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562发布日期:2019-03-27 10:5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作为一个收治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周围神经麻痹、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场所,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恢复较快、预后良好,但对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而言,多具有原发性疾病较重、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家庭及社会构成极大负担。另外对于神经内科患者来说肢体的活动训练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目前神经内科护理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时,都是用一些散装的图片或者小球等,容易造成遗失,不易收藏,在认知功能训练时也不能进行肢体训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有效解决了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时容易造成训练图片和小球遗失且在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时无法进行专门的肢体训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移动桌体,所述移动桌体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齿轮传动系统联动,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认知训练装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设有间歇传送机构,所述第一转轴的后方设有按摩装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和右侧都固定设有六个第一凸轮,所述六个第一凸轮上方对应设有滚珠推杆,每个所述滚珠推杆上固定设有指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上啮合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的右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认知训练装置包括螺旋杆,所述第三锥齿轮与螺旋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贯穿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螺旋杆外套有护套,所述护套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护套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连通有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上设有多个滚球。

优选的,所述间歇传送机构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第四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第四直齿轮的左方设有带有圆柱销的转臂,所述转臂外啮合设有槽轮,所述槽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卷轴,第一卷轴的后方设有第二卷轴,与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配合设有传送带,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所述移动桌体的上端面设有开孔,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在开孔内可转动,所述传送带经过第一张紧轴和第二张紧轴传送。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方啮合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后方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凸轮轴,所述蜗杆上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上固定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有第五直齿轮和第六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和第六直齿轮在涡轮的左右两侧,第五直齿轮啮合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每个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多个可上下的第一按摩球,所述滚筒内设有可左右运动的u型杆,每个所述u型杆与凸轮轴上的凸轮对应,所述u型杆包括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所述第一直杆上设有第二按摩球,所述壳体的右侧设有同样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后端花键连接有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二万向节与蜗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锥齿轮上固定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键连接有第二转轴,轴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移动桌体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支撑板,所述第二转轴与螺旋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道和护套固定在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滚珠推杆包括弯道,所述弯道内设有多个连续的滚珠,所述弯道的下口设有推杆,所述弯道的竖直部分内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在弯道上口的上方设有指套,所述顶杆与弯道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杆上固定设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在滚筒内,所述第一按摩球上固定连接有圆头杆,所述圆头杆与滚筒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所述u型杆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移动桌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可转动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五锥齿轮螺纹配合,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前端啮合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贯穿移动桌体的前端面并设有手轮,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设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螺旋杆和螺旋滑道将滚球进行循环护理人员可以随机抽取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恢复;2、认知功能训练装置在使用后可以收藏于移动桌体内,防止滚球的遗失;3、在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对患者所认知的家人或事物的图片进行循环传送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这样对患者来说将熟知的事物和陌生的事物穿插对患者进行认知,既不会对患者造成消极的恢复心里,也会促进对患者恢复的进度;4、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肢体的活动训练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恢复也是相当重要的,本发明通过第二转轴上的第一凸轮对滚珠推杆进行作用,使患者的双手手心时可进行被动训练,在患者的手心朝上套在指套里时,可以主动进行握力训练;5、本发明还可以进行脚部的按摩对患者的神经康复具有一定有益效果;6、本发明的按摩装置通过两个万向节花键连接的方式,同时按摩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固定在动桌体上,可以适应前后和上下的调整来适应不同的患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认知功能传送和第三转轴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间歇传送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桌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认知功能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按摩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按摩球上下运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滚珠推杆整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五转轴与第一轴套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支撑板升降示意图。

图中:1-移动桌体,2-第一转轴,3-第一锥齿轮,4-第一直齿轮,5-第二直齿轮,6-第三直齿轮,7-第二锥齿轮,8-第三锥齿轮,9-螺旋杆,10-护套,11-螺旋滑道,12-滚球,13-第二转轴,14-第四直齿轮,15-转臂,16-槽轮,17-第四锥齿轮,18-第三转轴,19-蜗杆,20-涡轮,21-第四转轴,22-第五直齿轮,23-第六直齿轮,24-第一齿轮组,25-滚筒,26-第一按摩球,27-u型杆,28-第一直杆,29-第二直杆,30-第二按摩球,31-连接轴,32-第一万向节,33-第二万向节,34-轴套,35-第五转轴,36-第一轴承,37-支撑板,38-第一卷轴,39-第二卷轴,40-传送带,41-第一张紧轮,42-第二张紧轮,43-开孔,44-第一凸轮,45-滚珠推杆,46-弯道,47-滚珠,48-推杆,49-顶杆,50-指套,51-第一弹簧,52-楔形块,53-圆头杆,54-第二弹簧,55-第一固定板,56-第二固定板,57-第二轴承,58-第一支撑杆,59-第二支撑杆,60-第五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2-操作杆,63-手轮,6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发明包括移动桌体1,移动桌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作为动力源,第一转轴2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13,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13通过齿轮传动系统联动,第一转轴2上设有可升降的支撑板37,支撑板37上设有认知训练装置,第二转轴2的上设有间歇传送机构,第一转轴2的后方设有按摩装置,第二转轴13的左侧和右侧都固定设有六个第一凸轮44,六个第一凸轮44上方对应设有滚珠推杆45,每个滚珠推杆45上固定设有指套50。

本发明的认知训练装置、间歇传送机构、按摩装置和滚珠推杆对手部的训练装置的动力都来源于第一转轴2,认知训练功能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藏到移动桌体1的内部,滚珠推杆45贯穿移动桌体1的上端面,患者的双手套在指套50内,在第二转轴13上第一凸轮44的作用下对滚珠推杆45进行施力,使指套50可以上下运动对患者的双手进行活动,同时,患者的双手可以手心朝上摊在指套50内主动施力进行握力训练。

实施例二: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转轴2上从右向左依次固定设有第一直齿轮4、第一锥齿轮3和第二直齿轮5,第一直齿轮4上啮合有第三直齿轮6,第三直齿轮6的右边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上啮合有第三锥齿轮8,认知训练装置包括螺旋杆9,第三锥齿轮8与螺旋杆9固定连接,螺旋杆9贯穿支撑板37的上端面,螺旋杆9外套有护套10,护套10固定在支撑板37上,护套10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连通有螺旋滑道11,螺旋滑道11上设有多个滚球12。

第一转轴2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最终带动螺旋杆9转动,滚球12从护套10上的入口进入到螺旋杆9上,通过螺旋杆9的转动将滚球12传输到螺旋杆9的上端出口处,然后从出口滚出经螺旋滑道11再次进入螺旋杆9内形成一个循环,本实施的循环装置类似于滚珠丝杠的结构,滚珠丝杠内的滚珠是在内部进行循环,而本装置的循环是经过外部进行循环,本实施的滚球12设有多个,上面印有一些数字或者是颜色等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训练,在滚球12在进行循环时,护理人员可以随即抽取其中一个让患者进行认知,在认知完后将其放回螺旋杆9上继续进行循环。

实施例三: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间歇传送机构包括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上固定设有第四直齿轮14,第四直齿轮14与第二直齿轮5啮合,第四直齿轮14的左方设有带有圆柱销的转臂15,转臂15外啮合设有槽轮16,槽轮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卷轴38,第一卷轴38的后方设有第二卷轴39,与第一卷轴38和第二卷轴39配合设有传送带40,第一卷轴38和第二卷轴39之间设有第一张紧轴41和第二张紧轴42,移动桌体1的上端面设有开孔43,第一张紧轴41和第二张紧轴42在开孔43内可转动,传送带40经过第一张紧轴41和第二张紧轴42传送。

第二转轴13驱动槽轮机构进行运转工作,槽轮机构的槽轮16带动第一卷轴38转动,在第一卷轴38和第二卷轴39与传送带38摩擦力的作用下使传送带40进行转动,传送带40上设有透明塑料装物袋,装物袋内可以放入一些患者的家人或者熟知事物的一些照片或图片等,让患者进行认知。为了可以方便换照片和便于患者的观察,传送带40经第一张紧轮41和第二张紧轮42从移动桌体1上的开孔43上通过。

实施例四: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锥齿轮3的后方啮合有第四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8,第三转轴18的后方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按摩装置,按摩装置包括第三转轴18,第三转轴1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9,蜗杆1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凸轮轴,蜗杆19上啮合有涡轮20,涡轮20上固定设有第四转轴21,第四转轴21上设有第五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23,第五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23在涡轮20的左右两侧,第五直齿轮22啮合有第一齿轮组24,第一齿轮组24的每个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滚筒25,滚筒25上设有多个可上下的第一按摩球26,滚筒25内设有可左右运动的u型杆27,每个u型杆27与凸轮轴上的凸轮对应,u型杆27包括第一直杆28和第二直杆29,第二直杆29与第一齿轮组2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第一直杆28上设有第二按摩球30,壳体的右侧设有同样结构。

第三转轴18转动时,其后端固定的蜗杆19和凸轮轴转动,蜗杆19带动涡轮20及与其通过第四转轴21固定连接的第五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23转动,另外,第五直齿轮22和第六直齿轮23可以与第四转轴21通过变速装置最终将动力传输到第一齿轮组24而后带动滚筒25转动,滚筒25的转动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按摩的同时滚筒25上的第一按摩球26可上下运动对脚部进行按摩,同时,凸轮轴的转动可以时u型杆27左移,又在第三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u型杆27回位,这时第二按摩球30可对患者脚部进行左右的按摩。

实施例五: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转轴18包括连接轴31,连接轴3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节32,第一万向节32的后端花键连接有第二万向节33,第二万向节33与蜗杆19固定连接。

为了可以使按摩装置适应不同的患者或者可以给患者更舒适的位置,移动桌体1上设有同时具备升降和左右移动的装置,此装置与本实施例的按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实现按摩装置的上下和前后的移动来适应患者,由于第一万向节32和第二万向节33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所以可以配合按摩装置前后移动的同时不影响动力传输,同时,第一万向节32和第二万向节33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定角度的倾斜来配合按摩装置的上下调整。

实施例六: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三锥齿轮8上固定设有轴套34,轴套34内键连接有第五转轴35,轴套3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6,第五转轴35与螺旋杆9固定连接,螺旋滑道11和护套10固定在支撑板37上。

在支撑板37上升后,第五转轴35从轴套34内抽出,在支撑板37下降后,第五转轴35进入轴套34内。

实施例七: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滚珠推杆45包括弯道46,弯道46内设有多个连续的滚珠47,弯道46的下口设有推杆48,弯道46的竖直部分内部设有顶杆49,顶杆49在弯道46上口的上方设有指套50,顶杆49与弯道4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1。

由于人手的五根指头长短不一,所以第一凸轮44只有通过弯道才能将动力传输至桌面的不同位置来对应五根指头,第一凸轮44在转动时顶着推杆48向上推动滚珠47沿着弯道46向上顶着顶杆49向上,然后在第一弹簧51的情况下使顶杆49回位,人的手指套在指套50内使人的手指进行上下活动,另外,人的手指可以手心朝上进行握力训练。

实施例八: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滚筒25转动的同时使滚筒25上的第一按摩球26上下运动,第二直杆29上固定设有楔形块52,楔形块52在滚筒25内,第一按摩球26上固定连接有圆头杆53,圆头杆53与滚筒25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4。

实施例九: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u型杆27左右滑动的同时保持不会转动,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第一固定板55、第二固定板56,u型杆27贯穿第一固定板55,第一齿轮组24都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6上。

实施例十: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支撑板37上固定设有第二轴承57,第二轴承5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8,移动桌体1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9,第二支撑杆59上可转动设有第五锥齿轮60,第一支撑杆58与第五锥齿轮60螺纹配合,第五锥齿轮60的前端啮合设有第六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1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杆62,操作杆62贯穿移动桌体1的前端面并设有手轮63,支撑板37的左右两端固定设有限位块64。

操作手轮63带动第六锥齿轮61转动,进而第六锥齿轮61使与之啮合的第五锥齿轮60转动,第五锥齿轮60与第一支撑杆58构成丝杠螺母结构,第一支撑杆58通过第二轴承57与支撑板37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59用于支撑第五锥齿轮60,限位块64可以进一步限制支撑板37的上下运动时的转动。

本装置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以同时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稳定患者的情绪,对护理人员来说,减轻了工作强度,另外本装置便于移动和收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