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11378发布日期:2019-03-27 10:49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该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该症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尊心低,此类患儿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国内外调查发现该症患病率3%~10%,男女比为4~9:1,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目前儿童多动症需要对其进行早期检查,早期进行治疗,传统的检测多动症主要通过人为进行观察,并测算数据来分析得出结论,整体方法不够科学,且分析检测的结果准确性较低,针对以上所述,那么如何发明出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较大的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象,采用以下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首先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其处于平静状态,然后将其送入至核磁共振采集室的内部,准备进行采集核磁共振图像;

b,采集儿童的立体图像以及平面图像,通过利用数码摄像机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记录,同时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儿童的进行采集和拍摄图像;

c,将数码摄像机采集的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通过绘图软件cad进行绘制出二维和三维图像,并按照比例进行标记尺寸;

d,将核磁共振采集的图像与数码摄像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二者的重叠度进行评价,误差高于预定值部分进行复量,误差绝对值控制在0.02%;

e,通过结合两种图像,进行综合统计,并且将其与正常儿童的表格进行对比,将偏差值较大的作为潜在病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b中,采集图像数据预处理: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原始点中的错误点和含有粗差的点,并利用使影像进行定位以及核磁共振拍摄和影像之间的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b中,核磁共振采集包括脑部采集模块、上肢采集模块和下肢采集模块,所述脑部采集模块主要对脑部运动神经区域进行采集,所述上肢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肘部关节神经、肩部关节神经和手指掌心神经,所述下肢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胯部关节神经、膝盖关节神经、脚踝关节神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c中,在进行转化图像前首先由各层摄像头拍摄影像并传输至处理中心,形成立体全息图像,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定儿童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及特征物体尺寸和方位,然后记录至对应cad图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e中,根据一种标准把运动状态分为a、b、c、d、e类,按运动状态与时间比例进行划分,a类占比65%,b类占比55%,c类占比45%,d类占比25%,e类占比10%,根据“abcde”分析法进行对比,a类属于运动时间占比较大,b类属于活跃运动类型,c类属于积极活动类型,d类属于正常运动类型,e类属于消极运动类型,其中a、b、c类需要进行配合核磁共振图片进行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还包括,需要对a、b、c类的儿童脑区的影像时间序列分别进行频谱分析,提取0-0.01hz和0.08-0.2hz这两个频段的能量,并将其与正常儿童的进行对比,能量差值大于45%,则属于多动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可以通过摄像采集和核磁共振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孩子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脑部以及运动神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研判,大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整体方法简单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功能核磁共振图像的儿童多动症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首先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其处于平静状态,然后将其送入至核磁共振采集室的内部,准备进行采集核磁共振图像;

b,采集儿童的立体图像以及平面图像,通过利用数码摄像机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记录,同时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儿童的进行采集和拍摄图像;

c,将数码摄像机采集的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通过绘图软件cad进行绘制出二维和三维图像,并按照比例进行标记尺寸;

d,将核磁共振采集的图像与数码摄像采集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二者的重叠度进行评价,误差高于预定值部分进行复量,误差绝对值控制在0.02%;

e,通过结合两种图像,进行综合统计,并且将其与正常儿童的表格进行对比,将偏差值较大的作为潜在病患。

步骤b中,采集图像数据预处理: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原始点中的错误点和含有粗差的点,并利用使影像进行定位以及核磁共振拍摄和影像之间的匹配。

步骤b中,核磁共振采集包括脑部采集模块、上肢采集模块和下肢采集模块,所述脑部采集模块主要对脑部运动神经区域进行采集,所述上肢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肘部关节神经、肩部关节神经和手指掌心神经,所述下肢采集模块包括采集胯部关节神经、膝盖关节神经、脚踝关节神经。

步骤c中,在进行转化图像前首先由各层摄像头拍摄影像并传输至处理中心,形成立体全息图像,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定儿童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及特征物体尺寸和方位,然后记录至对应cad图库。

步骤e中,根据一种标准把运动状态分为a、b、c、d、e类,按运动状态与时间比例进行划分,a类占比65%,b类占比55%,c类占比45%,d类占比25%,e类占比10%,根据“abcde”分析法进行对比,a类属于运动时间占比较大,b类属于活跃运动类型,c类属于积极活动类型,d类属于正常运动类型,e类属于消极运动类型,其中a、b、c类需要进行配合核磁共振图片进行分析。

还包括,需要对a、b、c类的儿童脑区的影像时间序列分别进行频谱分析,提取0-0.01hz和0.08-0.2hz这两个频段的能量,并将其与正常儿童的进行对比,能量差值大于45%,则属于多动症。

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参数表格如下:表1

传统分析方法参数表格如下:表2

通过表格明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更准确,方法更优。

综上,本发明可以通过摄像采集和核磁共振图像相结合的方式,对孩子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脑部以及运动神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研判,大幅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整体方法简单有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