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955发布日期:2018-11-16 21:1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在我们日常的医疗生活当中,注射器是最多使用的医疗工具,它可以将药物快速的通过血液循环机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一起快速治疗的效果占领者整个医疗市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14528.3,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自动注射器推进器,所述自动注射器推进器主要由动力毂、固定支架和推进杆组成,在所述动力毂当中设有电机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电机通过电连接并连接有充电电路,所述电机设有调速电路,在电机的驱动轮上通过齿轮连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侧边设有齿轮,所述固定支架与动力毂通过焊接固定。

但是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还存在着不方便将注射器与推进器分离,不方便定量添加药物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不方便将注射器与推进器分离,不方便定量添加药物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定量加药结构,纵向刻度线,手持握把结构,推进装置,活塞,备用药物存放装置和推杆结构,所述的定量加药结构安装在注射器本体的左上部;所述的纵向刻度线刻画在注射器本体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手持握把结构套接在注射器本体的外部右侧;所述的推进装置卡接在注射器本体的下部;所述的活塞纵向插接在注射器本体的内部;所述的备用药物存放装置胶接在推进装置的右上部;所述的推杆结构插接在注射器本体的内部右侧,并与活塞胶接;所述的推进装置包括推进器本体,蓄电池,微型双向气缸,夹箍,滑动槽,U型推动架和控制开关,所述的蓄电池嵌入在推进器本体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微型双向气缸嵌入在推进器本体的内部;所述的夹箍胶接在推进器本体的上部;所述的滑动槽开设在推进器本体的上部右侧;所述的U型推动架胶接在微型双向气缸右侧的活塞杆上;所述的控制开关嵌入在推进器本体的中部左侧;所述的微型双向气缸通过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推杆结构包括推杆,推把,顶板,辅助弹簧,限位块,定位槽和紧固螺栓,所述的推把注塑在推杆的右端;所述的顶板注塑在推杆的左端;所述的辅助弹簧套接在推杆的左部外侧;所述的限位块胶接在注射器本体的内部右侧比上;所述的定位槽横向开设在限位块的内部;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限位块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定量加药结构包括混合管,出料管,加药管,单向阀,橡皮塞和横向刻度线,所述的出料管注塑在混合管的中部左侧;所述的加药管注塑在混合管的中上部;所述的单向阀嵌入在加药管的底部;所述的橡皮塞插接在加药管的上部;所述的横向刻度线刻画在加药管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手持握把结构包括套环,指环,握把和硅胶防滑套,所述的指环注塑在套环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握把胶接在指环的右上部;所述的硅胶防滑套套接在握把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备用药物存放装置包括插框,备用针头存放盒,盒盖,抽拉斗,挡板,承载架和药物盛放试管,所述的备用针头存放盒胶接在插框的左端;所述的盒盖销轴连接在备用针头存放盒的前部;所述的抽拉斗插接在插框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挡板注塑在抽拉斗的右侧;所述的承载架横向胶接在抽拉斗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放置在承载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推进器本体通过夹箍卡接在注射器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夹箍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的硅胶防滑套左侧面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分别安装在承载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推把卡接在U型推动架的内侧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进器本体通过夹箍卡接在注射器本体上,有利于方便将推进装置在注射器本体上拆卸,且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刻度线刻画在加药管的前表面,有利于方便向混合管内定量添加药物,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夹箍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滑垫,有利于提高安装时的防滑效果,进而提高安装时的固定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硅胶防滑套左侧面设置为弧形,有利于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分别安装在承载架上,有利于方便同时将多种药物进行分类存放。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推把卡接在U型推动架的内侧上部,配合微型双向气缸,有利于方便向左或向右推动推把,进而方便使用者进行推进。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皮塞插接在加药管的内侧上部,有利于防止灰尘细菌进入到加药管内,进而提高防护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紧固螺栓贯穿限位块与推杆顶紧,有利于放置在不需要注射时,防止辅助弹簧向左挤压推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量加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握把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备用药物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注射器本体;2、定量加药结构;21、混合管;22、出料管;23、加药管;24、单向阀;25、橡皮塞;26、横向刻度线;3、纵向刻度线;4、手持握把结构;41、套环;42、指环;43、握把;44、硅胶防滑套;5、推进装置;51、推进器本体;52、蓄电池;53、微型双向气缸;54、夹箍;541、硅胶防滑垫;55、滑动槽;56、U型推动架;57、控制开关;6、活塞;7、备用药物存放装置;71、插框;72、备用针头存放盒;73、盒盖;74、抽拉斗;75、挡板;76、承载架;77、药物盛放试管;8、推杆结构;81、推杆;82、推把;83、顶板;84、辅助弹簧;85、限位块;86、定位槽;87、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神经内科护理用注射器推进器,包括注射器本体1,定量加药结构2,纵向刻度线3,手持握把结构4,推进装置5,活塞6,备用药物存放装置7和推杆结构8,所述的定量加药结构2安装在注射器本体1的左上部;所述的纵向刻度线3刻画在注射器本体1的前表面上部;所述的手持握把结构4套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外部右侧;所述的推进装置5卡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下部;所述的活塞6纵向插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内部;所述的备用药物存放装置7胶接在推进装置5的右上部;所述的推杆结构8插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内部右侧,并与活塞6胶接;所述的推进装置5包括推进器本体51,蓄电池52,微型双向气缸53,夹箍54,滑动槽55,U型推动架56和控制开关57,所述的蓄电池52嵌入在推进器本体51的内部右下侧;所述的微型双向气缸53嵌入在推进器本体51的内部;所述的夹箍54胶接在推进器本体51的上部;所述的滑动槽55开设在推进器本体51的上部右侧;所述的U型推动架56胶接在微型双向气缸53右侧的活塞杆上;所述的控制开关57嵌入在推进器本体51的中部左侧;所述的微型双向气缸53通过控制开关57与蓄电池52电性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推杆结构8包括推杆81,推把82,顶板83,辅助弹簧84,限位块85,定位槽86和紧固螺栓87,所述的推把82注塑在推杆81的右端;所述的顶板83注塑在推杆81的左端;所述的辅助弹簧84套接在推杆81的左部外侧;所述的限位块85胶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内部右侧比上;所述的定位槽86横向开设在限位块85的内部;所述的紧固螺栓87安装在限位块85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定量加药结构2包括混合管21,出料管22,加药管23,单向阀24,橡皮塞25和横向刻度线26,所述的出料管22注塑在混合管21的中部左侧;所述的加药管23注塑在混合管21的中上部;所述的单向阀24嵌入在加药管23的底部;所述的橡皮塞25插接在加药管23的上部;所述的横向刻度线26刻画在加药管23的前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手持握把结构4包括套环41,指环42,握把43和硅胶防滑套44,所述的指环42注塑在套环41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握把43胶接在指环42的右上部;所述的硅胶防滑套44套接在握把43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备用药物存放装置7包括插框71,备用针头存放盒72,盒盖73,抽拉斗74,挡板75,承载架76和药物盛放试管77,所述的备用针头存放盒72胶接在插框71的左端;所述的盒盖73销轴连接在备用针头存放盒72的前部;所述的抽拉斗74插接在插框7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挡板75注塑在抽拉斗74的右侧;所述的承载架76横向胶接在抽拉斗7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77放置在承载架76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推进器本体51通过夹箍54卡接在注射器本体1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夹箍54的内侧还设置有硅胶防滑垫54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硅胶防滑套44左侧面设置为弧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77设置有多个;所述的药物盛放试管77分别安装在承载架76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推把82卡接在U型推动架56的内侧上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根据使用所需进行选取使用方式,首先可将套环41套接在注射器本体1的外侧,然后使用者握持住握把43即可使用,或者将套环41在注射器本体1上拆下,并利用夹箍54将推进器本体51固定在注射器本体1的下部,同时将推把82卡接在U型推动架56上,然后打开控制开关57,利用蓄电池52给微型双向气缸53供电,使其利用U型推动架56带动推把82移动,进行推进,在不使用时利用紧固螺栓87将推杆81顶紧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