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顶部外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542发布日期:2019-07-06 11:2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CT顶部外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CT顶部外罩机构。



背景技术:

CT顶部外罩用于遮挡机架顶部,确保患者人员的安全。顶部外罩一般搭在机架上,并用螺丝在顶部固定。当机架内的球管、高压等部件需要维护时,需要拆卸顶部外罩。由于CT机架较高,且顶部外罩尺寸较大,重量大,拆卸时,需要借助梯子从上部吊装作业,拆卸维护不方便,维护人员多,维护时间长,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T维护时不需要拆卸顶罩的顶部外罩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T顶部外罩机构,安装于CT的机架顶部,包括用于遮盖机架顶部的顶罩;所述顶罩可前后滑动地配合于机架的顶部,且向后滑动时可打开机架顶部;所述顶罩的后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机架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两侧和顶罩的两侧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线性滑轨,顶罩通过线性滑轨滑动配合于机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前侧设置有凸缘,顶罩的前端和凸缘上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由CT的前罩向上伸出机架的顶部所形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CT顶部外罩机构,当CT需要维护时,只需拆卸下机架后侧的螺丝后将顶罩整体向后侧拉出,即可露出机架内部的球管、高压等部件进行维护,不需要拆卸顶罩,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减少维护人员,提高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罩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罩盖合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所示:1、机架 2、顶罩 3、线性滑轨 4、螺丝 5、凸缘 6、定位卡扣 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CT顶部外罩机构,安装于CT的机架1顶部,包括用于遮盖机架1顶部的顶罩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对顶罩2打开结构的改进,以改善操作便捷性,具体为:顶罩2可前后滑动地配合于机架1的顶部。常态下,顶罩2完全遮盖住机架1顶部,当顶罩2向后滑动时,可打开机架1顶部,露出机架1内部的球管、高压等部件。顶罩2的后端通过螺丝4固定于机架1的后侧,以此对顶罩2起到固定作用。具体实施时,顶罩2的后端向下延伸出一固定板7,固定板7通过螺丝4固定于机架1的后侧。

具体实施时,机架1的顶部两侧和顶罩2的两侧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线性滑轨3,顶罩2通过线性滑轨3滑动配合于机架1的顶部。

为了对顶罩2盖合时进行精准定位,本实施例中,CT的前罩向上伸出机架1的顶部形成凸缘5,顶罩2的前端和凸缘5上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定位卡扣6。具体实施时,定位卡扣6为开设于凸缘5上的卡槽,卡槽正好可供顶罩2的前端卡入。当顶罩2向前滑动,待顶罩2的前端卡入卡槽内时,顶罩2正好盖合到位,如此可确保顶罩2每次盖合都能精准到位,不影响CT整体外观。

本实用新型CT顶部外罩机构,当CT需要维护时,先拆卸下机架1后侧的螺丝4,然后将顶罩2向后侧拉出,即可打开机架1顶部,露出机架1内部的球管、高压等部件进行维护。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