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乙型肝炎的环肽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131发布日期:2019-03-09 00:09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用于乙型肝炎的环肽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乙型肝炎的环肽药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4亿人患有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肝,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低、中收入国家,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所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人口总数的7.18%,据此推算,有慢性乙肝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有约7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经进展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虽然在hbv预防性疫苗广泛使用后,乙肝病毒新发感染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针对已经建立慢性感染的乙肝患者,目前为止,仍旧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病毒治疗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素α(ifn-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另一类是核苷类似物和核苷酸类似物前体药。治疗乙肝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核内cccdna,或者抑制cccdna的转录活性。干扰素治疗效果持久并且有较高的病毒表面抗原清除率,最近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解cccdna的作用,但其应答率低且副作用大,例如有流行性感冒症状出现、易疲劳、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精神不振。核苷类似物直接作用于病毒逆转录酶,阻断乙肝病毒复制,缺点是疗程漫长,需要终身治疗,因为核苷类似物是在胞质环境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对核内cccdna库没有影响。

多肽药物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易于合成改造和优化组合、用药量更少、特异性更好、作用效果更好、一般没有副作用或者副作用很小等特点,且生物技术与多肽合成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多肽类药物从如鲑鱼降钙素、生长抑素、人高血糖素、缩宫素等为主的多肽类激素已经发展到疾病防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代谢紊乱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目前,总的来说,全球药物市场上有大约60~70种多肽药物,有200~300种多肽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有500~600种正在临床前试验中,更多的多肽药物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由于多肽半衰期一般很短,不稳定,因为易被降解和难穿越肠黏膜而不能口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乙型肝炎的环肽药物。

本发明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乙型肝炎的环肽药物,所述环肽为c-peptide-1或者c-peptide-2或者c-peptide-3,c-peptide-1的氨基酸序列为krrrrrrr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c-peptide-2的氨基酸序列为krrrrd/rrr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c-peptide-3的氨基酸序列为krrrrrrp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三个环肽药物是首尾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形成酰胺键成环得到的。

所述环肽药物包括上述的环肽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该多肽药物为任何药物治疗学上可接受的的剂型。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环肽药物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环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使其与靶点蛋白间具有高度亲和力及识别特异性;大环结构构象灵活性的限制也降低了药物与靶点结合的熵值,提高了结合的稳定性;氨基酸组成特点据定了环肽类化合物往往具有极低的、甚至没有细胞毒性;本发明环肽很容易通过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流程实现生产,并且便于进行各项修饰、处理及监控。检测结果显示,环肽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hbsag、hbeag、hbvrcdna和hbvcccdna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c-peptide-3的质谱图。

图2为c-peptide-3的色谱图。

图3是本发明环肽药物的10min、2h、20h的高内涵荧光图像。

图4是不同浓度的环肽药物c-peptide-3处理hepg2.2.15细胞6d后的hbsag、hbeag表达情况。

图5是不同浓度的环肽药物c-peptide-3处理hepg2.2.15细胞6d后的hbvrcdna和cccdna表达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主要试剂及生产者:

fmoc-ala-oh(sigma-aldrich公司,美国)

dde-lys(fmoc)-oh(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中国)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环肽药物的设计和制备

首先,由于环状结构导致的构象变化限制,环肽类化合物一般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使其与靶点蛋白间具有高度亲和力及识别特异性,大环结构构象灵活性的限制也降低了药物与靶点结合的熵值,提高了结合的稳定性;其次,氨基酸组成特点决定了环肽类化合物往往具有极低的、甚至没有细胞毒性;第三,环肽类化合物很容易通过自动化的化学合成流程实现生产,并且便于进行各项修饰、处理及监控。

设计研发的三个环肽药物c-peptide-1、c-peptide-2、c-peptide-3,序列如下:

c-peptide-1:krrrrrrr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

c-peptide-2:krrrrd/rrr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其中d/r是d型氨基酸,比l型的r更容易折叠。

c-peptide-3:krrrrrrpaaaa,其中k采用fitc修饰。

三个环肽药物是首尾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形成酰胺键成环得到的。

在上述环肽序列中,氨基酸采用的是单字母缩写,本发明中氨基酸缩写如表1所示:

表1氨基酸三字母和单字母缩写表

设计原理:

1)一般多肽合成有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本申请采用固液结合的方法来做,只用一种方法技术上行不通;多肽序列:c-peptide-11mg>95%;

2)r是d型氨基酸,比l型的r更容易折叠,所以我们把其中一个r换成r;多肽序列:c-peptide-21mg>95%;

3)p是刚性氨基酸可以使肽链转变方向,可以更容易形成环,所以我们把其中一个r换成p;多肽序列:c-peptide-31mg>95%。

树脂:0.5g,取代度sd=0.3,反应器:20cm*15mm

氨基酸量:0.5g*0.3mmol/g*=0.15mmol

第一个氨基酸1.3倍投料,第一个氨基酸之后三倍投料,具体步骤为:

(1)称取2-cl树脂0.5g,加入反应器中用dcm(4ml)浸泡5min,用dmf(4ml)洗涤2次,第三次用dcm洗涤一次(勿抽太干),加入46.65mgfmoc-ala-oh,加入6mldcm,0.2mldiea,反应90min,dcm易挥发,反应的时候可补加dcm。

(2)90min后补加0.5ml分析甲醇,1mldcm,封闭反应20min。

(3)用dmf洗涤4次,加入哌啶(20%哌啶+80%dmf),脱除fmoc,20min。用dmf洗涤树脂5次,取少量树脂(10-20粒)加入检测管中,加入茚三酮(5g/100ml分析乙醇)2滴,吡啶2滴,100℃加热2min,显色即可。

(4)称取下一个氨基酸fmoc-ala-oh(3倍)+hobt(3倍),加入反应器中,倒入5mldmf,在加入0.2mmldic反应1h之后用dmf洗涤4次,取少量树脂检测,无色即可。

(5)最后一个氨基酸采用dde-lys(fmoc)-oh,重复步骤(3)、(4)直到肽链偶联结束,脱除fmoc,偶联fitc后再脱除dde(2%水合肼),然后甲醇抽干。

(6)把树脂放在50ml离心管中,加20ml切割液(20%tfe+80%dcm),切割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切割液,旋蒸之后用冻干机冻干得到全保护肽。

(7)用dcm溶解50mg多肽(1mg/5ml),加入用1mldmf溶解的hobt(多肽三倍量)摇匀,再逐滴加入3倍量dic,过夜环化后旋蒸冻干得到粗品肽。

(8)把粗品肽用hplc纯化到95%纯度,然后把液体冻干就得到粗品肽,并进行ms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c-peptide-1的产物纯度达到98%,c-peptide-2的产物纯度达到97%,c-peptide-3的纯度达到98%。c-peptide-3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其色谱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2环肽药物可穿透进入细胞实验

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将培养瓶中培养的hepg2.2.15细胞,倒掉培养基,用pbs洗涤1-2遍,加入胰酶进行消化1-2min,加入含10%血清的1640培养基2ml终止反应,收集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溶于1ml培养基,取20ul于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2)将2d4细胞稀释至5×104个/ml,在96孔板中分别铺板6孔,200ul/孔(即1×104/孔),置于37度、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1d后加入含10ug/mlhoechst33342染色液的100ul培养基进行细胞核染色处理,置于培养箱染色20-30min,弃染色液,用pbs或培养液洗涤2-3次。

(4)进行加药处理,加入浓度为1mm的fitc-aaaa、fitc-rrrrrrr、fitc-rrrrrrraaaa、c-peptide-1、c-peptide-2、c-peptide-36种多肽药物处理,对照(control)是不加药物为对照。

(5)用md观察荧光标记药物进入细胞情况,加药后10min,2h,20h进行高内涵图像采集。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fitc-t4即fitc-aaaa,fitc-r7即fitc-rrrrrrr,fitc-r7-t4即fitc-rrrrrrraaaa,从图3可见环化后的环肽药物仍然能够作为载体穿透进入肝癌细胞系hepg2.2.15,其中c-peptide-2和c-peptide-3的穿透效果更好。

实施例3环肽药物的效果实验

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将培养瓶中培养的hepg2.2.15细胞,倒掉培养基,用pbs洗涤1-2遍,加入胰酶进行消化1-2min,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2ml终止反应,收集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溶于1ml培养基,取20ul与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2)将2d4细胞稀释至5×104个/ml,在96孔板中铺板18孔,200ul/孔(即1×104/孔),置于37度、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1d后分别加入10um、5um、2um、1um、0.2um和0um浓度的c-peptide-3药物进行处理,每个药物浓度3个复孔。

(4)在加药处理后3d换液,在加药处理后6d收集上清和细胞。

(5)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hbsag、hbeag检测,用直接定量pcr试剂盒对第6天的细胞样本进行hbvdna、cccdna检测,评价不同浓度药物的处理效果。

检测结果如图4、5所示:说明c-peptide-3具有一定的抑制hbsag、hbeag、hbvrcdna和hbvcccdna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