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8850发布日期:2019-02-19 18:30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



背景技术:

巴结核(俗名老鼠疮),患者刚开始无明显症状,病情重时低烧、四肢乏力、无食欲、昏睡、像感冒症状,逐渐消瘦。淋巴疙瘩逐渐蔓延至双侧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内脏等。多年来是难以治愈的顽疾之症。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保守治疗或者西医手术治疗,采用西医手术治疗后,淋巴结核部位由于结核细菌的侵蚀,原有肌肉被腐蚀产生一个腔洞,伤口不能直接缝合,伤口处需要填埋浸有利福平和异烟肼的纱布,达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使伤口长出新肌肉组织,需要每天换药,保持伤口内有足够的药物消炎杀菌,直至伤口长好,持续时间视伤口深浅大小不定,一般为3-12个月,目前的换药方式是,将纱布取出后作为医疗垃圾销毁,取新的纱布根据腔洞的大小剪裁好后,浸药,再填塞患处,然后用纱布、医用胶带黏贴好,这种操作复杂,不方便患者在家里自行换药,剪裁的纱布填塞时,不容易紧贴腔洞壁,不利于心肌肉组织的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包括固定垫、收缩囊、填充纱袋,所述固定垫中间设有通孔,固定垫上位于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固定垫的每个侧边均黏贴有医用胶带,用于将固定垫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所述收缩囊的开口处设有连接盖,连接盖的端部与收缩囊的开口固定在一起,连接盖上设有充放气嘴,连接盖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垫的通孔处,所述填充纱袋包括填充外纱布网兜、填充纱布、内纱布网兜、固定翼,所述内纱布网兜的边缘固定在外纱布网兜上,外纱布网兜侧边设有固定翼,填充纱布填充在内纱布网兜和外纱布网兜之间,内纱布网兜套在收缩囊外,固定翼紧贴固定垫,长度超过限位槽,所述固定带或卡箍绕固定翼和固定垫外,并放置在限位槽内,将固定翼绑定在固定垫上,起到固定作用。

具体地,所述限位槽相互平行设置,并与固定垫的一端侧边相平行。

具体地,所述连接盖的端部内壁与收缩囊的开口外壁通过热压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者收缩囊开口的内侧设有固定圈,将收缩囊的开口边缘置于固定圈和连接盖之间,连接盖与固定圈过盈配合连接,将收缩囊开口挤压在连接盖端部。

具体地,所述固定垫采用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贴合患处的皮肤,收缩囊采用乳胶材质做成,具有弹性。

具体地,所述固定垫位于通孔处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限位边槽,连接盖的侧边设有两层限位环,两个限位环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垫上限位边槽处的厚度,连接盖放置在通孔处,两个限位环分别位于固定垫的两侧,并置于限位边槽内。

具体地,所述充放气嘴内设有阀瓣开关,充放气嘴外设有盖帽。

具体地,所述收缩囊的形状与内纱布网兜的形状保持一致。

具体地,所述内纱布网兜与外纱布网兜之间设有开口,用于填塞填充纱布,方便根据伤口的大小调整填充纱布的厚度。

具体地,所述固定垫上设有穿刺隔膜,穿刺隔膜位于限位槽与通孔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可以根据伤口深度大小,浸药后包裹在收缩囊外,填塞入患处的腔洞内,根据填充的松紧度,从充放气嘴内向收缩囊内充入气体,使收缩囊鼓起,将填充纱布挤压在患处的腔洞内,使外纱布网兜紧贴患处的腔体壁,有利于伤口内壁的新肌肉的生长;待下次换药时,将填充纱袋换下,将新的浸药填充纱袋换到固定垫上,放入患处,根据新肌肉生长情况,适时放出收缩囊内气体,使其鼓起程度变小,以适应腔洞的大小,患者在家就可自行换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固定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收缩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填充纱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填充纱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固定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固定垫,11医用胶带,12限位槽,13通孔,14限位边槽,2收缩囊,21连接盖,22限位环,23充放气嘴,24阀瓣开关,25盖帽,3填充纱袋,31填充纱布,32外纱布网兜,33内纱布网兜,34固定翼,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淋巴结核术后消毒换药装置,包括固定垫1、收缩囊2、填充纱袋3,所述固定垫1中间设有通孔13,固定垫1上位于通孔13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11,固定垫1的每个侧边均黏贴有医用胶带12,用于将固定垫1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所述收缩囊2的开口处设有连接盖21,连接盖21的端部与收缩囊2的开口固定在一起,连接盖上设有充放气嘴23,连接盖21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垫1的通孔处,所述填充纱袋3包括填充外纱布网兜32、填充纱布31、内纱布网兜33、固定翼34,所述内纱布网兜33的边缘固定在外纱布网兜32上,外纱布网兜32侧边设有固定翼34,填充纱布31填充在内纱布网兜33和外纱布网兜32之间,内纱布网兜33套在收缩囊2外,固定翼34紧贴固定垫1,长度超过限位槽11,所述固定带或卡箍4绕固定翼34和固定垫1外,并放置在限位槽11内,将固定翼34绑定在固定垫1上,起到固定作用。

具体地,所述限位槽11相互平行设置,并与固定垫1的一端侧边相平行。

具体地,所述连接盖21的端部内壁与收缩囊2的开口外壁通过热压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或者收缩囊21开口的内侧设有固定圈,将收缩囊的开口边缘置于固定圈和连接盖21之间,连接盖21与固定圈过盈配合连接,将收缩囊2开口挤压在连接盖21端部,起到固定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固定垫1采用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贴合患处的皮肤,收缩囊2采用乳胶材质做成,具有弹性。

具体地,所述固定垫1位于通孔处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设有限位边槽14,连接盖21的侧边设有两层限位环22,两个限位环22之间的间距等于固定垫1上限位边槽14处的厚度,连接盖21放置在通孔13处,两个限位环22分别位于固定垫1的两侧,并置于限位边槽14内,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充放气嘴23内设有阀瓣开关24,充放气嘴23外设有盖帽25。

具体地,所述收缩囊2的形状与内纱布网兜33的形状保持一致。

具体地,所述内纱布网兜33与外纱布网兜32之间设有开口,用于填塞填充纱布31,方便根据伤口的大小调整填充纱布31的厚度。

手术者,根据患者伤口大小及形状选择合适的收缩囊2和对应的填充纱袋3,并填充适量的填充纱布31在内纱布网兜33和外纱布网兜32之间,给足患者复查期间的用量,在第一次使用时,根据伤口深度大小,浸药后包裹在收缩囊2外,用固定带或卡箍4将固定翼34固定在固定垫1上,填塞入患处的腔洞内,用医用胶带12固定,根据填充的松紧度,从充放气嘴21内向收缩囊2内充入气体,使收缩囊2鼓起,将填充纱布31挤压在患处的腔洞内,使外纱布网兜32紧贴患处的腔体壁;待下次换药时,将填充纱袋3换下,将新的浸药填充纱袋3换到固定垫上,放入患处,根据新肌肉生长情况,适时放出收缩囊2内气体,使其鼓起程度变小,以适应腔洞的大小,患者在家就可自行换药。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的,所述固定垫上设有穿刺隔膜15,穿刺隔膜15位于限位槽11与通孔13之间,可通过穿刺隔膜,向填充纱袋注入药液。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