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1957发布日期:2019-03-22 22:2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健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人体足部的三阳经(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运行规律是从头至脚,足部的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运行规律是从脚至胸,这些经脉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也已证实,“人老脚先老”、“寒从脚下起”。“它们说明了脚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寿命有很大关系。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粘膜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脚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而足浴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并有益于大脑细胞增生,增强人的记忆力,同时,能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能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既可保证药物通过脚部抵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合适的中药泡脚可以调理人体机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是目前,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泡脚粉虽然有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解乏和利睡眠的功效,但是这些泡脚产品大多作用缓慢,无明显疗效,不具备调理治病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保健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健泡脚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10~25份、两面针5~20份、小粘药3~15份、艾叶5~25份、大黄4~20份、桑叶5~20份、桑枝5~20份、桑寄虫3~13份、松枝5~20份、桂枝5~20份、千年健3~15份、海风藤5~20份、五加皮5~20份、透骨草5~20份、虎杖5~20份、苦参10~30份、白鲜皮10~30份、黄柏5~20份、野菊花5~20份、苏木5~20份、松节3~15份、赤芍5~20份、红花5~20份、川穹2~17份、羌活2~17份、茜草3~15份、上树龙3~15份、杜仲藤5~20份、扶芳藤5~20份、大粘药3~12份、大发散5~20份、穿破石5~20份、香石藤1~10份、合欢1~10份、山药5~20份、姜10~20份。

优选的,所述保健泡脚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13~22份、两面针12~18份、小粘药3~8份、艾叶5~10份、大黄4~8份、桑叶5~10份、桑枝5~10份、桑寄虫3~9份、松枝5~10份、桂枝5~10份、千年健3~9份、海风藤5~10份、五加皮5~10份、透骨草5~10份、虎杖5~10份、苦参10~18份、白鲜皮10~18份、黄柏5~12份、野菊花5~12份、苏木5~12份、松节8~15份、赤芍7~15份、红花7~15份、川穹5~13份、羌活5~13份、茜草5~10份、上树龙5~10份、杜仲藤9~17份、扶芳藤9~17份、大粘药3~8份、大发散9~17份、穿破石9~17份、香石藤2~6份、合欢2~6份、山药5~9份、姜10~17份。

优选的,所述保健泡脚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16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7份、大黄7份、桑叶7份、桑枝7份、桑寄虫8份、松枝8份、桂枝7份、千年健7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6份、透骨草6份、虎杖6份、苦参13份、白鲜皮15份、黄柏11份、野菊花11份、苏木9份、松节12份、赤芍13份、红花10份、川穹9份、羌活9份、茜草6份、上树龙6份、杜仲藤13份、扶芳藤13份、大粘药5份、大发散12份、穿破石12份、香石藤4份、合欢4份、山药7份、姜13份。

优选的,所述保健泡脚粉,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四方藤18份、两面针16份、小粘药6份、艾叶6份、大黄6份、桑叶6份、桑枝6份、桑寄虫5份、松枝6份、桂枝6份、千年健5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7份、透骨草7份、虎杖7份、苦参15份、白鲜皮12份、黄柏10份、野菊花10份、苏木6份、松节11份、赤芍11份、红花9份、川穹8份、羌活7份、茜草7份、上树龙7份、杜仲藤11份、扶芳藤11份、大粘药4份、大发散15份、穿破石14份、香石藤3份、合欢3份、山药6份、姜12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保健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配方中四方藤、两面针、小粘药、艾叶、大黄、桑叶、桑枝、桑寄虫、松枝、桂枝、千年健、海风藤、五加皮、透骨草、虎杖、苦参、白鲜皮、黄柏、野菊花、苏木、松节、赤芍、红花、川穹、羌活、茜草、上树龙、杜仲藤、扶芳藤、大粘药、大发散、穿破石、香石藤、合欢、山药、姜;

(2)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用水清洗,然后将各原料分别取出沥干;

(3)将沥干的各原料分别干燥;

(4)将干燥后的原料混合粉碎至50~100目,得到混合药粉;

(5)将得到的混合药粉置于100~120℃下熟化;

(6)将熟化后的混合药粉灭菌、包装得到保健泡脚粉。

优选的,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将沥干的各原料放入干燥箱中,升温至80~100℃并保温干燥至各原料的含水率不高于5%。

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灭菌,具体包括:将熟化后的混合药粉放入紫外灭菌设备中灭菌10~2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泡脚粉以纯中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易于推广,而且各原料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其有效成分通过足部经络传导到人体对应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温灼脏腑,刺激神经末梢,从而调动和增强人体器官自身的抗病能力,战胜各种疾病因子,达到保健的功效。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泡脚粉对脚癣、脚气、脚臭及皮肤癣具有明显功效,也适用于有痛风、失眠、神经衰弱、体乏无力等症状的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健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6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7份、大黄7份、桑叶7份、桑枝7份、桑寄虫8份、松枝8份、桂枝7份、千年健7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6份、透骨草6份、虎杖6份、苦参13份、白鲜皮15份、黄柏11份、野菊花11份、苏木9份、松节12份、赤芍13份、红花10份、川穹9份、羌活9份、茜草6份、上树龙6份、杜仲藤13份、扶芳藤13份、大粘药5份、大发散12份、穿破石12份、香石藤4份、合欢4份、山药7份、姜13份;

(2)将称取的各原料分别用水清洗,然后将各原料分别取出沥干;

(3)将沥干的各原料放入干燥箱中,升温至85℃并保温干燥至各原料的含水率不高于5%;

(4)将干燥后的原料混合粉碎至80目,得到混合药粉;

(5)将得到的混合药粉置于115℃下熟化;

(6)将熟化后的混合药粉放入紫外灭菌设备中灭菌15分钟,经包装得到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8份、两面针16份、小粘药6份、艾叶6份、大黄6份、桑叶6份、桑枝6份、桑寄虫5份、松枝6份、桂枝6份、千年健5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7份、透骨草7份、虎杖7份、苦参15份、白鲜皮12份、黄柏10份、野菊花10份、苏木6份、松节11份、赤芍11份、红花9份、川穹8份、羌活7份、茜草7份、上树龙7份、杜仲藤11份、扶芳藤11份、大粘药4份、大发散15份、穿破石14份、香石藤3份、合欢3份、山药6份、姜12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4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10份、大黄4份、桑叶5份、桑枝5份、桑寄虫9份、松枝5份、桂枝5份、千年健3份、海风藤10份、五加皮5份、透骨草5份、虎杖5份、苦参12份、白鲜皮12份、黄柏12份、野菊花12份、苏木12份、松节15份、赤芍15份、红花15份、川穹5份、羌活5份、茜草10份、上树龙10份、杜仲藤10份、扶芳藤10份、大粘药8份、大发散17份、穿破石17份、香石藤6份、合欢6份、山药9份、姜10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3份、两面针12份、小粘药3份、艾叶10份、大黄4份、桑叶5份、桑枝5份、桑寄虫9份、松枝5份、桂枝5份、千年健3份、海风藤10份、五加皮5份、透骨草5份、虎杖5份、苦参18份、白鲜皮18份、黄柏12份、野菊花12份、苏木12份、松节15份、赤芍15份、红花15份、川穹5份、羌活5份、茜草10份、上树龙10份、杜仲藤17份、扶芳藤17份、大粘药8份、大发散17份、穿破石17份、香石藤6份、合欢6份、山药9份、姜10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22份、两面针18份、小粘药8份、艾叶5份、大黄8份、桑叶10份、桑枝10份、桑寄虫3份、松枝10份、桂枝10份、千年健9份、海风藤5份、五加皮10份、透骨草10份、虎杖10份、苦参10份、白鲜皮10份、黄柏5份、野菊花5份、苏木5份、松节8份、赤芍7份、红花7份、川穹13份、羌活13份、茜草5份、上树龙5份、杜仲藤9份、扶芳藤9份、大粘药3份、大发散9份、穿破石9份、香石藤2份、合欢2份、山药5份、姜17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0份、两面针20份、小粘药15份、艾叶25份、大黄4份、桑叶20份、桑枝5份、桑寄虫13份、松枝5份、桂枝5份、千年健3份、海风藤5份、五加皮5份、透骨草5份、虎杖5份、苦参30份、白鲜皮30份、黄柏20份、野菊花20份、苏木20份、松节15份、赤芍5份、红花5份、川穹2份、羌活2份、茜草3份、上树龙3份、杜仲藤5份、扶芳藤20份、大粘药12份、大发散20份、穿破石5份、香石藤1份、合欢1份、山药5份、姜20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25份、两面针5份、小粘药3份、艾叶5份、大黄20份、桑叶5份、桑枝20份、桑寄虫3份、松枝20份、桂枝20份、千年健15份、海风藤20份、五加皮20份、透骨草20份、虎杖20份、苦参10份、白鲜皮10份、黄柏5份、野菊花5份、苏木5份、松节3份、赤芍20份、红花20份、川穹17份、羌活17份、茜草15份、上树龙15份、杜仲藤20份、扶芳藤5份、大粘药3份、大发散5份、穿破石20份、香石藤10份、合欢10份、山药20份、姜10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6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7份、大黄7份、松枝8份、桂枝7份、千年健7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6份、透骨草6份、虎杖6份、苦参13份、白鲜皮15份、黄柏11份、野菊花11份、苏木9份、松节12份、赤芍13份、红花10份、川穹9份、羌活9份、茜草6份、上树龙6份、杜仲藤13份、扶芳藤13份、大粘药5份、大发散12份、穿破石12份、香石藤4份、合欢4份、山药7份、姜13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6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7份、大黄7份、桑叶7份、桑枝7份、桑寄虫8份、松枝8份、桂枝7份、千年健7份、海风藤7份、五加皮6份、透骨草6份、虎杖6份、苦参13份、白鲜皮15份、黄柏11份、苏木9份、松节12份、川穹9份、羌活9份、茜草6份、上树龙6份、杜仲藤13份、扶芳藤13份、大粘药5份、大发散12份、穿破石12份、香石藤4份、合欢4份、山药7份、姜13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对比例3

本对比例分别称取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四方藤16份、两面针15份、小粘药5份、艾叶7份、大黄7份、桑叶7份、桑枝7份、桑寄虫8份、松枝8份、桂枝7份、千年健7份、五加皮6份、透骨草6份、虎杖6份、苦参13份、白鲜皮15份、黄柏11份、野菊花11份、苏木9份、松节12份、赤芍13份、红花10份、川穹9份、羌活9份、茜草6份、上树龙6份、大粘药5份、大发散12份、穿破石12份、香石藤4份、合欢4份、山药7份、姜13份,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2)至步骤(4)制得保健泡脚粉。

效果实施例1

对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的泡脚粉进行效果验证:选择40~65岁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的痛风患者作为试用者,分为10组,每组25人,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10种泡脚粉进行试用,试用周期为3个月,每隔2天使用泡脚粉足浴,试用结束后,调查试用者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下列三种效果的人数:①效果非常好,②效果较好,③效果一般。

表1泡脚粉的临床试验结果

由上述临床使用验证的结果可以得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治疗痛风的效果最好。

本发明所述泡脚粉能增强脚部动静脉血液循环,对静脉扩张、静动脉炎、风湿脚病、脚臭、脚痒、脚出汗、手足寒凉、失眠等疾病的康复具有明显功效。选取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泡脚粉为验证代表,其使用效果如下:

1、蒋先生,62岁,广州佛山顺德人,患脚气、脚臭达5年,已经严重脱皮。2018年5月11日开始使用实施例1制得的泡脚粉,使用3次后,脚气减轻,继续使用20次后,脚气、脚臭全部消失。

2、刘先生,53岁,广州佛山顺德人,患脚气、脚臭达5年,已经严重脱皮。2018年6月2日开始使用实施例1制得的泡脚粉,使用3次后,脚气减轻,继续使用20次后,脚气、脚臭全部消失。

3、张先生,72岁,广州佛山顺德人,从2012开始手脚心发热,小腿胀热。2018年7月1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泡脚粉,连续使用1个月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继续使用2个月后,上述症状消失。

4、刘女士,35岁,广州佛山顺德人,时常手脚寒凉,2018年7月5日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泡脚粉,连续使用10天后,手脚寒凉状况有所好转。

5、王女士,42岁,广州佛山顺德人,时常半夜难以入眠,2018年7月5日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泡脚粉,连续使用24天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继续使用2个月后,可正常入睡,睡眠质量较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