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9932发布日期:2019-02-10 13: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临床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各微生物相关企业都制定相应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实验室生物废物的处理提出严格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多属于感染性废弃物,对其的处理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和焚烧法,由于多数单位和企业内部无专用焚烧炉,故大部分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无害化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多以细菌培养用琼脂平板为主,目前,很多企业或是单位机构做完微生物实验后的琼脂培养基和其他废物不会立即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而是临时存放于某个区域,积累到一定量时再进行集中处理,若是不注意打翻了培养基,很容易造成区域污染甚至更严重的生物安全问题,因此,废弃物产生后到高压灭菌锅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不但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甚至还可以间接影响到公共生物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能够对临时存放在该消毒装置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保证工作人员健康,保证实验室公共生物安全,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灭菌消毒效果好,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生物环境安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容器;以及,与所述容器相装配的、用于将所述容器的开口封闭并对所述容器内临时存放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以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的消毒盖。

所述消毒盖包括:与所述容器适配的盖体;设置于所述盖体上靠近所述容器一侧的、用于发出紫外线并照射于所述容器内部以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的消毒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容器一侧的、用于控制所述消毒组件打开或关闭的控制组件。

所述盖体上靠近所述容器一侧设置有三个内环,三个所述内环分别为内圈区域、中圈区域以及外圈区域。

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圈区域内的第一消毒灯组;安装于所述中圈区域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盖体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消毒灯组的第二消毒灯组;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圈区域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盖体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消毒灯组的第三消毒灯组。

所述第二消毒灯组与所述第三消毒灯组均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上的凹槽轨道;滑动式安装于所述凹槽轨道内的、用于发出紫外线以对所述容器内进行灭菌消毒的可充电led灯珠;固定安装于所述led消毒灯上靠近所述凹槽轨道的底部一侧的、用于拨动所述可充电led灯珠的拨块;以及,容置于所述凹槽轨道内的、一端与所述盖体固定装配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块固定装配的、用于辅助所述可充电led灯珠在所述凹槽轨道内滑动的伸缩拉片。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容器一侧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消毒灯组打开或关闭的内圈按键;设置于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容器一侧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消毒灯组打开或关闭的外圈按键;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容器一侧并位于所述内圈按键与所述外圈按键之间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消毒灯组打开或关闭的中圈按键。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一端与消毒组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预定的时间对所述控制组件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消毒组件在到达预定时间后自动关闭。

所述盖体上远离所述容器一侧设置有提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在使用该消毒装置对临时存放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灭菌消毒时,先打开盖体,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入容器内,在将盖体关闭,并且根据容器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调整第一消毒灯组和第二消毒灯组,使得盖体能够与容器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影响实验室环境,保证了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性,关闭盖体后,通过控制设置在盖体上的控制开关将盖体上位于容器内的可充电led灯珠打开,从而对放置在消毒装置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这样设置的消毒装置,能够对临时存放在容器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保证工作人员健康,保证实验室公共生物安全,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灭菌消毒效果好,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生物环境安全的优势。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第二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方法,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健康和实验室公共生物安全,具有操作方便、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消毒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提供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的容器与高压蒸汽灭菌锅适配;步骤二、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置在消毒装置中,以对该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临时存放的初步消毒灭菌处理;步骤三、在消毒装置放满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时,将消毒装置的盖体取下后放置在高压整齐灭菌锅内进行最终灭菌处理。

所述步骤二包括:打开盖体,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入所述容器内;关上盖体,并根据容器的横截面积调整第二消毒灯组和第三消毒灯组,使得盖体与容器紧密配合;按压控制开关,使得位于容器内的可充电led灯珠产生紫外线,以对容器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可充电led灯珠开启十分钟后,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初步灭菌处理完成,可充电led灯珠自动关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对临时存放在实验室废弃物存放处存放的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然后,等到消毒装置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再统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最终消毒灭菌处理,从而避免了废弃物产生后到高压灭菌锅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甚至还可以间接影响到公共生物安全的问题,使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灭菌消毒效果好,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盖体上远离容器一侧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盖体上靠近容器一侧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凹槽轨道的形状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拨片、伸缩弹片和可充电led灯珠的装配关系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消毒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2、消毒盖;3、盖体;4、消毒组件;6、控制组件;7、提手;8、第一消毒灯组;9、第二消毒灯组;10、第三消毒灯组;11、凹槽轨道;12、可充电led灯珠;13、拨块;14、伸缩拉片;16、内圈按键;17、中圈按键;18、外圈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容器1和消毒盖2。

如图1、2所示,容器1用于盛装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消毒盖2与容器1相装配,消毒盖2用于将容器1的开口封闭,消毒盖2对容器1内临时存放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从而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的消毒盖2。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为不锈钢圆桶,不锈钢圆桶与高压蒸汽灭菌锅适配,不锈钢圆桶的大小根据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设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容器1还可以为不锈钢方桶、圆形铁桶、方形铁桶等。

如图1-5所示,消毒盖2包括:盖体3、消毒组件4、充电电源以及控制组件6。盖体3与容器1适配消毒组件4。设置于盖体3上靠近容器1一侧,消毒组件4用于发出紫外线并照射于容器1内部,从而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消毒灭菌。控制组件6设置于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控制组件6用于控制消毒组件4打开或关闭。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盖体3的打开或者关闭,在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设置有提手7。为了使得盖体3能够适应不同横截面积大小的容器1,在盖体3上靠近容器1一侧设置有三个内环,三个内环分别为内圈区域、中圈区域以及外圈区域,根据容器1的不同横截面积的大小调整不同区域对容器1进行封闭,从而提升了消毒盖2的使用范围。

如图1-5所示,为了避免消毒组件4出现消毒盲区,消毒组件4由多个消毒灯组组成。消毒组件4包括:第一消毒灯组8、第二消毒灯组9以及第三消毒灯组10。第一消毒灯组8固定安装于内圈区域内。第二消毒灯组9安装于中圈区域内,并可相对于盖体3滑动,从而远离或靠近第一消毒灯组8。第三消毒灯组10安装于外圈区域内,并可相对于盖体3滑动,从而远离或靠近第一消毒灯组8。

如图1-5所示,盖体3上设置有凹槽轨道11,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设置有刻度,该刻度位于凹槽轨道11处,从而方便用户调整第二消毒灯组9和第三消毒灯组10的位置。该凹槽轨道11用于容置第二消毒灯组9和第三消毒灯组10。第二消毒灯组9与第三消毒灯组10交错排布,第二消毒灯组9与第三消毒灯组10均包括:可充电led灯珠12、拨块13以及伸缩拉片14。

如图1-5所示,可充电led灯珠12滑动式安装于凹槽轨道11内,可充电led灯珠12用于发出紫外线,从而对容器1内进行灭菌消毒。拨块13固定安装于led消毒灯上靠近凹槽轨道11的底部一侧,拨块13用于拨动可充电led灯珠12。伸缩拉片14容置于凹槽轨道11内,伸缩拉片14一端与盖体3固定装配、另一端与拨块13固定装配,伸缩拉片14用于辅助可充电led灯珠12在凹槽轨道11内滑动。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充电led灯珠12为自带可充电电源的led灯珠,该可充电电源为锂电池,盖体3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为usb接口。第一消毒灯组8的可充电led灯珠12的数量为九个,第二消毒灯组9的可充电led灯珠12的数量为四个,第三组消毒灯组的可充电led灯珠12的数量为四个。该可充电led灯珠12为深紫外led消毒灯珠,该灯珠的发光角度为120度,该可充电led灯珠12的紫外波长为270±10nm,不产生臭氧,使得该消毒装置可以在有工作人员时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手段,可大大减少微生物废弃物集中灭菌前的污染可能,避免生物安全方面的隐患。

其中,紫外线通过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苷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灭菌消毒的效果。为了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在消毒装置中的灭菌消毒效果,因此对各种类的微生物进行紫外线灭杀实验,以下为led紫外对各种细菌消毒灭菌的数据:

表2.紫外线对微生物杀灭剂量概值

注:测定条件:每毫升自来水中含106-107微生物,水深2cm。

实验证明,常见的细菌繁殖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在1分钟能够达到99.9%以上的灭菌率,而对于细菌芽孢、真菌孢子等10分钟可以达到90%以上灭菌率,该实验装置可大大减少微生物废弃物灭菌前临时存放时的可能污染,大大降低生物安全的风险。

如图1-5所示,控制组件6包括:内圈按键16、外圈按键18以及中圈按键17。内圈按键16设置于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内圈按键16用于控制第一消毒灯组8打开或关闭。外圈按键18设置于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外圈按键18用于控制第三消毒灯组10打开或关闭。中圈按键17设置于盖体3上远离容器1一侧,并位于内圈按键16与外圈按键18之间,中圈按键17用于控制第二消毒灯组9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3上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一端与消毒组件4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组件6电连接,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预定的时间对控制组件6进行控制,以使消毒组件4在到达预定时间后自动关闭。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在使用该消毒装置对临时存放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灭菌消毒时,先打开盖体3,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入容器1内,在将盖体3关闭,并且根据容器1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调整第一消毒灯组8和第二消毒灯组9,使得盖体3能够与容器1紧密配合,从而防止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影响实验室环境,保证了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性,关闭盖体3后,通过控制设置在盖体3上的控制开关将盖体3上位于容器1内的可充电led灯珠12打开,从而对放置在消毒装置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这样设置的消毒装置,能够对临时存放在容器1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保证工作人员健康,保证实验室公共生物安全,具有使用简单、方便,灭菌消毒效果好,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生物环境安全的优势。

基于上述消毒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存放的消毒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提供上述所述的消毒装置,且该消毒装置的容器1为与高压蒸汽灭菌锅适配;

步骤二、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置在消毒装置中,以对该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临时存放的初步消毒灭菌处理;

步骤三、在消毒装置放满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时,将消毒装置的盖体3取下后放置在高压整齐灭菌锅内进行最终灭菌处理。

其中步骤二包括:

打开盖体3,将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放入容器1内;

关上盖体3,并根据容器1的横截面积调整第二消毒灯组9和第三消毒灯组10,使得盖体3与容器1紧密配合;

按压控制组件6,使得位于容器1内的可充电led灯珠12产生紫外线,以对容器1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

可充电led灯珠12开启十分钟后,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初步灭菌处理完成,电路板上的主控芯片控制可充电led灯珠12自动关闭。

采用上述方法,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对临时存放在实验室废弃物存放处存放的废弃物进行初步灭菌消毒,然后,等到消毒装置内的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再统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最终消毒灭菌处理,从而避免了废弃物产生后到高压灭菌锅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甚至还可以间接影响到公共生物安全的问题,使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灭菌消毒效果好,降低实验室污染,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的优势。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