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00004发布日期:2019-03-02 01:42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原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的节奏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增大的压力。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相互影响,造成了人群皮肤的各类问题,尤其是皮肤较为脆弱的女性,影响尤为严重。引起的皮肤问题包括:皮肤锁水效果差而出现的皮肤干燥、皲裂;痘印随着皮肤的新陈代谢减慢而难以消除、皱纹越来越明显且难以淡化等皮肤受损的现象。而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肤产品,就是原液。主要原因在于,原液具有较高的浓度,可给肌肤更直接、快捷、强效的保养,从而使肌肤在短时间内恢复最佳状态。传统的原液,主要通过高浓度的保湿成分来增加皮肤的锁水功能,从而使皮肤不易干燥、干裂;或者是通过导入浓度较高的营养物质,使皮肤得到滋养。然而,当皮肤已经受到损伤后再使用传统的原液时,原液中的高浓度成分容易造成受到损伤处的皮肤的刺痛感,并且不易使皮肤高效吸收并起到补水、保湿、修复皮肤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液,其具有温和补水和保湿、不刺激皮肤、并且修复受损皮肤的优点。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液的制备方法,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液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透明质酸钠0.5-0.9份;甲基丙二醇5-8份;第一保湿剂0.8-2.5份;第二保湿剂0.5-1.5份;第三保湿剂0.3-1.0份;第四保湿剂0.01-0.1份;第一皮肤调理剂0.05-0.3份;第二皮肤调理剂0.1-1.0份;第三皮肤调理剂0.1-1.0份;第三四皮肤调理剂0.05-0.3份;辛酰甘氨酸0.1-0.2份;水前寺紫菜多糖0.2-0.3份;防腐剂0.05-0.3份;去离子水100份;所述第一保湿剂由甘露糖、葡糖醛酸、β-葡聚糖、第一保湿剂用去离子水、乳糖酸组成;所述第二保湿剂由木糖醇基葡糖苷、脱水木糖醇、木糖醇、第二保湿剂用去离子水、葡萄糖组成;所述第三保湿剂由聚谷氨酸钠、丁二醇、第三保湿剂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第四保湿剂由1,3丙二醇、辛醘氧肟酸组成;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由番红花花提取物、1,3丙二醇、第一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第二皮肤调理剂由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第二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苯氧乙醇、苯甲酸钠组成;所述第三皮肤调理剂由三肽-1铜、甘油、第三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1,2-己二醇、乙基己基甘油组成;所述第四皮肤调理剂由糖类同分异构体、第四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柠檬酸、柠檬酸钠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质酸钠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可为皮肤补水保湿并使皮肤具有丝滑的肤感。甲基丙二醇的粘度低,且无色透明,不仅可提供较好的外观效果,使本发明中的原液较为透明,还可使本发明中所添加的组分充分溶于其中。第一保湿剂中,甘露糖、葡糖醛酸具有较好的润湿和保湿的效果;β-葡聚糖能活化兰格罕氏细胞和巨噬细胞,使皮肤具有较好的对外防御的能力,也提高了皮肤的抗敏能力;乳糖酸具有优异的保水性,且其结构中有抑制氢氧基,可起到防止皮肤老化的效果,并且促进表皮组织再生,结合胶原蛋白,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的皮肤的作用。采用上述的组分相互配合,形成的第一保湿剂具有优异的皮脂渗透性,可使皮肤具有超长保湿能力和锁水效果,并使皮肤丝滑,还可以形成免疫保护膜,打到抗敏消炎的功效。第二保湿剂中,葡萄糖具有润湿效果,木糖醇基葡糖苷和脱水木糖醇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木糖醇为小分子结构,不仅具有保湿效果,还可使乳化作用保持稳定,从而使本发明中的原液具有适当粘稠度的效果。采用上述的组分相互配合,形成的第二保湿剂具有重建皮肤结构,并保持水分的作用,使皮肤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会变得更具抵抗力。第三保湿剂中,聚谷氨酸钠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的阴离子自然聚合物,较易被皮肤所吸收的同时,可形成密集网状结构的包裹体系,不易使丁二醇所起到的保湿能力快速消失,起到控制释放的功能。且丁二醇为小分子结构,可快速渗入皮肤中,起到补水和保湿的作用。聚谷氨酸钠和丁二醇相互配合形成的第三保湿剂,其中的分子量得到中和,有助于提高皮肤的保水力和保湿能力,从而改善干燥肌肤并增加皮肤弹性。与此同时,还可促进纤维母细胞生长,减轻皱纹,能改善肤质,使得肌肤透亮健康。第四保湿剂中,1,3丙二醇具有较好的溶解作用,辛醘氧肟酸一定的螯合作用,并且可与皮肤结合。由辛醘氧肟酸与1,3丙二醇相互配合形成的第四保湿剂具有增加角质层保水性、改善蜕皮现象、强化屏障功能的作用。因此,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第四保湿剂均具有温和不刺激、易渗透的作用,相互之间形成复配作用,继而有助于促进皮肤的吸收效果并有助于提高皮肤的锁水、保湿效果。第一皮肤调理剂中的番红花花提取物可缓解皮肤红血丝的作用,通过番红花花提取物、1,3丙二醇、第一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形成的第一皮肤调理剂具有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及皮肤天然保湿因子的合成,修复受损细胞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减缓红血丝、减缓皮肤不适感的效果。第二皮肤调理剂中,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为活菌成分,且可与β葡聚糖等多元化的成分形成抗氧化抗自由基,起到较好的抗皱效果;苯氧乙醇与苯甲酸钠可保持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的稳定性,不易第二皮肤调理剂中的有效成分受外界的影响,使其可有效保护皮肤,使皮肤不易受紫外线的影响而受到损伤,从而改善皮肤局部免疫系统的活性。此外,第二皮肤调理剂通过在细胞水平有效激活抗免疫抑制过程,促进细胞修复,支持皮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第三皮肤调理剂中,三肽-1铜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并增进肌肤的弹性,改善肌肤细纹的现象。甘油、1,2-己二醇均具有安全且保湿的效果,乙基己基甘油可使第三皮肤调理剂具有较好的抗菌能力,使其稳定地保持较好的促进伤口愈合、抗氧化、抗炎的效果,并且可刺激成纤维细胞中胶原蛋白、黏多糖与蛋白多糖的合成,从而达到较好的修复受损细胞的功效。第四皮肤调理剂中,糖类同分异构体可协助水分结合角质层中的角蛋白,从而达到保湿效果。柠檬酸、柠檬酸钠相互配合,使糖类同分异构体达到平衡,从而使第四皮肤调理剂具有更好的增加角质层保水性、改善蜕皮现象、强化屏障功能等效果。因此,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的相互配合,起到修复受损细胞、增强皮肤屏障作用的效果,从而使痘印淡化甚至被消除,且皱纹得到抚平,使皮肤细腻、紧致。辛酰甘氨酸具有较为润滑的效果;水前寺紫菜多糖为大分子物质,可渗入皮肤中,起到比小分子醇类物质更好的保湿、锁水的效果,修复由经皮失水带来的各种肌肤问题,还可起到较好的抗炎降敏的作用。第一保湿剂、第三皮肤调理剂、辛酰甘氨酸、水前寺紫菜多糖相互形成复配作用,进而可对皮肤起到消炎、祛痘的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保湿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甘露糖25-35%;葡糖醛酸20-30%;β-葡聚糖10-25%;第一保湿剂用去离子水16-29%;乳糖酸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一保湿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保湿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木糖醇基葡糖苷30-50%;脱水木糖醇20-35%;木糖醇3-20%;第二保湿剂用去离子水11.9-25%;葡萄糖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二保湿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保湿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聚谷氨酸钠25-35%;丁二醇50-65%;第三保湿剂去离子水5-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三保湿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四保湿剂由质量百分含量为85-95%的1,3丙二醇、5-15%的辛醘氧肟酸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四保湿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番红花花提取物1-3%;1,3丙二醇10-16%;第一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81.4-88.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一皮肤调理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皮肤调理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1.5-3.5%;第二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96.498-98.498%苯氧乙醇0.001-0.002%;苯甲酸钠0.001-0.0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二皮肤调理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三皮肤调理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由三肽-1铜1.1-1.8%;甘油10-16%;第三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75.899-81.898%;1,2-己二醇5-7%;乙基己基甘油0.001-0.0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三皮肤调理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四皮肤调理剂中,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糖类同分异构体2.1-2.8%;第四皮肤调理剂用去离子水97.16-97.88%;柠檬酸0.01-0.02%;柠檬酸钠0.01-0.0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质量百分含量范围内的组分配合形成的第四皮肤调理剂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将去离子水、透明质酸钠、甲基丙二醇、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混合,加热至85-90℃,充分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0℃,按照重量份数,向步骤一中获得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辛酰甘氨酸水前寺紫菜多糖充分混合,再加入第四保湿剂和防腐剂,充分混合,脱泡,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降温至30-35℃,经300目过滤网过滤后,获得原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原液的质地更加均匀,不易出现有颗粒状的物质,从而使添加的组分发挥更好的效果,也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中,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第四保湿剂均具有温和不刺激、易渗透的作用,相互之间形成复配作用,继而有助于促进皮肤的吸收效果并有助于提高皮肤的锁水、保湿效果;第二,本发明中,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的相互配合,起到修复受损细胞、增强皮肤屏障作用的效果,从而使痘印淡化甚至被消除,且皱纹得到抚平,使皮肤细腻、紧致;第三,本发明中,通过第一保湿剂、第三皮肤调理剂、辛酰甘氨酸、水前寺紫菜多糖相互形成复配作用,进而可对皮肤起到消炎、祛痘的作用;第四,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温和、无粘腻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清爽感,适合敏感肌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5:一种原液,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如表1所示;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第四保湿剂、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分别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8所示。原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步骤一,将去离子水、透明质酸钠、甲基丙二醇、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混合,加热至85-90℃,充分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第一混合物降温至45-50℃,向步骤一中获得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辛酰甘氨酸水前寺紫菜多糖充分混合,再加入第四保湿剂和防腐剂,充分混合,脱泡,获得第二混合物;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降温至30-35℃,经300目过滤网过滤后,获得原液。表1实施例1-5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kg)其中,实施例1的防腐剂中,苯氧乙醇占85%,乙基己基甘油占15%;实施例2的防腐剂中,苯氧乙醇占95%,乙基己基甘油占5%;实施例3的防腐剂中,苯氧乙醇占90%,乙基己基甘油占10%;实施例4的防腐剂中,苯氧乙醇占88%,乙基己基甘油占12%;实施例5的防腐剂中,苯氧乙醇占92%,乙基己基甘油占17%。表2实施例1-5中第一保湿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3实施例1-5中第二保湿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4实施例1-5中第三保湿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5实施例1-5中第四保湿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6实施例1-5中第一皮肤调理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7实施例1-5中第二皮肤调理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8实施例1-5中第三皮肤调理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表9实施例1-5中第四皮肤调理剂所包括的组分及其对应的质量百分含量(%)对比例1:一种青春养颜原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公告号为cn108785204a的专利的实施例3中公开,且由下述质量配比的组份制备而成:羟乙基甲基纤维素:0.25%;ag-430:6%;透明质酸:0.15%;水解透明质酸:0.15%;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提取物:4%;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叶提取物:4%;二丙二醇:4%;丙二醇:3%;甘油:5%;gc-04:0.5%;去离子水:72.95%。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配比称取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和适量去离子水制成2%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然后加热至透明液体,制得物料a;b、按质量配比称取透明质酸钠、水解透明质酸和适量去离子水制成2%的透明质酸溶液,然后搅拌溶解至透明,制得物料b;c、按质量配比称取ag-430、野牡丹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二丙二醇、丙二醇、甘油、gc-04和余量的去离子水,并与所述物料a、物料b混合搅拌分散,然后用均质机均质到溶液中没有颗粒物,即得到所述青春养颜原液。对比例2-7:一种原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如表10所示。表10对比例2-7中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kg)对比例8-12:一种原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如表11所示。表11对比例8-12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kg)对比例13-17:一种原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如表12所示。表12对比例13-17所包括的组分及其质量(kg)试验一:保湿效果试验试验样品:选取实施例1-5、对比例1-7作为试验样品。试验对象:选取同一地区、年龄段为20-40岁、皮肤干燥、皮肤水分含量相似、敏感性皮肤的女性白领120名,作为受试者,平均分成12组,第1-5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5,第6-12组则分别使用对比例1-7。试验方法:每位受试者均采用丝塔芙洗面奶进行3min的洁面后,用面巾纸轻拭面部拭去表面的水分,3min后,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分别对每位受试者的面部皮肤进行皮肤水分含量的检测,分别记为a;每组的受试者分别选择对应的试验样品进行涂抹,涂抹的量为2ml,经1min后,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再分别对每位受试者的面部皮肤进行皮肤水分含量的检测,分别记为b。每位受试者在涂抹样品前后的皮肤水分含量的增量记为δx(即为b-a),每组对对应的受试者的δx进行平均处理,记录每组受试者的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并进行分析。采用同样的方式,在分别经过1h、3h后,再进行与上述方式同样的检测,再次记录每组受试者的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第1-12组的受试者的在涂抹对应试验样品1mim、1h、3h后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如表13所示。表13第1-12组的受试者的在涂抹对应试验样品1mim、1h、3h后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组号1min后1h后3h后第1组10.3210.2310.08第2组10.5110.4210.27第3组10.2610.1710.02第4组10.1810.099.94第5组10.3310.2410.09第6组5.214.383.15第7组3.281.660第8组3.852.270第9组3.922.370.32第10组3.952.440.56第11组4.032.540.81第12组3.892.420.35由表13可知,分别采用实施例1-5的第1-5组受试者,在涂抹1min后,皮肤的水分含量具有明显增大,增大了10%以上,表面实施例1-5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在1h后,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相对于1min后的数值而言略有下降,但下降不太明显,即使在3h后,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与涂抹1min后的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相差无异,表明实施例1-5均具有优异的锁水功能。分别采用对比例1-7的第6-12组受试者,在涂抹1min后,皮肤的水分含量增量不如第1-5组受试者的皮肤的水分含量增量明显,且在1h后,每组受试者的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具有明显下降,而在3h后,第7-8组的受试者的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为0,即与刚清洁完时皮肤的水分含量相同;第9-12组的受试者的皮肤水分含量的平均增量明显变小。上述现象表明:对比例1-7的补水效果一般,且不易锁住皮肤表面的水,导致皮肤表面的水分含量降低明显,容易使皮肤出现干燥等现象。实施例1-5和对比例2-7的差异,说明: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第四保湿剂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配合,有助于提高皮肤对试验样品的吸收能力,从而使皮肤具有较好的补水和锁水效果。实施例1-5和对比例1的差异,说明:第一保湿剂、第二保湿剂、第三保湿剂、第四保湿剂、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的相互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皮肤对试验样品的吸收能力,从而使皮肤具有较好的补水和锁水效果。且本次试验选取的敏感性皮肤的受试者,但在试验过程中,第1-5组的受试者并没有出现面部不适的现象,而第6-12组中,每组有1-3例面部出现不适感的现象。上述区别表明,实施例1-5具有温和不刺激的效果,而对比例1-7均带有一定刺激性,有造成受试者出现不适感的可能。试验二:修复效果试验试验样品:选取实施例1-5、对比例8-12作为试验样品。试验对象:选取同一地区、年龄段为35-50岁、皮肤水分含量相似、皱纹明显、痘印较为明显、敏感性皮肤的女性白领100名,作为受试者,平均分成10组,第1-5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5,第6-10组则分别使用对比例8-12。试验方法:每位受试者均采用丝塔芙洗面奶进行3min的洁面后,用面巾纸轻拭面部拭去表面的水分,3min后,每组的受试者分别选择对应的试验样品进行涂抹,涂抹的量为2ml,均匀涂抹并使皮肤充分吸收。持续使用6个月,观察每位受试者皱纹的变化情况,登记皱纹变化情况(皱纹、痘印明显变浅打5分;皱纹、痘印较为明显变浅打4分;皱纹、痘印略微变浅打3分;皱纹没有变化、痘印略微变浅打2分;皱纹、痘印没有变化打0分),并且以组为单位,平均处理后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分析。试验结果:第1-10组受试者6个月后皱纹变化情况如表14所示。表14第1-10组受试者6个月后皱纹变化情况组号平均分值第1组5第2组4.9第3组4.9第4组4.9第5组4.9第6组2.2第7组2.4第8组2.5第9组2.8第10组2.9由表14可知,第1-5组的平均分值较高,说明皱纹、痘印淡化明显,但第6-10组的平均分值较低,说明皱纹、痘印淡化不明显。对比第1-5组和第-10组的平均分值,说明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第三皮肤调理剂、第四皮肤调理剂的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试验样品对皮肤细胞的修复能力,继而达到抚平皱纹、淡化痘印等效果。试验三:祛痘效果试验试验样品:选取实施例1-5、对比例1、13-17作为试验样品。试验对象:选取同一地区、年龄段为22-28岁、皮肤水分含量相似、易长痘、敏感性皮肤的女性白领110名,作为受试者,平均分成11组,第1-5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5,第6-10组则分别使用对比例1、13-17。试验方法:每位受试者均采用丝塔芙洗面奶进行3min的洁面后,用面巾纸轻拭面部拭去表面的水分,3min后,每组的受试者分别选择对应的试验样品进行涂抹,涂抹的量为2ml,均匀涂抹并使皮肤充分吸收。持续使用1个月,观察每位受试者的长痘情况,登记皱纹变化情况(痘痘有明显变小打5分,皱纹较为明显变小打4分,皱纹略微变小打3分,皱纹没有变化打0分),并且以组为单位,平均处理后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分析。试验结果:第1-11组受试者1个月后痘痘变化情况如表15所示。由表15可知,分别使用实施例1-5的第1-5组平均分值较高,表面实施例1-5的抑痘效果较佳,而分别使用对比例1、13-17的第6-11组,平均分值较低,说明对比例1、13-17的消炎、抗痘的效果较差。对比实施例1-5和对比例1、13-17,说明第一保湿剂、第三皮肤调理剂、辛酰甘氨酸、水前寺紫菜多糖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试验样品的抗痘消炎的效果。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