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9818发布日期:2019-01-16 07:2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主含多种氨基酸。由于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

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喂养的泥土中虫害和病菌多,导致地龙营养不良,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地龙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病虫害影响地龙生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发明药物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50~65份,蒲公英10~40份,甘草20~30份,板蓝根10~20份,百部5~8份。

本发明的药物原料具有以下功效:

甘草,属于豆科,为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

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金银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蒲公英,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顿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上述中药中的金银花、蒲公英、甘草和板蓝根均具有抗病消炎功能,而百部具有驱虫功能,本发明中的药物以金银花和蒲公英为“君药”,板蓝根和甘草为“臣药”,百部为“佐使药”,根据君臣佐使原则按照本发明中的配比配伍在一起后,使得药物的抗炎和消炎药性增加,对感染性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

本发明中的药物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发明药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55份,蒲公英20份,甘草25份,板蓝根15份,百部6份。

进一步,发明药物中还包括10~15份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等,并且使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其与前述的中药成分相互配合,可以高效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水中的藻类,大幅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本发明中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甘草、板蓝根和百部分别粉碎至100~130目,得原料粉末;

s2:将金银花和蒲公英均匀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8~12倍量的纯净水并煎煮2~3h,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8~10倍量的纯进水继续煎煮2~3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s2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5g/cm3,得浸膏,再将s1所得原料粉末和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浸膏中,混匀,得药物初品;

s4:将药物初品与粘合剂均匀混合,并将混合物制成丸剂或片剂,得药物成品。

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s2中首次煎煮时向金银花和蒲公英的混合物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并煎煮3h;再次煎煮时向滤渣中加入8倍量的纯净水并煎煮2h。

进一步,s4中药物成品的制备方法为:将药物初品与粘合剂按照1:3~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通过制粒机将混合物制成硬度为5.0~8.0kg/cm2、直径为2.5~3cm、厚度为0.2~0.3cm的片剂。

进一步,粘合剂为淀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药物杀菌灭藻效果好,作用快,杀菌能力不受ph值影响,作用后无致癌物生成,使用前稳定性好,使用时活化及时、完全,投药后作用持久。

2.本发明中的药物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药物中的百部还可杀死土壤中的虫类,且加入的淀粉也是地龙喜爱食物,大大提高药物利用率。

3.本发明中的药物成本低廉,降低养殖成本。

4.本发明中的药物本身含有药用成分,减少了饲养过程中抗生素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为片剂,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55份,蒲公英20份,甘草25份,板蓝根15份,百部6份,具体制备方法为:

s1:取甘草25钱,板蓝根15钱,百部6钱,分别将它们粉碎至130目,得原料粉末;

s2:取金银花55钱,蒲公英20钱,并将它们均匀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先武火煎煮0.5h,再换文火熬煮2.5h,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8倍量的纯进水,先武火煎煮0.25h,再换文火熬煮1.75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s2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g/cm3(65℃),得浸膏,再将s1所得原料粉末和10钱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浸膏中,混匀,得药物初品;

s4:将药物初品与淀粉按1:3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通过制粒机将混合物制成硬度为5.0kg/cm2、直径为3cm、厚度为0.2cm的片剂,将片剂按20~50片/包的规格装入防吸潮的内镀铝牛皮纸袋内,入库保存。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为片剂,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55份,蒲公英20份,甘草25份,板蓝根15份,百部6份,具体制备方法为:

s1:取甘草20钱,板蓝根20钱,百部5钱,分别将它们粉碎至100目,得原料粉末;

s2:取金银花50钱,蒲公英40钱,并将它们均匀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先武火煎煮0.5h,再换文火熬煮2.5h,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8倍量的纯进水,先武火煎煮0.25h,再换文火熬煮1.75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s2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g/cm3(65℃),得浸膏,再将s1所得原料粉末和15钱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浸膏中,混匀,得药物初品;

s4:将药物初品与淀粉按1:4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通过制粒机将混合物制成硬度为6.0kg/cm2、直径为2.5cm、厚度为0.3cm的片剂,将片剂按20~50片/包的规格装入防吸潮的内镀铝牛皮纸袋内,入库保存。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为丸剂,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60份,蒲公英20份,甘草30份,板蓝根10份,百部7份,具体制备方法为:

s1:取甘草30钱,板蓝根10钱,百部7钱,分别将它们粉碎至130目,得原料粉末;

s2:取金银花60钱,蒲公英20钱,并将它们均匀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2倍量的纯净水,先武火煎煮0.5h,再换文火熬煮2.5h,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进水,先武火煎煮0.25h,再换文火熬煮1.75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s2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g/cm3(65℃),得浸膏,再将s1所得原料粉末和10钱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浸膏中,混匀,得药物初品;

s4:将药物初品与淀粉按1:4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通过制丸机将混合物制成直径为1cm的丸剂,将丸剂按20~50丸/包的规格装入防吸潮的内镀铝牛皮纸袋内,入库保存。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地龙细菌性疾病的药物,该药物为丸剂,其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金银花65份,蒲公英10份,甘草20份,板蓝根20份,百部8份,具体制备方法为:

s1:取甘草20钱,板蓝根20钱,百部8钱,分别将它们粉碎至130目,得原料粉末;

s2:取金银花65钱,蒲公英10钱,并将它们均匀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10倍量的纯净水,先武火煎煮0.5h,再换文火熬煮2.5h,然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10倍量的纯进水,先武火煎煮0.25h,再换文火熬煮1.75h,过滤,合并滤液;

s3:将s2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g/cm3(65℃),得浸膏,再将s1所得原料粉末和15钱二氧化氯消毒剂加入浸膏中,混匀,得药物初品;

s4:将药物初品与淀粉按1:5的质量比均匀混合,通过制丸机将混合物制成直径为1cm的丸剂,将丸剂按20~50丸/包的规格装入防吸潮的内镀铝牛皮纸袋内,入库保存。

结果分析

在同一地龙养殖区划出两块面积相同的区域,一块区域喷施本发明中的药物,另一区域不做任何处理,任其内部的地龙自由生长。喷施的药液由实施例一中的片剂兑水而成,兑水时按照一片药物兑500ml水的比例进行,喷施药液时按照500ml/m2的用量进行。喷药后在3个月内抽样30次,统计两块区域中地龙常见病的发病概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地龙常见病发病概率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中的药物后,相对于未使用药物的养殖区域,地龙常见病的发病概率显著降低,表明本发明中的药物对地龙常见病确实具有良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另外,为检测本发明中的药物对虫害的防治效果,取地龙养殖区域的土壤,装进底面积为1m2、高度为50cm的容器中,喷施本发明中的药物,在3个月内抽样30次,统计对虫害的防治比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药物对虫害的防治效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药物对地龙养殖区域中的常见病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了本发明中的药物后,可大幅度降低虫害数量,有利于地龙的生长。

影响地龙生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养殖区域中细菌的含量,为检测本发明药物对细菌的灭菌效果,取地龙养殖区域的土壤,装进底面积为1m2、高度为50cm的容器中,喷施本发明中的药物,在3个月内抽样30次,统计对细菌的灭菌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药物对细菌的灭菌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药物对地龙养殖区域中的有害细菌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使用了本发明中的药物后,可大幅度降低有害细菌数量,有利于地龙的生长。

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