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关节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3999发布日期:2019-01-18 23:4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骨关节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骨关节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



背景技术:

创伤骨科临床医疗实践中,常使用钢板、螺钉固定的方式辅助患者四肢骨折的愈合。而在骨折患处愈合后,则需要及时从人体内取出作为固定器械的钢板以及对应螺钉,避免发生钢板排异反应。在传统的取出方法中,大多采用开放式手术,沿植入刀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直至触及内部固定钢板,然后通过改锥依次拆除螺钉和钢板。这种开放式手术创口较大,容易造成大面积组织损伤和感染,需恢复时间偏长,给患者的身心带来较大痛苦。因此,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发展,行业内更青睐于使用微创手术的方式拆除体内钢板以及螺钉等固定器械。

授权公开号为cn201283001y所公开的骨科微创手术用组织分离导向器代表了创伤骨科领域现阶段存在的微创器械技术,其设有阶梯形钢板,包括导向板、推板、手把的结构。导向板的末端通过推板跟手把直接连接,并且在其底部设置有矩形中空槽。基于该种结构设计,该分离导向器可以借助于使用两个分离器造成腔隙工作室,从而将关节镜伸入腔隙工作室内,减小手术创口,缩短恢复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然而以该种导向器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操作时仍然需要从创口内插入多个分离导向器,再在患者体内组织下反复调节定位关节镜寻找螺钉位置。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该种结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创口面积,但是其仍旧需要多个导向器依次插入创口,显然这种微创手术器械在人性化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导致患者接受度不高,不便于微创手术的使用推广。同时,以该种导向器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均未考虑关节镜插入后的横向定位问题,导致难以准确识别定位待拆卸螺钉,间接扩大了皮下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微创手术导向器械中,实践操作过程繁琐,多次插入导向器易扩大组织损伤,无关节镜定位装置,难以准确定位固定螺钉的问题,从而实现一种操作简便、皮下组织损伤小、易于定位关节镜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骨关节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包括梯形受力板、底部接触刀,升降连接架,组织分离刀,所述梯形受力板与底部接触刀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梯形受力板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接触刀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接触刀的末端呈圆弧形,所述升降连接架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接触刀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组织分离刀活动连接,所述组织分离刀通过升降连接架活动设置在所述底部接触刀的上方,所述组织分离刀的末端呈圆弧形。

所述梯形受力板,包括受力推把、承载立板、十字把手,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通孔、第二传动通孔、一级传动机构,第一侧槽、第二侧槽、关节镜探测孔;所述受力推把与承载立板互相垂直设置,所述受力推把的末端固定连接在承载立板的上部;所述承载立板的前面开设有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对称分布在承载立板上;所述承载立板的上部侧面开设有第一传动通孔,第一传动通孔贯穿承载立板,并贯通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关节镜探测孔开设在承载立板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承载立板的下部侧面开设有第二传动通孔,第二传动通孔贯穿承载立板,并贯通第一侧槽、关节镜探测孔以及第二侧槽;所述第一传动轴活动安装在第一传动通孔内,所述十字把手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轴活动安装在第二传动通孔内;所述一级传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一级传动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一级传动机构,包括左侧第一带轮、左侧第一传动皮带、左侧第二带轮、右侧第一带轮、右侧第一传动皮带、右侧第二带轮;所述左侧第一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皮带配合连接左侧第一带轮和左侧第二带轮;所述左侧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左侧第二带轮的直径,所述右侧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右侧第二带轮的直径;所述左侧第一带轮、左侧第一传动皮带以及左侧第二带轮都设置在第一侧槽内;所述右侧第一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皮带配合连接右侧第一带轮和右侧第二带轮;所述右侧第一带轮、右侧第一传动皮带以及右侧第二带轮都设置在第二侧槽内。

所述底部接触刀,包括接触板、接触腔、关节镜探测槽、探测刻度、左侧第一支座、左侧第二支座、右侧第一支座、右侧第二支座、二级传动机构、三级传动机构;所述接触板的首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受力板的下端,所述接触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接触腔;所述关节镜探测槽开设在接触板的中轴线上,所述探测刻度设置在接触腔内;所述左侧第一支座和右侧第一支座固定在接触板的中后部,所述左侧第一支座和右侧第一支座关于接触板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第二支座和右侧第二支座固定在接触板的中前部,所述左侧第二支座和右侧第二支座关于接触板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二级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二级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一支座和右侧第一支座上;所述三级传动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二级传动机构上,所述三级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二支座和右侧第二支座上。

所述二级传动机构,包括左侧第三带轮、左侧第二传动带、左侧第四带轮、左侧第三传动轴、右侧第三带轮、右侧第二传动带、右侧第四带轮、右侧第三传动轴;所述左侧第三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三带轮安装在左侧第二带轮的外侧;所述左侧第三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一支座上;所述左侧第四带轮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二传动带配合连接左侧第三带轮和左侧第四带轮;所述右侧第三带轮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三带轮安装在右侧第二带轮的外侧;所述右侧第三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右侧第一支座上;所述右侧第四带轮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二传动带配合连接右侧第三带轮和右侧第四带轮;所述左侧第三带轮的直径小于左侧第四带轮的直径,所述右侧第三带轮的直径小于右侧第四带轮的直径。

所述三级传动机构,包括左侧第五带轮、左侧第三传动带、左侧第六带轮、左侧第四传动轴、右侧第五带轮、右侧第三传动带、右侧第六带轮、右侧第四传动轴;所述左侧第五带轮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五带轮安装在左侧第四带轮的外侧;所述左侧第四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二支座上;所述左侧第六带轮固定连接在左侧第四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三传动带配合连接左侧第五带轮和左侧第六带轮;所述左侧第五带轮与左侧第六带轮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右侧第五带轮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五带轮安装在右侧第四带轮的外侧;所述右侧第四传动轴活动连接在右侧第二支座上;所述右侧第六带轮固定连接在右侧第四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三传动带配合连接右侧第五带轮和右侧第六带轮;所述右侧第五带轮与右侧第六带轮的直径大小相等。

所述升降连接架,包括左侧第一起落连杆、左侧第一起落销轴、左侧第二起落连杆、左侧第二起落销轴、右侧第一起落杆、右侧第一起落销轴、右侧第二起落杆、右侧第二起落销轴;所述左侧第一起落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左侧第一起落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侧第一起落销轴;所述右侧第一起落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上;所述右侧第一起落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侧第一起落销轴。

所述组织分离刀,包括分离刀板、关节镜定位通道、左侧第一固定座、左侧第二固定座、右侧第一固定座、右侧第二固定座;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设置在分离刀板下表面,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的宽度与关节镜探测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的高度与底部接触刀内的接触腔的深度相等;所述左侧第一固定座与升降连接架内的左侧第一起落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左侧第二固定座与升降连接架内的左侧第二起落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一固定座与升降连接架内的右侧第一起落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二固定座与升降连接架内的右侧第二起落销轴活动连接。

本发明所能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底部接触刀、组织分离刀、升降连接架结构,结合皮带传动,使本发明能够在整体插入创口后,通过在外部旋动十字把手,提升组织分离刀,从而打开关节镜伸入通道。使用过程中无须插入多个导向器,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恐惧心理。

(2)本发明采用了多级传动带配合带轮实现对旋动十字把手的传动,借助了传动带特有的缓冲吸振的良好特性,使本导向器械在撑起组织分离刀时,可以缓慢逐渐开启,对组织内的粘连力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内部损伤。

(3)本发明在组织分离刀的下表面设计了关节镜定位通道,提高了关节镜定位的准确性,限制了关节镜伸入导向器械后的横向移动。避免了反复调节定位关节镜撕扯皮下组织。

(4)本发明中,第一级带轮(左侧第一带轮和右侧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级带轮(左侧第二带轮和右侧第二带轮)的直径、第三级带轮(左侧第三带轮和右侧第三带轮)的直径小于第四级带轮(左侧第四带轮和右侧第四带轮)的直径,因此,本发明在十字把手上施加很小的力即可以实现组织分离刀的抬起和下落,解决了传统微创手术难以剥落皮下组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启状态拆掉组织分离刀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拆掉组织分离刀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开启状态左右二等角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闭合状态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中组织分离刀的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用于骨关节的微创手术导向器械,包括梯形受力板1、底部接触刀2,升降连接架3,组织分离刀4,所述梯形受力板1与底部接触刀2互相垂直设置,所述梯形受力板1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接触刀2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接触刀2的末端呈圆弧形,所述升降连接架3的底端与所述底部接触刀2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连接架3的上端与所述组织分离刀4活动连接,所述组织分离刀4通过升降连接架3活动设置在所述底部接触刀2的上方,所述组织分离刀4的末端呈圆弧形。

参照图1、图2,所述梯形受力板1,包括受力推把11、承载立板12、十字把手13,第一传动轴14、第二传动轴15、第一传动通孔16、第二传动通孔17、一级传动机构18,第一侧槽19、第二侧槽110、关节镜探测孔111;所述受力推,11与承载立板12互相垂直设置,所述受力推把的11末端固定连接在承载立板12的上部;所述承载立板12的前面开设有第一侧槽19和第二侧槽110,第一侧槽19和第二侧槽110对称分布在承载立板12上;所述承载立板12的上部侧面开设有第一传动通孔16,第一传动通孔16贯穿承载立板12,并贯通第一侧槽19和第二侧槽110;所述关节镜探测孔111开设在承载立板12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承载立板12的下部侧面开设有第二传动通孔17,第二传动通孔17贯穿承载立板12,并贯通第一侧槽19、关节镜探测孔111以及第二侧槽110;所述第一传动轴14活动安装在第一传动通孔16内,所述十字把手13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14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轴15活动安装在第二传动通孔17内;所述一级传动机构1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14上,所述一级传动机构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

参照图1、图2,所述一级传动机构18,包括左侧第一带轮181、左侧第一传动皮带182、左侧第二带轮183、右侧第一带轮184、右侧第一传动皮带185、右侧第二带轮186;所述左侧第一带轮181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14上,所述左侧第二带轮183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皮带182配合连接左侧第一带轮182和左侧第二带轮183;所述左侧第一带轮181、左侧第一传动皮带182以及左侧第二带轮183都设置在第一侧槽19内;所述右侧第一带轮184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14上,所述右侧第二带轮186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皮带185配合连接右侧第一带轮184和右侧第二带轮186;所述右侧第一带轮184、右侧第一传动皮带185以及右侧第二带轮186都设置在第二侧槽110内。

参照图1、图2,所述底部接触刀2,包括接触板21、接触腔22、关节镜探测槽23、探测刻度24、左侧第一支座25、左侧第二支座26、右侧第一支座27、右侧第二支座28、二级传动机构29、三级传动机构30;所述接触板21的首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梯形受力板1的下端,所述接触板21的上表面开设有接触腔22;所述关节镜探测槽23开设在接触板21的中轴线上,所述探测刻度24设置在接触腔22内;所述左侧第一支座25和右侧第一支座27固定在接触板21的中后部,所述左侧第一支座25和右侧第一支座27关于接触板21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左侧第二支座26和右侧第二支座28固定在接触板21的中前部,所述左侧第二支座26和右侧第二支座28关于接触板21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二级传动机构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所述二级传动机构29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一支座25和右侧第一支座27上;所述三级传动机构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二级传动机构29上,所述三级传动机构3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二支座26和右侧第二支座28上。

参照图1、图2,所述二级传动机构29,包括左侧第三带轮291、左侧第二传动带292、左侧第四带轮293、左侧第三传动轴294、右侧第三带轮295、右侧第二传动带296、右侧第四带轮297、右侧第三传动轴298;所述左侧第三带轮291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所述左侧第三带轮291安装在左侧第二带轮183的外侧;所述左侧第三传动轴294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一支座25上;所述左侧第四带轮293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294上;所述左侧第二传动带292配合连接左侧第三带轮291和左侧第四带轮293;所述右侧第三带轮295固定连接在第二传动轴15上,所述右侧第三带轮295安装在右侧第二带轮186的外侧;所述右侧第三传动轴298活动连接在右侧第一支座27上;所述右侧第四带轮297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298上;所述右侧第二传动带296配合连接右侧第三带轮295和右侧第四带轮297。

参照图1、图2,所述三级传动机构30,包括左侧第五带轮301、左侧第三传动带302、左侧第六带轮303、左侧第四传动轴304、右侧第五带轮305、右侧第三传动带306、右侧第六带轮307、右侧第四传动轴308;所述左侧第五带轮301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294上,所述左侧第五带轮301安装在左侧第四带轮293的外侧;所述左侧第四传动轴304活动连接在左侧第二支座26上;所述左侧第六带轮303固定连接在左侧第四传动轴304上;所述左侧第三传动带302配合连接左侧第五带轮301和左侧第六带轮303;所述左侧第五带轮301与左侧第六带轮303的直径大小相等;所述右侧第五带轮305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298上,所述右侧第五带轮305安装在右侧第四带轮297的外侧;所述右侧第四传动轴308活动连接在右侧第二支座28上;所述右侧第六带轮307固定连接在右侧第四传动轴308上;所述右侧第三传动带306配合连接右侧第五带轮305和右侧第六带轮307;所述右侧第五带轮305与右侧第六带轮307的直径大小相等。

参照图1、图2,所述升降连接架3,包括左侧第一起落连杆31、左侧第一起落销轴32、左侧第二起落连杆33、左侧第二起落销轴34、右侧第一起落杆35、右侧第一起落销轴36、右侧第二起落杆37、右侧第二起落销轴38;所述左侧第一起落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第三传动轴294上;所述左侧第一起落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左侧第一起落销轴32;所述右侧第一起落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右侧第三传动轴298上;所述右侧第一起落杆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右侧第一起落销轴36。

参照图2、图5,所述组织分离刀4,包括分离刀板41、关节镜定位通道42、左侧第一固定座43、左侧第二固定座44、右侧第一固定座45、右侧第二固定座46;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42设置在分离刀板41下表面,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42的宽度与关节镜探测槽23的宽度相等,所述关节镜定位通道42的高度与底部接触刀2内的接触腔22的深度相等;所述左侧第一固定座43与升降连接架3内的左侧第一起落销轴32活动连接;所述左侧第二固定座44与升降连接架3内的左侧第二起落销轴34活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一固定座45与升降连接架3内的右侧第一起落销轴36活动连接;所述右侧第二固定座46与升降连接架3内的右侧第二起落销轴38活动连接。

参照图1-图5,所述微创手术导向器械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旋动十字把手13,十字把手13同时带动左侧第一带轮181、右侧第一带轮184旋转,继而在左侧第一传动皮带182、右侧第一传动皮带185的传动下带动左侧第二带轮183、右侧第二带轮186旋转,然后带动同轴的左侧第三带轮291、右侧第三带轮295旋转,进而在左侧第二传动皮带292、右侧第二传动皮带296的传动下,带动左侧第四带轮293、右侧第四带轮297旋转。进而带动左右侧第五带轮、第六带轮转动,从而实现升降连接架3的降落,使组织分离刀4下落至底部接触刀2上,并与底部接触刀2紧密贴合。即达到图4所示的状态;之后,将本发明的导向器械沿创口伸入股骨干部位,旋动十字把手13,抬起组织分离刀4,将关节镜(图中未示出)沿关节镜探测孔111深入到关节镜定位通道42内,可以通过关节镜探测槽23找到螺钉的位置,然后通过关节镜确定探测刻度24的读数,之后抽出微创手术导向器械,根据探测刻度24的读数在体外测量确定螺钉位置,用改锥取出螺钉,进而通过原创口取出钢板。并且,由于关节镜定位通道42限制了关节镜的横向位移,因此避免了关节镜伸入过程中的路径不明确的问题,提高了定位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