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8417发布日期:2018-12-28 20:41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全身血管炎,主要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临床特征主要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肿胀伴指尖脱屑、非化脓性淋巴结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被认为是遗传因素、感染和免疫领域的复杂相互作用,主要导致冠状动脉瘤和血管栓塞,已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诊断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于该病的治疗,主张病程7-10天及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静输阻断免疫反应及预防冠脉扩张,丙球应用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炎抗凝药物。由于川崎病患儿须要长期口服,对于许多冠脉瘤形成患儿需终身服用,但是临床疗效不高而且会导致出血和肝脏损伤等毒副作用。目前国内外也没有新的替代性治疗方案;然而口服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明确而无出血等毒副作用。中药对川崎病冠脉损害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本中药制剂由葛根、丹参、川芎组成;按照剂量调配混合水煎服。该配方利用中药的配伍及其对应剂量,其有助于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且该配方简单,各成分为常用中药,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葛根9份、丹参6份、川芎6份。

一种本发明所述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脉损伤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配方称取各个成分,煎药容器以沙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适合,禁止使用铁器;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3厘米;在煮沸后再煎2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几次,每剂煎2次;第2煎中药可以用热水,煮沸后时间比第一次短5分钟。两次煎成药水混合,分两等分,早晚温热口服;1月为1个疗程。

本发明的配方中,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药性:甘、辛、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常规用量,9-15克。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葛根汤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具有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研究证实,葛根中的葛根总黄酮能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可能为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总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葛根中的葛根素为一种β受体阻断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谢;能使血管内壁糖和氨基酸代谢减慢,胶原纤维相对减少,有益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对周围微血管和脑血管障碍的血流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而且还有解热、消炎、抗菌、免疫作用。葛根素在试管内能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对adp和5-ht诱导的家兔、绵羊和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亦能抑制大鼠血小板中h-5-羟色胺的释放。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药性: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对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等症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本草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本经》: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常规用量5-15克。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前者为丹参酮类后者主要为酚酸类,丹参具有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保护内皮细胞、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肌、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丹参水溶性提取物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释放血浆血栓素、内皮素和no,提高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ldk)活性等来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丹参提取物可减少室颤(vf)的发生及由于室颤而引发的死亡,丹参素能阻断l型钙电流、缩短心肌单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减少钙离子内流,进而避免心律失常。丹参酮ⅱa对酶解分离的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内向整流钾电流和瞬时外向电流均有抑制作用,使心肌动作电位时间延长,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丹参可通过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缺血期前列环素浓度,保护组织中sod的活性及减轻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液流变性,扩张外周血管,清除白细胞黏附,抑制细胞内钙超载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可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抗脂蛋白的氧化,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抗h2o2。诱导的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的表达等作用来预防和治疗冠脉粥样硬化。此外丹参还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抑制抗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减少红细胞压积等作用来改善血液流变。丹参对全血黏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与华法林相当,但对凝血系统pt、kptt、tt的影响不如华法林。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其性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其化学成分,含川芎嗪(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黑麦草碱或含川哚(perlolyrine)。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溢出,减小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范围,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对抗体外血浆凝血,从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川芎嗪注射液也能保护心脏,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的损伤,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病变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和血清肌酸激酶的活性有关。研究发现川芎嗪注射液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亦是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之一。此外,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川芎嗪预处理,能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漏出减少,心肌超微结构损害减轻,认为其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川芎水提液及川芎嗪均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表明,川芎药液(传统方法制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与通过调节bcl-2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而影响caspase凋亡信号传导系统有关。川芎嗪亦可抑制血管内皮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川芎内酯a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表达有关,并且在相同培养时间内,随着川芎嗪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活度及pdgf-b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提示川芎嗪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葛根、丹参、川芎三种药物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得出其都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祖国医学中,葛根属于解表药(发散风热药),丹参、川芎属于活血化瘀药,可以相互配伍,本制剂符合种药物配伍原理。然而川崎病属于全身血管炎症,主要引起小儿冠脉损害,此制剂有助于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本发明配方配伍合理,功效显著;成本低廉,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现已经应用于多位川崎病并冠脉损害患儿,尤其是冠脉瘤形成者,结合西药制剂,口服多疗程后复查心脏彩超,冠脉扩张较前回缩。

实施例1

男、9岁,一年前要患川崎病左冠脉扩大8mm.住院期间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2ooomg/kg/日,出院后一直口有服阿斯匹3mg/kg/日,华法令、低分子肝素,口服半年,但冠脉病变无改变而且出现及复鼻衄10余次后改用葛根每次9克,丹参6克川考6克,共20多天(每天一剂水煎服每日二次)。经检查冠脉病变较前好转,半年内再无鼻衄等出血发生。

实施例2

男,6岁.半我前患川崎病冠脉瘤,(右冠状a扩旅中段成瘤样扩致,左7冠脉扩张,呈瘤样扩张),左肾上腺体积增大,经口服阿斯匹林、环孢素、华法令等药治疗无效。后加上述三味中药(剂量同上),20剂,每口1剂)。现在病情稳定,无出四等症状发生。此服中药前曾发生腹服发热心前区下适等症状。

实施例3

男,7岁.一年前患川崎病冠脉瘤,住院期间曾输注大剂量丙球并口服阿斯可样3mg/kg/日,华法令1~2mg(inr保持在2~3)。但儿反复出现腹痛呕吐及鼻衄而冠脉瘤无改变,后开始服用上述三味中药(剂量及方法同上),共服30天再未发生上述症,冠脉瘤较前有改善,目前仍在继续治疗随访中。

中药剂量范围葛根一般为9克/日。

<6岁6克/日,7-15岁,9克/日。丹参,一般为6克/日,<6岁3克/日,7-15岁,6克/日。川芎,一般为6克/日,<6岁,3克/日,7-15岁,6克/日。

上述三药混合,水煎服、每天上下午各煎服一次。

本中药制剂水煎服,且该配方简单,各成分为常用中药,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其具有预防及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