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575发布日期:2019-02-19 18:2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



背景技术:

平足畸形的治疗包括足踝部支具治疗与手术矫形治疗。平足症支具包括足弓垫、后跟楔形垫、足踝支具、richie支具、arizona支具等。其中足弓垫最为常用,可以放置于鞋内,佩戴方便。适用于无症状的先天性柔软型平足畸形、i-ii期成人胫后肌腱功能障碍型平足;定制型的足弓垫也可用于僵硬型平足。

平足足弓垫一般包括包括两个最主要结构,即内侧弓支撑结构与后跟杯结构。前者旨在支撑低平塌陷的足弓、后者旨在增加后足的稳定性并且纠正平足患者后跟的外翻畸形。

由于平足患者足弓形态由高至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足弓高度的变化,这一过程包含了整个足部的结构变化。同时一定伴随有前足的旋后运动,中足的外展运动以及后跟的外翻运动。现有的足弓垫仅仅考虑了足弓高度的支撑,这导致患者穿戴足弓垫时感到足部不适,而大部分足弓垫并不能纠正平足畸形或者延迟平足畸形的进展,对缓解平足患者行走疼痛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后跟、构建足弓的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垫本体包括前足垫、中足垫和后足深跟杯,所述所述前足垫对应脚趾根部位置,所述中足垫对应足弓区,所述后足深跟杯对应脚后跟位置,所述前足垫表面为平面,所述前足垫右前侧反面设有小指垫,所述小指垫为半球形,所述中足垫为最高点向周边渐低的曲面,所述最高点高出前足垫平面18mm,所述中足垫后半段逐渐收窄,所述中足垫后侧与后足深跟杯相连,所述后足深跟杯为环形杯状结构,所述后足深跟杯中间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后足深跟杯周围设有杯壁,所述后足深跟杯所述后足深跟杯右前侧与中足垫断开,所述足弓垫本体反面贴有防滑膜,所述后足深跟杯反面设有防滑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后足深跟杯反面设有一道倒梯形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端不封口,所述防滑吸盘共有两枚,所述防滑吸盘横向分布在横杆上,所述横杆滑动连接于倒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足垫厚度2mm,所述中足垫和后足深跟杯厚度4mm,所述杯壁中间高、两边低,所述杯壁最高处15mm。

进一步地,所述足弓垫本体采用透明硬质材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3个主要结构:前足垫、中足垫和后足深跟杯,后足深跟杯将足跟陷入其中,强有力地控制跟骨后结节的位置,较现有足弓垫更好地稳定后足跟使其置于轻度内翻位;前足垫反面设置的小指垫,将对应小脚趾位置垫高,整个足面获得逆时针内翻的效果,有效地构建了足弓,中足垫的曲面支撑起构建的足弓,从而使得平足患者足部在负重下压足弓垫时自然地获得足弓高度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面示意图;

图3为防滑吸盘、横杆与后足深跟杯连接关系图;

图4为实施例二半足足弓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前足垫、2.中足垫、3.后足深跟杯、101.小指垫、201.中足垫最高点、301.杯壁、302.防滑吸盘、303.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包括足弓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垫本体包括前足垫1、中足垫2和后足深跟杯3,所述所述前足垫1对应脚趾根部位置,所述中足垫2对应足弓区,所述后足深跟杯3对应脚后跟位置,所述前足垫1表面为平面,所述前足垫1右前侧反面设有小指垫101,所述小指垫101为半球形,将对应小脚趾位置垫高,整个足面获得逆时针内翻的效果,有效地构建了足弓,所述中足垫2为最高点201向周边渐低的曲面,中足垫的曲面支撑构建的足弓,所述最高点201高出前足垫1平面18mm,所述中足垫2后半段逐渐收窄,所述中足垫2后侧与后足深跟杯3相连,所述后足深跟杯3为环形杯状结构,所述后足深跟杯3中间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后足深跟杯3周围设有杯壁301,后足深跟杯将足跟陷入其中,强有力地控制跟骨后结节的位置,较现有足弓垫更好地稳定后足跟使其置于轻度内翻位,所述后足深跟杯3所述后足深跟杯3右前侧与中足垫2断开,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足够,所述足弓垫本体反面贴有防滑膜4,所述后足深跟杯3反面设有防滑吸盘302。

所述前足垫1厚度2mm,较薄的前足垫1能更好贴合鞋底,所述中足垫2和后足深跟杯3厚度4mm,所述杯壁301中间高、两边低,所述杯壁301最高处15mm。

所述足弓垫本体采用透明硬质材料,作为凉鞋鞋垫使用时更美观。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后足深跟杯3反面设有一道倒梯形凹槽,所述凹槽左右两端不封口,所述防滑吸盘302共有两枚,所述防滑吸盘302横向分布在横杆303上,所述横杆303滑动连接于倒梯形凹槽内,横杆303为可拆卸的设计,通过左右滑动实现拆装,前后位置固定,对于普通的鞋底表层采用防滑膜4防滑,对于光滑的鞋底表层则采用吸盘来防滑,防止足弓垫本体前移,也使得足弓垫能在女士凉鞋中使用。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全足足弓垫有所不同的是,本发明也可以为半足足弓垫。半足足弓垫与全足足弓垫相比,缺少前足垫1,其余与全足足弓垫相同。半足足弓垫直接通过中足垫2的曲面来构建足弓,结构更为简单。

原理:本发明包括3个主要结构:前足垫1、中足垫2和后足深跟杯3,后足深跟杯3将足跟陷入其中,强有力地控制跟骨后结节的位置,较现有足弓垫更好地稳定后足跟使其置于轻度内翻位;前足垫1反面设置的小指垫101,将对应小脚趾位置垫高,整个足面获得逆时针内翻的效果,有效地构建了足弓,中足垫2的曲面支撑起构建的足弓,从而使得平足患者足部在负重下压足弓垫时自然地获得足弓高度的恢复。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平足矫形足弓垫,所述足弓垫本体包括前足垫、中足垫和后足深跟杯,所述所述前足垫对应脚趾根部位置,所述中足垫对应足弓区,所述后足深跟杯对应脚后跟位置,所述前足垫表面为平面,所述前足垫右前侧反面设有小指垫,所述小指垫为半球形,所述中足垫为最高点向周边渐低的曲面,所述最高点高出前足垫平面18mm,所述中足垫后半段逐渐收窄,所述中足垫后侧与后足深跟杯相连,所述后足深跟杯为环形杯状结构,所述后足深跟杯中间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后足深跟杯周围设有杯壁,所述后足深跟杯所述后足深跟杯右前侧与中足垫断开,所述足弓垫本体反面贴有防滑膜,所述后足深跟杯反面设有防滑吸盘。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健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