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467发布日期:2019-04-17 03:1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部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会在闲暇的时候进行运动训练,但长时间的训练后,人的肩部与手臂容易酸痛影响下次训练,通常都是人用手对肩部进行按摩,长时间的按摩,人的手易酸痛导致后续按摩力度不均匀,并且人一次只能对一个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效率低,所以人们按摩至一段时间后就休息一会,并且两个人分别对手臂与肩部进行按摩,如此人工成本高,按摩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人用手对肩部长时间的按摩时,人的手易酸痛导致后续按摩力度不均匀,并且人一次只能对一个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肩部进行按摩,按摩力度均匀,并且还能同时对手臂与肩部进行按摩的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包括有弧形放置板、弧形空心管、弧形杆、套环、磁铁、铁块、驱动装置和肩部按摩装置,弧形放置板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弧形放置板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弧形空心管内左部固接有磁铁,弧形空心管内还设有弧形杆,弧形杆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铁块与磁铁配合,弧形放置板下方设有套环,套环上设有驱动装置,套环与肩部按摩装置连接,套环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按摩装置配合。

进一步说明,驱动装置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活动杆、推块、三通管、第二活塞和第一弹簧,套环内左右两侧都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套环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第二活塞内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套环顶部前侧中部对称式的固接有缸体,缸体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左右两侧第一活塞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活动杆,左侧活动杆贯穿左侧缸体的左侧中部固接有推块,右侧活动杆贯穿右侧缸体的右侧中部也固接有推块,套环顶部中间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与套环内连通,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左侧缸体右侧下部和右侧缸体左侧下部连接,三通管与缸体内连通。

进一步说明,肩部按摩装置包括有排水管、水囊和按摩球,弧形放置板内侧面左右两侧都固接有水囊,水囊外侧面底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多个按摩球,左侧水囊前侧面右侧与右侧水囊前侧面左侧都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水囊内连通,左侧排水管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前侧面左侧与套环顶部左侧连接,右侧排水管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前侧面右侧与套环顶部右侧连接,排水管与套环内连通。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手臂按摩装置,手臂按摩装置包括有弧形板、导向轮、拉线、导杆、滑套、第二弹簧、竖板和按摩轮,弧形放置板底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为对称式设置弧形板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顶部与底部之间固接有导杆,导杆上设有两个滑套,最上方滑套顶部与通孔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右方上下两侧滑套左侧面之间固接有竖板,左方上下两侧滑套右侧面之间也固接有竖板,左右两侧竖板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轮,左侧弧形板外侧面下部与右侧弧形板外侧面下部都转动式的安装有导向轮,最下方滑套底部外侧连接有拉线,左侧拉线尾端绕过左侧导向轮与左侧推块左侧面中部连接,右侧拉线尾端绕过右侧导向轮与右侧推块右侧面中部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卡扣、第三弹簧和卡套,弧形放置板后侧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连接有第二绑带,第二绑带尾端固接有卡扣,卡扣内侧面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弧形放置板前侧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绑带,第一绑带尾端固接也卡套,卡套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卡孔,卡扣位于卡套内与卡孔接触配合。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按摩囊、出水管和阀门,弧形空心管内侧面固接有按摩囊,按摩囊外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按摩囊内连通,出水管上设有阀门,左侧出水管尾端与左侧水囊后侧右部连接,右侧出水管尾端与右侧水囊后侧左部连接,出水管与水囊内连通。

首先操作人员将套环套在腰上,再拉动弧形杆向右移动伸入弧形空心管内,左侧铁块与磁铁脱离,进而右侧铁块与铁块接触时,停止推动弧形杆,操作人员即可将弧形放置板放置在肩部上,且使弧形空心管套在脖子上,肩部按摩装置与肩部接触,再拉动弧形杆向左移动,右侧铁块与磁铁脱离,当左侧铁块再次与磁铁接触时,停止推动弧形杆,弧形杆与弧形空心管配合将弧形放置板固定在肩部上,操作人员即可用手运作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运作带动肩部按摩装置运作,肩部按摩装置运作对肩部进行按摩。当肩部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运作驱动装置,再次拉动弧形杆向右移动使左侧铁块与磁铁脱离,弧形杆将操作人员脖子松开,再将弧形放置板从肩部上取下,即可将套环从腰上取下。

初始时,缸体与套环内有适量的水,当弧形放置板固定在肩部上,且肩部按摩装置与肩部接触时,操作人员即可双手交叉推动左右两侧推块同时向内外移动,推块内外移动带动活动杆内外移动,活动杆内外移动带动第一活塞内外移动,当第一活塞向内移动时,第一活塞将缸体内的水通过三通管,推入套环内,水推入套环内带动第二活塞向外移动,第一弹簧拉伸,第二活塞向外移动将套环内的水推入肩部按摩装置内,进而水的推入驱动肩部按摩装置对肩部进行按摩,当第一活塞向外移动,第一活塞通过三通管将套环内的水抽回至缸体内,因第一弹簧的作用,第二活塞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第二活塞向内移动将肩部按摩装置内的水抽回至套环内,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驱动肩部按摩装置对肩部进行按摩。

当弧形放置板放置在肩部上时,水囊与操作人员肩部接触,进而操作人员拉动推块左右移动时,第二活塞向外移动将套环内的水推入排水管内,排水管内的水排入水囊内,进而水的排入使水囊膨胀,水囊膨胀通过按摩球对操作人员肩部进行按摩。当第二活塞向内移动时,第二活塞通过排水管将水囊的水抽回至套环内,水囊收缩,如此反复,水囊不断的膨胀对操作人员肩部进行按摩。

当水囊与操作人员肩部接触时,弧形板套在手臂上,按摩球与手臂接触,进而操作人员拉动推块内外移动时,推块向内移动通过拉动带动滑套向下移动,第二弹簧拉伸,滑套向下移动带动竖板向下移动,竖板向下移动带动按摩轮向下移动,按摩轮向下移动对操作人员的手臂进行按摩,当推块向外移动时,拉线被放松,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滑套向上移动通过竖板带动按摩轮向上移动再次对手臂进行按摩,如此反复,即可对手臂进行按摩。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加放松、舒服。

首先操作人员按动卡扣左右两侧向内移动,第三弹簧压缩,卡扣向内移动与卡孔内脱离,即可拉动第二绑带带动卡扣与卡套内脱离,即可将弧形放置板放置在肩部上,当弧形放置板放置好后,再拉动第二绑带使卡扣插入卡套内,因第三弹簧的作用,卡扣卡入卡扣内将卡套固定,进而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配合将弧形放置板固定,即可开始进行按摩。当操作人员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再次按动卡扣左右两侧与卡孔内脱离,拉动卡扣与卡套内脱离,即可将弧形放置板取下。如此,可防止弧形放置板与操作人员肩部脱离影响按摩。

当弧形空心管与脖子接触时,按摩囊与操作人员脖子接触,当水囊通过按摩球对肩部进行按摩时,即可打开阀门,水囊内的部分水排入出水管内,出水管内的水排入按摩囊内,按摩囊膨胀对脖子进行按摩,当水囊收缩时,水囊通过出水管将按摩囊内的水抽出,按摩囊收缩。当操作人员无需按摩脖子时,关闭阀门即可。如此,可对脖子进行按摩使操作人员更加放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水囊与按摩球的配合,操作人员只需拉动推块,即可使按摩球对肩部进行按摩,无需人手动对肩部进行按摩,按摩力度均匀,还能避免手酸痛,通过手臂按摩装置,则能在肩部按摩的同时对手臂进行按摩,使得操作人员更加放松,通过卡扣与卡套的配合,能将弧形放置板固定防止移动影响对肩部的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1、弧形放置板,2、弧形空心管,3、弧形杆,4、套环,5、磁铁,6、铁块,7、驱动装置,71、缸体,72、第一活塞,73、活动杆,74、推块,75、三通管,76、第二活塞,77、第一弹簧,8、肩部按摩装置,81、排水管,82、水囊,83、按摩球,9、手臂按摩装置,91、弧形板,92、导向轮,93、拉线,94、通孔,95、导杆,96、滑套,97、第二弹簧,98、竖板,99、按摩轮,10、第一绑带,11、第二绑带,12、卡孔,13、卡扣,14、第三弹簧,15、卡套,16、按摩囊,17、出水管,1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弧形放置板1、弧形空心管2、弧形杆3、套环4、磁铁5、铁块6、驱动装置7和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2,弧形空心管2内左部固接有磁铁5,弧形空心管2内还设有弧形杆3,弧形杆3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6,铁块6与磁铁5配合,弧形放置板1下方设有套环4,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套环4与肩部按摩装置8连接,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按摩装置配合。

实施例2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弧形放置板1、弧形空心管2、弧形杆3、套环4、磁铁5、铁块6、驱动装置7和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2,弧形空心管2内左部固接有磁铁5,弧形空心管2内还设有弧形杆3,弧形杆3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6,铁块6与磁铁5配合,弧形放置板1下方设有套环4,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套环4与肩部按摩装置8连接,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按摩装置配合。

驱动装置7包括有缸体71、第一活塞72、活动杆73、推块74、三通管75、第二活塞76和第一弹簧77,套环4内左右两侧都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76,第二活塞76与套环4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第二活塞76内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7,套环4顶部前侧中部对称式的固接有缸体71,缸体71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72,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2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活动杆73,左侧活动杆73贯穿左侧缸体71的左侧中部固接有推块74,右侧活动杆73贯穿右侧缸体71的右侧中部也固接有推块74,套环4顶部中间连接有三通管75,三通管75与套环4内连通,三通管75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左侧缸体71右侧下部和右侧缸体71左侧下部连接,三通管75与缸体71内连通。

实施例3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弧形放置板1、弧形空心管2、弧形杆3、套环4、磁铁5、铁块6、驱动装置7和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2,弧形空心管2内左部固接有磁铁5,弧形空心管2内还设有弧形杆3,弧形杆3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6,铁块6与磁铁5配合,弧形放置板1下方设有套环4,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套环4与肩部按摩装置8连接,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按摩装置配合。

驱动装置7包括有缸体71、第一活塞72、活动杆73、推块74、三通管75、第二活塞76和第一弹簧77,套环4内左右两侧都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76,第二活塞76与套环4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第二活塞76内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7,套环4顶部前侧中部对称式的固接有缸体71,缸体71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72,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2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活动杆73,左侧活动杆73贯穿左侧缸体71的左侧中部固接有推块74,右侧活动杆73贯穿右侧缸体71的右侧中部也固接有推块74,套环4顶部中间连接有三通管75,三通管75与套环4内连通,三通管75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左侧缸体71右侧下部和右侧缸体71左侧下部连接,三通管75与缸体71内连通。

肩部按摩装置8包括有排水管81、水囊82和按摩球83,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固接有水囊82,水囊82外侧面底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多个按摩球83,左侧水囊82前侧面右侧与右侧水囊82前侧面左侧都连接有排水管81,排水管81与水囊82内连通,左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左侧与套环4顶部左侧连接,右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右侧与套环4顶部右侧连接,排水管81与套环4内连通。

实施例4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弧形放置板1、弧形空心管2、弧形杆3、套环4、磁铁5、铁块6、驱动装置7和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2,弧形空心管2内左部固接有磁铁5,弧形空心管2内还设有弧形杆3,弧形杆3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6,铁块6与磁铁5配合,弧形放置板1下方设有套环4,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套环4与肩部按摩装置8连接,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按摩装置配合。

驱动装置7包括有缸体71、第一活塞72、活动杆73、推块74、三通管75、第二活塞76和第一弹簧77,套环4内左右两侧都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76,第二活塞76与套环4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第二活塞76内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7,套环4顶部前侧中部对称式的固接有缸体71,缸体71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72,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2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活动杆73,左侧活动杆73贯穿左侧缸体71的左侧中部固接有推块74,右侧活动杆73贯穿右侧缸体71的右侧中部也固接有推块74,套环4顶部中间连接有三通管75,三通管75与套环4内连通,三通管75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左侧缸体71右侧下部和右侧缸体71左侧下部连接,三通管75与缸体71内连通。

肩部按摩装置8包括有排水管81、水囊82和按摩球83,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固接有水囊82,水囊82外侧面底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多个按摩球83,左侧水囊82前侧面右侧与右侧水囊82前侧面左侧都连接有排水管81,排水管81与水囊82内连通,左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左侧与套环4顶部左侧连接,右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右侧与套环4顶部右侧连接,排水管81与套环4内连通。

还包括有手臂按摩装置9,手臂按摩装置9包括有弧形板91、导向轮92、拉线93、导杆95、滑套96、第二弹簧97、竖板98和按摩轮99,弧形放置板1底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弧形板91,弧形板91为对称式设置弧形板91中部开有通孔94,通孔94内顶部与底部之间固接有导杆95,导杆95上设有两个滑套96,最上方滑套96顶部与通孔94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97,右方上下两侧滑套96左侧面之间固接有竖板98,左方上下两侧滑套96右侧面之间也固接有竖板98,左右两侧竖板98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轮99,左侧弧形板91外侧面下部与右侧弧形板91外侧面下部都转动式的安装有导向轮92,最下方滑套96底部外侧连接有拉线93,左侧拉线93尾端绕过左侧导向轮92与左侧推块74左侧面中部连接,右侧拉线93尾端绕过右侧导向轮92与右侧推块74右侧面中部连接。

实施例5

一种训练后的肩部按摩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弧形放置板1、弧形空心管2、弧形杆3、套环4、磁铁5、铁块6、驱动装置7和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设有肩部按摩装置8,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中部固接有弧形空心管2,弧形空心管2内左部固接有磁铁5,弧形空心管2内还设有弧形杆3,弧形杆3后侧左右两端都固接有铁块6,铁块6与磁铁5配合,弧形放置板1下方设有套环4,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套环4与肩部按摩装置8连接,套环4上设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按摩装置配合。

驱动装置7包括有缸体71、第一活塞72、活动杆73、推块74、三通管75、第二活塞76和第一弹簧77,套环4内左右两侧都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76,第二活塞76与套环4内滑动配合,左右两侧第二活塞76内侧面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7,套环4顶部前侧中部对称式的固接有缸体71,缸体71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72,左右两侧第一活塞72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活动杆73,左侧活动杆73贯穿左侧缸体71的左侧中部固接有推块74,右侧活动杆73贯穿右侧缸体71的右侧中部也固接有推块74,套环4顶部中间连接有三通管75,三通管75与套环4内连通,三通管75的另外两端分别与左侧缸体71右侧下部和右侧缸体71左侧下部连接,三通管75与缸体71内连通。

肩部按摩装置8包括有排水管81、水囊82和按摩球83,弧形放置板1内侧面左右两侧都固接有水囊82,水囊82外侧面底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多个按摩球83,左侧水囊82前侧面右侧与右侧水囊82前侧面左侧都连接有排水管81,排水管81与水囊82内连通,左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左侧与套环4顶部左侧连接,右侧排水管81尾端贯穿弧形放置板1前侧面右侧与套环4顶部右侧连接,排水管81与套环4内连通。

还包括有手臂按摩装置9,手臂按摩装置9包括有弧形板91、导向轮92、拉线93、导杆95、滑套96、第二弹簧97、竖板98和按摩轮99,弧形放置板1底部左右两侧转动式的连接有弧形板91,弧形板91为对称式设置弧形板91中部开有通孔94,通孔94内顶部与底部之间固接有导杆95,导杆95上设有两个滑套96,最上方滑套96顶部与通孔94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97,右方上下两侧滑套96左侧面之间固接有竖板98,左方上下两侧滑套96右侧面之间也固接有竖板98,左右两侧竖板98内侧面都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轮99,左侧弧形板91外侧面下部与右侧弧形板91外侧面下部都转动式的安装有导向轮92,最下方滑套96底部外侧连接有拉线93,左侧拉线93尾端绕过左侧导向轮92与左侧推块74左侧面中部连接,右侧拉线93尾端绕过右侧导向轮92与右侧推块74右侧面中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绑带10、第二绑带11、卡扣13、第三弹簧14和卡套15,弧形放置板1后侧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连接有第二绑带11,第二绑带11尾端固接有卡扣13,卡扣13内侧面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4,弧形放置板1前侧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绑带10,第一绑带10尾端固接也卡套15,卡套15下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开有卡孔12,卡扣13位于卡套15内与卡孔12接触配合。

还包括有按摩囊16、出水管17和阀门18,弧形空心管2内侧面固接有按摩囊16,按摩囊16外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连接有出水管17,出水管17与按摩囊16内连通,出水管17上设有阀门18,左侧出水管17尾端与左侧水囊82后侧右部连接,右侧出水管17尾端与右侧水囊82后侧左部连接,出水管17与水囊82内连通。

首先操作人员将套环4套在腰上,再拉动弧形杆3向右移动伸入弧形空心管2内,左侧铁块6与磁铁5脱离,进而右侧铁块6与铁块6接触时,停止推动弧形杆3,操作人员即可将弧形放置板1放置在肩部上,且使弧形空心管2套在脖子上,肩部按摩装置8与肩部接触,再拉动弧形杆3向左移动,右侧铁块6与磁铁5脱离,当左侧铁块6再次与磁铁5接触时,停止推动弧形杆3,弧形杆3与弧形空心管2配合将弧形放置板1固定在肩部上,操作人员即可用手运作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运作带动肩部按摩装置8运作,肩部按摩装置8运作对肩部进行按摩。当肩部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运作驱动装置7,再次拉动弧形杆3向右移动使左侧铁块6与磁铁5脱离,弧形杆3将操作人员脖子松开,再将弧形放置板1从肩部上取下,即可将套环4从腰上取下。

初始时,缸体71与套环4内有适量的水,当弧形放置板1固定在肩部上,且肩部按摩装置8与肩部接触时,操作人员即可双手交叉推动左右两侧推块74同时向内外移动,推块74内外移动带动活动杆73内外移动,活动杆73内外移动带动第一活塞72内外移动,当第一活塞72向内移动时,第一活塞72将缸体71内的水通过三通管75,推入套环4内,水推入套环4内带动第二活塞76向外移动,第一弹簧77拉伸,第二活塞76向外移动将套环4内的水推入肩部按摩装置8内,进而水的推入驱动肩部按摩装置8对肩部进行按摩,当第一活塞72向外移动,第一活塞72通过三通管75将套环4内的水抽回至缸体71内,因第一弹簧77的作用,第二活塞76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第二活塞76向内移动将肩部按摩装置8内的水抽回至套环4内,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驱动肩部按摩装置8对肩部进行按摩。

当弧形放置板1放置在肩部上时,水囊82与操作人员肩部接触,进而操作人员拉动推块74左右移动时,第二活塞76向外移动将套环4内的水推入排水管81内,排水管81内的水排入水囊82内,进而水的排入使水囊82膨胀,水囊82膨胀通过按摩球83对操作人员肩部进行按摩。当第二活塞76向内移动时,第二活塞76通过排水管81将水囊82的水抽回至套环4内,水囊82收缩,如此反复,水囊82不断的膨胀对操作人员肩部进行按摩。

当水囊82与操作人员肩部接触时,弧形板91套在手臂上,按摩球83与手臂接触,进而操作人员拉动推块74内外移动时,推块74向内移动通过拉动带动滑套96向下移动,第二弹簧97拉伸,滑套96向下移动带动竖板98向下移动,竖板98向下移动带动按摩轮99向下移动,按摩轮99向下移动对操作人员的手臂进行按摩,当推块74向外移动时,拉线93被放松,因第二弹簧97的作用,滑套96向上移动通过竖板98带动按摩轮99向上移动再次对手臂进行按摩,如此反复,即可对手臂进行按摩。如此,可使操作人员更加放松、舒服。

首先操作人员按动卡扣13左右两侧向内移动,第三弹簧14压缩,卡扣13向内移动与卡孔12内脱离,即可拉动第二绑带11带动卡扣13与卡套15内脱离,即可将弧形放置板1放置在肩部上,当弧形放置板1放置好后,再拉动第二绑带11使卡扣13插入卡套15内,因第三弹簧14的作用,卡扣13卡入卡扣13内将卡套15固定,进而第一绑带10与第二绑带11配合将弧形放置板1固定,即可开始进行按摩。当操作人员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再次按动卡扣13左右两侧与卡孔12内脱离,拉动卡扣13与卡套15内脱离,即可将弧形放置板1取下。如此,可防止弧形放置板1与操作人员肩部脱离影响按摩。

当弧形空心管2与脖子接触时,按摩囊16与操作人员脖子接触,当水囊82通过按摩球83对肩部进行按摩时,即可打开阀门18,水囊82内的部分水排入出水管17内,出水管17内的水排入按摩囊16内,按摩囊16膨胀对脖子进行按摩,当水囊82收缩时,水囊82通过出水管17将按摩囊16内的水抽出,按摩囊16收缩。当操作人员无需按摩脖子时,关闭阀门18即可。如此,可对脖子进行按摩使操作人员更加放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