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华盖散汤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91108发布日期:2019-03-13 23:2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华盖散汤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华盖散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煮散剂,华盖散具有宣肺解表,祛痰止咳的功用;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本方集肺经之药于一身,诸药相伍,使表寒解、肺气宣,痰涎化,喘咳平,肺系诸症皆除,故称“华盖散”。方中以麻黄为君,辛温解表,宣肺平喘以祛风寒。臣以苏子,辛香降气化痰,杏仁辛苦温,化痰止咳平喘,二药共同降利肺气,祛痰止咳。佐药陈皮辛温,燥湿化痰,理气行滞,“气顺则痰消”;桑白皮甘寒,泻肺利水平喘;茯苓健脾渗湿,杜绝生痰之源;三药共同祛湿消痰。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解表与化痰并用,痰湿得消,表寒得散,诸证自愈。

目前为了将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制备华盖散,通常是采用高温水煎煮的方法,其温度达到了100℃左右,但是上述原料中的许多有效成分通过水煎煮不能提取出来,尤其是其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因此采用高温水煎煮法存在提取率偏低、能耗巨大等缺陷,限制了华盖散生产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华盖散汤剂制备方法存在的杂质溶出率高,有效成分提取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的华盖散汤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份:炒紫苏子15.38份、蜜桑白皮15.38份、炒苦杏仁15.38份、茯苓15.38份、陈皮15.38份、麻黄15.38份、炙甘草7.7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华盖散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置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第二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8倍的水,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

2)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浓缩、定容,得到华盖散汤剂。

优选的,步骤1)所述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h,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h。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华盖散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用冰乙酸调节ph,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搅拌进行酶解,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2)将滤渣ⅰ置于真空提取容器中,加水在50℃下真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10倍,然后加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5.0;第二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8倍,然后加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5.0,合并两次水提取液和滤液,在50℃抽真空浓缩,得到华盖散汤剂。

优选的,步骤1)所述加入冰乙酸调节ph为4.5-5.0。

优选的,步骤1)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分别占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7种原料总质量的0.1%和0.05。

优选的,步骤1)所述酶解的温度为45-50℃。

优选的,步骤2)所述酸为盐酸或冰乙酸。

本发明后一种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华盖散汤剂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应用。

目前通常是采用高温水煎煮的方法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但是中药原料中的许多有效成分通过水煎煮不能提取出来。本发明依然采用水煎煮法制备华盖散汤剂,在实验之前,本发明的研究人员预测改变每次煎煮水的加入量以及煎煮的时间,对最终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影响不大,应该不超过5个百分点,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将水煎煮的次数限定为2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并且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h,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h,最终得到的华盖散汤剂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很高,达到了64.21%,而将每次煎煮水的加入量以及煎煮的时间改变后,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最高也只能达到40.33%,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得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具有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目前为了将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制备华盖散,通常是采用高温水煎煮的方法,其温度达到了100℃左右,但是上述原料中的许多有效成分通过水煎煮不能提取出来,尤其是其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因此采用高温水煎煮法存在提取率偏低、能耗巨大等缺陷,限制了华盖散生产行业的发展。

上述7种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提取率不高,目前通常是采用在高温条件下延长水提取的时间来提高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效果也不佳。本发明在水提取之前,先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7种原料进行酶解,使细胞破裂,从而有利于上述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从细胞内释放,使中药有效组分、活性物质最大限度地得以提取和利用。并且本申请将酶解后的滤渣进一步真空水提,加入盐酸或冰乙酸调节ph为强酸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在水中进行提取,加入盐酸或冰乙酸能够增加原料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更加容易被提取出来;而且水提的温度为50℃,远远低于现有技术中水煎煮的温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免遭破坏,特别是对热敏感的芳香类挥发油、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解决了中药在煎、煮、熬、炼、蒸、浸等传统加工工艺中,活性成分易于破坏的难题。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华盖散汤剂中其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是普通煎煮提取法的1.3倍以上。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大多包裹在中药材的细胞壁内,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构成的致密结构,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当胞内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介质中扩散时,需要克服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的双重阻力。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相较于单独加入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及其他的酶,其对上述7种原料的植物细胞壁更具有专一性,能够快速破坏其细胞壁,使其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出来,提取率大大提高,并且将酶解后的滤渣进一步真空水提,能够实现后期在较低的温度下,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到水中,降低能耗,也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程度的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华盖散汤剂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的效果,远高于传统水煎煮方法得到的华盖散汤剂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本申请的发明人分析原因,其一可能是酶解的过程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具有强大的分解转化能力,能将上述7种中药原料中的许多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质降解为小分子活性物质,小分子活性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并与机体的细胞蛋白结合,从而易于机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华盖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二可能是上述7种中药原料的一些成分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下,经多种生物转化途径,可生成新的化合物,这些新的物质可能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更具有针对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将水煎煮的次数限定为2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并且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h,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h,最终得到的华盖散汤剂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很高,达到了64.21%,而将每次煎煮水的加入量以及煎煮的时间改变后,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最高也只能达到40.33%,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得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具有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还可在水提取之前,先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7种原料进行酶解,有利于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从细胞内释放,使中药有效组分、活性物质最大限度地得以提取和利用;并且本申请将酶解后的滤渣进一步真空水提,加入盐酸或冰乙酸调节ph为强酸性,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在水中进行提取,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免遭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置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煎煮2h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第二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1h后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

2)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实施例2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用冰乙酸调节ph为4.8,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50℃下搅拌进行酶解2h,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分别占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7种原料总质量的0.1%和0.05;

2)将滤渣ⅰ置于真空提取容器中,加水在50℃下真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10倍,然后加冰乙酸调节溶液ph值至5.0,水提1h;第二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8倍,然后加冰乙酸调节溶液ph值至4.0,水提1h,合并两次水提取液和滤液,在50℃抽真空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实施例3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用冰乙酸调节ph为4.6,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45℃下搅拌进行酶解2h,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所述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分别占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7种原料总质量的0.1%和0.05;

2)将滤渣ⅰ置于真空提取容器中,加水在50℃下真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10倍,然后加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水提1h;第二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8倍,然后加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水提1h,合并两次水提取液和滤液,在50℃抽真空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对比例1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置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2h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第二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6倍的水,煎煮1h后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

2)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对比例2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置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煎煮2.5h后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第二次煎煮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1h后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

2)合并第一次滤液和第二次滤液,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对比例3

华盖散汤剂,包括如下原料及各自重量:炒紫苏子19.05g、蜜桑白皮19.05g、炒苦杏仁19.05g、茯苓19.05g、陈皮19.05g、麻黄19.05g、炙甘草9.55g。

华盖散汤剂其制备方法为: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放入提取容器中,加入相当于原料总质量10倍的水,用冰乙酸调节ph为4.6,然后加入纤维素酶,在45℃下搅拌进行酶解2h,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所述纤维素酶的质量分别占炒紫苏子、蜜桑白皮、炒苦杏仁、茯苓、陈皮、麻黄和炙甘草7种原料总质量的0.15%;

2)将滤渣ⅰ置于真空提取容器中,加水在50℃下真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10倍,然后加冰乙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水提1h;第二次加水的重量为滤渣重量的8倍,然后加冰乙酸调节溶液ph值至3.0,水提1h,合并两次水提取液和滤液,在50℃抽真空浓缩、定容至500ml,得到华盖散汤剂。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得到的华盖散汤剂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进行测定,进一步推出其提取率[华盖散汤剂的原料中含麻黄19.05g,其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为4.7%(麻黄批号为180710),即麻黄药材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总量为895.35mg],结果如表1。

其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以极性乙醚连接苯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配比为1.5:98.5的甲醇-0.092%磷酸溶液(含0.04%三乙胺和0.02%二正丁胺)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0.00436g、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0.00481g,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0ml,制成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浓度分别为43.51ug/ml、48.00ug/ml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得到的样品至容量瓶中,加入水混匀并定容,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即得。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进样量为10μl。

表1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总含量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与对比例1-2相比,说明本发明将水煎煮的次数限定为2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的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的水,并且第一次煎煮的时间为2h,第二次煎煮的时间为1h,最终得到的华盖散汤剂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提取率很高,达到了64.21%,而将每次煎煮水的加入量以及煎煮的时间改变后,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提取率最高也只能达到40.33%,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取得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具有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另外实施例2-3与对比例3相比,华盖散汤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提取率也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79.56%和83.66%,说明本发明在水提取之前,先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7种原料进行酶解,再将酶解后的滤渣进一步水提,加入盐酸或冰乙酸调节ph为酸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中药原料的有效成分免遭破坏,使得其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被充分提取出来。

为检测实施例2得到的华盖散汤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现做以下实验:

选取60例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20例,男8例,女12例,病程为1月-1.5年;第二20例,男10例,女10例,病程为2月-2.5年;第三组20例,男11例,女9例,病程为3月-2年;3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气道阻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中关于cva的诊断标准:(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2)支气管激发实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3)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无吸烟史或至少戒烟2年,近1月无激素等哮喘药物使用史。

第一组:患者每天中午、晚上各服用实施例2得到的华盖散汤剂100ml,连续服用1个月。实验结果:有效率95%;有效标准:咳嗽及咽部症状消失且2周以上未再发。

第二组:患者每天中午、晚上各服用实施例1得到的华盖散汤剂100ml,连续服用1个月。实验结果:有效率35%;有效标准:咳嗽及咽部症状消失且2周以上未再发。

第三组:患者每天中午、晚上各服用对比例3得到的华盖散汤剂100ml,连续服用1个月。实验结果:有效率40%;有效标准:咳嗽及咽部症状消失且2周以上未再发。

从上述临床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得到的华盖散汤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起效快,疗效显著,也说明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加入中药原料中进行酶解,相较于单独加入其中一种酶,更容易将原料中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起效的成分提取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