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2419发布日期:2019-01-05 10:0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育智能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今年年初推出建设100万公里步道的计划,国家1号步道正在兴建,即将推出步道,步道标准里将涉及环境、安全、灯光、智能计数等内容。国家兴建步道的重要原因除了为老百姓提供健身场所,通过步道连接村庄、旅游景点,带动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步道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步道本身,比如步道环保材料、步道砖、步道铺设技术等。专利生态步道讲述木质步道结构与铺设方法;步道灯方面专利较多,比如一种城墙步道灯主要讲述灯的结构、安装方法与效果;一种自发光健身塑胶步道讲述的是涂装荧光层,以夜间自发光。关于智慧步道专利较少,专利智慧登山步道管理系统讲述的是设置微信二维码,通过gprs传输,搜集登山者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到达时间信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竞技步道讲述的是运动者选择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运动模式,安装在步道上的led等会根据运动模式点亮,运动者可以根据led灯竞技。一种基于rfid和健身手环的健身步道管理系统讲述的是通过rfid和健身手环,搜集运动者的运动数据,将运动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以实现位置信息显示、管理和对健身者的健身指导;该发明可以提高对健身步道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在已有的发明专利中,未见从产业融合角度进行分析,而且对于从步道获取的数据,分析利用不足,集成的系统有限,对于体测数据、环境数据、安全数据、周边旅游等数据,集成不足。对于跑步运动综合闭环分析缺失。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市场刚刚兴起,对于产业融合的概念,融合方式理解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步道系统的结构单一、功能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不同运动用户的不同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控平台和云平台;所述监控平台用于监控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所述云平台根据预设的聚类分类模型,对所述监控平台监控到的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并将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分类至对应年龄段的运动人群;以及对所述监控平台监控到的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所述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包含各年龄段的运动人群的运动习惯信息的分析结果,根据预设的运动模式优化模型,对各年龄段的运动人群的运动习惯进行优化,得到相应的运动指导建议,并将包括相应的运动指导建议的建议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各移动终端上。

可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监控设备: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数据;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对应的环境各个时间段的安防数据;步道故障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的故障数据,并在当前步道出现故障时,将所述故障数据上传至所述云平台上。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将所述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数据与预设的人流量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相应的比较结果,并在所述比较结果显示出:任一时间段人流量超过预设的人流量阈值时,将相应的预警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或者,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对所述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各个时间段的各个环境数据对应的环境场景匹配出对应的运动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运动建议的运动建议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或者,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对所述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安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各个时间段的各个安防状况匹配出对应的安防预警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安防预警建议的安防预警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相对设置于当前步道的两侧,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当前步道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侧相间隔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当前步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侧相间隔的距离值为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所述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所述云平台还用于对所述监控平台监控到的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针对所述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运动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运动建议的运动建议信息同步推送至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

可选地,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所述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显示屏能够同步显示针对当前运动用户的所述运动建议信息,其中,所述运动建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跑步姿势的正确姿势信息、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静走姿势的正确姿势信息、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跑步呼吸方式的正确呼吸方式、当前运动用户的跑步速度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公里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时长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时间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次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速度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公里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时长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次数建议信息。

可选地,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所述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根据所述监控平台监控到的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对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运动习惯信息,并根据相应的运动习惯信息匹配出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并将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推送至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和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上。

可选地,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所述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显示屏能够同步显示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其中,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跑鞋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跑步装备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餐饮建议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旅游方式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旅游地点信息、与当前运动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商铺信息。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还用于根据匹配出的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分析出相应的产业或行业相关联的消费数据,其中,相关联的消费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项:相关联的运动用户消费需求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预测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变化趋势预测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预售方式对应的消费量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集中下单方式对应的消费量数据。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各移动终端,各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各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其中,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各运动用户的体重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脂肪率数据、各运动用户的水分率数据、各运动用户的基础代谢率、各运动用户的内脏脂肪等级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肌肉量数据、各运动用户的骨盐量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蛋白质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身体质量指数数据;或者,各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还用于显示各运动用户的租用运动用品的信息和/或,租用更衣柜的信息;或者,各移动终端上传包含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视频的视频文件至所述云平台,其中,各运动用户的视频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各运动用户的跑步视频、各运动用户的静走视频、各运动用户的跑步技巧视频、各运动用户的竞走技巧视频;所述智能步道系统还包括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所述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到的所述体测数据、所述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到的所述人流量数据、所述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所述环境数据、所述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到的所述安防数据分别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上;其中,所数据传输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gps设备、wifi对应的路由器、具有蓝牙功能的数据传输设备、有线网络上传数据的电缆线设备;或者,所述系统还包括照明装置,根据所述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所述照明装置自动开启,并将所述照明装置的灯光亮度调节至与当前环境亮度相匹配的灯光亮度,或者,根据所述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所述照明装置自动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能够做到:将针对各年龄段运动人群的运动指导建议准确地推送至各运动用户的各移动终端上,提高了运动用户的运动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具体应用中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的一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所述智能步道系统包括监控平台和云平台;监控平台用于监控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云平台根据预设的聚类分类模型,对监控平台监控到的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并将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分类至对应年龄段的运动人群;以及对监控平台监控到的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包含各年龄段的运动人群的运动习惯信息的分析结果,根据预设的运动模式优化模型,对各年龄段的运动人群的运动习惯进行优化,得到相应的运动指导建议,并将包括相应的运动指导建议的建议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各移动终端上;这样,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能够做到:将针对各年龄段运动人群的运动指导建议准确地推送至各运动用户的各移动终端上,提高了运动用户的运动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中的云平台通过预设的人脸特征匹配模型对人脸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以提取出用于表征各人脸的稀疏特征,将各人脸的稀疏特征与公开数据库中用于表征男性各年龄段的人脸稀疏特征进行比对,识别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各人脸对应的男性所对应的年龄段;或者,将各人脸的稀疏特征与公开数据库中用于表征女性各年龄段的人脸稀疏特征进行比对,识别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各人脸对应的女性所对应的年龄段;这样,通过人脸图像采集装置就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当前运动用户的性别,以及当前运动用户所处的年龄段。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采集装置往往为摄像头,除了摄像头之外,图像采集装置还可以为其它常用的图像采集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云平台对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的预设的人脸特征匹配模型为haar-like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该人脸特征匹配模型为haar-like模型为常规的现有模型,在此不再赘述,除了使用该模型之外,还可以其余的现有模型,只要能够准确地进行特征提取的现有模型均在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监控平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监控设备: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数据;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对应的环境各个时间段的安防数据;步道故障监控设备监控当前步道的故障数据,并在当前步道出现故障时,将故障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上;这样,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监控平台的各种各样的监控设备能够监控到多种多样的数据,也丰富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云平台还用于将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数据与预设的人流量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相应的比较结果,并在比较结果显示出:任一时间段人流量超过预设的人流量阈值时,将相应的预警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或者,云平台还用于对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各个时间段的各个环境数据对应的环境场景匹配出对应的运动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运动建议的运动建议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或者,云平台还用于对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个时间段的安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各个时间段的各个安防状况匹配出对应的安防预警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安防预警建议的安防预警信息推送至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这样,实现了准确地推送上述信息,提高了推送上述信息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各种信息推送至各运动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是常规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相对设置于当前步道的两侧,第一显示单元设置于当前步道的第一侧,且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一侧相间隔的距离值为第一预设距离;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当前步道的第二侧,且第二显示单元与第二侧相间隔的距离值为第二预设距离;这样,运动用户在跑步,或者,静走的过程中,在当前步道的两侧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能够同步显示与当前运动用户相关联的各种信息,例如,运动建议信息,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个运动用户的视觉体验,往往将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设置成相同的数值,即:将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对称地设置于当前步道的两侧。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显示装置的区域时,云平台还用于对监控平台监控到的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针对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运动建议,并将包含相应的运动建议的运动建议信息同步推送至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这样,运动用户在跑步,或者,静走的过程中,在当前步道的两侧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能够同步显示与当前运动用户相关联的运动建议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显示屏能够同步显示针对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建议信息,其中,运动建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跑步姿势的正确姿势信息、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静走姿势的正确姿势信息、针对当前运动用户错误的跑步呼吸方式的正确呼吸方式、当前运动用户的跑步速度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公里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时长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时间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跑步次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速度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公里数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时长建议信息、当前运动用户的每天静走次数建议信息;这样,相对于现有的步道系统而言,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功能更加丰富,提供的运动建议信息也更加丰富、且专业,提高了运动用户的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显示装置的区域时,云平台还用于根据监控平台监控到的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数据,对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运动习惯信息,并根据相应的运动习惯信息匹配出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并将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推送至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上;这样,运动用户在跑步,或者,静走的过程中,在当前步道的两侧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均能够同步显示与当前运动用户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当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当前运动用户经过设置有显示装置的区域时,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屏与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显示屏能够同步显示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其中,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项: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跑鞋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跑步装备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餐饮建议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旅游方式信息、与当前运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旅游地点信息、与当前运动用用户的运动习惯相匹配的商铺信息;这样,相对于现有的步道系统而言,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功能更加丰富。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云平台还用于根据匹配出的相关联的待消费商品信息分析出相应的产业或行业相关联的消费数据,其中,相关联的消费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项:相关联的运动用户消费需求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预测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的消费量变化趋势预测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预售方式对应的消费量数据、相关联的各运动商品集中下单方式对应的消费量数据;这样,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还能够分析出相应的产业或行业相关联的消费数据,方便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商家做出正确的决策,定位出更加精准的运动用户。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各移动终端,各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各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其中,各运动用户的体测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各运动用户的体重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脂肪率数据、各运动用户的水分率数据、各运动用户的基础代谢率、各运动用户的内脏脂肪等级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肌肉量数据、各运动用户的骨盐量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蛋白质数据、各运动用户的身体质量指数数据;或者,各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还用于显示各运动用户的租用运动用品的信息和/或,租用更衣柜的信息;或者,各移动终端上传包含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视频的视频文件至云平台,其中,各运动用户的视频至少包括以下一项:各运动用户的跑步视频、各运动用户的静走视频、各运动用户的跑步技巧视频、各运动用户的竞走技巧视频;这样,通过各移动终端,运动于当前步道的运动用户能够实时地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看到体测数据、租用运动用品的信息和/或,租用更衣柜的信息,此外,通过各移动终端,各运动用户还能够将包含运动于当前步道上的各运动用户的视频的视频文件上传至云平台,便于更多的运动用户分享存储于云平台上的上述各种视频。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智能步道系统还包括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运动数据监控设备监控到的体测数据、人流监控设备监控到的人流量数据、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环境数据、安防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安防数据分别传输至移动终端上;其中,所数据传输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gps设备、wifi对应的路由器、具有蓝牙功能的数据传输设备、有线网络上传数据的电缆线设备;这样,便于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运动用户,提高了运动用户的体验度。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照明装置,根据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照明装置自动开启,并将照明装置的灯光亮度调节至与当前环境亮度相匹配的灯光亮度,或者,根据环境监控设备监控到的当前步道各个时间段的环境数据,照明装置自动关闭;这样,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中的照明装置,能够做到:节约能源,避免浪费电能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中,提及到的模型,均是根据常规算法建立起来的模型,或者是常规的算法,在此不再赘述,相应的模型是为了实现对应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针对各年龄段运动人群的运动指导建议准确地推送至各运动用户的各移动终端上,提高了运动用户的运动体验度;

2、指导人们更有效的跑步,走路,一方面提高运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有效运动,预防相关疾病,促进一些疾病康复;

3、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跑步、步行运动建议;

4、对于步道使用效果的检测,运行状态的检测,有利于及时维护步道;

5、独特的产业带动模块设计,有利于实现用步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6、体测数据、步道运动数据、器材数据集成,有利于运动者形成整套跑步、走路方案与优化方法;

7、步道传感器、环境监控设备的监控屏可以获得实时可靠数据;

8、智能灯光技术应用有助于节能。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应用中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具体应用中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的一系统架构图。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具体应用中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以及各个硬件设备的各个功能的功能如下所述:

硬件设备:步道运动数据采集设备、智能灯光、人流监控设备、环境监控设备和安防监控设备;

云平台:运动者运动行为分析、运动指导、产业数据分析、销量与预测、产业链优化;

移动终端:运动数据查阅、社交分享、运动消费:旅游、餐饮、运动装备。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由步道传感器、智能器材显示屏幕、人流监控设备、体测设备、环境监控设备、旅游定点介绍设备、运动指导屏幕、手机端、云平台、自动运动租售设备、自动存衣柜、智能照明设备等构成。数据采集有两种选择,可以从百度地图直接调取,也可以通过安装在步道上的传感器,人佩戴rfid或手环等,读取距离、位置、时间等数据。通过人流监控设备,可以自动监控人流数量,并进行预警,显示当地实时环境情况,并根据环境情况提供运动建议。可以提供安防监控,安防预警。可以根据环境亮度情况,人数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步道两边设有显示屏,当运动者经过显示屏时,显示屏可以自动显示针对此跑者的运动建议,显示屏同时显示与该运动者相匹配的商品消费信息,跑鞋、跑步装备、餐饮建议、适合旅游方式与旅游地点、商铺;体测数据与室外器材运动数据可以通过grps、蓝牙、无线网、有线网等多种方式上传到云平台。用户可以下载手机端,在手机端查阅运动指导、查阅跑步、走路数据,可以通过手机端查看体测数据,租用运动用品与租用更衣柜。在手机端,运动者可以上传跑步、走路经验、技巧视频。云平台上可以对跑步人群分类,处理跑步,走路数据,优化跑步走路方法,针对不同人群,提炼相应的运动建议指导。监控平台显示人流量、运动习惯、环境、步道情况等数据。步道故障可以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在云平台上,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不同运动人群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给出面向不同产业的精准营销方案。在向消费者推荐相匹配的商品与服务,同时,给相关产业和行业提供消费需求数据、消费量数据、消费预测数据,对消费的商品,通过预售与集中下单方式,降低厂家生产成本,为优化运动相关产业的供应链提供数据支持。围绕运动者的需求,匹配适合运动的旅游资源,为运动者提供整合运动旅游解决方案。积累的数据,可以给相关部门提供,以利于相关部门做相关决策。

需要说明的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中,提及到的模型,均是根据常规算法建立起来的模型,或者是常规的算法,在此不再赘述,相应的模型是为了实现对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烦请参见实施例1对应部分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指导人们更有效的跑步,走路,一方面提高运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有效运动,预防相关疾病,促进一些疾病康复;

2、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跑步、步行运动建议;

3、对于步道使用效果的检测,运行状态的检测,有利于及时维护步道;

4、独特的产业带动模块设计,有利于实现用步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5、体测数据、步道运动数据、器材数据集成,有利于运动者形成整套跑步、走路方案与优化方法;

6、步道传感器、环境监控设备的监控屏可以获得实时可靠数据;

7、智能灯光技术应用有助于节能。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应用中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

大数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采用haar-like模型检测人脸,通过人脸的稀疏表示,提取典型特征,与公开数据库比对,自动识别人的年龄与男女典型特征指标。在体测室里自动采集人的体重、体脂等指标以及国民体质监测指标,比如肺活量、握力数据、俯卧撑等。进而通过聚类方法,根据年龄、性别、关键体质与跑步/走路指标进行分类,形成多层次的全人群分类体系。对于分类的细分人群,进而分析各个不同人群的跑步,或者走路的过程。可以自动采集运动者跑步,或者走路的过程中的图像数据,体测小屋数据以及智能步道可以采集跑步,或者走路过程中的运动速度、运动时长、运动幅度、心率、体重、运动速度变化规律。通过体测屋进行人群跑步,或者走路的效果评价,以体重、心肺、体脂以及过程指标,握力数据变化来衡量运动效果,采用k-means方法进行聚类,对运动者进行分类,选取高效运动者进行运动规律挖掘,对运动者的人体运动数据进行检索,提取关键体征数据(比如腿部位置、手臂位置),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高斯过程动态模型合成能够指导大多数人群进行训练的优秀运动方法。建立基于分类人群的标准运动体姿库,在运动者实际跑步,或者走路的过程中,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采集人跑步的,或者走路的过程信息,并与标准运动体姿库体姿进行比对,识别差异动作,并通过app语音播报,进行提醒。

跨产业:

以跑步或走路为中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输入为不同产业,比如旅游、餐饮、健身的地址、评价指数等指标数据,通过聚类方法,以不同分类人群的消费习惯为自我学习的对象,建立分层的感知器,感知消费行为,以跑步人群,或者走路人群的满意度以及产业容量为最终衡量指标,通过不断搜集的数据进行试错训练,训练机器自动学习分配产业相关性。最终生成围绕运动者运动行为的各产业融合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烦请参见实施例1对应部分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智能步道系统中,提及到的模型,均是根据常规算法建立起来的模型,或者是常规的算法,在此不再赘述,相应的模型是为了实现对应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人群智能步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指导人们更有效的跑步,走路,一方面提高运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有效运动,预防相关疾病,促进一些疾病康复;

2、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跑步、步行运动建议;

3、对于步道使用效果的检测,运行状态的检测,有利于及时维护步道;

4、独特的产业带动模块设计,有利于实现用步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5、体测数据、步道运动数据、器材数据集成,有利于运动者形成整套跑步、走路方案与优化方法;

6、步道传感器、环境监控设备的监控屏可以获得实时可靠数据;

7、智能灯光技术应用有助于节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