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及置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6621发布日期:2019-01-28 13:4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及置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管支架及置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及置入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容易并发胰管狭窄、胰管结石、胰腺囊肿及胰腺炎脓肿。目前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保守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支架置入术、开腹胰管切开取石术、胰腺切除术等。

其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管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主要手术方案,术中应用的胰管支架包括金属支架及树脂支架,以树脂支架的应用最为常见。目前应用的胰管支架包括直形带倒刺的胰管支架、单猪尾胰管支架和双猪尾胰管支架,但是上述胰管支架存在以下不足:1.直形带倒刺的胰管支架尾部倒刺可自行闭合,在肠蠕动的作用下,容易脱出或进入胰管内,进而失去了引流胰液及支撑狭窄胰管的作用;2、直形带侧翼的胰管支架在取出或自行排出过程中,其倒刺可损伤胰管及十二指肠乳头黏膜,诱发胰腺炎、乳头炎、乳头出血,甚至因乳头水肿而发生急性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而损害肝脏;3、单猪尾胰管支架主要用于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尾部无倒刺,引流管放置深缺乏定位,容易导致单猪尾胰管支架放置过深或过浅,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由于单猪尾位于十二指肠内,胰管支架极容易自行脱出;4、双猪尾胰管支架具有极好的防移位作用,但是胰管内的猪尾胰管通过自身张力,对胆管壁产生张力而发挥防移位作用,但是其头端持续性压迫胰管黏膜,容易发生黏膜损伤,甚至突破黏膜进入胰腺实质内,诱发急性爆发性胰腺炎、胰腺脓肿或脾动脉破裂大出血。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及置入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头端、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和尾端;

所述头端上端敞开,下端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多个以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且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轴线方向凸起的弧形管壁,所述弧形管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下端和所述第二管段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管段为直管,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贯穿所述第二管段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管段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连通的引流通孔;

所述第三管段为弯管,所述第三管段管腔贯穿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相一致;

所述尾端管腔贯穿所述尾端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相一致;

所述第二管段下端相对所述尾端的一侧具有倒刺和与所述倒刺相对应的倒刺孔,所述倒刺的张开角朝向所述头端方向,所述倒刺孔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连通;

所述尾端管壁设有环形金属线,所述环形金属线的上端穿过所述尾端管壁,且下端具有环形金属线线结。

所述头端呈类半椭球形(按垂直于椭球长轴划分),其上端敞开处设有与所述头端管腔直径相一致的头端开口;

所述头端的大端与所述弧形管壁连接;

所述头端管腔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一致。

所述引流通孔呈椭圆形,其长轴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三管段的弯管角度为135°。

所述弧形管壁外侧的中部区域内设有多条横向凸起。

所述尾端呈类半椭球形(按垂直于椭球长轴划分);

所述尾端的大端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

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外径为5-8.5fr;

所述头端的管腔直径比所述第二管段外径小3fr,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三管段和所述尾端的管腔直径均比所述头端管腔直径大2fr。

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长为5-12cm;

所述弧形管壁的两端拉直状态下的间距为2cm,且个数均为四。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包括内芯;

所述内芯的外壁依次套接有如上述所述的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和推进器;

所述内芯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和内芯手柄;

所述第一芯管经过所述第一通孔从所述头端上端穿出且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管腔且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内芯与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相对应的管段上设有多个圆形突起;

所述推进器头端管壁固定有线,所述线的另一端具有线结,所述线结从位于所述第三管段上的线孔进入所述第三管段管腔,并从所述尾端和所述推进器头端之间穿出,所述线的位于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内的部分通过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和所述第二芯管夹持;

所述推进器尾端设有推进器手柄;

所述环形金属线的下端从所述推进器头端进入所述推进器管腔,所述推进器管腔与所述内芯之间具有容纳进入所述推进器管腔内的所述环形金属线的空间。

所述推进器头端呈类半椭球形(按垂直于椭球长轴划分)且与所述尾端相匹配,其大端与所述推进器主体连接,所述推进器主体的外径为5-8.5fr,长为2m;

所述第一芯管外径比所述第一通孔直径小1fr;

所述第二芯管外径比所述第二管段管腔直径小1fr;

所述内芯管腔直径为1mm;

所述内芯长为2.2m;

所述圆形突起的直径为0.6fr。

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在导丝引导下经ercp钳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置入到胰管内,拽出内芯后多个弧形管壁自然释放,整体呈球形,拽出推进器释放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能充分引流胰液,对胰管狭窄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能防止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移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第一管段包括多个弧形管壁,自然释放后,整体呈球形,通过对胰管内壁产生弹性张力而发挥防移位作用;

2.弧形管壁外侧的中部区域内设有多条横向凸起,加强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防移位作用;

3.第二管段下端具有倒刺,在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放置过程中起定位作用,同时可防止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内移位;

4.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套在内芯上,内芯与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相对应的管段上设有多个圆形突起,同时第二芯管对头端起支撑作用,可保持弧形管壁在释放前呈闭合状态,易于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通过狭窄置入到胰管内;

5.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套在内芯上,内芯与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相对应的管段上设有多个圆形突起,对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产生固定作用,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位置放置不佳时,可以将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推进器及内芯一起经十二指肠钳道拽出;

6.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与推进器由线连接,通过内芯与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夹持作用对线产生固定作用,内芯未完全释放前,可以通过回拉推进器将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经十二指肠钳道拽出;

7.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整体呈l型,放置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后,尾端指向十二指肠远端,不影响胆管的插管,同时减轻了肠蠕动对尾端的推力,起到防止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脱出的风险;

8.本发明的环形金属线外露于十二指肠腔内,其抗肠液的腐蚀能力强,通过牵拉环形金属线很容易的将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从胰管内取出;

9.本发明的环形金属线下端具有环形金属线线结,使用异物钳、圈套器等均可以将其经十二指肠镜取出。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医疗器具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弧形管壁释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芯、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和引流管推进器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的位置简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处于工作位置时的位置简图(回拉内芯,弧形管壁释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位置简图(弧形管壁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头端1、第一管段2、第二管段3、第三管段4和尾端5;

所述头端1上端敞开,下端具有第一通孔14;

所述第一管段2包括四个以所述第一管段2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且向远离所述第一管段2轴线方向凸起的弧形管壁6,所述弧形管壁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端1下端和所述第二管段3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管段3为直管,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贯穿所述第二管段3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管段3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连通的引流通孔7;

所述第三管段4为弯管,所述第三管段4管腔贯穿所述第三管段4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与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相一致;

所述尾端5管腔贯穿所述尾端5的上端和下端且直径与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相一致;

所述第二管段3下端相对所述尾端5的一侧具有倒刺8和与所述倒刺8相对应的倒刺孔9,所述倒刺8的张开角朝向所述头端1方向,所述倒刺孔9与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连通;

所述尾端5管壁设有环形金属线10,所述环形金属线10的上端穿过所述尾端5管壁,且下端具有环形金属线线结11。

所述头端1呈类半椭球形,其上端敞开处设有与所述头端1管腔直径相一致的头端开口12;

所述头端1的大端与所述弧形管壁6连接;

所述头端1管腔直径与所述第一通孔14相一致。

所述引流通孔7呈椭圆形,其长轴与所述第二管段3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三管段4的弯管角度为135°。

所述弧形管壁6外侧的中部区域内设有多条横向凸起13。

所述尾端5呈类半椭球形;

所述尾端5的大端与所述第三管段4连接。

所述第二管段3和所述第三管段4的外径为5-8.5fr;

所述头端1的管腔直径比所述第二管段3外径小3fr,所述第一管段2、所述第二管段3、所述第三管段4和所述尾端5的管腔直径均比所述头端1管腔直径大2frr。

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的长为5-12cm;

所述弧形管壁6的两端拉直状态下的间距为2cm,且个数均为四。

实施例2

如图2-图6所示,一种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包括内芯15;

所述内芯15的外壁依次套接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和推进器16;

所述内芯15包括管腔依次连通的第一芯管17、第二芯管25和内芯手柄18;

所述第一芯管17经过所述第一通孔14从所述头端1上端穿出且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4,所述第二芯管25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且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4的直径,所述内芯15与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相对应的管段上设有多个圆形突起19;

所述推进器16头端管壁固定有线20,所述线20的另一端具有线结21,所述线结21从位于所述第三管段4上的线孔22进入所述第三管段4管腔,并从所述尾端5和所述推进器16头端之间穿出,所述线20的位于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内的部分通过所述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和所述第二芯管25夹持;

所述推进器16尾端设有推进器手柄23;

所述环形金属线10的下端从所述推进器16头端进入所述推进器16管腔,所述推进器16管腔与所述内芯15之间具有容纳进入所述推进器16管腔内的所述环形金属线10的空间。

所述推进器16头端呈类半椭球形且与所述尾端5相匹配,其大端与所述推进器16主体连接,所述推进器16主体的外径为5-8.5fr,长为2m;

所述第一芯管17外径比所述第一通孔14直径小1fr;

所述第二芯管25外径比所述第二管段3管腔直径小1fr;

所述内芯15管腔直径为1mm;

所述内芯15长为2.2m;

所述圆形突起19的直径为0.6fr。

经口置入十二指肠镜,导丝24进入胰管后,先置入乳头括约肌切开刀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

将导丝24尾端经内芯15头端置入,固定内芯15及推进器手柄23,在导丝24引导下将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装置置入到胰管。

所述倒刺8接近十二指肠乳头时,固定推进器手柄23,通过回拉内芯手柄18,内芯15头部进入所述第一管段2内,内芯15与四个弧形管壁6分离,弧形管壁6自然释放后,整体呈球形。

固定推进器手柄23,继续回拉内芯手柄18,当内芯15头部完全进入到推进器16管腔内后,此时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与推进器16仅有线20连接。

向后移动推进器手柄23,线20经线孔22拽出,此时推进器16与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完全分离。

在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释放过程中,如果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放置位置过浅,在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未完全释放前,通过向前推动推进器16,可将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置入到胰管更深处;如果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放置位置过深,在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未完全释放前,回拉推进器16,通过线20的牵拉,将推进器16拽出胰管,或者固定推进器手柄23,向前推动内芯15,使内芯15重新进入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内,四个弧形管壁6变为直线型,可重新放置或取出双向防移位胰管支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