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0608发布日期:2019-01-22 18:4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牛用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也称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对牛危害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肺和胸膜,其病理特征为纤维素性肺炎和浆液纤维素性肺炎。

流行特点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牛类,包括黄牛、牦牛、犏牛、奶牛等,其中3--7岁多发,犊牛少见,本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曾有过流行,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仍有流行。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

牛肺疫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常年可发生,伹以冬春两季多发。非疫区常因引进带菌牛而呈爆发性流行;老疫区因牛对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发病缓慢,通常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往往呈散发性。

潜伏期2-4周,短者7天,长者可达讲个月之久;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鼻孔扩张,鼻翼扇动,有浆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高度困难,呈腹式呼吸,有吭声或痛性短咳。前肢张开,喜站。反刍迟缓或消失,可视粘膜发绀,臀部或肩胛部肌肉震颤。脉细而快,每分钟80-120次;前胸下部及颈垂水肿。胸部叩诊有实音,痛感;听诊时肺泡音减弱;病情严重出现胸水时,叩诊有浊音;若病情恶化,则呼吸极度团难,病牛呻吟,口流白沫,伏卧伸颈,体温下降,最后窒息而死。病程5-8天;亚急性型:其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症状不如急性型明显而典型;慢性型:病牛消瘦,常伴发癌性咳嗽,叩诊胸部有实音且敏感。在老疫区多见牛使疫力下降,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故易与结核相混,应注意鉴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率,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瓜蒌子100份,杏仁100-120份,桑白皮30-60份,黄柏50-100份,沙参100-120份,山芝麻80-90份,当归100-120份,黄连藤30-80份。

其中杏仁优选105-120份。

其中桑白皮优选40-50份,黄柏优选60-95份。

其中沙参优选105-110份,山芝麻优选85-90份。

当归优选105-120份,其中黄连藤优选50-60份。

本发明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按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药;

二、将称得的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得到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二原料粉碎后,过100-300目筛。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率,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药物使用方法每次喂养时,每500公斤饲料,称取1500克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再将该药物用适量的水对调好,然后加入饲料中,拌均,立即喂养,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自由采食,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每隔10天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瓜蒌子100kg,杏仁100kg,桑白皮50kg,黄柏50kg,沙参105kg,山芝麻85kg,当归110kg,黄连藤50kg。这些原料成分均为经过晒干后的质量,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150-30目,混合均匀,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

使用方法:每次喂养时,每500公斤调好的饲料,称取1500克本实施例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再将该药物用适量的水对调好,然后加入饲料中,拌均,立即喂养,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自由采食,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每隔10天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

实施例2-6

实施例2-6除了原料质量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原料种类和制备工艺步骤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6所使用的原料及质量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

临床试验一:

(1)实验动物

选择60头7月龄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牛,雌雄随机,体温升高,有吭声或痛性短咳,食欲减退,不愿活动。

(2)饲养环境的控制

试验期间,所有的试验在隔离间完成,并且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饲喂、饮水和饲养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尽可能保持一致。

(3)实验方法

随机分组,共分6个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实施例1-6所述药物配成的饲料,每天2次,自由采食,连续10天治疗10天之后,观察并做好记录。具体见表2。

(4)治疗标准及观察方法

治愈: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痊愈,并且一些病症,如食欲不振、不排便等痊愈。

有效: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得到很大的缓解。

无效: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表2

由此可知,利用本发明药物混入饲料中喂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所以本发明不局限于作为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只要是原料配方与本发明相同或者等同的药物就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将与本发明的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相同配方的原料制成任何一种中药制剂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即只要原料配方与本发明相同的药物就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瓜蒌子100份,杏仁100‑120份,桑白皮30‑60份,黄柏50‑100份,沙参100‑120份,山芝麻80‑90份,当归100‑120份,黄连藤30‑80份。该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率,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任先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市武顺循环农牧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