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皱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5047发布日期:2019-01-28 13: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护肤品领域,涉及一种面膜,特别是涉及一种祛皱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膜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护肤美容产品,原理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通过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使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积的油脂类物质,面膜中的水份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自然光亮附有弹性,达到美容抗衰老的效果。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面膜种类非常多,面膜中的各种成分,如透明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物质赋予了面膜美白抗氧、保湿补水、紧肤抗皱、敏感肌肤、美白补水、保湿隔离等功效,因而受到广大爱美人士的喜爱。

抗坏血酸(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左式右旋维生素c、左旋维c,是天然的抗氧化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皮肤晒伤。人体本身不能产生维c,必须从外界摄取。在化妆品中,维c通过与铜离子在酪氨酸酶活动部位相互作用以减少多巴醌等多步黑色素合成过程来干扰黑色素的产生,具有很好的美白祛斑的效果。同时也有消炎的作用。目前来说,l-抗坏血酸仍是最具生物学活性的,也是最具研究性的。l-抗坏血酸是一种亲水性和不稳定的分子,由于角质层的疏水性特性,导致该成分在皮肤中的渗透性不太好;又由于l-抗坏血酸是一种带电分子,这种不稳定性进一步限制了它的经皮渗透。此外,目前绝大部分的维生素c成分不稳定,很多必须依靠低ph值环境奇效。

熊果苷又称熊果素,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在皮层中的积累,对皮肤有漂白性作用,可用于防止皮肤色斑和雀斑,作用强于曲酸和抗坏血酸。α型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力比b型强约10倍。有研究认为熊果苷的作用机理与氢醌相同,因为熊果苷在适当酸、酶存在下能释放游离的氢醌,因此熊果苷与氢醌一样在膏霜类化妆品中不够稳定。虽然熊果苷有美白功效,但用量不当(含量大于7%)反而可能促进黑色素的生成。但它对肌肤刺激性很强,可能造成刺激性或接触性皮肤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熊果苷在护肤品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皱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维生素c水与α-熊果苷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匀后,用橄榄油包裹进一步保护维生素c水、α-熊果苷和葡萄籽提取物的稳定性,从而使i剂与ⅱ剂混合后再涂覆至脸上时也具有靠谱浓度和稳定形态。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皱面膜,包括i剂、以及用于与i剂混匀后再涂抹至脸上的ⅱ剂,所述i剂是由橄榄油、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按(5~10):(2~5):(2~4):(7~10)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ⅱ剂是由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2~3):(1~2):(3~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i剂、ⅱ剂的质量比为(1~2):(4~8)。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维生素c水为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25~30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混合20~30min后,加入橄榄油超声混合40~60min,得到i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祛皱面膜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在25~30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混合20~30min后,加入橄榄油超声混合40~60min,得到i剂,并独立包装;

(2)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2~3):(1~2):(3~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ⅱ剂,并独立包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先将维生素c水与α-熊果苷和葡萄籽提取物混合均匀,然后用橄榄油包裹使维生素c水变得相对稳定,维生素c和橄榄油对熊果苷的双重保护,不仅降低了对肌肤刺激性,降低或杜绝刺激性或接触性皮肤炎的发生;

(2)用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克服了现有维生素c必须依靠低ph值环境起效的缺陷,使整个配方中的成分搭配度更高;

(3)选用α-熊果苷作为熊果苷的差相异构体,在很低的浓度下就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虽然抑制机理不同于熊果苷,但其强度是熊果苷的近10倍,而且在较高的浓度下对细胞的生长也不产生影响;尤其是与稳定型的维生素c水、葡萄籽提取物、橄榄油配合,效果更佳;

(4)将制得的i剂与ⅱ剂配合,可以达到与添加白芷和白附子相同或更好的美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示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一种祛皱面膜,包括i剂、以及用于与i剂混匀后再涂抹至脸上的ⅱ剂,所述i剂是由橄榄油、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按5:5:2:10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ⅱ剂是由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2:1: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i剂、ⅱ剂的质量比为1:4。

上述祛皱面膜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在25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混合30min后,加入橄榄油超声混合40min,得到i剂,并独立包装;

(2)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2:2: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ⅱ剂,并独立包装。

其中,所述维生素c水为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所述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珍珠粉、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为化妆品原料用途的。

实施例2

一种祛皱面膜,包括i剂、以及用于与i剂混匀后再涂抹至脸上的ⅱ剂,所述i剂是由橄榄油、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按10:2:4:7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ⅱ剂是由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3:1:3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i剂、ⅱ剂的质量比为2:7。

上述祛皱面膜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在30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混合20min后,加入橄榄油超声混合60min,得到i剂,并独立包装;

(2)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3:2: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ⅱ剂,并独立包装。

其中,所述维生素c水为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所述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珍珠粉、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为化妆品原料用途的。

实施例3

一种祛皱面膜,包括i剂、以及用于与i剂混匀后再涂抹至脸上的ⅱ剂,所述i剂是由橄榄油、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按6:3:3:8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ⅱ剂是由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2:5:3:7的重量比混合得到的;所述i剂、ⅱ剂的质量比为3:11。

上述祛皱面膜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3)在28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混合25min后,加入橄榄油超声混合50min,得到i剂,并独立包装;

(4)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按1:(2~3):(1~2):(3~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ⅱ剂,并独立包装。

其中,所述维生素c水为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所述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珍珠粉、尿囊素、胶原蛋白肽、六胜肽、甘油为化妆品原料用途的。

对比例1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i剂中的橄榄油去除。

对比例2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i剂中的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橄榄油的添加顺序及方法进行调整,调整为“在28khz频率超声波作用下将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橄榄油超声混合75min”。

对比例3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i剂中的madhippie的维生素c亮肤精华水换成芦荟水。

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中的面膜进行测试,甄选60名25-40岁的志愿者,随机分成6组,并使各组在净面先将i剂和ⅱ剂混匀后涂抹至脸上,每晚使用1次,使用3个月,统计每位志愿者使用情况,结果见表1所示: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的i剂中α-熊果苷、葡萄籽提取物、维生素c水、橄榄油添加顺序和混料方式对美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维生素c与i剂中其它组分协同对祛皱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