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3822发布日期:2019-03-16 00:0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肝是我国社会负担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亿左右的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8%~10%,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且乙肝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其可通过血液、唾液等途径传播,传染性是艾滋病毒的100倍,同时乙肝病毒对患者的危害很大,患者感染病毒后,短期内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发病时,往往已发展成慢性乙肝,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临床上主要表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

目前市场上治疗乙肝的药物很多,中西药都有,西药大致以干扰素类和核苷类为主,但多数都有治疗效果差、持续时间短、费用昂贵等缺点,且西药难免会有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乙肝效果良好的中药,该中药可从根本上治疗乙肝。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28~35份、麦冬30~45份、沙参15~30份、枸杞10~20份、川楝子5~15份、白芍5~20份、首乌10~20份、女贞子30~45份、党参25~40份、黄芪25~30份、龙胆草5~20份、柴胡15~20份、灵芝32~46份和虎杖15~28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生地28~35份、麦冬30~45份、沙参15~30份、枸杞10~20份、川楝子5~15份、白芍5~20份、首乌10~20份、女贞子30~45份、党参25~40份、黄芪25~30份、龙胆草5~20份、柴胡15~20份、灵芝32~46份和虎杖15~28份放入容器中;

(2)加入重量为步骤1原料总重量5~7倍的清水,浸泡20~40分钟,加热3~5小时后取出溶液;

(3)再次加入重量为步骤1原料总重量2~3倍的清水,加热1.5~2小时后取出溶液;

(4)步骤2和3中的溶液干燥成粉末备用;

(5)步骤3中的固体原料取出,烘干,研磨成粉末倒入容器,加入重量为步骤1中各原料总重量2~4倍体积分数为55~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1.5~2小时后过滤,取滤液,干燥成粉末备用;

(6)步骤4和5的粉末混合得到产品。

优选的,所述的容器为砂锅材质。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均通过常规操作得到,只需购买原料即可自己制作,可重复性高,基本不受条件限制;中药各原料除了龙胆草和柴胡口感略苦,其他原料均带甜味,无服用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各原料均可与市场自行采购。

实施例1

称取生地28g、麦冬30g、沙参15g、枸杞10g、川楝子5g、白芍5g、首乌10g、女贞子30g、党参25g、黄芪25g、龙胆草5g、柴胡15g、灵芝32g和虎杖15g放入砂锅中,加入1250克清水浸泡20分钟后加热3小时倒出溶液;砂锅内再次加入500g清水,加热1.5小时后倒出溶液,两次的溶液合并干燥成粉末备用;砂锅内的固体原料烘干研磨成粉末,加入500g体积分数为5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1.5小时后过滤取滤液,滤液干燥成粉末备用,两种粉末混合得到产品。

实施例2

称取生地35g、麦冬45g、沙参30g、枸杞20g、川楝子15g、白芍20g、首乌20g、女贞子45g、党参40g、黄芪30g、龙胆草20g、柴胡20g、灵芝46g和虎杖28g放入砂锅中,加入2700克清水浸泡20分钟后加热3小时倒出溶液;砂锅内再次加入800g清水,加热1.5小时后倒出溶液,两次的溶液合并干燥成粉末备用;砂锅内的固体原料烘干研磨成粉末,加入800g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2小时后过滤取滤液,滤液干燥成粉末备用,两种粉末混合得到产品。

实施例3

称取生地30g、麦冬30g、沙参30g、枸杞15g、川楝子10g、白芍15g、首乌15g、女贞子30g、党参25g、黄芪30g、龙胆草15g、柴胡15g、灵芝42g和虎杖22g放入砂锅中,加入1950克清水浸泡20分钟后加热3小时倒出溶液;砂锅内再次加入600g清水,加热1.5小时后倒出溶液,两次的溶液合并干燥成粉末备用;砂锅内的固体原料烘干研磨成粉末,加入600g体积分数为5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1.5小时后过滤取滤液,滤液干燥成粉末备用,两种粉末混合得到产品。

实施例4

将乙醇水溶液替换成清水,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将清水换成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水溶液,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选25位志愿者平均分为5组,第1组服用实施例1的药物、第2组服用实施例2的药物、第3组服用实施例3的药物、第4组服用是实施例4的药物、第5组服用实施例5的药物,每天服用三次,服用60天,各组志愿者的治愈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乙肝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生地28~35份、麦冬30~45份、沙参15~30份、枸杞10~20份、川楝子5~15份、白芍5~20份、首乌10~20份、女贞子30~45份、党参25~40份、黄芪25~30份、龙胆草5~20份、柴胡15~20份、灵芝32~46份和虎杖15~28份。各原料通过两次清水的加热和一次乙醇水溶液的加热得到的溶液烘干后得到粉末状产品。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均通过常规操作得到,只需购买原料即可自己制作,可重复性高,基本不受条件限制;中药各原料除了龙胆草和柴胡口感略苦,其他原料均带甜味,无服用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汤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