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4222发布日期:2019-03-16 00:0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说是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因外科手术、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软组织损伤,为防止受损部位黏连,需要根据情况覆盖防黏连薄膜;但是现有的防黏连薄膜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可探查或者可探查性差,生物相容性较差,容易引起炎症反应,降解时间长等。以防黏连薄膜的材料来说,疏水性的材料制备的防黏连薄膜能够有效保持屏蔽作用,易于探查,但疏水性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差,作为异物的植入,易于引发炎症反应;亲水性材料制备的防黏连薄膜生物相容性好,但是降解时间短,不能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但是不易探查。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疏水性材料微孔结构的引入,减少了疏水材料的植入量,减少了炎症反应,并且两亲性微孔膜既提高了生物相容性,又保障了植入后的可探查性。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05~0.20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2~0.10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5~10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50~92%;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dl‐丙交酯、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均聚或者两种及以上共聚所得的聚合物;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250万道尔顿;水溶性多糖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葡聚糖、透明质酸、琼脂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水溶性多糖的分子量为50~300万道尔顿。优选的,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150万道尔顿。优选的,水溶性多糖的分子量为80~100万道尔顿。优选的,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dl‐丙交酯、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或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均聚物。优选的,水溶性多糖为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或壳聚糖。优选的,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0~100μm,孔隙率为60~80%。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经特殊装置刮涂后,先低温预冻15~30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5~0.20g/ml;预冻温度为‐80~‐2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1~2℃/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25~45℃,冻干时间为5~6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dl‐丙交酯、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均聚或者两种及以上共聚所得的聚合物;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o2、n2或nh3,发射功率为30~200w,处理时间为30秒至3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②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10~3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03~0.25g/ml;水溶性多糖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葡聚糖、透明质酸、琼脂或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制备方法,预冻温度为‐60℃、‐70℃或‐80℃。优选的的制备方法,步骤②中气体氛围为氮气,发射功率为80w,处理时间为1分钟。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用途,用于软组织损伤后的防粘连膜,防止软组织损伤后粘连的发生,促进损伤部位修复。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由亲水面和三维梯度微孔的疏水面组成,既提高了此类防黏连薄膜的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并且通过梯度微孔的引入,又在保持屏障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异物植入量,减轻了炎症反应;采用亲水性良好的多糖大分子为亲水面,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修复,采用疏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疏水面,并将其设计成三维梯度微孔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医疗器械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降解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解决了亲水面和疏水面材料的结合问题,得到了具有两亲性的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且通过调整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和比例、三维梯度微孔膜的孔隙率和孔径等,可以实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降解时间的可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疏水面的sem图;图2为实施例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横截面的sem图;图3为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分子量均是指重均分子量。壳聚糖衍生物是指亲水性较好的壳聚糖衍生物,如羧甲基壳聚糖。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的有机溶剂包括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可采用可调式涂膜器对聚合物溶液进行刮涂,通过控制涂膜器刮刀与基板的间隙,控制刮涂溶液的厚度。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dl‐丙交酯、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对二氧环己酮和三亚甲基碳酸酯中的两种所得的聚合物,如聚丙交酯‐乙交酯,聚dl‐丙交酯‐ε‐己内酯,聚乙交酯‐对二氧环己酮,聚ε‐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聚l‐丙交酯‐对二氧环己酮等;本申请中厚度为0.05~0.20mm,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50~92%时微孔膜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采用均聚物时的降解时间,如表1所示:表1均聚物的降解时间聚合物名称体外降解时间(质量损失50%)聚-dl-丙交酯4-60w聚-l-丙交酯6-72w聚-dl-丙交酯-乙交酯4-32w聚-乙交酯3-30w聚-ε-己内酯8-81w聚-对二氧环己酮3-28w聚-三亚甲基碳酸酯4-30w相同种类的材料,分子量越大,降解时间越长;在共聚物中,单体降解速率快慢顺序如下:乙交酯快于对二氧环己酮,对二氧环己酮快于三亚甲基碳酸酯,l‐丙交酯快于d,l‐丙交酯,d,l‐丙交酯快于ε‐己内酯。相同分子量条件下,降解速率快的单体含量越高,该聚合物的降解速度越快。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05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2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5: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50%;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0万道尔顿的聚dl‐丙交酯;水溶性多糖为分子量80万道尔顿的羧甲基壳聚糖。实施例2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20mm,亲水面的厚度为0.10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10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92%;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20万道尔顿的聚l‐丙交酯;水溶性多糖为分子量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实施例3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10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5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1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60%;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5万道尔顿的聚乙交酯;水溶性多糖为分子量100万道尔顿的羧甲基壳聚糖。实施例4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08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4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2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70%;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万道尔顿的聚ε‐己内酯;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分子量为50万道尔顿。实施例5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12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7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4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200μm,孔隙率为80%;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聚对二氧环己酮;水溶性多糖为壳聚糖和琼脂按照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得到,壳聚糖和琼脂的分子量均为300万道尔顿。实施例6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16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8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55: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0~100μm,孔隙率为60%;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0万道尔顿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水溶性多糖为透明质酸,其分子量为100道尔顿。实施例7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该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18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9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7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20~100μm,孔隙率为85%;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聚dl‐丙交酯‐对二氧环己酮,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和透明质酸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和透明质酸分子量均为200万道尔顿。实施例8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是由疏水面经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和亲水面复合而成,其中疏水面的厚度为0.10mm,亲水面的厚度为0.05mm;疏水面的材料为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亲水面的材料为水溶性多糖,疏水面和亲水面的质量比为60:1,其中疏水面是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微孔孔径为50~150μm,孔隙率为68%;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聚dl-丙交酯,分子量为20万道尔顿;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分子量为80万道尔顿。实施例9实施例1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1,4‐二氧六环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经刮涂后,先低温预冻15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05g/ml;预冻温度为‐2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1℃/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25℃,冻干时间为5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0万道尔顿的聚dl‐丙交酯;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o2,发射功率为30w,处理时间为30秒;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1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03g/ml;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量为80万道尔顿。实施例10实施例2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30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20g/ml;预冻温度为‐8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2℃/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45℃,冻干时间为6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20万道尔顿的聚l‐丙交酯;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n2,发射功率为200w,处理时间为3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3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25g/ml;水溶性多糖为分子量为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实施例11实施例3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20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0g/ml;预冻温度为‐65℃,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1.5℃/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35℃,冻干时间为5.5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5万道尔顿的聚乙交酯;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nh3,发射功率为50w,处理时间为1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2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15g/ml;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量为100万道尔顿。实施例12实施例4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25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5g/ml;预冻温度为‐4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1℃/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40℃,冻干时间为5.5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万道尔顿的聚ε‐己内酯;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o2,发射功率为100w,处理时间为2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15℃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10g/ml;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分子量为50万道尔顿。实施例13实施例5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20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8g/ml;预冻温度为‐3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2℃/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30℃,冻干时间为5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聚对二氧环己酮;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n2,发射功率为150w,处理时间为2.5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2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15g/ml;水溶性多糖为壳聚糖和琼脂按照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得到,壳聚糖和琼脂的分子量均为300万道尔顿。实施例14实施例6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18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0g/ml;预冻温度为‐65℃,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2℃/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35℃,冻干时间为5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分子量10万道尔顿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n2,发射功率为180w,处理时间为1.5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25℃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18g/ml;水溶性多糖为透明质酸,其分子量为100万道尔顿。实施例15实施例7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溶于1,4‐二氧六环中,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刮涂后,先低温预冻22分钟,然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其中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0.18g/ml;预冻温度为‐70℃,冷冻干燥时的升温速度为2℃/分钟,最终冻干温度为30℃,冻干时间为6小时;其中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为聚dl‐丙交酯‐对二氧环己酮,分子量为250万道尔顿;②以步骤①所得微孔薄膜为基底,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nh3,发射功率为150w,处理时间为2分钟;③将水溶性多糖溶于纯化水中,得到多糖溶液,将所得多糖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处理后的微孔薄膜上,20℃下自然晾干,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多糖溶液的浓度为0.15g/ml;水溶性多糖为羧甲基纤维素和透明质酸按照质量比1:1混合得到,羧甲基纤维素和透明质酸分子量均为200万道尔顿。实施例16实施例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重均分子量为20万道尔顿的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聚‐d,l‐丙交酯溶于1,4‐二氧六环中,得到聚合物溶液,溶液经刮涂后,经过低温预冻15分钟,转移至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制备得到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所述溶液浓度为0.15g/ml;预冻温度为‐80℃,升温速度为1℃/min,最终冻干温度为45℃,冻干6小时。②以步骤①中所得的微孔薄膜为基底,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仪对基底进行处理,气体氛围为o2,发射功率为40w,处理时间为30s。③将分子量为80万道尔顿的羧甲基纤维素溶于纯化水中,将溶液均匀刮涂于步骤②中已处理的微孔膜上,室温下自然晾干;制备得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所述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浓度为0.03g/ml。以水接触角来表征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亲疏水性,本发明选用的疏水面材料的接触角在95°以上,亲水面的接触角在60°以下,具有明显的两亲性能。本申请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中的疏水面是具有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微孔薄膜,如图3所示,疏水面的微孔薄膜为长方体状,厚度可以理解为高度,在高度维度上,微孔孔径呈现一定的梯度变化,这是由于制备过程中疏水面具有一定厚度,通过控制预冻温度,使膜自下而上冻结,由于导热速率差异,使得不同高度上的微孔具有不同的孔径。由于多糖类大分子的降解速度较快,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降解较慢,两亲性微孔膜的降解速度主要取决于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降解速度,在疏水面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降解速度与材料种类、分子量、微孔的大小和孔隙率均有关系,微孔膜的孔径和孔隙率决定了力学强度和降解速度,通过控制疏水性材料溶液的浓度可以调控孔径和孔隙率,从而实现降解时间的可控性,当材料种类及分子量一定的情况下,疏水面厚度越厚,降解周期越长,如当疏水材料选用分子量15万道尔顿的聚‐d,l‐丙交酯,并且疏水面厚度为0.1mm时,溶液浓度对孔径、力学强度和降解时间的影响如表2所示。表2溶液浓度对孔径、力学强度、降解时间的影响表本发明实施例1~8所得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力学强度和体外降解时间的数据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8所得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的力学强度和体外降解时间的数据结果表将实施例1~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进行临床应用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选用189只健康大鼠作为腹腔损伤试验对象,雌雄各半,体重200g左右,随机分为9组,每组21只。组号1~8组为实验组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组号9组为对照组使用现有上市防黏连膜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聚乳酸。将大鼠禁食12h后,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35mg/kg,♂40mg/kg),剪去术区(下腹正中)周围毛约4*4cm大小,碘伏常规消毒,无菌下取前下腹正中切口约2cm,提出盲肠后,置于纱布上5分钟,使浆膜干燥,用单向锉刀在整个盲肠浆膜上造成点状出血伤口,再滴入适量(1~2滴)无水酒精在创面上,将膜置于动物创面局部贴敷,连续缝合关腹,术后青霉素抗炎3天,观察情况,于术后1周、2周和8周处死大鼠,观察试验大鼠创面粘连情况并采用phillips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如表4所示。表4试验大鼠粘连评分结果表由表4的试验大鼠的粘连评分结果可以看出,在1周、2周和8周处死大鼠后解剖,对损伤部位的粘连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粘连程度越重,损伤部位修复效果越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8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对大鼠损伤部位修复良好,粘连评分均在1~2之间,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评分分值呈下降趋势,说明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能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减轻了炎症反应,促进了损伤部位的修复,并且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防粘连效果均优于上市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