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6587发布日期:2019-07-27 09:1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骨科专用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骨科的手术通常涉及骨折复位、骨肿瘤或病变骨头切除、自体骨移植等。上述手术之后,患者均需要卧床多天之后才能够进行活动,特别是上身、盆骨等位置处的手术,患者需要卧床的时间更长。在卧床期间,为了避免患者因为一直维持一个姿势而使得皮肤出现压疮。由于需要避开患处且需要缓慢的翻动患者,进而在对患者进行翻动时,通常需要两个医护人员或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可由一人完成对患者的翻动的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包括

撑架,撑架下部设有万向轮,撑架左右两端连接有立板;

床板,设于撑架上,具有展开位置和翻折位置,处于翻折位置时,该床板部分向上翻折,未翻折的部分与翻折的部分之间形成夹角;床板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板体,相邻两板体之间具有间隙,且位于中心处的板体宽度大于其他板体的宽度;

升降装置,用于驱动需要翻折的床板进行升降动作,包括设于所述撑架上的操作腔、操作腔内的两组升降部件、用于驱动两组升降部件同时升降动作的动力源及用于实现两组升降部件与动力源之间的传动配合的动力传输组件。

本发明中通过将床板设置为能够相互翻转的多个板体,使得床板能在发生翻折,从而使得患者能够适应床板的翻折调整至侧躺的状态,相较于手动翻动患者而言,不易出现人工翻动时的突然施力或施力程度过大、施力不均的情况,保证患处不会出现不适感,患处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况,避免患处受到二次伤害,患处恢复快速;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床板进行升降,升降速度平缓,进一步提高对患者调整姿势时的舒适感;通过升降组件在动力源的作用下驱动床板向上抬升而带动床板翻折,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对患者的重量进行支撑,仅一个人员对动力源进行启动即可实现操作,省时省力;两组升降组件同时进行操作,抬升更为稳定,且两组升降组件通过同一动力源进行驱动,有效节约能耗。

所述升降部件包括两活动连接的升降臂、设于升降臂的连接处的顶头、分别设于两升降臂一端上的连接座及穿设于两连接座内的丝杆;所述顶头上设有与所述床板相连的活动接头;通过丝杆转动驱动两连接座相互靠近或分开,即可缩小或扩大两升降臂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顶头被向上顶升或向下降落;该种结构下,两连接臂始终呈三角支撑,顶升力度大,支撑效果稳定;活动接头的设置,实现了顶头与床板之间的角度翻转,避免出现床板无法翻动的情况。

所述顶头上设有开口槽,所述活动接头下部穿入至该开口槽内,且通过销钉与该开口槽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接头的上部与床板固连;实现活动接头与顶头之间的活动连接,有效避免了床板与顶头之间固连而造成连接处容易损坏的问题。

所述顶头上端面上设有倒角部;避免床板在倾斜过程中与顶头的侧壁或边线发生抵触。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丝杆上的螺纹部、与该螺纹部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件、与该第一齿轮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件及与该第二齿轮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件,该第三齿轮件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通过齿轮进行动力传输,相较于直接用丝杆与动力源连接进行动力传输的情况而言,丝杆受到的扭矩较小,不易出现折断的情况,使用寿命长;且通过齿轮件的传动可实现对动力进行减速的操作,避免顶头的顶升或下降过快,保证床板在翻折时为缓慢升降,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电机、与该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箱及设于该减速箱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

还包括连接部件,用于实现相邻两板体之间的连接;包括设于间隙内的移动件、用于实现该移动件与板体之间的止转配合的止转结构、与移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及用于连接相邻两板体的铰链;该移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移动件与板体之间为止转配合,当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移动件与板体之间可相对翻动;板体设置为多个,从而使得床板能够适应不同位置的翻折,从而对应不同患处、不同提醒的患者,该床板均能够适应,适用范围广;且由于中心处的板体的宽度设置的较大,从而能够保证患者在平躺至床板上时,大部分的重量依旧是施加在中心处的一块板上的,床板的牢固程度更高,且不会因为两床板之间的间隙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连接部件还包括设于板体上与移动件其中一侧相配合的第一容置槽、设于另一板体上与移动件另一侧相配合的第二容置槽及与该移动件相配合的复位组件;所述移动件可于驱动件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驱动件施加于移动件上的作用力消失时,移动件于复位组件的作用下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该种结构下,只需要通过驱动件控制对应位置上的移动件进行位置移动,即可控制对应处的两板体与移动件之间的止转配合解除,使得升降装置启动后,床板能够有该位置处出现翻折,从而能够由医护人员或家属的操作自行调整床板的翻折位置以适应患者最为舒适的姿势,使用方面,灵活调动性高,实用性强。

本发明通过升降装置驱动床板进行升降,升降速度平缓,进一步提高对患者调整姿势时的舒适感;通过升降组件在动力源的作用下驱动床板向上抬升而带动床板翻折,从而无需人工手动对患者的重量进行支撑,仅一个人员对动力源进行启动即可实现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床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基于骨折手术后使用的护理床,包括撑架1、万向轮11、立板12、床板2、连接部件以及升降装置,所述万向轮11设于该撑架下部,所述立板12设置为两个,固连在撑架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床板2设于撑架上,具有展开位置和翻折位置,处于翻折位置时,该床板2部分向上翻折,未翻折的部分与翻折的部分之间形成夹角;具体的,床板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板体21,且相邻两板体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位于中心处的板体21宽度大于其他板体21的宽度,其他板体的厚度均设置为相同,中心处的板体的宽度为其他板体的宽度的5-8倍;所述连接部件用于实现相邻两板体之间的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则用于驱动需要翻折的床板进行升降动作。

具体的,连接部件设置为两组,两组连接部件分别对应板体的前后两端位置设置;每组连接部件均包括设于间隙内的移动件31、用于实现该移动件与板体之间的止转配合的止转结构、与移动件相配合的驱动件32、用于连接相邻两板体的铰链33、第一容置槽34、第二容置槽35及与该移动件31相配合的复位组件;相连两板体之间通过两两个铰链实现活动连接,优选的,两板体之间的间隙内设有柔性密封条6,该柔性密封条6由橡胶制成,长度与板体的长度相等,且柔性密封条6嵌入至间隙内,柔性密封条6的左右侧壁分别与板体的侧壁通过粘接固连在一起;进一步的,该柔性密封条6上表面与板体21上表面平齐,从而保证床板上表面平整,且对相邻床板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填充,从而保证床板未翻折的位置或者床板平方时,表面上基本不会出现缝隙或凹陷,患者在躺至床板上时不会出现不适感。

所述移动件31为柱形形状的塑料件或金属杆,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移动件31处于第一位置时,移动件31与板体21之间为止转配合,当移动件31处于第二位置时,移动件31与板体21之间可相对翻动;以其中相邻的两板体为例,所述第一容置槽34设于对应于移动件左侧位置上的板体上,所述第二容置槽35设于对应于移动件右侧位置上的板体上;其中,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移动件左侧上的第一止转部41、设于移动件右侧的第二止转部42、设于第一容置槽34内与该第一止转部相配合的第一止转槽43以及设于第二容置槽35内与该第二止转部相配合的第二止转槽44;上述第一、第二止转部为条形结构设置,固连在移动件的侧壁位置上;所述第一、第二止转槽为分别设于第一、第二容置槽内的条形凹槽,止转部可插入至该止转槽内,进而实现移动件以板体之间的止转配合。

优选的,第一容置槽34包括前槽体341和后槽体342,所述第一止转槽43设于该前槽体341上,并且与后槽体342相连通;进一步的,后槽体342的深度与前槽体341的深度之间的差值为d,d的大小则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止转部43的宽度;该种结构下,当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止转部与止转槽相互配合实现止转,当移动架位于第二位置时,后槽体与止转部之间能够相对发生位置移动,从而保证该位置处的两床板能够相互翻动,实现床板的翻折,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所述第二容置槽35的结构与第一容置槽34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所述移动件31可于驱动件32的作用下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驱动件32施加于移动件上的作用力消失时,移动件31于复位组件的作用下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具体的,复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板52,该弹性件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的弹簧,抵板52则为塑料或金属板,弹性件51的一端与移动件固连,另一端与抵板52固连;上述抵板52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一容置槽34和第二容置槽35内,且分别与第一、第二容置槽的内壁相抵;进而在移动件发生后移时,弹性件将被压缩,待移动件上的外力消失后,移动件即可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被复位至初始状态;且由于抵板仅与容置槽发生抵触而并未与容置槽相连,从而在该种结构下,抵板并不会影响两板体之间的翻转,进而避免对床板的翻折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前槽体341和后槽体342均为一端为封闭结构设置,所述移动件31端部可与前槽体341封闭的一端相抵;进而有效避免移动件在复位组件对其进行复位时出现移动过度而由第一、第二置物槽中向外脱出的情况,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驱动件32为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包括柱形的定位段321、固设于定位段一端上的推杆322及固设于定位段另一端上的把手323,把手与定位段垂直;所述立板12上设有多个具有内螺纹的通孔,且通孔的位置与上述间隙的位置相对应,每个间隙上均对应设有一个通孔;所述推杆和定位段可有该通孔内穿过,优选的,定位段321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以限位驱动件的位置的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使得驱动件在推动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之后,能够将驱动件限制在该位置上,避免驱动件在弹性件复位力的作用下出现位置移动的情况;推杆的大小可设置为小于定位段的大小,且可设置为小于间隙的大小,从而推杆322则可穿入至所述间隙内;推动移动件发生移动;同时推杆大小设置的较小还可保证驱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推杆与移动件之间的抵触不会受到影响;把手的设置为使用者提供了握持部,操作时更为省力。

为了方便放置驱动件,我们在所述立板12上设置了置物箱13,该置物箱与立板固连,且置物箱内设有与该驱动件形状相配适的插槽,立板上设有与该插槽相连通的开122,在驱动件无需使用时,可将驱动件由对应位置的间隙处取下,通过开口插入至置物想内,避免驱动件随意放置而丢失。

升降装置设置为两组,左右对称的设于撑架上;其包括操作腔71、两组升降部件、用于驱动两组升降部件同时升降动作的动力源及用于实现两组升降部件与动力源之间的传动配合的动力传输组件;其中,操作腔71为条形结构,设于撑架上表面靠近床板的侧边处,两组升降部件均设于操作腔内,将同时实现对床板的顶升;升降部件具体包括两个金属的升降臂72、顶头73、两连接座74及丝杆75,升降臂的一端与顶头铰接,另一端与其中一连接座铰接,进而使得顶头73设置在了升降臂的连接处,两连接座则分别设置在了两升降臂的下部上;两连接座上分别设置了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设于该螺纹孔内,且两连接座上的螺纹孔的螺向为反向设置,进而在丝杆转动时3,两个连接座将会反向动作;两连接臂始终呈三角支撑,顶升力度大,支撑效果稳定;活动接头的设置,实现了顶头与床板之间的角度翻转,避免出现床板无法翻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顶头73上设有活动接头76,该顶头上设有开口槽731,开口槽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活动接头的大小,所述活动接头76下部穿入至该开口槽731内,且通过销钉与该开口槽731内壁活动连接,活动接头76的上部与床板2固连;该种结构下,实现活动接头与顶头之间的活动连接,有效避免了床板与顶头之间固连而造成连接处容易损坏的问题;作为优选的,顶头73上端面对应于边线位置处还设有倒角部732,有效避免床板在倾斜过程中与顶头的侧壁或边线发生抵触。

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具体包括设于所述丝杆上的螺纹部81、与该螺纹部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件82、与该第一齿轮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件83及与该第二齿轮件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件84,该第三齿轮件84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源包括驱动电机91、与该驱动电机相连的减速箱92及设于该减速箱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93;其中,驱动电机为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的电机,在正常工作时可进行正反转工作;减速箱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齿轮件均为两个同轴设置的齿轮连接而成,且第一、第二、第三齿轮件间的传动通过皮带实现;所述输出齿轮93为普通的金属齿轮,两组升降装置的第三齿轮件均与该输出齿轮相啮合。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正常状态下,床板为平展状态;此时患者为平躺姿势,当需要对患者的姿势进行调整时,将驱动件由置物箱上取下,之后根据患者的患处所在位置,避开患处,并选择合适的位置将驱动件插入对应位置处的通孔内;随着驱动件的插入,推杆插入至间隙内,并将间隙内的移动件向后推动,移动件由第一位置处移动至第二位置处,第一、第二止转部分别由第一、第二止转部中脱出,移动件进入至后槽体,此时移动件与板体之间的止转解除;之后转动驱动件,使得定位段与通孔实现螺纹锁紧,将移动件限制在该位置上;此时,床板即可以该位置为端角进行翻折;之后,启动需要向上抬升一侧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正转,丝杆正转驱动两连接座相互靠近,顶头向上顶升,将对应侧的床板缓缓向上顶起,从而带动床板上的患者发生位置倾斜;需要重新回复至平躺状态时,驱动电机反转,顶头下降,床板抬升的一侧缓慢下移,使得床板重新回复至展平状态;之后将驱动件由通孔处旋下并取出,移动件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重新复位至第一位置;之后将驱动件插回至置物箱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