂。例如,所述抗菌剂可以为明串球菌/萝卜(raphanussativus)根发酵产物滤液。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婴儿修护膏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照一定的配比准确称量原材料,同时设备保持清洁;

(2)将水、部分保湿剂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尿囊素混合溶解,搅拌均匀;

(3)将润肤剂和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均匀,加入部分皮肤调理剂和ph调节剂,搅拌均匀;

(4)将步骤(2)和步骤(3)混合,均质并降温至45℃;

(5)将剩余保湿剂、包括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的剩余皮肤调理剂、吸收剂以及其它剩余成分加入步骤(4)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

(6)将步骤(5)的混合物冷却至38℃,半成品出料;

(7)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储存。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搅拌温度的范围在80-85℃之间。

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搅拌温度的范围在68~73℃之间。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所述均质时间在8~12min。

进一步的,从步骤(5)到步骤(6)的过程中,步骤(5)搅拌30-40min。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优选多种天然中草药精制而成,天然、温和、舒缓,不含激素。自然温和的山茶籽油配合苦参、黄芩等中草药精华,舒缓修护宝宝娇嫩肌肤,专为宝宝研发的无添加防腐配方,令宝宝肌肤倍感水润柔滑。

2.严谨控制产品ph为弱酸性,贴近婴幼儿皮肤酸碱度。

3.采取的皮肤调理剂植物中草药萃取成分,辛温,具有清热燥湿,外治湿疹、湿疮、解毒化瘀等,对于修护婴幼儿轻微的皮肤不适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婴儿修护膏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列组分(基于所述婴儿修护膏):保湿剂包括甘油5%、丙二醇4%、丁二醇4%和1,2-戊二醇1.5%;ph调节剂包括乳酸0.3%;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和生育酚乙酸酯0.8%;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照一定的配比准确称量原材料,同时设备保持清洁;

(2)将水、部分保湿剂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尿囊素混合溶解,搅拌均匀;搅拌温度80℃;

(3)将润肤剂和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混合均匀,加入部分皮肤调理剂和ph调节剂,搅拌均匀;搅拌温度70℃;

(4)将步骤(2)和步骤(3)混合,均质并降温至45℃;均质时间10min;

(5)将剩余保湿剂、包括所述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的剩余皮肤调理剂、吸收剂以及其它剩余成分加入步骤(4)的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搅拌30min;

(6)将步骤(5)的混合物冷却至38℃,半成品出料;

(7)经检验合格后灌装、储存。

以下实施例2-6,相对于实施例1,除方法步骤中的部分参数进行调整外,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

保湿剂包括甘油4%、丙二醇3%、丁二醇5%和1,2-戊二醇2%;ph调节剂包括乳酸0.2%;吸收剂包括氧化锌4%;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4%和生育酚乙酸酯0.9%;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中,步骤(2)搅拌温度83℃;步骤(3)搅拌温度72℃;步骤(4)均质时间在8min;步骤(5)搅拌35min。

实施例3

保湿剂包括甘油6%、丙二醇5%、丁二醇3%和1,2-戊二醇1%;ph调节剂包括乳酸0.4%;吸收剂包括氧化锌6%;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6%和生育酚乙酸酯0.7%;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中,步骤(2)搅拌温度85℃;步骤(3)搅拌温度71℃;步骤(4)均质时间在9min;步骤(5)搅拌40min。

实施例4

保湿剂包括甘油4.5%、丙二醇3.5%、丁二醇4.5%和1,2-戊二醇1.5%;ph调节剂包括乳酸0.3%;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6%和生育酚乙酸酯0.6%;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5%;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中,步骤(2)搅拌温度82℃;步骤(3)搅拌温度69℃;步骤(4)均质时间在12min;步骤(5)搅拌30min。

实施例5

保湿剂包括甘油5.5%、丙二醇4.5%、丁二醇3.5%和1,2-戊二醇2%;ph调节剂包括乳酸0.3%;吸收剂包括氧化锌4.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和生育酚乙酸酯0.7%;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4%;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中,步骤(2)搅拌温度81℃;步骤(3)搅拌温度73℃;步骤(4)均质时间在11min;步骤(5)搅拌35min。

实施例6

保湿剂包括甘油5%、丙二醇4%、丁二醇4%和1,2-戊二醇1%;ph调节剂包括乳酸0.4%;吸收剂包括氧化锌4.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4%和生育酚乙酸酯0.8%;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3%;其余为水。

其制备方法中,步骤(2)搅拌温度84℃;步骤(3)搅拌温度68℃;步骤(4)均质时间在10min;步骤(5)搅拌40min。

以下对比例1-4,相对于实施例1,除不添加缺少的成分外,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保湿剂包括甘油5%、丁二醇4%和1,2-戊二醇1.5%;ph调节剂包括乳酸0.5%;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润肤剂包括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尿囊素0.3%、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和生育酚乙酸酯0.8%;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对比例2

保湿剂包括甘油5%、丙二醇4%和1,2-戊二醇1.5%;ph调节剂包括乳酸0.5%;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聚二甲基硅氧烷4.5%、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红没药醇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5%和生育酚乙酸酯0.8%;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对比例3

保湿剂包括甘油5%、丙二醇4%和丁二醇4%;ph调节剂包括乳酸0.1%;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深海两节荠籽油0.1%、山茶籽油0.1%和鳄梨油0.1%;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薄荷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8%和生育酚乙酸酯0.5%;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对比例4

保湿剂包括丙二醇4%、丁二醇4%和1,2-戊二醇1.5%;ph调节剂包括乳酸0.1%;吸收剂包括氧化锌5%;润肤剂包括鲸蜡硬脂醇11%、氢化聚异丁烯9%、聚二甲基硅氧烷4.5%;皮肤调理剂包括冰片0.4%、尿囊素0.2%、红没药醇0.2%和中草药萃取成分混合物(丁二醇、欧蒲公英根粉、白头翁提取物、黄芩根粉、苦参根粉、黄连根/柄粉、透骨草提取物、水)22%;抗氧化剂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8%和生育酚乙酸酯0.5%;乳化剂(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抗菌剂(明串球菌/萝卜根发酵产物、水)1.2%;其余为水。

检测试验结果

1、对以上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获得的产物各取5g样品,根据q/bt1857-2013《润肤膏霜》标准要求,进行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方面的检测,判定依据如下:

外观(q/bt1857-2013):膏体细腻,均匀一致(添加不溶性颗粒或不溶粉末的产品除外);

香气(q/bt1857-2013):符合规定香型;

ph值(q/bt1857-2013):4.0-8.5;

耐热(q/bt1857-2013):(40±1)℃,保持24小时,恢复室温后无水油分离现象;

耐寒(q/bt1857-2013):(-8±2)℃,保持24小时,恢复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性状差异。

结果见下表。

表1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6中的样品都符合各项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检测标准,其中实施例1-3相对于实施例4-6具有更好的理想外观和色泽;并且,实施例1具有最好的外观和色泽,为均匀细腻的黄色膏体,以及作为润肤膏霜合适的ph值。

相对而言,对比例1-4中的样品,其外观和性状不甚理想;另外,这四个样品在耐热和耐寒检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和/或结块现象。

再者,实施例1-6中的样品相对于对比例1-4中的样品,其ph值分布在较窄的范围内,有利于品控;而对比例1-4中的样品ph值波动较大。

所有的检测样品都符合香气检测标准;但实施例4-6相对于其他实施例的气味略大,在某些情况下(如对香气敏感人群)可能引起不适。

2、根据卫生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实施例1样品进行毒理学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

受试物:黄色膏体,实验时用原样。

2.1实验动物:选用4只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普通级新西兰兔,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三水基地)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14-0035,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44411600004414],饲料由江苏省协同医药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供应。

2.2饲养管理:新西兰兔饲养在普通级动物房(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16-0110),单笼饲养,自由饮水进食,实验室温度:16-26℃,相对湿度:40-70%rh。

2.3染毒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兔4只,雌雄各半。试验前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取受试物约0.5g涂抹在动物左侧皮肤上,涂抹面积约2.5cm×2.5cm,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天,另一侧作空白对照。从第二天开始,每次涂抹前剪毛,用纯净水清除残留受试物,对照区作同样处理。一小时后观察结果。

2.4观察操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反应,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表1《皮肤刺激反应评分》给出的评分标准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连续观察14天。

2.5结果评价:试验结束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表2《皮肤刺激强度分级》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2.6试验结果:在观察期内受试新西兰兔皮肤出现皮肤刺激反应,样品组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为0.48分。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标准判断,本发明实施例1-6中样品的婴儿修护膏多次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结果见表2。

表2受试物对新西兰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结论:受试物对新西兰兔多次皮肤刺激性为无刺激性。

3、根据卫生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实施例1样品进行7项性激素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

表3受试物7项性激素检测结果

结论:受试物7项性激素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4、根据gb/t24800.2-2009《划转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卫生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实施例1样品进行41种糖皮质激素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

表4受试物41种糖皮质激素测定结果

结论:受试物41种糖皮质激素测定结果均为合格。

本发明实施例所获得的婴儿修护膏,采用中草药精华配方,并对各种成分进行科学合理复配,舒缓修护宝宝娇嫩肌肤,令宝宝肌肤倍感水润柔滑。其是一款真正适用于婴儿使用的修护膏,避免了任何化学成分的添加,真正做到了安全、天然、干净。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