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8961发布日期:2019-05-10 23: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广泛用于口腔牙科修复的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牙种植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就日趋发展成熟,在很大范围内,口腔种植技术即牙种植发展十分迅速,种植技术已逐渐替代传统牙齿修复技术而发展成一种主流的牙修复技术,种植牙在外观上具有美观、自然、逼真的优点,并且种植牙在清洗上也和传统的镶牙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镶牙清洗需要拆下清洗,而种植牙与真牙的清洗方式相同。

牙种植体在植入的过程中,为提高种植装置和颌骨接触面积,保证牙种植装置稳定性,通常种植体外观设计有螺纹,但螺纹型种植体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造成骨组织的热损伤,需要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降温,给手术过程增添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植体种植过程的切削性和对中性,防止手术中出现螺纹磨损和过量产热,从而避免骨组织热损伤,降低种植体初期松动率,该装置可用于不用成型钻的牙种植体种植手术,也可旋入已经成型螺纹的骨槽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包括种植体,该所述的种植体具有切削功能和排屑功能的丝锥型切削段、以及用于提高与骨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锚定的螺纹锚定段,其中,所述的丝锥型切削段包括切削头部、切削锥部、以及过渡槽,所述的螺纹锚定段包括锚定旋合螺纹中部和用于与骨结合的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所述种植体由底端为锥形的切削头部,底端至中部1/3长度为分布有多个切削刃和沿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排屑槽的切削锥部,中部为用于排屑和容屑的拟圆弧状的过渡槽,上部为设置有深螺纹的用于种植体对中和初期锚定的锚定旋合螺纹中部,顶端为设置有半圆槽型微螺纹的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种植体的形状为螺纹圆柱型、或螺纹圆锥型、或变螺纹圆柱型、或变螺纹圆锥型。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锥部的形状为四齿排屑槽形,槽形角为46°。

进一步的,为了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降低种植体装置拧入时的切削转矩,保证切削刃不会过快的磨损甚至折断,所述切削锥部的主偏角设置为13-15°,良好的自切削性能不仅方便种植也有利于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锥部的切削刃的前角为3-5°,所述切削锥部的切削刃的后角为5-8°,以保证切削的稳定性和防止刀刃过快磨损和过量产热,从而避免植入过程中,骨组织的热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锥部的切削刃的数量为3-5齿,所述切削锥部的每齿切削刃的长度为2.5mm-6mm,每齿切削刃的厚度为0.093-0.1mm。

进一步的,所述切削锥部沿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排屑槽的螺旋角度为15-45°。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槽的沟槽的端面采用两圆弧段和一直线段设置,所述过渡槽的芯厚为18-2.3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锚定旋合螺纹中部的螺纹长度为5-10mm,所述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的螺纹长度为1-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丝锥型切削段和螺纹锚定段实现了切削、容屑、以及锚定,提高了切削性能,同时也保证了种植体与骨的接触面积,提高初期稳定性,并且在种植后期,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容易愈合成一体,这样牙种植装置能承受因咀嚼撕咬等产生的巨大咬合力,同时有效地将载荷传递给周围骨组织;

2、通过将切削刃设置为螺旋槽状,通过设置排屑槽和过渡槽方便种植过程中排屑和容屑,以保证切削的稳定性和防止刀刃过快磨损和过量产热,从而避免植入过程中,骨组织的热损伤;

3、通过将切削刃的主偏角设置为13-15度,即保持了良好的切削性能,降低种植体装置拧入时的切削转矩,保证切削刃不会过快的磨损甚至折断,有利于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的提高;

4、该装置能够提高种植体种植过程的切削性和对中性,防止手术中出现螺纹磨损和过量产热,从而避免骨组织热损伤,降低种植体初期松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图,其中,b为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的放大结构图;c为锚定旋合螺纹中部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排屑槽的槽型截面图。

图中,1-种植体,2-丝锥型切削段,3-螺纹锚定段,21-切削头部,22-切削锥部,23-排屑槽,24-过渡槽,31-锚定旋合螺纹中部,32-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自切削功能的两段式牙种植装置,包括种植体1,所述的种植体1的形状为螺纹圆柱型、螺纹圆锥型、变螺纹圆柱型、变螺纹圆锥型中的任意一种,种植时通过连接螺钉将基台紧固于种植体1上,该所述的种植体1为两段式结构,分别为具有切削功能和排屑功能的丝锥型切削段2、以及用于提高与骨的接触面积以提高锚定性能的螺纹锚定段3,其中,所述的丝锥型切削段2包括切削头部21、切削锥部22、以及过渡槽24,所述的螺纹锚定段3包括锚定旋合螺纹中部31和用于与骨结合的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32,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底端为锥形的切削头部21,底端至中部1/3长度为分布有多个切削刃和沿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排屑槽23的切削锥部22,如图1所示,所述切削锥部22沿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排屑槽23的螺旋角度β为15-45°。中部为用于排屑和容屑的拟圆弧状的过渡槽24,所述过渡槽24的沟槽的端面采用两圆弧段和一直线段结构设置,两圆弧段的半径分别为0.5mm、1.5mm;所述过渡槽24的芯厚d为18-2.3mm,所述过渡槽24为拟合曲线,考虑到此种植装置的自切削性,所述过渡槽24的使用主要是为方便切屑排出,其次才是容屑,针对不同的手术过程,过渡槽24都能发挥其效用,与传统自攻种植体相比,过渡槽24的设计使排屑更方便。上部为设置有深螺纹的用于种植体1对中和初期锚定的锚定旋合螺纹中部31,顶端为设置有半圆槽型微螺纹的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32,所述的锚定旋合螺纹中部31的螺纹长度为5-10mm,所述半圆形骨结合微螺纹部32的螺纹长度为1-6mm。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切削锥部22为四齿排屑槽形,槽形角为46°。切削刃的选择与骨质硬度有关,由于骨质硬度比较低(莫氏硬度3-4),为保证较高的精度,选用比较小的刃角,切削锥部22的主偏角与切削厚度有关,在选择时,为了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降低种植体装置拧入时的切削转矩,保证切削刃不会过快的磨损甚至折断,所述切削锥部22的主偏角k设置为13-15°,良好的自切削性能不仅方便种植也有利于种植体1的初期稳定性的提高。所述的切削锥部22的切削刃的数量为3-5齿,所述切削锥部22的每齿切削刃的长度为2.5mm-6mm,每齿切削刃的厚度为0.093-0.1mm。如图3所示,所述切削锥部22的切削刃的前角r为3-5°,所述切削锥部22的切削刃的后角a为5-8°,以保证切削的稳定性和防止刀刃过快磨损和过量产热,从而避免植入过程中,骨组织的热损伤。

在正常的手术中,拔牙后,使用球钻定位,前锋钻、成型钻等工具逐级制备,最后将本种植装置旋入已成型的颌骨孔中即可,由于本种植装置良好的自切削和容屑性能,种植体1切削锥部22可对成型孔进行进一步的微切削成型加工,以使种植体1的螺纹锚定段3的螺纹部分和骨质更好的贴合并对中,此外良好的切削性能能有效降低摩擦,避免骨组织热损伤,植入过程更加顺畅。

在牙种植手术中,本种植装置也可以不需要使用成型钻工具,使用了扩孔钻在颌骨扩出合适的孔径之后,可使用本种植体装置直接植入,植入过程中,考虑到刀刃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植入生热对槽骨的损伤,应保证每分钟攻入半圈后退回切断切屑,多次重复即可完成植入,植入过程中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在牙槽骨骨量不足、骨质疏松患者或者即刻修复时对于拔牙窝骨质破坏较大等情况下,反复使用前锋钻、成型钻扩孔成型时,容易造成骨组织的损伤损坏,本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