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6328发布日期:2019-02-19 18:2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医疗设备发展的非常快,医疗工具的发展也是相当快速的,而医用取样器的使用,为一些病理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医生在使用取样器的过程中,往往根据个人经验来判断采样区域病变的情况进行取样,取样深度的多少,很难准确把控,在这个采样过程中也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当今医疗需求,本发明在不改变取样器结构的前提下,在取样器手柄区域加装一个辅助调节装置,使原有的取样器可方便调节采样深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包括上盖、下盖以及调节机构;所述上盖与下盖的一侧利用塑性材料联结在一起,下盖的另一侧滑入上盖另一侧设置的u形槽中,上盖与下盖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取样器放置半槽;所述上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二矩形槽的侧边,调节机构由四个调节片组成,每个调节片的宽度根据取样需要制定,每个调节片上设置有定位孔,在调节片的两侧各有四个定位柱,每个调节片与上盖利用塑性材料联结在一起;下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与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位置相对。

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所采用的材料为塑性较高硬度适中的材料。调节片与上盖、上盖与下盖的联结处具有一定的韧性,调节片的定位孔与上盖的定位柱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

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调节片与上盖表面的八个定位柱相配合达到调节取样深度目的,通过调节片上的定位孔,将调节片扣入定位柱上,使调节片固定在定位柱上。

取样器放置于上盖与下盖的内表面设置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内,取样器刀具的一端有第一旋钮,另外一端有螺旋取样刀尖,取样器刀鞘的一端有第二旋钮,另外一端为圆筒状,将第二旋钮卡在上盖的第一矩形槽中,将第一旋钮卡在上盖的第二矩形槽中。

调节取样器采样深度时,将第四调节片从第七固定柱中滑出,第四调节片反向折叠到第四固定柱,这样在第二矩形槽中空出2mm移动空间,以便第一旋钮往前推进准确的2mm,带动取样器刀具另外一端的螺旋取样刀尖22移动2mm。这样医生在手术操作时,只需要关注仪器屏幕,取样的深度由该辅助调节装置控制。如果取样深度需要4mm,将第三调节片从第七固定柱中滑出,第三调节片反向折叠到第三固定柱中,这样在第二矩形槽中空出4mm移动空间,螺旋取样刀尖22可移动4mm。以此类推,利用该辅助调节装置,可精确控制采样深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稳定控制取样器采样深度,且可根据取样需要,调节采样深度。

由于使用塑性较高,硬度适中的有机材料,在采样过程中,增大了与手部的接触面积,大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取样器滑脱的现象。

本发明利用上盖和下盖配合固定医用取样器,调节装置控制医用取样器采样深度;医生根据经验设定采样深度,通过旋转医用取样器刀具取样;在取样过程中,医生可严格控制采样深度,该调解装置使用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医用取样器示意图;

图2医用取样器放入辅助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3辅助调节装置与医用取样器局部放大图;

图4辅助调节装置轴测图;

图5辅助调节装置下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包括:包括上盖3、下盖4以及调节机构;所述上盖与下盖的一侧利用塑性材料联结在一起,上盖与下盖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取样器放置半槽;所述上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一矩形槽6和第二矩形槽7,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二矩形槽的侧边,调节机构由四个调节片组成,每个调节片的宽度根据取样需要制定,每个调节片上设置有定位孔,在调节片的两侧各有四个定位柱,每个调节片与上盖利用塑性材料联结在一起;下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三矩形槽23和第四矩形槽24,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与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位置相对。

调节机构由四个调节片组成,即第一调节片16,第二调节片17,第三调节片18,第四调节片19,每个调节片上有定位孔,调节片的宽度根据取样需要制定,图中调节片的宽度设定为2mm。四个调节片与上盖3、上盖3与下盖4的联结处具有一定的韧性,可反复折叠。在四个调节片的两侧各有一排固定柱,即第一固定柱8,第二固定柱9,第三固定柱10,第四固定柱11,另外一排第五固定柱12,第六固定柱,13,第七固定柱14,第八固定柱15。上盖3有两个矩形槽,即第一矩形槽6和第二矩形槽7;下盖4表面也有两个矩形槽,即第三矩形槽23和第四矩形槽24。

将取样器刀鞘2套在取样器刀具1上,取样器放至辅助调节装置的上盖3上,即将第二旋钮21卡在第一矩形槽6中,第一旋钮20卡在第二矩形槽7。将第一调节片16,第二调节片17,第三调节片18和第四调节片19进行折叠,分别固定第五固定柱12,第六固定柱,13,第七固定柱14,第八固定柱15上。下盖的另一侧滑入上盖另一侧设置的u形槽中,取样器固定至辅助调节装置如图2所示。

调节取样器采样深度时,将第四调节片18从第七固定柱15中滑出,第四调节片18反向折叠到第四固定柱11,这样在第二矩形槽中空出2mm移动空间,以便第一旋钮20往前推进准确的2mm,带动取样器刀具1另外一端的螺旋取样刀尖22移动2mm。这样医生在手术操作时,只需要关注仪器屏幕,取样的深度由该辅助调节装置控制。如果取样深度需要4mm,将第三调节片17从第七固定柱14中滑出,第三调节片17反向折叠到第三固定柱10中,这样在第二矩形槽中空出4mm移动空间,螺旋取样刀尖22可移动4mm。

使用医用取样器时,将螺旋取样刀尖22对准取样区域,医生一手握住辅助调节装置,另一只手旋转第一旋钮20,螺旋取样刀尖22的扎入取样区,就可取样。由于使用塑性较高,硬度适中的有机材料,在采样过程中,增大了与手部的接触面积,大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取样器滑脱的现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取样器的辅助调节装置。本发明的上盖与下盖的一侧利用塑性材料联结在一起,下盖的另一侧滑入上盖另一侧设置的U形槽中,上盖与下盖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取样器放置半槽;所述上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二矩形槽的侧边,下盖外表面的取样器放置半槽对应凸起处依次设置有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与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位置相对。本发明利用上盖和下盖配合固定医用取样器,调节装置控制医用取样器采样深度;在取样过程中,医生可严格控制采样深度,该调解装置使用简单,易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张晓川;李丽军;林秀峰;任豪杰;蔡程;武铃铜;杨崇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商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22
技术公布日:2019.0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