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9719发布日期:2019-03-09 00:06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痛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

目前,治疗牙痛的方法分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认为牙痛主要是炎症引起的,如发生牙龈炎、牙髓炎、牙周炎、冠周炎和尖冠周炎等,所以治疗方法多采用杀菌消炎药,如甲硝唑、替硝唑、青霉素、达力新和氧氟沙星等,而用于牙痛的专用药物却很少见。由于西医治牙痛主要采用杀菌消炎的方法,这些药对于根治牙痛固然很好,但不能直接解除牙齿疼痛,需要较长时间用消炎药才能奏效,所以治疗周期长,不能及时解决牙病患者当时的痛苦,而且这类西药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像甲硝唑容易伤胃,影响消化;细菌对青霉素有耐药性,必须大剂量和较长时间的用药等。

中医治疗牙痛的方法有针灸、中药食疗(如用枸杞根煮鸡蛋、用咸瘦肉、淡菜、大生地煲粥治牙痛等)和药物治疗三种。中医药物治疗牙痛的方法很多,有偏方、验方和成药。在我国历代各种药书中对治疗牙痛的成方不胜枚举。中医认为,手阳明经入下齿,足阳明经入上齿,如阳明腑热,随经上扰则可导致牙痛;或风邪袭外,内郁阳明,胃火循经上炎;或肾明亏损,虚火上炎;或多食甘酸,口齿不洁,垢秽蚀齿,均可导致牙痛。所以在中医上牙痛分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和虫齿(即龋齿)牙痛等不同类型,治疗大多是采用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凉血解毒的药物,而直接用于止牙痛的药不多。传统治疗牙痛的中药方主要以清热泻火为主,一般为内服方,煎制麻烦,携带、服用都不方便,治疗缓慢,疗程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花椒10-30份、细辛5-25份、荆芥5-20份、三七5-15份、黄柏6-25份、薄荷5-18份、樟脑6-25份、附子3-12份、麦冬5-25份、骨碎补5-20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花椒12-28份、细辛10-20份、荆芥8-18份、三七6-12份、黄柏10-20份、薄荷6-15份、樟脑10-20份、附子5-10份、麦冬10-20份、骨碎补6-15份。

更优的是,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花椒15-25份、细辛12-18份、荆芥10-15份、三七8-10份、黄柏12-20份、薄荷8-12份、樟脑12-18份、附子6-8份、麦冬12-18份、骨碎补9-12份。

最佳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花椒20份、细辛15份、荆芥12份、三七9份、黄柏15份、薄荷10份、樟脑15份、附子6份、麦冬15份、骨碎补10份。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药理、功效如下:

1、花椒: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2、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芳烈宣散,具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牙痛、风寒温痹、痰饮咳喘、鼻塞鼻渊、风眼目翳、耳闭咽痛、口疮口臭。其含挥发油、细辛素及脂酸等物质,具有镇静、解热镇痛、表面麻醉及抗炎作用。

3、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含挥发油1.8%,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

4、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5、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6、薄荷:性味辛,凉。归肺经、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7、樟脑:辛、热、有毒。归心、脾经。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

8、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9、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10、骨碎补:性温,味苦。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

引起牙痛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其病因病理主要是平素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等污秽之物聚于牙缝间隙,或是过食甘甜,膏粱厚味,以致脏腑积热循经上冲于口齿之间,湿气乘之,湿热相搏,以致气滞血瘀,从而导致牙痛。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根据中医理论,药物能则,“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则热之,湿则利之,调和营卫,扶正固本”。风热牙龈肿痛: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胃火牙龈肿痛:宜清胃泻火,忌食辛辣、牛羊肉等辛温助热的食物;肾阴虚火旺牙龈肿痛:宜滋阴泻火。

本发明中,花椒、细辛、荆芥、附子主祛风、散寒、止痛;薄荷、樟脑清胃泻火,祛湿止痛;三七消肿、止血、定痛;黄柏清热泻火;麦冬滋阴;骨碎补补益肝肾、强骨壮齿。花椒为君药,花椒中的花椒麻素具有麻醉、兴奋、抑菌、祛风除湿、杀虫、镇痛等功效,其麻痹神经也可降低机体的痛觉敏感性,减轻痛感。附子中所含乌头碱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的成分,又是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因此附子的成分不宜过多。全方在清热泻火的基础上加入了消肿、滋阴、补肾的中药,选用祛风止痛的花椒、细辛、荆芥,配上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的三七,并加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的黄柏,樟脑等,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在治疗牙痛的同时,消除口腔炎症,减少牙龈出血,清胃、滋阴、补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配方重量份组成准确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至细度为100~300目的粉末;

(2)将步骤(1)制备的粉末装入密闭容器内,加热至100~200℃保持20~40分钟,收集容器内的雾状物,冷却后形成白色晶体,密闭保存。

优选:步骤(1)中各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至细度为200目的粉末。

该白色晶体可直接用于刷牙,也可以通过适当方法加入液体或膏体中,制成如漱口水、牙膏等口腔卫生用品。

以往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一般是将其直接粉碎成粉末,用手指或棉花签蘸取粉末涂抹在疼痛处,按摩等待半个小时以上才可起效果,该方法不仅麻烦,使用时间长,还有可能将其误食。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将原料粉碎加热升华提取有效成分冷却至晶体使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缩短了外用药的使用时间,疗效显著。原料粉末细度为200目,有利于原料的加热升华,便于最大提取原料的有效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一、治疗牙痛的外用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

配方1:花椒20份、细辛15份、荆芥12份、三七9份、黄柏15份、薄荷10份、樟脑15份、附子6份、麦冬15份、骨碎补10份。

配方2:花椒10份、细辛5份、荆芥5份、三七5份、黄柏6份、薄荷5份、樟脑6份、附子3份、麦冬5份、骨碎补5份。

配方3:花椒12份、细辛10份、荆芥8份、三七6份、黄柏10份、薄荷6份、樟脑10份、附子5份、麦冬10份、骨碎补6份。

配方4:花椒15份、细辛12份、荆芥10份、三七8份、黄柏12份、薄荷8份、樟脑12份、附子6份、麦冬12份、骨碎补9份。

配方5:花椒25份、细辛18份、荆芥15份、三七10份、黄柏20份、薄荷12份、樟脑18份、附子8份、麦冬18份、骨碎补12份。

配方6:花椒28份、细辛20份、荆芥18份、三七12份、黄柏20份、薄荷15份、樟脑20份、附子10份、麦冬20份、骨碎补15份。

配方7:花椒30份、细辛25份、荆芥20份、三七15份、黄柏25份、薄荷18份、樟脑25份、附子12份、麦冬25份、骨碎补20份。

二、制备方法:

(1)根据配方组成准确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至细度为200目的粉末;

(2)将步骤(1)制备的粉末装入密闭容器内,加热至150℃保持30分钟,收集容器内的雾状物,冷却后形成白色晶体,密闭保存;

(3)该白色晶体可直接用于刷牙,也可以通过适当方法加入液体或膏体中,制成如漱口水、牙膏等口腔卫生用品。

三、临床使用效果:

(一)按照配方1-7组成制备得到白色晶体,将该白色晶体加入牙膏基质中制成牙膏,每100g牙膏基质中白色晶体的晶体的加入量为30~50g。

(二)患者资料:经治31例均系门诊患者,男17例,女14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1d,最长23d。

(三)治疗方法: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本发明牙膏早晚刷牙,每次刷牙3min以上。

(四)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牙痛症状消失,半月后无复发。

(2)显效:牙痛发作时间及发作时的疼痛程度比治疗前减轻。

(3)无效:自觉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治愈和显效判定为有效。

(五)结果:见效时间最短1天,最长7天。痊愈18例;显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32%。

治疗牙痛结果

在使用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或毒副等不良反应。

(六)典型病例:黎某,男,37岁。5d前右侧下磨牙开始疼痛,日渐加重,痛势剧烈,并伴恶寒发热,夜不得寐。在市人民医院五官科诊断为急性牙髓炎,给予青霉素,平痛新等肌注,疗效不显,故转门诊中医治疗。检查见牙龈红肿,肿连腮颊,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以本发明组合物治疗。4d后复诊,疼痛消失,诸证悉除,遂告痊愈。

(七)结论

引起牙痛的原因很多,但其病因病理主要是平素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等污秽之物聚于牙缝间隙,或是过食甘甜,膏粱厚味,以致脏腑积热循经上冲于口齿之间,湿气乘之,湿热相搏,以致气滞血瘀,从而导致牙痛。

针对其病机,选用祛风止痛的花椒、细辛、荆芥,配上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的三七,并加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的黄柏,樟脑等,诸药配伍,相得益彰,故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