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963发布日期:2019-02-19 18: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毒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



背景技术:

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穿鞋子到处乱跑,由于地面很脏,杂物容易导致小孩子的脚缝内受伤,则需要去儿科进行治疗,通常医护人员需要用手将小孩子脚趾撑开,再进行消毒,如此比较麻烦,并且医护人员离开时需要松开小孩子脚趾,消毒时则需再次将小孩子脚趾撑开,耗费人力,所以需其他医护人员将小孩子脚趾撑开,另一名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涂药,如此耽误其他医护人员做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医护人员需用手将小孩子脚趾撑开,再进行消毒,比较麻烦,并且消毒时则需再次将小孩子脚趾撑开,耗费人力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一直将小孩子脚趾固定,并且还能对脚缝内进行消毒的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包括有底板、海绵块、活动板、7型杆、撑开板、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弧形滑块、固定板、第一活塞、l型杆、第二压缩缸、第二活塞、第一连杆、支腿、第一弹簧、接触杆、接触轮、滑杆、活动块、第二弹簧、导套、第一压缩缸、第二连杆和第三弹簧,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作用的支腿,底板顶部左侧转动式的固接有活动板,海绵块固接在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左侧海绵块位于活动板右侧,底板顶部右侧开有弧形槽,弧形槽内设有多个与其配合的弧形滑块,弧形滑块与弧形槽滑动配合,弧形滑块顶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右侧面固接有撑开板,撑开板位于右侧海绵块右侧,中间两个固定板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连杆,第二楔形块为两个,分别固接在前后两侧第二连杆右端,前后两侧第二连杆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后侧两个弧形滑块与前侧两个弧形滑块左侧都设有第一压缩缸,第一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前后两侧第一活塞内侧面中部都固接有l型杆,前侧l型杆尾端与前侧第二连杆左侧前部连接,后侧l型杆尾端与后侧第二连杆左侧后部连接,前侧第一压缩缸前侧中部与后侧第一压缩缸后侧中部都栓接有第二压缩缸,第二压缩缸与第一压缩缸内连通,第二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前后两侧第二活塞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第一连杆,前侧第一连杆前端贯穿第二压缩缸前侧中部与前侧固定板左侧面固接,后侧第一连杆后端贯穿第二压缩缸后侧中部与后侧固定板左侧面固接,底板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底板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导套,左右两侧导套之间设有滑杆,滑杆左端固接有活动块,活动块顶部右侧开有斜槽,活动块右侧面与左侧导套左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7型杆位于通孔内,7型杆底端与滑杆顶部右侧连接,7型杆左端固接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位于前后两侧第二楔形块之间与其接触配合,活动板底部左侧与底板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活动板底部中间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滑槽,底板左侧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接触杆,接触杆底端位于斜槽内与其配合,接触杆顶端转动式的安装有接触轮,接触轮位于导向滑槽内。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喷药装置,喷药装置包括有连接杆、第三压缩缸、第三活塞、第三连杆、进液管、单向阀、出液管、塞子和长条喷头,底板中部开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槽,底板顶部右侧设有用于加消毒液的塞子,塞子与储液槽配合,底板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孔,底板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底端之间固接有第三压缩杆,第三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三活塞,第三活塞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左端贯穿第三压缩缸左侧中部与滑杆底部左侧连接,第三压缩缸顶部右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第三压缩缸内连通,进液管尾端与底板底部左侧连接,进液管与储液槽内连通,压缩缸底部右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第三压缩缸内连通,出液管尾端穿过导向孔固接有长条喷头,长条喷头与出液管内连通,长条喷头位于撑开板右上方,出液管与进液管上都设有使药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踏板、竖直滑块、导向轮、水平滑块、支撑块、拉线和第四弹簧,底板顶部左侧开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内滑动配合,支撑块固接在水平滑块顶部与活动板配合,水平滑块前侧面与水平滑槽前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底板后侧面左侧对称式的开有竖直滑槽,竖直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竖直滑块,竖直滑块与竖直滑槽内滑动配合,踏板固接在左右两侧竖直滑块后侧面之间,底板后侧面左侧固接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左右两侧竖直滑块之间,水平滑块后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拉线尾端绕过导向轮与踏板顶部前侧连接。

初始时,第一压缩缸内有适量的水,首先小孩子将脚放在底板上,且使脚指头移动至每两个撑开板之间,海绵块与小孩子的脚接触使其放置的更舒服,小孩子即可用后跟踩动活动板向下移动,第一弹簧压缩,活动板向下移动通过接触轮带动接触杆向下移动,接触杆向下移动通过斜槽带动活动块向左移动,活动块向左移动带动滑杆左移动,第二弹簧拉伸,滑杆向左移动带动7型杆向左移动,7型杆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楔形块向左移动,第一楔形块向左移动带动第二楔形块向外移动,第二楔形块向外移动通过第二连杆带动中间两个固定板向外移动,同时,中间的两个固定板向外移动通过l型杆带动第一活塞向外移动,第一活塞向外移动将第一压缩缸内的水推入第二压缩缸内,进而水推动第二活塞向外移动,第二活塞向外移动带动第一连杆向外移动,第一连杆向外移动带动外侧固定板向外移动,进而四个固定板向外移动将小孩子的脚指头撑开,医护人员即可开始对小孩子的脚缝进行涂药。同理,当小孩子脚缝喷好药后,小孩子即可将脚从底板上放下,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活动板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滑杆向右移动带动活动块向右移动,活动块向右移动通过斜槽带动接触杆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滑杆向右移动通过7型杆带动第一楔形块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因第三弹簧的作用,固定板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

首先医护人员将塞子拔出,再将消毒液倒入储液槽内,当储液槽内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将塞子塞回至原位,当小孩子踩动活动板向下移动时,滑杆向左移动同时带动第三连杆向左移动,第三连杆向左移动带动第三活塞向左移动,第三活塞向左移动通过进液管将储液槽内的消毒液抽入第三压缩缸内,当第三压缩缸内的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小孩子抬起脚跟,进而滑杆右端通过第三连杆带动第三活塞向右移动,第三活塞向右移动将第三压缩缸内的消毒液推入出液管内,出液管内的消毒液通过长条喷头喷出,消毒液喷在小孩子的脚缝内对其进行消毒,消毒后医护人员即可对小孩子脚缝内进行涂药。当小孩子的脚缝喷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即可停止踩动活动板。如下次,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小孩子脚缝内喷消毒液,省时省力。

首先小孩子用另一只无需喷消毒液的脚踩动踏板向下移动,踏板向下移动带动拉线向下移动,拉线向下移动带动支撑块向后移动,第四弹簧拉伸,支撑块向后移动不与活动板接触时,停止踩动踏板,小孩子即可将需要消毒的脚放在底板上,且与活动板接触,即可踩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当小孩子脚缝涂药完成后,且从底板上放下时,即可松开踏板,因第四弹簧的作用,支撑块向前移动恢复至原位将活动板支撑住。如此,可避免其他小孩子踩动活动板导致消毒液喷出浪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撑开板的作用,能将小孩子的脚趾撑开,如此方便医护人员对脚缝内进行消毒涂药,通过喷药装置,则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脚缝内进行喷药,方便快捷,并且使小孩子自己用脚驱动活动板将消毒液喷出,更有趣味性,通过固定装置,能对活动板进行支撑固定,如此能防止误踩活动板导致消毒液喷出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海绵块,3.活动板,4.弧形槽,5.7型杆,6.通孔,7.撑开板,8.第一楔形块,9.第二楔形块,10.弧形滑块,11.固定板,12.第一活塞,13.l型杆,14.第二压缩缸,15.第二活塞,16.第一连杆,17.支腿,18.导向滑槽,19.第一弹簧,20.导孔,21.接触杆,22.接触轮,23.滑杆,24.活动块,25.斜槽,26.第二弹簧,27.导套,28.第一压缩缸,29.第二连杆,30.第三弹簧,31.喷药装置,311.储液槽,312.连接杆,313.第三压缩缸,314.第三活塞,315.第三连杆,316.进液管,317.单向阀,318.出液管,319.塞子,3110.长条喷头,3111.导向孔,32.固定装置,321.踏板,322.竖直滑槽,323.竖直滑块,324.导向轮,325.水平滑槽,326.水平滑块,327.支撑块,328.拉线,329.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海绵块2、活动板3、7型杆5、撑开板7、第一楔形块8、第二楔形块9、弧形滑块10、固定板11、第一活塞12、l型杆13、第二压缩缸14、第二活塞15、第一连杆16、支腿17、第一弹簧19、接触杆21、接触轮22、滑杆23、活动块24、第二弹簧26、导套27、第一压缩缸28、第二连杆29和第三弹簧30,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作用的支腿17,底板1顶部左侧转动式的固接有活动板3,海绵块2固接在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左侧海绵块2位于活动板3右侧,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弧形槽4,弧形槽4内设有多个与其配合的弧形滑块10,弧形滑块10与弧形槽4滑动配合,弧形滑块10顶部固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右侧面固接有撑开板7,撑开板7位于右侧海绵块2右侧,中间两个固定板11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连杆29,第二楔形块9为两个,分别固接在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右端,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0,后侧两个弧形滑块10与前侧两个弧形滑块10左侧都设有第一压缩缸28,第一压缩缸28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12,前后两侧第一活塞12内侧面中部都固接有l型杆13,前侧l型杆13尾端与前侧第二连杆29左侧前部连接,后侧l型杆13尾端与后侧第二连杆29左侧后部连接,前侧第一压缩缸28前侧中部与后侧第一压缩缸28后侧中部都栓接有第二压缩缸14,第二压缩缸14与第一压缩缸28内连通,第二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15,前后两侧第二活塞15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第一连杆16,前侧第一连杆16前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前侧中部与前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后侧第一连杆16后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后侧中部与后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底板1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导套27,左右两侧导套27之间设有滑杆23,滑杆23左端固接有活动块24,活动块24顶部右侧开有斜槽25,活动块24右侧面与左侧导套27左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26,7型杆5位于通孔6内,7型杆5底端与滑杆23顶部右侧连接,7型杆5左端固接有第一楔形块8,第一楔形块8位于前后两侧第二楔形块9之间与其接触配合,活动板3底部左侧与底板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9,活动板3底部中间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滑槽18,底板1左侧开有导孔20,导孔20内设有接触杆21,接触杆21底端位于斜槽25内与其配合,接触杆21顶端转动式的安装有接触轮22,接触轮22位于导向滑槽18内。

实施例2

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海绵块2、活动板3、7型杆5、撑开板7、第一楔形块8、第二楔形块9、弧形滑块10、固定板11、第一活塞12、l型杆13、第二压缩缸14、第二活塞15、第一连杆16、支腿17、第一弹簧19、接触杆21、接触轮22、滑杆23、活动块24、第二弹簧26、导套27、第一压缩缸28、第二连杆29和第三弹簧30,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作用的支腿17,底板1顶部左侧转动式的固接有活动板3,海绵块2固接在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左侧海绵块2位于活动板3右侧,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弧形槽4,弧形槽4内设有多个与其配合的弧形滑块10,弧形滑块10与弧形槽4滑动配合,弧形滑块10顶部固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右侧面固接有撑开板7,撑开板7位于右侧海绵块2右侧,中间两个固定板11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连杆29,第二楔形块9为两个,分别固接在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右端,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0,后侧两个弧形滑块10与前侧两个弧形滑块10左侧都设有第一压缩缸28,第一压缩缸28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12,前后两侧第一活塞12内侧面中部都固接有l型杆13,前侧l型杆13尾端与前侧第二连杆29左侧前部连接,后侧l型杆13尾端与后侧第二连杆29左侧后部连接,前侧第一压缩缸28前侧中部与后侧第一压缩缸28后侧中部都栓接有第二压缩缸14,第二压缩缸14与第一压缩缸28内连通,第二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15,前后两侧第二活塞15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第一连杆16,前侧第一连杆16前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前侧中部与前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后侧第一连杆16后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后侧中部与后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底板1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导套27,左右两侧导套27之间设有滑杆23,滑杆23左端固接有活动块24,活动块24顶部右侧开有斜槽25,活动块24右侧面与左侧导套27左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26,7型杆5位于通孔6内,7型杆5底端与滑杆23顶部右侧连接,7型杆5左端固接有第一楔形块8,第一楔形块8位于前后两侧第二楔形块9之间与其接触配合,活动板3底部左侧与底板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9,活动板3底部中间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滑槽18,底板1左侧开有导孔20,导孔20内设有接触杆21,接触杆21底端位于斜槽25内与其配合,接触杆21顶端转动式的安装有接触轮22,接触轮22位于导向滑槽18内。

还包括有喷药装置31,喷药装置31包括有连接杆312、第三压缩缸313、第三活塞314、第三连杆315、进液管316、单向阀317、出液管318、塞子319和长条喷头3110,底板1中部开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槽311,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用于加消毒液的塞子319,塞子319与储液槽311配合,底板1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孔3111,底板1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连接杆312,两个连接杆312底端之间固接有第三压缩杆,第三压缩缸313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三活塞314,第三活塞314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三连杆315,第三连杆315左端贯穿第三压缩缸313左侧中部与滑杆23底部左侧连接,第三压缩缸313顶部右侧连接有进液管316,进液管316与第三压缩缸313内连通,进液管316尾端与底板1底部左侧连接,进液管316与储液槽311内连通,压缩缸底部右侧连接有出液管318,出液管318与第三压缩缸313内连通,出液管318尾端穿过导向孔3111固接有长条喷头3110,长条喷头3110与出液管318内连通,长条喷头3110位于撑开板7右上方,出液管318与进液管316上都设有使药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317。

实施例3

一种儿科脚趾撑开消毒机构,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海绵块2、活动板3、7型杆5、撑开板7、第一楔形块8、第二楔形块9、弧形滑块10、固定板11、第一活塞12、l型杆13、第二压缩缸14、第二活塞15、第一连杆16、支腿17、第一弹簧19、接触杆21、接触轮22、滑杆23、活动块24、第二弹簧26、导套27、第一压缩缸28、第二连杆29和第三弹簧30,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支撑作用的支腿17,底板1顶部左侧转动式的固接有活动板3,海绵块2固接在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左侧海绵块2位于活动板3右侧,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弧形槽4,弧形槽4内设有多个与其配合的弧形滑块10,弧形滑块10与弧形槽4滑动配合,弧形滑块10顶部固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右侧面固接有撑开板7,撑开板7位于右侧海绵块2右侧,中间两个固定板11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二连杆29,第二楔形块9为两个,分别固接在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右端,前后两侧第二连杆29左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0,后侧两个弧形滑块10与前侧两个弧形滑块10左侧都设有第一压缩缸28,第一压缩缸28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塞12,前后两侧第一活塞12内侧面中部都固接有l型杆13,前侧l型杆13尾端与前侧第二连杆29左侧前部连接,后侧l型杆13尾端与后侧第二连杆29左侧后部连接,前侧第一压缩缸28前侧中部与后侧第一压缩缸28后侧中部都栓接有第二压缩缸14,第二压缩缸14与第一压缩缸28内连通,第二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塞15,前后两侧第二活塞15外侧面中部都固接有第一连杆16,前侧第一连杆16前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前侧中部与前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后侧第一连杆16后端贯穿第二压缩缸14后侧中部与后侧固定板11左侧面固接,底板1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通孔6,底板1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导套27,左右两侧导套27之间设有滑杆23,滑杆23左端固接有活动块24,活动块24顶部右侧开有斜槽25,活动块24右侧面与左侧导套27左侧面之间绕接有第二弹簧26,7型杆5位于通孔6内,7型杆5底端与滑杆23顶部右侧连接,7型杆5左端固接有第一楔形块8,第一楔形块8位于前后两侧第二楔形块9之间与其接触配合,活动板3底部左侧与底板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9,活动板3底部中间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滑槽18,底板1左侧开有导孔20,导孔20内设有接触杆21,接触杆21底端位于斜槽25内与其配合,接触杆21顶端转动式的安装有接触轮22,接触轮22位于导向滑槽18内。

还包括有喷药装置31,喷药装置31包括有连接杆312、第三压缩缸313、第三活塞314、第三连杆315、进液管316、单向阀317、出液管318、塞子319和长条喷头3110,底板1中部开有用于存储药液的储液槽311,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用于加消毒液的塞子319,塞子319与储液槽311配合,底板1右侧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孔3111,底板1底部左侧固接有两个连接杆312,两个连接杆312底端之间固接有第三压缩杆,第三压缩缸313内设有往复移动的第三活塞314,第三活塞314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第三连杆315,第三连杆315左端贯穿第三压缩缸313左侧中部与滑杆23底部左侧连接,第三压缩缸313顶部右侧连接有进液管316,进液管316与第三压缩缸313内连通,进液管316尾端与底板1底部左侧连接,进液管316与储液槽311内连通,压缩缸底部右侧连接有出液管318,出液管318与第三压缩缸313内连通,出液管318尾端穿过导向孔3111固接有长条喷头3110,长条喷头3110与出液管318内连通,长条喷头3110位于撑开板7右上方,出液管318与进液管316上都设有使药液单向流动的单向阀317。

还包括有固定装置32,固定装置32包括有踏板321、竖直滑块323、导向轮324、水平滑块326、支撑块327、拉线328和第四弹簧329,底板1顶部左侧开有水平滑槽325,水平滑槽325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滑块326,水平滑块326与水平滑槽325内滑动配合,支撑块327固接在水平滑块326顶部与活动板3配合,水平滑块326前侧面与水平滑槽325前侧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329,底板1后侧面左侧对称式的开有竖直滑槽322,竖直滑槽322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竖直滑块323,竖直滑块323与竖直滑槽322内滑动配合,踏板321固接在左右两侧竖直滑块323后侧面之间,底板1后侧面左侧固接有导向轮324,导向轮324位于左右两侧竖直滑块323之间,水平滑块326后侧面中部连接有拉线328,拉线328尾端绕过导向轮324与踏板321顶部前侧连接。

初始时,第一压缩缸28内有适量的水,首先小孩子将脚放在底板1上,且使脚指头移动至每两个撑开板7之间,海绵块2与小孩子的脚接触使其放置的更舒服,小孩子即可用后跟踩动活动板3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9压缩,活动板3向下移动通过接触轮22带动接触杆21向下移动,接触杆21向下移动通过斜槽25带动活动块24向左移动,活动块24向左移动带动滑杆23左移动,第二弹簧26拉伸,滑杆23向左移动带动7型杆5向左移动,7型杆5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楔形块8向左移动,第一楔形块8向左移动带动第二楔形块9向外移动,第二楔形块9向外移动通过第二连杆29带动中间两个固定板11向外移动,同时,中间的两个固定板11向外移动通过l型杆13带动第一活塞12向外移动,第一活塞12向外移动将第一压缩缸28内的水推入第二压缩缸14内,进而水推动第二活塞15向外移动,第二活塞15向外移动带动第一连杆16向外移动,第一连杆16向外移动带动外侧固定板11向外移动,进而四个固定板11向外移动将小孩子的脚指头撑开,医护人员即可开始对小孩子的脚缝进行涂药。同理,当小孩子脚缝喷好药后,小孩子即可将脚从底板1上放下,因第一弹簧19的作用,活动板3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同时因第二弹簧26的作用,滑杆23向右移动带动活动块24向右移动,活动块24向右移动通过斜槽25带动接触杆21向上移动恢复至原位,滑杆23向右移动通过7型杆5带动第一楔形块8向右移动恢复至原位,因第三弹簧30的作用,固定板11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

首先医护人员将塞子319拔出,再将消毒液倒入储液槽311内,当储液槽311内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将塞子319塞回至原位,当小孩子踩动活动板3向下移动时,滑杆23向左移动同时带动第三连杆315向左移动,第三连杆315向左移动带动第三活塞314向左移动,第三活塞314向左移动通过进液管316将储液槽311内的消毒液抽入第三压缩缸313内,当第三压缩缸313内的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小孩子抬起脚跟,进而滑杆23右端通过第三连杆315带动第三活塞314向右移动,第三活塞314向右移动将第三压缩缸313内的消毒液推入出液管318内,出液管318内的消毒液通过长条喷头3110喷出,消毒液喷在小孩子的脚缝内对其进行消毒,消毒后医护人员即可对小孩子脚缝内进行涂药。当小孩子的脚缝喷有适量的消毒液时,即可停止踩动活动板3。如下次,无需医护人员手动对小孩子脚缝内喷消毒液,省时省力。

首先小孩子用另一只无需喷消毒液的脚踩动踏板321向下移动,踏板321向下移动带动拉线328向下移动,拉线328向下移动带动支撑块327向后移动,第四弹簧329拉伸,支撑块327向后移动不与活动板3接触时,停止踩动踏板321,小孩子即可将需要消毒的脚放在底板1上,且与活动板3接触,即可踩动活动板3向下移动。当小孩子脚缝涂药完成后,且从底板1上放下时,即可松开踏板321,因第四弹簧329的作用,支撑块327向前移动恢复至原位将活动板3支撑住。如此,可避免其他小孩子踩动活动板3导致消毒液喷出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