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92086发布日期:2019-07-06 10:49阅读:88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l.为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昆虫,其主要成分有多元醇类、多肽及黏糖氨酸类等,具有明显的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加速其创面的修复,加快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改善创面的微循环等,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癌,食管炎等。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其吸附作用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达到的,具有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再生处理方便,吸附速度快,解析容易等优点,所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任何溶剂,在常温下十分稳定,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物质释放出来,残留的某些杂质亦可在使用前清洗出来。

美洲大蠊属于动物药,其药效研究复杂,选择有效合理的分析研究方法,有利于筛选药效物质基础、富集有效组分,增强药物疗效及后续研究,而大孔树脂在分离纯化多肽、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时具有选择性好、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和成本较低的优点,通过大孔树脂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获得美洲大蠊中的多肽等活性物质,所得到的活性物质是康复新液的主要组分。

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中,对于美洲大蠊的肽类提取效率较低,约30~40%左右,而本发明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可将所得美洲大蠊精提物中的肽类含量提高至70~90%,大大的提高了美洲大蠊肽类的提取率,提升了其创面修复的药效作用,增加了美洲大蠊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所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70~9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美洲大蠊鲜虫或干虫,回流提取,得提取液a;

②提取液a经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b;

③向浸膏b中加入纯化水,再加入絮凝溶液,混匀,静置,去除沉淀和油脂,得脱脂液c;

④脱脂液c通过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收集得乙醇洗脱液d,经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得到浸膏;

⑤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的制备方法为:

①美洲大蠊鲜虫或干虫,采用0~90%的乙醇和水混合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提取液a;

②提取液a在50~75℃以下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b;

③向浸膏b中加入6~14倍浸膏重量的纯化水,再加入总体积1%~3%的4~7%明胶溶液,混匀,在0~10℃静置16~48小时,去除沉淀和油脂,得脱脂液c;

④脱脂液c通过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先用2~6倍柱床体积的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40%~80%的乙醇冲洗树脂柱,收集得乙醇洗脱液d,经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检测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⑤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静置16~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55~75℃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的制备方法为:

①美洲大蠊鲜虫或干虫,采用0~90%的乙醇和水混合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提取液a;

②提取液a在50~75℃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b;

③向浸膏b中加入8~12倍浸膏重量的纯化水,再加入总体积1%~3%的4~7%明胶溶液,混匀,在3~7℃静置20~40小时,去除沉淀和油脂,得脱脂液c;

④脱脂液c通过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先用4~6倍柱床体积的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50~75%的乙醇冲洗树脂柱,收集得乙醇洗脱液d,经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检测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⑤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静置16~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0~72℃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的制备方法为:

①美洲大蠊鲜虫或干虫,采用70%乙醇和水混合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得提取液a;

②提取液a在70℃减压回收乙醇,得浸膏b;

③向浸膏b中加入8倍浸膏重量的纯化水,混匀,在5℃静置24小时,去除沉淀和油脂,得脱脂液c;

④脱脂液c通过非极性和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先用4倍柱床体积的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70%的乙醇冲洗树脂柱,收集得乙醇洗脱液d,经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检测其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浸膏;

⑤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静置16~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70℃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即美洲大蠊精提物。

进一步,所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制备方法中步骤④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其径高的比例为径:高=1:8~12,所述的大孔树脂包含d101、ab-8、hpd100、hpd400及hp20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步骤⑤中所述的加入一定量的乙醇,该乙醇的量为: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90%。

进一步,所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④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其径高的比例为径:高=1:10;步骤⑤中所述的加入一定量的乙醇,该乙醇的量为: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5%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具有制备治疗创面修复药物、保健品、食品、日化产品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内服可用于制备治疗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糖尿病足溃疡,胃食道反流、胃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创面修复药物;外用可用于制备治疗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药物。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得到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絮凝澄清、醇沉结合树脂纯化工艺对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的肽类进行纯化得到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将游离氨基酸、核苷碱基及单糖同肽类成分进行了较好的分离;本发明通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美洲大蠊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的醇沉得到美洲大蠊精提物,从而将美洲大蠊提取物中肽类含量从42~54%增加到70%以上,解决了原水沉工艺中过滤困难、过滤速度慢以及树脂纯化工艺中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所得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其创面修复的药效作用也大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康复新液的原料美洲大蠊精提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详细的阐述,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本发明专利所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所述范围为准。

实施例1

取美洲大蠊干虫25kg,加入7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250升,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入200升,提取1小时;第3次加入200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0℃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200升纯化水,再加入4.5kg的5%明胶溶液,混匀,在5℃静置24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25升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0),用10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80升70%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60升洗脱液,洗脱液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60℃测),取一半浸膏70℃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物405.1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6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5℃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220.5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52.6%,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90.0%。

实施例2

取美洲大蠊鲜虫40kg,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320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240升,提取1小时;第3次加入240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0℃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320升纯化水,再加入3.5kg的7%明胶溶液,混匀,加热煮沸0.5小时,在2℃静置36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30升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0),用15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120升75%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90升洗脱,洗脱液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60℃测),取一半浸膏70℃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取442.8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1℃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6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5℃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271.2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54.0%,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87.1%。

实施例3

取美洲大蠊鲜虫10kg,加入9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100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80升,提取1.5小时;第3次加入60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5℃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140升纯化水,再加入4.5kg的4%明胶溶液,混匀,在0℃静置16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8升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8),用48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48升80%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至流出液近无色;洗脱液75℃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0℃测),取一半浸膏70℃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物66.7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0%,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70℃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70℃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42.5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49.3%,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70.0%。

实施例4

取美洲大蠊鲜虫10kg,加入5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80升,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入75升,提取1.5小时;第3次加入40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60℃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120升纯化水,再加入2.4kg的5%明胶溶液,混匀,在10℃静置24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10升的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2),用2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60升40%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至流出液近无色;洗脱液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60℃测),取一半浸膏65℃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物81.5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90%,静置16小时,滤过,滤液6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70℃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46.1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50.4%,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80.9%。

实施例5

取美洲大蠊干虫10kg,加入纯化水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120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100升,提取1.5小时;第3次加入80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0℃减压浓缩,加入60升纯化水,,再加入2kg的4.5%明胶溶液,混匀,在3℃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12升的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0),用5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50升70%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至流出液近无色;洗脱液6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60℃测),取一半浸膏65℃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物275.1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68℃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5℃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171.3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50.6%,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75.8%。

实施例6

取美洲大蠊干虫15kg,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170升,提取3小时;第二次加入150升,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62℃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90升纯化水,再加入3kg的4%明胶溶液,混匀,在5℃静置16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15升的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0),用9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60升80%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至流出液近无色;洗脱液75℃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测),取一半浸膏70℃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物231.4g,。另一半浸膏用200目纱布滤过,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36小时,滤过,滤液5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0℃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122.7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46.6%,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76.3%。

实施例7

取美洲大蠊干虫20kg,加入3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200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180升,提取1.5小时;第3次加入160升,提取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3℃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200升纯化水,再加入2.1kg的6%明胶溶液,混匀,加热煮沸0.5小时,在2℃静置30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通过已经处理好的总柱床体积为25升的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径:高=1:10.5),用80升纯水冲洗树脂柱,再用70升55%的乙醇洗脱树脂柱,收集洗脱液至流出液近无色;洗脱液72℃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3(60℃测),取一半浸膏68℃减压干燥得美洲大蠊粗提取323.5g。另一半浸膏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86%,静置30小时,滤过,滤液55℃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浸膏,62℃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精提物163.5g。采用hplc测定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美洲大蠊粗提物中肽类成分含量为42.0%,而美洲大蠊精提物中肽类成分的含量为83.5%。

实施例8絮凝澄清效果验证试验

取美洲大蠊干虫20kg,加入60%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入200升,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入180升,提取1.5小时;第3次加入160升,提取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70℃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200升纯化水,混匀,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热煮沸0.5小时,在2℃静置30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另一份再加入1kg的5%明胶溶液,混匀,加热煮沸0.5小时,在2℃静置30小时,去除油脂及下层沉淀得脱脂液,滤过,比较滤过速度及滤液的澄清度,结果见表1。

表1明胶溶液絮凝澄清试验效果验证结果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明胶溶液絮凝澄清效果明显,解决了水沉液过滤困难、过滤速度慢及滤液浑浊不稳定等弊端,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为后续纯化工艺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9美洲大蠊提取物肽类成分测定

1.美洲大蠊精提物超滤分析

分别取相同重量的上述实施例1~7美洲大蠊精提物适量,加入纯水使溶解,滤过,滤液平均分成三份,其中两份分别1000道尔顿聚枫超滤膜及1500道尔顿聚枫超滤膜滤过,收集滤液,测定滤液的总固体量,结果见下表。

表2美洲大蠊精提物肽类成分超滤分析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美洲大蠊精提物中95%及96%以上的化学成分能通过1kda和1.5kda的超滤膜,说明提取物中绝大部分是1.5kda、甚至1kda的化学成分。

2.美洲大蠊提取物中肽类成分的检测

采用hplc-elsd测定上述实施例1~7中美洲大蠊粗提取及精提物中总肽的含量,先测定总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两则之差就是总肽含量,具体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月旭lp-c18,4.6mm×250mm,5μm);以1%七氟丁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甲醇为流动相b,按表3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25℃。理论塔板数按苯丙氨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表3梯度洗脱表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17种氨基酸混合标准溶液过0.2μm微孔滤膜,取续滤液即得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6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8000r/min)30min,精密移取离心液10ml,蒸干,残渣中精密加入0.1mol/l盐酸溶液2ml溶解,混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10μl,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游离及水解氨基酸总量。通过计算得出美洲大蠊粗提取及精提物中总肽的含量,具体试验数据见下表。

表4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总肽含量测定结果

从上述试验结果得出,通过醇沉工艺使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总肽的含量从49.4%提高到80.5%,并且提取物中绝大部分能通过1kda的聚枫超滤膜,说明美洲大蠊精提物中的肽类成分为小分子肽。

对比实施例1

美洲大蠊流浸膏的制备:将干燥的美洲大蠊虫体粉碎,过24目筛,制得美洲大蠊粗粉;用质量浓度95%的乙醇浸泡,使乙醇液面高出所述美洲大蠊粗粉5~10cm密闭保存,制得粗粉混合液;在75~80℃的温度下进行3次回流提取,对粗粉混合液进行第一次提取时,加粗粉重量6倍量质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5小时;第二次加粗粉重量4倍量质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4小时;第三次加粗粉重量4倍量质量浓度92%的乙醇,提取4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在真空度-0.05~-0.06mpa、温度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05时,得乙醇浓缩液;加入乙醇浓缩液重量8倍量的蒸馏水,边搅拌边升温至80~90℃后,搅拌40分钟,搅拌速度为40转/分,然后保温静置4小时使油水分层;将下层水液放出,经滤纸过滤后,滤液在温度60℃、真空度-0.05~-0.06mpa条件下减压浓缩,浓缩至比重为1.15时,制得美洲大蠊流浸膏。取10g美洲大蠊流浸膏在该条件下继续浓缩到比重为1.23,干燥,可得美洲大蠊干浸膏约23g;将流浸膏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水洗,然后90%乙醇-水洗脱,最后用无水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在60℃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减压干燥,粉碎得美洲大蠊提取物g。

对比实施例2

将蜚蠊养殖时间在5个月以上的成虫用50℃~60℃的热水烫死后,经60~70℃温度下干燥后粉碎;将所得粉末置于提取罐中,加入醇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提取三次,第一次3~5小时,第二、三次2~4小时,回流温度控制在75~80℃,用孔径为200~500目的滤布过滤,合并滤液。冷浸提取:提取三次,每次浸泡72小时以上,其间每间隔6~12小时搅拌一次,用孔径为200~500目的滤布过滤,合并滤液。将上述滤液减压浓缩,温度为50~70℃,浓缩至浸膏无醇味,此时相对密度为1.05~1.20,即得蜚蠊醇提物。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流浸膏和浸膏体积量的3倍量60~75℃的热水,顺着一个方向缓慢搅拌,搅拌速度为30~50转/分钟,同时加热至65~75℃,保温1小时,静置冷却12小时,待油脂分离后放出水层,用200~5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减压浓缩,温度为55~6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即得蜚蠊脱脂提取物。ab-8大孔吸附树脂分段精制:将蜚蠊50~95%的乙醇提取物经脱脂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并吸附2~3小时,用水洗至洗脱液无色,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收集60~95%的乙醇洗脱,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温度为60℃,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粉碎,即得美洲大蠊提取物h。

实验例1美洲大蠊精提物用于大鼠反流性食管炎试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

对照组药品: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对比实验组1药物:按照对比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美洲大蠊提取物g;

对比实验组2药物:按照对比实施例2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美洲大蠊提取物h;

美洲大蠊粗提物、美洲大蠊精提物: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2实验动物

spf级4周龄180~220gsd70只大鼠,雌性各半。由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川):2013-24。

2实验方法

2.1实验分组

将7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埃索美拉唑组、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共7组,每组各10只。

2.2造模方法

手术组大鼠术前禁食不禁饮24h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后,将大鼠仰卧固定于手术台,行部分本门肌切除术+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无菌操作下在下腹部正中取2.5cm切口进腹,暴露食管下段及胃食管交界区后,将贲门肌纵行切开5mm,分离前缝扎胃左动脉分支。后行幽门半结扎:将金属棒(直径0.4cm)与幽门一起结扎,注意避开血管,最后将金属棒抽出。吸净大鼠腹腔中的液体,注入生理盐水1ml+庆大霉素2万iu后关腹,缝合后予碘伏消毒创口。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禁食24h,可饮糖盐水。术后7d开始灌胃。

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即麻醉后开腹,将胃及十二指肠提出,约10min后关腹,常规消毒。

2.3药物治疗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给予1ml/100g的生理盐水灌胃,埃索美拉唑组、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分别大鼠给予4mg/kg对应的药物溶液进行灌胃,连续灌胃14d。

2.4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2.4.1大鼠食管炎指数和抑制率

末次给药24h,所有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处死,沿贲门向上钝性分离并剪取食管3~4cm,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肉眼观察食管黏膜病变程度,参照《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分级和评分(见表5),计算食管炎指数,通过食管炎指数计算损伤抑制率,计算公式如下:

表5食管炎肉眼观察分级及评分

2.4.2大鼠食管组织中炎性因子

取食管组织制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3实验结果

3.1大鼠食管炎指数和抑制率

肉眼观察假手术组大鼠食管黏膜红润,表面光滑,未见出血及糜烂;模型组全部大鼠均出现食管黏膜糜烂。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和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粗精物组大鼠食管炎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抑制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5);对食管炎的抑制,本申请所述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的抑制率可达到53.14%,明显优于美洲大蠊粗提物组合、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及埃索美拉唑组。

表6对食管炎大鼠食管炎指数和抑制率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

3.2大鼠食管组织中炎性因子

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食管癌组织中il-6、il-8、tnf-α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和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均能降低il-6、il-8、tnf-α和mda含量,升高sod含量(p<0.05);

实验例2美洲大蠊精提物用于小鼠创面修复试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

对照组药品: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对比实验组1药物:按照对比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美洲大蠊提取物g;

对比实验组2药物:按照对比实施例2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美洲大蠊提取物h;

美洲大蠊粗提物、美洲大蠊精提物: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1.2实验动物

spf级6周龄18~22g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室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川)2015-19号。

2实验方法

2.1实验分组

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药物组、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共6组,每组各60只。

2.2造模方法

试验前一天,剃除小鼠背部毛发,用8%的na2s溶液脱毛,温水清洗脱毛部位。小鼠禁食不禁饮24h后,腹腔注射0.4%戊巴比妥钠(40mg/kg,10ml/kg)麻醉后,将小鼠俯卧固定于手术台,用直径约8.2mm的打孔器造一印记,然后用手术剪沿印记做全层皮肤切除。

2.3药物治疗

造模当天开始给药,每天用带喷嘴的药瓶喷洒相应药液于创面,每次喷3喷(每次喷量约为0.1ml),3次/日,其中对照药物组给予贝复济,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的药液,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连续给药11d。

2.4观察指标

每天对动物的创面进行观察,获得脱痂时间、愈合时间;并于第0、4、7、11天测量小鼠创伤面积。

3实验结果

3.1脱痂时间及愈合时间

与模型组比较,对照药物组和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美洲大蠊精提物组的脱痂时间明显或显著缩短(p<0.05,p<0.01),美洲大蠊粗提物、美洲大蠊精提物组的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

表7药物对小鼠创面脱痂时间及愈合时间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2创伤面积

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对比实验组1、对比实验组2、美洲大蠊粗提物组、美洲大蠊精提物组有明显或显著的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p<0.05,p<0.01)。

表8药物对小鼠创面面积的影响(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