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助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6696发布日期:2019-04-05 22:3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智能穿戴助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睡眠问题日趋严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紊乱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工作生活,还会引发诸如心血管病、抑郁症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面对如此普遍的睡眠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治疗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方便助眠的方法,满足人们改善睡眠的普遍需求。

使用者头戴智能装置,依靠装置的智能引导进入睡眠状态是很有前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是:装置采集并处理使用者的脑电波信号,根据实时数据识别使用者的睡眠状态,采用相应的引导方式,智能引导使用者进入睡眠状态。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既要避免穿戴装置对人体头部造成压迫感干扰睡眠,又要实现电极与头部皮肤密切贴合,这样才能解决同类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7714036a的一种脑电信号采集头带,其前额内侧位置设有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头带内部设有中空柔性薄壁,用来放置柔性电路板,头带后脑位置采用魔术贴卡扣作为松紧调节结构。当头带勒紧头部时,虽然可以使电极与皮肤贴合得紧密一些,但是会造成较强的压迫感,势必会影响产品的舒适性,同时干扰人体的正常睡眠。并且穿戴时要将头带由自然伸展的带状弯曲成椭圆状以贴合头部,这样会影响头带及内部电路结构的耐用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头戴舒适无压迫感,结构耐用不易断裂,并且电极与人体密切贴合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时不易断裂,并且电极与人体密切贴合的智能穿戴助眠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所述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包括头带本体,所述的头带本体为弧形弯曲结构,弧度与人体额头弯曲程度吻合;所述头带本体包括位于头带本体中间的前额部以及位于所述前额部两侧的支撑部,所述头带本体前额部的内侧设有弹性调节层,脑电波采集单元设于所述弹性调节层的内表面上;头带本体的支撑部端头处分别连有耳挂式耳机,所述耳挂式耳机包括相连的耳挂部和耳机部,所述耳机部中设有扬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调节层包括表层和弹性层,所述表层设于前额部内侧,所述弹性层设于表层和前额部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前额部内表面上的弹性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一端开口的倒梯形或矩形,所述前额部内表面设有一道凹槽,所述倒梯形或矩形弹性部件的开口端设于前额部内表面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z形,包括前后两侧的a受力部和b受力部,以及位于所述a受力部和b受力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a受力部和b受力部分别设于所述前额部内表面和表层上。

进一步地,与所述扬声器位置相对应的耳机部上设有出声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通过伸缩调节器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前额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头带本体的支撑部和耳挂式耳机的耳挂部均为内部中空,处理模块设于所述耳挂式耳机的耳挂部中,所述脑电波采集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还连接耳挂式耳机中的扬声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能够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脑电波采集单元包括软性电路板和设于软性电路板上的多个电极,所述电极为半球状凸起。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所述一种智能穿戴助眠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通过采用弹性调节层的弹性层,提高了穿戴装置的耐久度,使穿戴装置不易发生断裂;在正常使用时,额头会接触智能电路层并挤压,弹性调节层会发生形变,此时球状的电极可与额头密切贴合,这样提高了脑电波信号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电极采集脑电波信号并将信号传送至智能处理模块,智能处理模块处理信号,识别人体实时的睡眠状态,并控制音乐模块以最合适的状态工作,音乐模块控制扬声器播放音乐,智能引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原理图。

100.头带本体,110.前额部,111.凹槽,120.支撑部,200.耳挂式耳机,210.耳挂部,220.耳机部,221.出声口,300.弹性调节层,310.表层,320.弹性层,330.弹性部件,400.脑电波采集单元,410.软性电路板,420.电极,500.处理模块,600.通信模块,700.伸缩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如图1~图3所示,所述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包括:

头带本体100,所述头带本体100为弧度弯曲,包括位于头带本体100中间的前额部110以及位于所述前额部110两侧的支撑部120,其前额部110内侧设有脑电波采集单元400。为了使得所述头带本体100能够贴合使用者的前额,从而保证脑电波采集过程中脑电波采集单元400的电极420能够稳定接触使用者前额的皮肤,所述头带本体100前额部110的内侧设有弹性调节层300,脑电波采集单元400设于所述弹性调节层300的内表面上。所述头带本体100由弹性和韧性良好的塑料构成,可以是硅胶。

耳挂式耳机200,头带本体100的支撑部120端头分别连有一耳挂式耳机200,所述耳挂式耳机200包括相连的耳挂部210和耳机部220,所述耳挂部210用于通过人体耳部挂扣的方式将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固定在人体头部,以避免使用时发生移位,所述耳机部220中设有扬声器,与所述扬声器位置相对应的耳机部220上设有出声口221;当所述耳挂部210挂设在人体耳部时,所述耳机部220的出声口221位于而人体耳蜗口处。

所述支撑部120通过伸缩调节器700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前额部110的两侧,所述伸缩调节器700包括伸缩臂,在收缩状态下所述伸缩臂隐藏于支撑部120内,当需要增加智能穿戴助眠装置的长度时,拉伸伸缩臂使其呈展开状态。

所述弹性调节层300包括表层310和弹性层320,所述表层310设于前额部110内侧,所述弹性层320设于表层310和前额部110内表面之间,所述弹性层320可采用记忆棉等弹性材料。所述弹性调节层300通过弹性形变的方式调节智能穿戴助眠装置的形状,从而与使用者的额头部贴合的同时以免断裂;

所述弹性调节层300具体包括以下实施方式:优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弹性层3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前额部110内表面上的弹性部件330,所述弹性部件330为一端开口的倒梯形或矩形,所述前额部110内表面设有一道凹槽111,所述倒梯形或矩形弹性部件330的开口端设于前额部110内表面的凹槽111中,并且当弹性部件330因受到压力压缩时,倒梯形或矩形弹性部件330的开口端两侧能够在所述凹槽111向两侧滑动,在保持与前额密切接触的同时降低压迫感,当外部压力撤去时,弹性部件330因弹性收缩向中间滑动,自动恢复原状。优选地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弹性部件330还可以为z形,包括前后两侧的a受力部和b受力部,以及位于所述a受力部和b受力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a受力部和b受力部分别设于所述前额部110内表面和表层310上。

所述脑电波采集单元400包括软性电路板410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多个电极420,所述电极420为半球状凸起,从而确保最大限度地与额头接触;电极420用于采集脑电波信号。

头带本体100的支撑部120、伸缩调节器700和耳挂式耳机200耳挂部210的内部均为中空,并且所述头带本体100的支撑部120中形成的空腔与所述凹槽111两端连通。处理模块500设于所述耳挂式耳机200耳挂部210中,所述脑电波采集单元400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处理模块500,所述处理模块500还连接耳挂式耳机200中的扬声器。设于支撑部120中的处理模块500可使装置的重心靠近配重耳挂,易于装置与人体固定;同时,位于支撑部120中的处理模块500不易在受挤压弯曲时损坏该模块。

除此之外,该装置具有通信模块600,所述通信模块600与所述处理模块500连接,能够与手机等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及时更新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和相应的生理指标,并记录改善过程。

本发明在穿戴时,智能穿戴助眠装置受到额头挤压,弹性调节层会发生弹性形变,以免智能装置断裂,同时结合电极的形状可使智能电路层表面的电极与人体额头密切贴合,电极采集脑电波信号,并将信号传送至智能处理模块,智能处理模块处理信号,识别人体实时的睡眠状态,并控制音乐模块以最合适的状态工作,音乐模块控制扬声器播放音乐,智能引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