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1866发布日期:2019-03-22 22: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腮腺炎,多发于4~15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主要通过唾液、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长,易发于人口密集的场所。中医理论认为腮腺炎为风温邪毒侵袭,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余腮部所致,治疗当以清热解毒,软坚消肿为主;现代医学则认为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该病易诊断,难治疗,多以预防为主。

针对目前对于现代医学对腮腺炎的治疗仅处于预防和控制的阶段,而中药现有药物在治疗腮腺炎时组方较大,使用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更方便的新的针对腮腺炎治疗或预防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等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试验研究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治疗腮腺炎的功效,药物制备简单,操作方便,且起效迅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腮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天花粉100-1500重量份、赤芍100-1000重量份、大黄100-1000重量份、黄柏100-1000重量份、白芷100-1000重量份。所述用于,可以是包括治疗或预防在内的一切有益于改善患者相应症状的方式。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直接研磨成粉,也可以是经过本领域常规手段制得的提取物等。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中药也可以以直接研磨成粉、提取物、或者其它加工形态的方式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天花粉600-700重量份、赤芍400-500重量份、大黄400-500重量份、黄柏400-500重量份、白芷400-500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天花粉1030重量份、赤芍680重量份、大黄680重量份、黄柏680重量份、白芷680重量份。或者,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天花粉634重量份、赤芍418重量份、大黄418重量份、黄柏418重量份、白芷418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前述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腮腺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添加剂制得。

具体地,所述药物选自汤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气雾剂、擦剂、酊剂、颗粒剂、口服液、片剂、丸剂、膜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前述任一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⑴按照原料药的重量比例,称取处方中药材备用;

⑵将处方中药材加入4-12倍的5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得浸膏;

⑶取上述浸膏干燥粉碎后即得。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腮腺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选自凝胶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取天花粉1030重量份、赤芍680重量份、大黄680重量份、黄柏680重量份、白芷680重量份,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上述浸膏,干燥粉碎过筛后与空白基质混匀,再加入ph调节剂、抑菌剂等搅拌均匀、灌装即得;

其中,所述空白基质包括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明胶、淀粉;所述ph调节剂优选自三乙醇胺。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取卡波姆0.5%-1.5%于其重量40-150倍的纯化水中进行溶胀,加入3%-15%甘油作为保湿剂,加入0.05%-0.1%尼泊金乙酯作为抑菌剂,搅拌混合均匀,加入步骤(1)中浸膏干燥粉碎后的干膏粉持续搅拌至均匀,逐渐加入三乙醇胺试液,调节ph至4.5-6.0,纯化水补足重量,灌装即得本品成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并给出了制备组合物的中间体组合物以及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仅由五味中药构成,药物制备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当以外用凝胶剂的剂型给药时,便于药效成分直达病灶部位,迅速起效,缓解患者痛苦。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组合物能明显减轻腮腺炎的有关症状,其对腮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腮腺炎的药物的应用。以下将结合实验例的内容进行具体描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本发明所做出的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中药材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miiherms的干燥根;大黄选自唐古特大黄,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书phellodendronchinese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的干燥树皮;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的干燥根;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

本发明如未注明具体条件者,均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原料药或辅料,以及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凝胶剂的制备

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天花粉1030重量份、赤芍680重量份、大黄680重量份、黄柏680重量份、白芷680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卡波姆8g,加入720g纯化水溶胀均匀,混匀,加入120g甘油,1g尼泊金乙酯充分搅拌后,加入步骤(1)的浸膏干燥粉碎后的干膏粉持续搅拌均匀,再加入ph调节剂(三乙醇胺)、用纯化水补足重量后搅拌均匀、灌装入包材中,密封即得。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凝胶剂的制备

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天花粉634重量份、赤芍418重量份、大黄418重量份、黄柏418重量份、白芷418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上述浸膏,采用减压干燥方式,得到中间体,采用低温粉碎过200目筛后,得到干膏粉备用;

(3)取卡波姆10g,于700g纯化水中进行溶胀,溶胀均匀后,加入100g甘油和1g尼泊金乙酯混合均匀后,加入上述干膏粉末持续搅拌至均匀,使用三乙醇胺调节ph至4.5-6,加入纯化水补足重量,搅拌均匀、灌装入包材中,密封即得。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乳膏剂的制备

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天花粉1025重量份、赤芍675重量份、大黄675重量份、黄柏675重量份、白芷675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乳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上述浸膏,采用减压干燥方式,得到中间体,采用低温粉碎过200目筛后,备用;

(3)将所得中间体粉末融入油相中,分别将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石蜡、硬脂酸等常用的油相成分)和水相(凡士林、甘油、吐温类、司盘类,液体石蜡等常用的水相成分)加热至80℃时进行混合,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持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并搅拌至常温,将所得的乳膏填充入包材中,密封即得油/水型乳膏。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乳膏的制备

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天花粉100重量份、赤芍100重量份、大黄100重量份、黄柏100重量份、白芷100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乳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上述浸膏,采用减压干燥方式,得到中间体,采用低温粉碎过200目筛后,备用;

(3)将所得中间体粉末融入油相中,分别将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石蜡、硬脂酸等常用的油相成分)和水相(凡士林、甘油、吐温类、司盘类,液体石蜡等常用的水相成分)加热至80℃时进行混合,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持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并搅拌至常温,将所得的乳膏填充入包材中,密封即得水/油型乳膏。

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天花粉1000重量份、赤芍500重量份、大黄500重量份、黄柏500重量份、白芷500重量份。

本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天花粉、赤芍、大黄、黄柏、白芷,加入10倍的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2)取上述浸膏,采用减压干燥方式,得到中间体,采用低温粉碎过200目筛后,备用;

(3)将所得中间体粉末与口服制剂常用的辅料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采用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等方式制备即得。

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对腮腺炎的治疗作用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腮腺炎患者75例,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小儿腮腺炎患者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3-5岁25例,5-11岁43例,大于11岁7例。患儿均无头痛、腹痛、呕吐、抽搐等脑膜脑炎、睾丸炎等腮外并发症。

2、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中的临床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

患儿外敷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凝胶,以生药总量计,给药剂量5g/100cm2,该凝胶规格为16g/支,将凝胶均匀涂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病患处,每日给药3次;7天为1个疗程。

4、治疗标准如下:

治愈:体温降至正常,头痛、肌痛消失,腮腺肿痛消失。

显效:体温明显下降,腮腺肿痛明显减轻。

有效:体温有所下降,腮腺肿痛缓解。

无效:体温持续增高,腮腺肿痛不缓解或加重。

5、治疗结果

75例患儿治疗一个疗程后,其中治愈和显效53例(70.7%),有效13例(17.3%),无效9例(12.0%),总有效率88.0%,3-5月后再随访,均无复发。

6、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观察发现,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说明外敷药物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特别适合患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