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9266发布日期:2019-03-09 00:03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感冒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

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2.流行性感冒

为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的流行。临床特点:

(1)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鼻咽部症状较轻。

(3)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明确诊断。

(4)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司他韦疗效显著。

(5)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冒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感冒颗粒,包括金银花、麻黄、连翘和薄荷。

进一步地,感冒颗粒包括金银花5~15克、麻黄5~15克、连翘5~15克和薄荷1~5克。

进一步地,感冒颗粒包括金银花10克、麻黄10克、连翘9克和薄荷3克。

本发明选用的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凉,入心、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之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选金银花、麻黄、连翘、薄荷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感冒颗粒,配方科学,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

一种感冒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取金银花、麻黄、连翘和薄荷,加药材总量的5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放置10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

(3)取辅料和稠膏,混合均匀后制粒,将颗粒干燥后整粒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10-1.3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浓缩得到稠膏在75-85℃的相对密度为1.25-1.30。

进一步的,步骤(3)中辅料包括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

进一步的,步骤(3)中以质量比计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4:0.2。

进一步的,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5-65℃。

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在50-6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的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凉,入心、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之功效;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

2.选金银花、麻黄、连翘、薄荷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感冒颗粒,配方科学,成本低,经济效益好,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完整清楚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取金银花10克、麻黄10克、连翘9克和薄荷3克,加药材总量的5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0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5-85℃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4:0.2),混合均匀后制粒,55-65℃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实施例2

(1)取金银花9克、麻黄8克、连翘10克和薄荷4克,加药材总量的5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0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5-85℃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4:0.2),混合均匀后制粒,55-65℃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实施例3

(1)取金银花11克、麻黄14克、连翘14克和薄荷2克,加药材总量的5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5-75℃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0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5-85℃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4:0.2),混合均匀后制粒,55-65℃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