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10634发布日期:2019-02-19 18:3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皮肤清洁护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妆一方面可以增加容颜的美丽,增强人的自信心,在社交礼仪上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因此,不论在任何场合都不提倡素面朝天,虽不要求浓妆艳抹,但化淡妆是中国基本的礼节。如此一来,就免不了每天要往脸上涂抹各种化妆品,如果卸妆不彻底,化妆品残留于脸上,则会阻塞毛孔,损坏皮肤,并引发痘痘的产生等一系列皮肤问题。同时,外界的环境污染也会侵蚀肌肤、加速皮肤老化,这就需要将这种污染物清洗干净。因此,对于女性而言,彻底、有效地进行皮肤清洁对于保持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单纯用洗面奶并不能达到彻底清洁皮肤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彩妆。因此,这就促进了一些专门皮肤清洁产品的研发。目前,市面上的皮肤清洁产品主要有卸妆海绵、卸妆膏、卸妆油、卸妆液等,但卸妆海绵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其仅在皮肤的表层产生磨擦效果,无法完全对残留在皮肤深层的脏污,化妆品和角质进行清洁;卸妆油、卸妆液和卸妆膏虽然可以提高皮肤清洁功效,有效去除皮肤上的化妆品、油脂等,但其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一些肤质还容易引起过敏,不利于皮肤健康。此外,采用现有皮肤清洁产品进行皮肤清洁时的操作相对复杂,之后通常还需要使用清水清洗干净,不适于便携携带和使用。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0508263.2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清洁护肤卸妆液,该申请案的卸妆液由以下组分组成: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1~3%,酯油:3~10%,葡萄籽油:10~15%,丙二醇:5~8%,聚乙二醇:0.5~1.0%,聚羟基脂肪酸酯:20~30%,透明质酸钠:0.05~2.0%,水解胶原蛋白:2~5%,白菊花精油:0.2~0.6%,棕榈叶提取物:1~2%,木糖醇:10~15%,维生素e:2~3%,余量为水。该卸妆液可以有效提高皮肤卸妆效果,且卸妆后面部不紧绷、清爽不油腻,能深层清洁、瓦解毛孔底层污垢,但其卸妆操作较复杂,不适于便携使用。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87571.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卸妆护肤湿巾,该申请案的卸妆护肤湿巾包含:可生物降解基材和卸妆液,卸妆液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橄榄油5-10份,聚乙二醇1-5份,peg-10异硬脂酸酯3-9份,山梨醇1-5份,鲸蜡硬脂醇辛酸酯5-10份,柑橘精油0.01-0.2份,氨基酸2-8份,纯净水100份。该申请案的卸妆护肤湿巾相对于现有卸妆油和卸妆液具有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等突出优点,但其仍是利用化学物质进行皮肤清洁卸妆。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皮肤清洁和卸妆产品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清洁护理材料可以对面部的死皮、灰尘、化妆品和有机杂质等均进行有效清洁,且经清洁后皮肤更加光滑,不会损伤皮肤和角质层。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其一,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薄膜结构,薄膜厚度为5-100微米,薄膜孔疏度为20-8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

更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厚度为5-16微米,其孔疏度为67-80%。

更进一步的,该清洁护理材料以pp或pe或其组合为基材,为pp或pe单层结构,或pp/pe双层结构,或由pp、pe任意组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其二,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孔膜基材的厚度为5-100微米,薄膜孔疏度为20-8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更优选的,所述薄膜厚度为5-16微米,其孔疏度为67-80%。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孔膜基材以pp或pe或其组合为基材,为pp或pe单层结构,或pp/pe双层结构,或由pp、pe任意组合而成的多层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铝、氧化硅、黏土以及勃姆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1-98%,优选为5-50%;所述的粘接剂为丁苯乳胶、苯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类、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聚氨酯、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2-99%。

更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环氧乙烷、聚氧化乙烯、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明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扩散剂nno、扩散剂mf、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0.1-97%,优选为1-50%。

更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100nm-20μm,优选为1μm-5μm;涂层的重量为0.5g/m2-10g/m2,优选为1g/m2-5g/m2;该功能性涂层直接涂覆于多孔膜基材的表面或为半渗入涂层结构或嵌入式涂层结构。

其三,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多孔膜基材的制备:采用干法或湿法或干湿法结合制备得到多孔膜基材;

(2)功能性涂层涂料的制备:将填充剂、粘结剂、功能助剂和溶剂通过高速分散混合在一起,然后混合均匀形成悬浊混合物,即得功能性涂层涂料;

(3)功能性涂层的涂覆:采用喷涂、微凹版涂布、浸涂、转移涂布或凹版涂布方式将功能性涂层涂料涂布在多孔膜基材上,然后干燥、切条,即制备得到所需的清洁护理材料。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薄膜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聚烯烃微孔薄膜对面部及皮肤进行清洁护理,从而可以对面部及皮肤存在的死皮、灰尘、化妆品、有机杂质及其他异物等进行有效清除,防止毛孔堵塞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证皮肤的健康与洁净。

(2)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相对于现有卸妆油等卸妆产品,既能够实现对皮肤的彻底清洁,尤其能够满足现代女性对化妆品卸妆的使用需求,同时还不含化学物质添加,对皮肤无任何损伤,不会引起过敏现象。此外,采用本发明的聚烯烃微孔薄膜作为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只需要轻微擦拭皮肤即可有效清洁皮肤,使用及携带方便。

(3)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聚烯烃薄膜表面光滑,网状结构紧密,富有弹性可在一定范围内拉伸,触感柔软,不会给面部脆弱的角质层带来损伤,同时薄膜的微孔结构可通过摩擦而实现纳米级皮肤修复,使皮肤更加光滑。

(4)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吸油能力,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带走面部水分,同时薄膜本身为介电材料,能够静电吸附小颗粒,因此可用作定妆产品使用,并能够减少传统定妆散粉使用时多余的粉末被人体吸入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5)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通过聚烯烃薄膜的厚度、薄膜中微孔大小及薄膜孔疏度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当控制孔疏度大于65%时,该薄膜对皮肤的清洁效果及修复效果最好。

(6)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通过采用聚烯烃薄膜基材可以对皮肤上的死皮、灰尘、化妆品、有机杂质及其他异物等进行有效清除,防止毛孔堵塞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证皮肤的健康与洁净,同时使用时只需要轻微擦拭皮肤即可有效清洁皮肤,使用及携带方便,还具有优良的定妆作用和皮肤修复作用。此外,本发明通过在基材上涂覆功能性涂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材料的清洁作用。

(7)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括填充剂和粘接剂,通过选用特定的物质作为填充剂,并对填充剂的填充量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既可以有效提高对皮肤的清洁效果,并有效防止损伤皮肤的角质层,同时又能够保证功能性涂层与基材之间结合的牢固性,防止发生脱落。

(8)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通过向功能性涂层中添加特定种类的物质作为功能助剂,从而有利于帮助填充剂更好、更加均匀地粘接于聚烯烃薄膜基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湿法薄膜微孔结构的电镜图;

图2为干法薄膜微孔结构的电镜图;

图3为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薄膜的电镜图;

图4为涂覆有功能性涂层的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皮肤清洁和卸妆产品存在的清洁效果较差、易造成皮肤损伤及使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性地采用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单层或双层或三层微孔薄膜材料作为皮肤清洁材料,从而一方面可以对皮肤上存在的死皮、灰尘、化妆品、有机杂质及其他异物等进行有效和彻底清除,提高了皮肤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还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带来皮肤的损害。同时采用本发明的聚烯烃微孔薄膜作为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只需要轻微擦拭皮肤即可有效清洁皮肤,使用及携带方便,且聚烯烃薄膜表面光滑,网状结构紧密,富有弹性可在一定范围内拉伸,触感柔软,不会给面部脆弱的角质层带来损伤,同时薄膜的微孔结构可通过摩擦而实现纳米级皮肤修复,使皮肤更加光滑,因此其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的,本发明的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的薄膜厚度为5-100微米,薄膜孔疏度为20-8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更优化的,所述薄膜厚度为5-16微米,其孔疏度为67-80%。本发明的聚烯烃微孔薄膜可以采用现有湿法制膜工艺或干法制膜工艺或干湿法混合制膜工艺制备得到,其中湿法制膜工艺的制备过程如下:利用热致相分离(tips)的原理将聚合物与溶剂混合,加热至聚合物的熔点之上,然后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制成膜片,再经过多次横拉,纵拉,萃取等工艺流程,即制备得到pe微孔薄膜。

干法制膜工艺是电池隔膜制备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该工艺是将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等原料混合形成均匀熔体,挤出时在拉伸应力下形成片晶结构,热处理片晶结构获得硬弹性的聚合物薄膜,之后在一定的温度下拉伸形成狭缝状微孔,热定型后制得微孔膜。目前干法工艺主要包括干法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两种工艺:

(1)干法单拉

干法单拉是使用流动性好、分子量低的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聚合物,利用硬弹性纤维的制造原理,先制备出高取向度、低结晶的聚烯烃铸片,低温拉伸形成银纹等微缺陷后采用高温退火使缺陷拉开,进而获得孔径均一、单轴取向的微孔薄膜。

干法单拉工艺流程为:1)投料:将pe或pp及添加剂等原料按照配方预处理后输送至挤出系统。2)流延:将预处理的原料在挤出系统中经熔融塑化后从模头挤出熔体,熔体经流延后形成特定结晶结构的基膜。3)热处理:将基膜经热处理后得到硬弹性薄膜。4)拉伸:将硬弹性薄膜进行冷拉伸和热拉伸后形成纳米微孔膜。5)分切:将纳米微孔膜根据客户的规格要求裁切为成品膜。

(2)干法双拉

由于pp的β晶型为六方晶系,单晶成核、晶片排列疏松,拥有沿径向生长成发散式束状的片晶结构的同时不具有完整的球晶结构,在热和应力作用下会转变为更加致密和稳定的α晶,在吸收大量冲击能后将会在材料内部产生孔洞。干法双拉工艺通过在pp中加入具有成核作用的β晶型改性剂,利用pp不同相态间密度的差异,在拉伸过程中发生晶型转变形成微孔。

干法双拉工艺流程为:1)投料:将pp及成孔剂等原料按照配方预处理后输送至挤出系统。2)流延:得到β晶含量高、β晶形态均一性好的pp流延铸片。3)纵向拉伸:在一定温度下对铸片进行纵向拉伸,利用β晶受拉伸应力易成孔的特性来致孔。4)横向拉伸:在较高的温度下对样品进行横向拉伸以扩孔,同时提高孔隙尺寸分布的均匀性。5)定型收卷:通过在高温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降低其热收缩率,提高尺寸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烯烃微孔薄膜材料的清洁效果,本发明在多孔膜基材上涂覆功能性涂层,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括填充剂和粘接剂,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铝、氧化硅、黏土以及勃姆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1-98%,优选为5-50%;所述的粘接剂为丁苯乳胶、苯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类、聚氨酯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聚氨酯、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2-99%。通过选用特定的物质作为填充剂,并对填充剂的填充量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对皮肤的清洁效果,并有效防止损伤皮肤的角质层,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功能性涂层与基材之间结合的牢固性,防止发生脱落。

更优化的,本发明的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从而有利于帮助填充剂更加均匀地粘接于聚烯烃薄膜基材,该功能助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环氧乙烷、聚氧化乙烯、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明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扩散剂nno、扩散剂mf、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0.1-97%,优选为1-50%。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仅列举部分实施例进行说明,而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的结构、功能性涂层中填充剂、粘接剂及功能助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由pe(聚乙烯)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薄膜结构,薄膜厚度为5微米,薄膜孔疏度为2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本实施例的pe微孔薄膜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得到,其电镜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由聚丙烯(pp)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薄膜结构,薄膜厚度为35微米,薄膜孔疏度为4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本实施例的pp微孔薄膜采用干法工艺制备得到,其电镜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pp/pe微孔薄膜双层结构,薄膜厚度为16微米,薄膜孔疏度为67%,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pp/pe/pp微孔薄膜三层结构,薄膜厚度为100微米,薄膜孔疏度为80%,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该清洁护理材料为pe/pp/pe微孔薄膜三层结构,薄膜厚度为10微米,薄膜孔疏度为75%,薄膜中微孔大小为10纳米-100微米。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多孔膜基材的结构同实施例1,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铝,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1%,所述的粘接剂为丁苯乳胶,其用量为99%。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100nm,涂层的重量为0.5g/m2,该功能性涂层直接涂覆于多孔膜基材的表面(单面涂覆,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得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多孔膜基材的制备:采用干法或湿法或干湿法结合制备得到多孔膜基材;

(2)功能性涂层涂料的制备:将填充剂、粘结剂、功能助剂和溶剂(水,乙醇,或水和乙醇混合剂,其中乙醇水溶液中水的重量占比可选择在1%-99%之间,本实施例选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水的质量占比为70%)通过高速分散混合在一起,然后混合均匀形成悬浊混合物,即得功能性涂层涂料;

(3)功能性涂层的涂覆:采用喷涂方式将功能性涂层涂料涂布在多孔膜基材上,然后干燥、切条,即制备得到所需的清洁护理材料,其电镜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多孔膜基材的结构同实施例2,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硅,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98%,所述的粘接剂为苯丙烯酸,其用量为2%。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20μm,涂层的重量为10g/m2,该功能性涂层为半渗入涂层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浸涂方式将功能性涂层涂料涂布在多孔膜基材上。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多孔膜基材的结构同实施例3,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铝和黏土,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5%;所述的粘接剂为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其用量为95%。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1μm;涂层的重量为1g/m2;该功能性涂层直接涂覆于多孔膜基材的表面(两面涂覆)。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多孔膜基材的结构同实施例4,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氧化铝、氧化硅和勃姆石,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50%;所述的粘接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和氨基甲酸酯,其用量为50%。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5μm;涂层的重量为5g/m2;该功能性涂层为半渗入涂层结构(如图4所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包括由聚烯烃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孔膜基材及涂覆于基材上的功能性涂层,所述多孔膜基材的结构同实施例5,所述功能性涂层的涂料包含填充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的填充剂为勃姆石,其用量为涂层总重的25%,所述的粘接剂聚氨酯,其用量为75%。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厚度为3μm;涂层的重量为3g/m2;该功能性涂层为嵌入式涂层结构(如图4所示)。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其结构及组成基本同实施例6,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且填充剂、粘接剂、功能助剂的用量分别为涂层总重的5%、15%、80%。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其结构及组成基本同实施例7,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的组合,且填充剂、粘接剂、功能助剂的用量分别为涂层总重的50%、10%、40%。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其结构及组成基本同实施例8,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为甲基纤维素、明胶、海藻酸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和烷基磺酸盐的组合,且填充剂、粘接剂、功能助剂的用量分别为涂层总重的40%、20%、40%。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面部及皮肤清洁护理材料,其结构及组成基本同实施例9,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功能性涂层的涂料还包括功能助剂,该功能助剂为聚氧化乙烯、海藻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和扩散剂mf的组合,且填充剂、粘接剂、功能助剂的用量分别为涂层总重的25%、40%、3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